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一看到涂紅畫綠的臉譜,你一定會想到戲曲;或者一提到戲曲,你一定會想象到舞臺上勾畫五彩臉譜、身著各色戲衣的人物形象。臉譜是中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戲曲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圖1 孫悟空(京劇《鬧天宮》)] 中國戲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舞臺藝術,它融匯了文學、音樂、舞蹈、武術、雜技、美術等多種因素。從舞臺上呈現給觀眾的視覺形象來看,除了處于戲曲核心地位的表演方面,舞臺上的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就是人們眼中最為直接而重要的了,在傳統戲曲中,人物造型方面更是重視和突出的重點。人物造型包括頭、面部化妝和服裝兩大部分。臉譜是屬于面部化妝范疇的,在戲曲人物造型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圖2 姚期(京劇《姚期》)] 那么,什么是臉譜? 前輩戲劇家張庚先生說:“臉譜是一種中國戲曲內獨有的、在舞臺演出中使用的化妝造型藝術。從戲劇的角度來講,它是性格化的;從美術的角度來看,它是圖案式的。在漫長的歲月里,戲曲臉譜是隨著戲曲的孕育成熟,逐漸形成,并以譜式的方法相對固定下來。”臉譜是中國戲曲獨有的,不同于其它國家任何戲劇的化妝。戲曲臉譜有著獨特的迷人魅力。[圖3 火判(京劇《九蓮燈》)] 臉譜與戲曲人物角色的關系如何?是不是戲曲中的每個人物都需要勾畫臉譜呢?回答是否定的,不是每個人物都要勾畫臉譜,臉譜的勾畫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類來進行。 中國戲曲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按傳統習慣,有“生、旦、凈、丑”和“生、旦、凈、末、丑”兩種分行方法,近代以來,由于不少劇種的“末”行已逐漸歸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凈、丑”作為行當的四種基本類型。每個行當又有苦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統稱;“生”、“凈”、兩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時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來說,“生”、“旦”的化妝,是略施脂粉以達到美化的效果,這種化妝稱為“俊扮”,也叫“素面”或“潔面”。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說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妝都大體一樣,無論多少人物,從面部化妝看都是一張臉;“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妝,也是無論多少人物,面部化妝都差不多。“生”、“旦”人物個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裝等方面表現。[圖4 生角(京劇《憶十八》梁山伯)、圖5 旦角(京劇《白蛇傳》白素貞)] |
臉譜化妝,是用于“凈”、“丑”行當的各種人物,以夸張強烈的色彩和變幻無窮的線條來改變演員的本來面目,與“素面”的“生”、“旦”化妝形成對比。“凈”、“丑”角色的勾臉是因人設譜,一人一譜,盡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種譜式組成,但卻是一種性格妝,直接表現人物個性,有多少“凈”、“丑”角色就有多少譜樣,不相雷同。因此,臉譜化妝的特征是“千變萬化”的。[圖6 凈角(京劇《醉韋》典韋)、圖7 丑角(京劇《蔣干下書》蔣干)] “凈”,俗稱花臉。以各種色彩勾勒的圖案化的臉譜化妝為突出標志,表現的是在性格氣質上粗獷、奇偉、豪邁的人物。這類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寬闊宏亮,演唱粗壯渾厚,動作造型線條粗而頓挫鮮明,“色塊”大,大開大合,氣度恢宏。如關羽、張飛、曹操、包拯、廉頗等即是凈扮。[圖8 關羽(中)(京劇《華容道》)、圖9 張飛(京劇《打曹豹》郝壽臣飾)] 凈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藝術、技術特點的不同,大體上又可分為正凈(俗稱大花臉)、副凈(俗稱二花臉)、武凈(俗稱武二花)。副凈中又有架子花臉和二花臉。丑的俗稱是小花臉或三花臉。 正凈(大花臉),以唱工為主。京劇中又稱銅錘花臉或黑頭花臉,扮演的人物有《將相和》的廉頗、[圖10 廉頗(京劇《將相和》)]《鍘美案》的包拯等,[圖11 包拯(京劇《鍘美案》裘盛戎飾)],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氣度恢宏取勝是其造型上的特點。 副凈(也可通稱二花臉),又可分架子花臉和二花臉。架子花臉,以做工為主,重身段動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魯智深、張飛、李逵等。[圖12 魯智深(京劇《野豬林》袁世海飾)、圖13 李逵(京劇《黑旋風李逵》)]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劇中抹白臉的曹操等一類,[圖14 曹操(京劇《青梅煮酒論英雄》郝壽臣飾)]也由架子花臉扮演。在其它劇種里大多不稱架子花臉,有的劇種叫草鞋花臉,如川劇、湘劇等。二花臉也是架子花臉的一種,戲比較少,表演上有時近似丑,如《法門寺》中的劉彪等。 |
武凈(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樸摔打兩類。重把子工架一類扮演的人物如《金沙灘》的楊七郎、[圖15 楊七郎(京劇《金沙灘》)] 《四平山》的李元霸等。重跌樸摔打一類,又叫摔打花臉。如《挑滑車》中牛皋為架子花臉,金兀術為武花臉,金兀術的部將黑風利為摔打花臉。[圖16 金兀術(京劇《挑滑車》)] “丑”(小花臉或三花臉),是喜劇角色,在鼻梁眼窩間勾畫臉譜,多扮演滑稽調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齒清晰流利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兩大分支。(圖17-18文丑)[圖17 崇公道(京劇《玉堂春》)、圖18 縣官(京劇《打砂鍋》)] [圖19 劉利華(京劇《三岔口》)、圖20 胡車(京劇《戰宛城》)] 戲曲中人物行當的分類,在各劇種中不太一樣,以上分類主要是以京劇的分類為參照的,因為京劇融匯了許多劇種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數劇種的普遍規律,但這也只能是大體上的分類。具體到各個劇種中,名目和分法要更為復雜。 臉譜與戲曲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的關系,可用圖簡要表示如下: (圖21-23生行各分支) [圖21 小生(京劇《玉堂春》王金龍)、圖22 老生(京劇《空城計》諸葛亮)、圖23 武生(京劇《長坂坡》趙云)] (圖24-29旦行各分支) [圖24 青衣(京劇《六月雪》竇娥)、圖25 花衫(京劇《貴妃醉酒》楊貴妃)、圖26 花旦(京劇《游龍戲鳳》李鳳姐)、圖27 刀馬旦(京劇《百花公主》百花公主)、圖28 武旦(京劇《虹橋贈珠》水母)、圖29 老旦(京劇《李逵探母》李母)] |
戲曲中的角色行當最初是用于表現人物的社會地位、身份和職業,后來逐漸擴展到表現人物的品德、性格、氣質等方面。角色行當具有類型化特征,而且對角色的區分帶有明顯的善惡、褒貶的道德評價在里面,如公正忠孝者為端莊的正貌,奸邪可惡者刻畫成丑形。面部化妝和服裝是區分人物角色的可視的直接表征,如果說服裝主要是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職業;那么面部化妝,尤其是臉譜化妝更多表現的是人物的性格、氣質、品德、情緒、心理等方面。通過臉譜對人物的善惡、褒貶的評價是直接的,一目了然的。如曹操勾白臉表示奸詐,關羽勾紅臉表示忠義等。 臉譜具有相對獨立的欣賞價值和審美意義,但從根本上說,它始終是戲曲表演藝術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對臉譜的藝術表現力和審美特性的認識,只有在觀看戲曲演出過程中,結合服裝和表演才能充分理解、認識。[圖30 京劇《鬧天宮》] 臉譜與服裝的配合構成了舞臺上凈、丑角人物的外觀,再配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就形成了舞臺上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喚起觀眾的心理共鳴。眼睛、面部是情緒、心理的窗戶,因此臉譜是觀眾的視覺中心,臉譜對喚起觀眾審美心理的美感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五顏六色,變幻無窮,內涵豐富,就連許多西方藝術大師都覺得中國戲曲臉譜“奇妙極了”。 |
網載 2013-09-10 20:55: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