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來源于青傳媒
www.qingnet.cn 中原與突厥之爭,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當年大漢與匈奴之爭。漢朝與匈奴之間的戰爭長達百年,之后匈奴分裂,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娶了漢室宮女王昭君,開始內附中國,逐漸漢化。北匈奴在漢軍的軍事壓力下,逐漸西遷。另外,匈奴還有一些別支,生息繁衍廣闊無垠的北方草原,突厥人就是其中的一支。
當時柔然汗國強大,突厥人不得不受其奴役,為他們充當“鐵工”,但勢力漸盛。公元546年,鐵勒部攻伐柔然汗國,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率眾擊敗鐵勒。土門以為有功,向柔然主求娶公主。柔然主阿那不但不許,還辱罵道:"爾是我鍛奴,何敢發是言也!"土門勃然大怒,當場殺死柔然使者,與柔然絕交,改向西魏求婚。西魏當權者宇文泰欣然答應,將長樂公主許配給土門,由此與突厥建立起密切的和親關系。
突厥首領土門從來沒有忘記當初柔然主阿那的欺侮,發兵擊柔然,柔然主阿那兵敗自崛瘓痛聳撲ァM撩乓皇泵笳穡⒘送回收ǎ院乓晾珊埂M回式ü螅勒噬柙謨詼冀鍔劍ㄓ殖樸舳驕劍衩曬毆襯諍及街鄙劍⒁岳俏繼冢是按篤斐啤襖峭反篝睢薄R晾珊顧籃螅渥右菘珊辜塘瘓靡菘珊棺洌淶苣靖絲珊辜濤弧9555年,木桿可汗消滅了柔然殘余勢力。556年,與西魏合力破吐谷渾,東逐契丹,北并契骨;后又在西面聯合薩珊朝波斯滅厭噠,在漠北稱雄一時。
雖然突厥時時闖入中原劫掠財富人口,但還是與北周政權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北周保定三年(563年),木桿可汗集結精騎十萬,會合北周大將楊忠所率的步騎一萬,一起進攻北齊重鎮晉陽(今太原西南)。不過時逢天降大雪,此次聯兵未有斬獲。之后,木桿可汗又將女兒嫁給北周武帝宇文邕為皇后。木桿可汗病死后,其弟佗缽可汗繼位。宇文邕統一了北方后,一度想要對突厥用兵,但卻死在了出征突厥的路上。北周與突厥的關系一度緊張起來。
北周大成元年(579年)二月,突厥佗缽可汗忽然派人要求與北周結親。當政的北周宣帝宇文忙于玩樂,沒有精力應付北方事務,為了籠絡突厥,同意了佗缽可汗的和親要求,選趙王宇文招(宇文泰之子)之女宇文芳為千金公主,打算嫁給佗缽可汗為妻。但宇文還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請佗缽可汗擒北齊范陽王高紹義,作為聘禮送給北周。佗缽可汗沒有同意。于是千金公主和親一事就此擱置。
突厥并沒有就此罷休,當年五月,佗缽可汗發兵進犯北周并州(今山西太原)之境,實際上已經是一種武力的要挾。宇文一面與突厥修好,表示愿意繼續以公主和親,一面發山東(指太行山以東)諸州民眾修長城。
次年二月初二,突厥迎親的使者到達長安,千金公主出嫁的事宜開始緊鑼密鼓地展開。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宇文忽然病死,楊堅意外成為攝政,開始總攬朝政。不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阿史那氏尚在,并已經被尊為太皇太后,千金公主和親一事并沒有就此擱淺。六月,千金公主由汝南公宇文神慶、司衛上士長孫晟(唐太宗皇后長孫無垢和名臣長孫無忌之父)護送,前往突厥和親。美貌多才的千金公主由此踏上了漫漫黃沙之路,以自己的妙齡青春充當了維系兩國友好關系的工具。
送親的隊伍中還有背負秘密使命的建威侯賀若誼,楊堅交代他務必重金賄賂佗缽可汗,說服他擒拿高紹義回國。賀若誼果然不辱使命,到達突厥后,成功地讓佗缽可汗在重金誘惑下動了心。佗缽可汗假意請高紹義圍獵,讓賀若誼出其不意地將其擒獲。高紹義隨即被押送回長安。執政的楊堅正忙于應付北周宇文諸王的明槍暗箭,以及外面尉遲迥的叛亂,他感到高紹義將來也許還有利用的價值(高紹父高洋與宇文泰是死對頭),因此沒有殺他,只將他流放到蜀地。高紹義后病死于蜀地。
千金公主離開長安后不到一個月,她的父親宇文招設鴻門宴刺殺楊堅不成,反而被楊堅所殺。半年后,楊堅廢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定都長安,史稱隋文帝。楊堅登基后,為了鞏固皇位,大揮屠刀,殺盡了北周宇文氏皇族。對于遠在突厥的千金公主而言,她不僅喪失了故國,還失去自己所有的親人。
隋朝立國后,楊堅視突厥為大敵,深深感到北方邊患可畏,但中原尚不穩定,他實在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兵力出擊突厥,不得不下令沿邊修筑長城,并派上柱國陰壽鎮幽州(今北京),宰相虞慶則鎮并州(今山西太原),屯兵數萬,以防御突厥。
戲劇性的是,就在楊堅日夜提防突厥南下的時候,突厥忽然發生了爭奪汗位的紛爭。佗缽可汗病重時,對兒子庵邏說:"我兄長當年將汗位傳給我,而不是他的兒子,我一直很感激。現在我要死了,決定將汗位傳給兄長的兒子大羅便。"消息傳開后,突厥各部酋長認為大羅便母親身份卑賤,不能服眾。酋長攝圖實力強大,勇武強健,公然公布支持庵邏即汗位,并威脅說,假如大羅便若即汗位,他將率部自立。為了避免突厥分裂,佗缽可汗最終將汗位傳給了親生兒子庵邏。大羅便又不服氣了,一心要惹是生非。庵邏性格懦弱,無法節制大羅便,他頗有自知自明,便主動將可汗位讓給了名望最高的攝圖。攝圖由此登上了可汗位,號沙缽略可汗,又稱伊利可汗,居都斤山。沙缽略可汗又以主動讓賢的庵邏為第二可汗,以大羅便為阿波可汗,以沙缽略可汗從父玷厥為達頭可汗,居西面。這樣,四可汗各領部領,分居四面,但沙缽略以勇武出眾深得人心,四部依舊以沙缽略為突厥大可汗,暫時沒有分裂。
沙缽略可汗平息了突厥內部矛盾后,按照部落習俗,繼續了北周千金公主為妻。千金公主怨恨楊堅覆滅其母國、殺盡其宗族,日夜悲泣,請沙缽略可汗為她報仇。沙缽略可汗也感到隋朝對待突厥不像昔日北周那般優禮,心生怨憤,立即率領第二可汗、達頭可汗、阿波可汗和貪汗,包括他自己共五可汗,興兵四十萬,大舉攻隋。突厥騎兵聲勢浩大,長驅直入,隋武威、天水、金成(今均屬甘肅)上郡、延安(今均屬陜西)、弘化等郡被突厥鐵騎蹂躪,六畜皆盡。
突厥當時亞洲大陸上的霸主,隋朝新建,在實力上根本無法與其匹敵。不過,盡管中原政權素來不能有效地與游牧民族的騎兵抗敵,但其政治陰謀的歷史卻遠比游牧民族豐富。自古以來,強國由盛而衰,大多是禍起蕭墻,自亂陣腳,這才給外敵有機可乘。在突厥大舉南下的嚴重形勢下,當時已經是隋朝奉車都尉的長孫晟提出了以反間計破突厥之策。
長孫晟在當時是個非常有名的人物,騎術高超,箭法精妙,突厥聞其弓聲,稱為“霹靂”,見其走馬,謂之“閃電”。北周時,他曾經護送千金公主出嫁突厥,在突厥滯留將近一年,經常與突厥貴族子弟交流,對突厥的內情和山川形勢非常熟悉。他認為:突厥的爭奪汗位雖然沒有演變成內訌,但卻依然有可乘之機;尤其是西面的達頭可汗兵強位下,與東面的沙缽略可汗內隙已彰,可使其東西分裂,引發起內戰;而沙缽略可汗之弟處羅侯素有野心,為沙缽略可汗所忌;阿波可汗本應為突厥可汗,現在的地位卻在沙缽略可汗之下,一直心懷不滿。長孫晟建議主動派人聯絡處羅侯,設法離間突厥各部,使其內亂,最終達到"首尾猜嫌,腹心離阻"的目的,這樣便能不攻自破。
楊堅采納了長孫晟的建議,派太仆元暉出伊吾(今新疆哈密西),賜達頭可汗狼頭,表示尊重之意。達頭可汗的使者來隋,各方面的禮遇均在沙缽略可汗的使者之上。楊堅又命長孫晟為車騎將軍,出黃龍道(今遼寧朝陽一帶),與契丹、奚、霄等少數民族部落聯絡,請他們游說處羅侯,誘其內附。
反間計十分有效,突厥很快開始互相猜疑。沙缽略可汗想趁勝深入南下,達頭可汗不但不同意,還帶著自己的人馬退兵。長孫晟又使反間計,故意引誘沙缽略可汗之子染干去告訴沙缽略可汗說:鐵勒等部反叛,欲襲占可汗牙帳。沙缽略可汗深怕后方不穩,這才匆忙退兵。
楊堅統一天下后,為了反擊突厥五可汗入寇,命衛王楊爽等為行軍元帥,分八道出塞討擊突厥。楊爽督總管李充等四將出朔州道(今山西朔縣),與沙缽略可汗于長城北白道遭遇,大破突厥兵,沙缽略可汗棄甲潛逃,突厥軍中無食,死者甚眾。隋秦州總管竇榮定帥步騎三萬出涼州(治今甘肅武威),與突厥阿波可汗相遇,阿波屢敗。竇榮定部將史fq單騎與突厥挑戰,斬突厥騎將首,阿波不敢戰,引軍而去。長孫晟在竇榮定軍中,又設計離間阿波與沙缽略的關系,勸阿波西聯達頭以拒沙缽略,阿波可汗遂遣使入朝。
沙缽略可汗聽說阿波可汗遣使朝隋后,大為恐慌,他素來忌諱阿波可汗驍悍,便引兵襲擊阿波北牙庭,殺阿波母,大破阿波兵眾。阿波西奔達頭可汗,達頭派阿波率兵東討,原部歸附者將十萬騎,屢破沙缽略,恢復故地。貪汗可汗與阿波友善,被沙缽略廢去汗位,西奔達頭。沙缽略從弟地勤察別統部落,也以眾叛歸阿波。從此,阿波可汗與沙缽略可汗互斗不已,為了取得隋朝的支持,避免腹背受敵,各自派遣使者到長安求和好。這一切的內訌正是隋文帝所希望看到的,也正是他苦心經營的,自然他對此都不作答,只是坐山觀虎斗。
因為內訌,沙缽略可汗實力大減,妻子千金公主也不得不主動向隋朝示好,上書隋文帝楊堅,自請改姓楊氏,求為楊堅女。楊堅并沒有忘記千金公主是宇文氏皇族,自己是她不共戴天的大仇人,但出于政治利益的需要,也不得不順水推舟,對千金公主加以籠絡。開皇四年(584年)九月,楊堅派開府儀同三司徐平和出使沙缽略,改封千金公主為大義公主。沙缽略可汗由此開始與隋朝通好。
突厥內訌后,阿波可汗在西部發展勢力,漸見強大,號西突厥。從此,突厥正式分裂為東突厥沙缽略可汗和西突厥阿波可汗兩部。突厥的分裂,使中國與突厥的戰略對峙發生了根本改變。隋朝繼續采用長孫晟的離間計:遠交近攻、離間強部、扶助弱部,成效相當卓著--突厥各部長年混戰不休,對中原的威脅大大減弱。
東突厥沙缽略可汗死時,嫌兒子雍虞閭懦弱,担心他不能與西突厥對抗,因此將汗位傳給了弟弟處羅侯,是為莫何可汗。莫何可汗死后,沙缽略之子雍虞閭最終繼續了汗位,號都藍可汗。沙缽略的另一個兒子染干則居住在北方,號突利可汗。都藍可汗續娶了后母大義公主為妻,楊堅為了表示思惠,將陳后主宮中的一架價值連城的翠玉屏風作為禮物賜給大義公主。不料大義公主由陳后主的滅亡想到自己的母國,無限傷感,一時不能自己,在屏風上寫下了一首長詩: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榮華實難守,池臺終自平。 富貴今安在?空自寫丹青; 懷酒恒無樂,弦歌詎有聲。 余本皇家子,飄流入虜廷; 一朝睹成敗,懷抱忽縱橫。 古來共如此,非我獨中名; 惟有明君曲,偏傷遠嫁情。
這是一個弱女子的心聲,既有身世飄零的感慨,又有家國興亡的悲痛。
楊堅得知后大為惱怒,担心大義公主會繼續慫恿都藍可汗攻隋,決意鏟除大義公主。長孫晟派人四處散布流言,說大義公主與人通奸。盡管真假難辨,但卻令都藍可汗頗為惱怒。剛好這時候,突利可汗又向隋朝請求通婚。楊堅便告訴使者說:“只要能殺了大義公主,就將公主許婚給你。”突利可汗為了自己的利益,極盡挑撥離間之事,游說兄長都藍可汗殺死大義公主。為了堅定都藍可汗的決心,楊堅還特意送上四名中原美女。在謊言和誘惑面前,都藍可汗終于動搖了。
開皇十三年(593年),宇文芳這位雄心可嘉的鮮卑族公主,最終倒在了自己丈夫都藍可汗的刀下。蒼天浩渺無邊,草原茫茫無際,卻始終沒有這個弱女子的容身之地。她的報仇復國夢,在歷盡了艱辛后,最終只是以鮮血劃上了一個悲壯的句號。
自隋朝立國以來,宇文芳一直是隋朝廷的心腹大患,楊堅極欲除之而后快,終于如愿以償。作為個人的命運而言,宇文芳結局凄慘,十分令人同情。不過從中原的格局來說,她的死意味著隋朝的重大勝利,是楊堅離間突厥計策的有效成果。
網載 2013-09-10 20: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