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化民族主義浪潮淺析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伴隨冷戰終結及其后的第三次民族主義浪潮,國際組織的全球化及經濟領域全球化也不斷得到加強,這使政治與經濟領域的民族主義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與消解;而文化民族主義正在蓬勃興起,發揮前所未有的影響,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本文試圖對當代文化民族主義的類型、表現與特點作一探討。
      文化民族主義的起因
  當代的文化民族主義是內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外因來看,有幾種因素促發了當代的文化民族主義:冷戰后的科技化、信息化、經濟全球化,加速了全球共享的文化空間的建立,文化意識上升;這一變化同時加劇了原有政治、經濟不平等,其影響力直接反應為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現代化潮流沖擊民族政治、經濟與價值觀,造成民族認同的危機,促使人們關注于民族性;經濟水平的高度發展,使人不再限于衣食住行,而更多地關注于文化;文化作為一種精神需求與組織形式,使不同國家注重以文化民族主義激發民族精神,增強凝聚力。
  從內因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使人的需求由物質轉向精神,民族主義也表現為一種傾向于民族文化心理素質差別的趨勢。在烏茲納杰那里,它被認為是具有先驗性與群體性的主體心理狀態的的模式,即心理定勢。而以榮格的觀點,民族心理定勢的最深層表現是“集體無意識”。它是人類存在以來,進行社會活動的心理積淀所形成的精神模式,具有先驗性與普遍性,規范與支配著人的精神活動,成為文化發展的內在邏輯。當它受到外界的沖擊與壓抑,則沉入到人的無意識中去,與本能結合,伺機突破。其在量上的積累,常匯聚成無意識的激流,引導其爆發的方法是象征。文化精英正是利用傳統的文化觀念及符號的象征意義,將受壓抑的集體無意識導向為力量強大的民族主義洪流,當這一潮流由文化突破時,文化民族主義便產生。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五種(民族主義的最終結果也取決于需求)。即集體無意識與現實適應的矛盾斗爭的勝負取決于外界事物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需求。對外界事物的需求越大越易造成文化適應,反之則越易順應集體無意識。
      文化民族主義的類型
  文化民族主義在世界各地展開,從地理與文化空間上大致可分為如下類型:
  1.擴張型:主要表現為文化帝國主義或文化殖民主義。文化帝國主義的特點是,發達國家不僅依靠雄厚經濟實力、先進科技水平、自身的實力與影響力,操縱國際政治、經濟局面,同時還對世界各國文化實行滲透,借助媒體投資、采用全球衛星技術、互聯網絡、商品戰略、跨國公司壟斷等方式,輸出西方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的文化殖民主義無孔不入,從物質到精神包羅萬象,沖擊了民族所固有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生活方式、消費習慣、語言文字,并內化為民族文化深層的心理意識。這種文化殖民主義行為對不同國家造成了不同影響:對發達國家而言,通過大規模的文化入侵,殖民國達到了對被殖民國文化體系、價值觀的破壞與動搖,并培植了新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水準;通過全球性的文化殖民主義,資本主義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社會心理的文化觀念在全球樹立了牢固的威信,它伴隨政治、經濟實力,鞏固了原有的政治影響,強化了其政治控制與支配力量,導向其政治目的,同時又造成了新形式的財富掠奪。對被殖民國來講,造成了價值觀的失范與誤導。原有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受到文化殖民主義所鼓吹的夢想取代。西方的價值標準造成了被殖民國對本民族文化的懷疑與自卑,進而形成推崇西方、模仿西方的勢頭。造成了新的奴役與被奴役、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被殖民國進一步淪為商品生產地及傾銷市場,造成財富源源不斷流向西方。
  文化殖民主義就其實質是舊帝國主義的繼續,是在全球民主化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帝國主義采取的新式殖民方式。它是以文化為突破口,從根本上對被殖民國的整體意識進行導向,進而達到強化政治霸權,獲取巨額利潤、繼續奴役與掠奪的目的。美國總統克林頓的表述具有代表意義,他首先提出“政治和經濟聯系由于美國文化對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補充,這是一種新的我們可以利用的‘軟力量’,在國外促進民主與人權不僅是一種道義上迫切履行的義務,而且是一種支持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可靠戰略方式。”(注:轉引自王曉德《試論冷戰后美國對外“輸出民主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1995年2期。)
  文化保護主義和文化復興主義即是這種類型。文化保護主義:許多國家政府面對文化殖民主義的強大攻勢和本民族民族意識淡化,民族傳統迷失的危險時,通過多種途徑,控制文化殖民主義的影響,保護本民族傳統的利益。一方面表現在政策與條約的制定,通過國家權力限制外來文化滲透,發展本民族的信息傳媒力量,控制民族文化領地。另一方面,各被殖民國還努力復興或振興本民族傳統文化與價值觀。重視民族文化認同中的文化因素,通過不同渠道加以強調,以此增強人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從而自覺地排拒外來文化的滲透。而文化復興主義主要反映在后一方面。
  文化保護主義維護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遺產及其傳承,其積極意義是在一定程度遏制了全球化中的政治、經濟不平等,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發展;其消極意義是阻礙了文化間的交流。
  2.排拒型:文化排拒主義即屬這一類型。文化排拒主義一般多發生于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對本國文化懷有優越感,加之現代化過程對本民族文化的挑戰,使這些民族對外來文化產生排拒意識。極端民族主義在文化上的反映就是典型代表,它的核心是民族與種族優越感的極端化。它要求維護本民族血統的純潔,保持民族的語言文化、宗教和生活方式。郝時遠在《極端民族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一文中對此進行了全面研究。他認為,歷史上的極端民族主義的目的一般是“反動統治階級往往通過宣揚和煽動民族主義情緒,利用和加深民族矛盾,促使民族主義向極端化的方向發展來維護其階段統治和實現其政治主張。”而極端民族主義的根源是階級社會的不平等。其形成與表現是“民族的社會地位不平等形成了民族之間的矛盾和對抗,而對抗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維護自我利益的基礎之上的。這種民族自我維護的要求,不僅需要嚴格地區分民族界線,而且需要通過抬高自我、貶損他人、為追求本民族利益不惜損害他民族的利益來實現時,當這種要求發展為一種狂熱的民族激情時,民族主義的盲目性將使對本民族的標榜、炫耀和對他族的偏見、歧視和傷害發展到不受理性制約的極端地步。這種極端性不僅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諸方面強烈地表現出來,甚至會發展到從生物遺傳學意義上進行種族、民族的優劣劃分。”而冷戰的終結促發的極端民族主義勢力的發展。“民族分離、國家分立所引發的民族仇殺和戰爭,難民如潮的沖擊,西歐國家普遍的經濟衰退和失業困擾,都使民族主義的排他性日益強烈。”(注:郝時遠:《極端民族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世界民族》1995年1期。)
  同時,在發展中國家中的文化保守主義本身就包含著排拒性,而且也會產生對外來文化的極端態度。
  3.創生型:以文化界定主義為代表。文化界定主義是指通過發展民族文化實現族群身份界定,為民族認同提供統一標準。文化界定主義一般發生于原蘇聯、東歐地區或非洲及一些亞文化地區。文化界定主義一般可分為:其一是以文化復興為主的,主要表現在原蘇聯、東歐地區。它通過喚醒原有的民族傳統及民族精神,為新的民族國家提供整合的依據,以維護社會穩定與發展。其二是發生在非洲地區,許多國家在擺脫貧窮落后與政治不平等及發展民族經濟、政治的過程中,意識到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民族主義整合部族主義、以國家意識強化民族意識,為國家發展提供理性依托。其三是在傳統的亞文化地區。以日本為例,日本通過抗拒他人而界定自己,將中國與西方文化視為普世文化,并據此認為他們是處于普世標準確立的中心文明的過緣。
  文化界定主義就其實質是為民族國家的合理性尋找依據,以維持長期的穩定與發展。是以文化標準支持政治獨立,進而實現民族國家強盛。它有利于政治獨立國家的出現,實現國際政治中的力量均勢,從而有利于國際關系中的民主化趨勢。
  4.聚合型:主要表現為泛民族主義和世界民族主義。泛民族主義:指以共有的文化因素為感召,力圖將大范圍內的具有文化同質性的民族或國家歸為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運動。它將文化的自然疆界理念化。泛民族主義運動在冷戰結束后頗為活躍,一些弱小民族為維護自身利益、在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的新的聯合方式。民族主義在新的世界環境下,雖然包含了一種抗拒帝國主義、振興民族的理念。但是它以種族、宗教、民族為基礎的聚合仍體現出強烈的排它性,而其政治化的發展則往往會構成對主權獨立國家的挑戰。
  世界民族主義思潮由來已久。在當代,隨著全球化的加劇,使世界一族、地球村的觀念越來越被廣泛接受。不同民族在進行政治、經濟聯合、共同處理生存、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時,強調共同性。這一觀念具有數百年傳統,而法爾克和馬瑞恩的觀點具有代表意義:世界民族主義的明確形式是世界聯邦制,并將聯合國作為一種世界政府。它與世界主義的哲學傳統和全球化的觀念類似。世界民族主義觀念盡管在不斷得到發展,但它仍然受到來自個體民族的民族主義的困擾。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趨勢》中這樣講到:在外部世界變得越來越相似的情況下,我們將愈加珍視從內部衍生出來的傳統的東西。(注:約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迪妮:《2000年大趨勢》,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頁。)這正是全球化與民族主義悖論的寫照。
  世界民族主義有利于國際關系與國際協作,對不同民族文化、政治及經濟的發展具積極影響,但文化獨立性的問題也提上日程。
      文化民族主義的表現
  文化民族主義涉及多個領域,大致表現如下
  1.由經濟一體化和市場經濟直接促發的文化民族主義
  交往促進經濟發展,經濟中的交往是以不同的分工為目的的,它所要求的是特色與多樣化。經濟所促發的文化民族主義在以下幾點上表現較為突出:
  (1)貿易與旅游業的發展:國際貿易日益顯示重要性,1997年我國外貿出口總額達3250億美元,順差404億美元。在我國出口的商品中,傳統手工藝品、食品、藥品、保健品功不可沒。在出口創匯的促進下,大批產品基地、生產廠家蓬勃興起。其所造成的經濟及社會影響,不僅加強了全民族對此的重視程度,亦引發了民族自豪感,從而使這些特產在商業意義之外,還同時具有文化意義。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弗朗加利先生總結近年來旅游的新趨勢:“人們現在旅游需要的不僅是陽光、沙灘,更需要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秀山異峰……。”(注:沈進康:《中國旅游業前程似錦》,《國際市場》1998年第12期。)旅游業在全球的勃興為發展傳統文化提供動力。這兩者對文化民族主義的影響在于,它們由外部需求引發內部響應、由對文化的功利層面的認同發展到精神層面認同。
  (2)對傳統人文景觀的重視加強:傳統人文景觀是文化民族主義中典型的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象征符號,歷來深受各國重視。通過本國傳統特色的人文古跡,在向世界展示本國文化特色、人民創造力、文明程度的同時,增加了本國人民對這些具有象征意義的文化符號的自豪感、認同感。在旅游業中,各國一方面加強對古跡的修繕、保護工作。一方面開發、建造新的景點。我國先后對長城、故宮、樂山大佛等一大批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跡進行了修復。同時又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觀、民族園、民族文化街,還修建了反應56個民族的特色的“中華民族園”等景觀。再如菲律賓政府撥款建“縮影公園”。公園內部設計和建筑猶如縮小的菲律賓,集中反映了全國幾十個省的風土人情和山區土著民族風格各異的民居,公園內有民族舞蹈表演,還設民族風味小食店,民族博物館展出菲律賓各民族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及精美的工藝品。
  (3)飲食業的民族特色:貿易、旅游業發展直接帶來了傳統飲食文化的發展。對異民族特色食品的興趣,使民族烹飪和飲食文化得到繼承與發揚。中國傳統的八大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得到開發與創新、高貴的御膳走向平民、各地的特色名吃不斷得到重視與發掘、許多老字號紛紛涌現……。為對抗外來飲食文化的滲透,民族飲食在適應時代中尋求發展。1997年8月當麥當勞在莫斯科開到第15家分店的時候,俄國人自己的快餐“俄羅斯快餐”應運而生。莫斯科一夜之間出現了40余家俄式快餐。法國和菲律賓也不甘示弱推出了適合本民族飲食習慣和口味特點的傳統食品。
  (4)器物文化層面得到大力發展:對傳統器物進行保留與發掘,對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器物所包含的人類智慧與精神的認同,使傳統的工藝品、器物、服飾等具有了超越民族界線的價值。外部的認同引發了內部的共鳴。中國的絲綢、瓷器,日本的漆器,非洲的木雕……各民族頗具特色的優秀傳統器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重視與發展。1999年2月在紐約舉辦的中國千禧年時裝展頗具代表性,展出中國歷代各款紡織品和服裝,華夏古風熠然重視。國貨運動:國貨運動所顯示的深厚民族認同,具有不容忽視的文化民族主義意味。韓國政府大力宣傳國貨運動,國產的各種商品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諸方面,國民自覺使用國貨已蔚然成風。中國人的國貨意識也在增長,抽樣調查表明,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傾向于選擇國產品牌而不是外國品牌。
  (5)民族、民俗文化復興:經濟發展對社會與民族的沖擊,使最具傳統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勃興。在我國,各種文化節、廟會紛紛出臺。本著“經濟搭臺,文化唱戲”的原則,各地運用自身的文化特色舉行文化節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進行招商引資活動。沉寂多年的廟會也重新回到市民的生活,許多廟會甚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廟會挖掘整理出許多瀕臨消失的老玩藝,有民間老藝人的手工藝品,也有傳統的曲藝、雜耍及傳統的風味食品。這正是傳統文化逐漸被新時尚取代時,人們對傳統的回歸。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度以及歐洲的許多國家也都按照本國民族文化的特點開展民俗旅游。
  (6)傳統醫藥的發展:當今社會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引起人們對生存質量的日益重視。中醫藥所具有的治本、整體調理、副作用小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世界性的關注。我國對中藥的開發與生產大大加強。許多民間、祖傳秘方被大量發掘和投入生產,新研制的藥品、保健品層出不窮,傳統中醫藥理論同時被應用于保健和治療新的疑難病癥。各醫學院或醫學機構紛紛舉辦各種中醫臨床、中藥、按摩、針炙學習班。據一些報刊介紹,在醫學傳統深厚的印度,民眾對傳統醫藥具有同樣的熱情。在傳統醫藥基礎上,利用草藥制成的一種增強記憶的補腦丸,不但使百姓趨之若鶩,亦使許多國會議員與著名人士大加贊賞。
  (7)影視業的發展:當代文化帝國主義的傾向,以美國影視業全球性的擴張最為典型。美國電影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第四大支柱產業,美國電影業以極強的滲透力占據60%左右的全球市場。并通過兩個衛星頻道(花花公子電視頻道和科學頻道)將節目送到歐洲,對歐洲各國公共電視臺造成沖擊。在美國視聽產品全世界侵襲的浪潮刺激下,展示本國歷史與文化的影片得到發展。俄羅斯電影從禁錮中解放之后,在短暫地模仿美國之后,觀眾對具有優秀傳統的俄羅斯民族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近幾年電影藝術家把目光投向俄羅斯的經典文學作品、掀起了改編熱。中國也不斷開掘描繪傳統的電影,出現了大批反映傳統的影響作品,如《秦頌》《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鴉片戰爭》。同時,中央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先后用十幾年時間,將四大名著搬上屏幕,在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掀起了熱潮,弘揚了民族精神、普及了優秀傳統文化。近年我國影視界還推出大量反應歷史題材的優秀作品。它們不僅具有文化價值、還以打開國際市場為目的。同樣的傾向也出現在日本電影業,日本的世界著名導演黑澤明的代表作《夢》用西方易于理解的電影語言將東方的精華介紹給西方,被國際影評家寓為古典美術品。在視聽企業走向繁榮發展的同時,文化保護日益引起世人的重視。世界深受美國影視影響的國家,除以協約形式遏制美國的滲透,還大力發展本國的影視業。韓國政府對外國文化,尤其是西方音樂、電影的入侵進行嚴格限制,1994年開展了一場以減少外國文化對青少年影響為主旨的運動,使一些美國樂隊因此而被拒之門外。
  (8)信息業和廣告業的民族化發展:文化民族主義在隨著新產業的出現而得到擴展。計算機網絡在全球化使各國致力于建立本民族語言為主的網絡以對抗網絡中的霸權。除英語之外,尚有中文、德文、阿拉伯文、希伯萊文、韓文、日文等文字的網絡系統。1997年國際網絡中還出現了俄羅斯文學和文化的雜志的網站。我國自1994年加入聯網,已建有多個網絡,全球性的中文網絡也正在迅速發展。各國政府還充分利用廣告形式,強化民族意識。法國強調打入法國市場的外國商品應使用法文,韓國在廣告牌、商品標簽上都有“身土不二”的標志。除從政策上反映外,廣告的內容上也有所表現。各國廣告中均出現典型的民族象征物、民俗風情、傳統藝術特色。
  2.政治影響著文化民族主義
  (1)冷戰的意識形態真空效應:冷戰意識形態對峙終結,造成傳統文化、信仰復興填補了意識形態的真空,這在前蘇聯地區表現突出。以宗教復興為例,從1988年俄羅斯東正教籌備基督教傳入俄羅斯1000年開始,宗教復興就拉開序幕。而其在當代的大規模復興不得不歸于政治的影響。在民主化與新思維指導下,戈爾巴喬夫頒布新宗教法《關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組織法》取消了國家對宗教的一切限制,對宗教的復興進行了首肯。
  1991年原蘇聯解體促進了俄羅斯東正教全面復興。隨之而來,宗教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葉利欽就任總統曾接受大牧首阿列克謝二世的祝福,而"8·19"事件期間,阿列克謝利用電臺支持葉利欽則表現了二者之間的默契。事件之后,俄羅斯政府宣布禁止共產黨活動,廢除原有的政治思想教育制度。東正教勢力便填補了意識形態上的真空,得到空前的發展。許多人一夜之間就成了虔誠的教徒,有的人甚至以信教為自豪。上教堂、做禮拜、施洗禮、作安魂祈禱、喝圣水、購買圣經、圣畫、圣物的人越來越多。教堂已成為社會生活的中心之一。軍隊中軍人工作委員會也與東正教教會達成協議:向部隊發放《圣經》,基本上人手一冊。在軍人工作委員會中設立了宗教事務處,軍事院校也準許設立宗教研究室,開設宗教歷史課等等,用宗教教義加強軍人的精神道德、愛國精神、保衛國家的責任感。宗教節日在1992年俄羅斯官方廢除了傳統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和十月革命節后取而代之。莫斯科政府還按照傳統的方式慶祝了東正教“主降生日”和復活節,恢復了廢除多年的傳統儀式。在政府的支持下,全俄成千上萬的教堂和修道院都被迅速修繕一新,教堂的一些設備實現了現代化。宗教在傳媒與出版業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東正教會還組織社會服務網,對貧困者給予物質或精神幫助。法律允許教會開辦主日學校、宗教學校、神學院、神學研究機構等各種類型的宗教學校,這些學校招生額年年增加,宗教在政界的影響在不斷擴大,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各政黨都在爭取宗教界的支持。
  (2)民族意識的泛化:擁有共同民族文化因素的傳統深厚的民族國家正在發起聯合的運動。泛伊斯蘭主義正把傳統上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凝聚在原教旨主義的旗幟下,并從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探討一切可能的聯合,它不僅有政府的首肯,也有雄厚的群眾基礎,在當今社會影響極大。泛突厥主義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它以召開國際性突厥人大會、倡導統一語言與文字、加強突厥民族的聯合而形成氣候。泛斯拉夫主義、泛哈薩克主義是冷戰終結后活躍于原蘇東地區的泛民族主義運動,它已得到原蘇聯的一些國家積極響應,反應了一種恢復舊日帝國輝煌的愿望。泛蒙古主義也一度興起,1993召開過世界蒙古人大會。
  3.文化發展促進文化民族主義
  (1)民族語言的復興。語言作為一民族最顯著的文化特征一直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法國政府為維護法語和法蘭西文化的純潔性于70年代中期便制定一條禁止在廣告和政府文件中使用外來語的法令,1994年2月,又在此基礎上擴大至經貿交際中。為了抵制英語對法語的侵襲,法國每年都要組織一次全國性的法語聽力比賽,這一傳統深入民心。新加坡在多年英語教育后,再度掀起華語運動,歷屆新加坡政府領導人都強調華語和吸收中華文化的精華的重要性。政府還成立“華語運動委員會”組織華語運動。制定華語運動的口號編印學華語的教材與詞匯手冊。采取率先示范、重點推廣的方式,各政府部門成立華族公務員推廣華語委員會,開班學習華語會話,并找出特殊對象(榜樣)進行重點推廣,舉辦各種形式的講華語比賽。同時實施雙語制,借助大眾媒介,促進華語在社會上應用。原蘇聯地區各國注重使用本民族語言,各國現在都將本民族語言定為國語,波羅的海國家甚至規定不能流利講國語的人不能到國家機關中任職,哈薩克斯坦規定醫生開藥方也要用哈薩克語,這使俄羅斯人在政治發展和日常生活方面面臨嚴重困難,因此他們強烈要求把俄語同當地民族語言一起并列為國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原來都使用俄語,所有的官員、譯員都受過嚴格的正規訓練。但在國際交流與會談時,他們卻提出在正式場合使用本國語。廣州市1999年8月1日起實行《地名管理條例》,要求不以外國地名作本市地名。日本地名標志多用漢字書寫,但漢字下有按照日文的發音羅馬字母拼寫,堅持主權立場與民族尊嚴的意識可略見一斑。
  (2)文學的文化民族主義:在我國當代文學中就有明顯表現。伍方斐進行了如下概括:“文化民族主義以后殖民時代西方文化滲透為背景。韓少功、阿城等的尋根文學和文化小說、張承志、張煒等基于地緣政治和文化批斗的一系列長篇作品、王蒙的文化反思小說……他們第一次通過文學作品對“民族”概念與民族神話進行反思,無論他們對民族文化的態度如何,是激進主義還是保守主義、自由主義,他們都恪守著民族主義的文化決定論立場,個人主體性在文本中只是對民族主體性的一種富于個性的敘述。在目前的后殖民文化語境中,文化民族主義極大地豐富了“民族”、“本土”等概念。”(注:伍方斐:《現代性:跨世紀中國文學展望的一個文化視角》,《文藝研究》1998年第1期。)另據報刊記載,1999年春節期間,北京音樂廳舉辦的“中國唐宋名篇音樂朗誦會”,促使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情進一步升溫,古詩詞成為新春熱賣。
  (3)教育的文化民族主義:在現代化過程中幾乎各民族都要強調教育的民族性問題。以墨西哥為例,墨西哥90年代以來的教育改革所設立的教育現代化模式,明確規定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墨西哥教育現代化強調的是教育的民族性和多樣性,主張對青少年進行熱愛祖國和民族文化的教育。香港許多教育界人士也主張改進公民教育,將樹立國家民族觀念確立為公民教育的總目標。新加坡對華語的推廣也帶有這一色彩。
  (4)跨國界或族界聯系:推進民族文化復興出現了突破國界與族界而走向世界的趨勢。法國也積極表示愿意對以法語為第一外國語的國家或地區給予津貼和幫助。俄羅斯從1994年開始向原蘇聯其他國家的俄語學校和文化設施提供資助,研究制定幫助學俄語國家的短期和長期計劃。為推廣西班牙語、傳播西班牙文化,1991年西班牙成立由政府撥款的“塞萬提斯協會”。該協會在海外有30個教學中心,主要集中在與西班牙有共同歷史源和文化傳統的歐洲、北非、亞洲地區。“塞萬提斯協會”海外中心致力于教授西班牙語,舉辦種類繪畫展、電影周、召開文學討論會等。協會還協助各新聞機構編排有關西班牙語的教學和聲像節目。香港無線電視臺舉行的國際華裔小姐選美活動從另一個角度推動世界華人的民族認同。參賽者在客串成中國歷史人物的司儀的引導下,通常經過包括唐朝服裝、古裝式晚裝、旗袍裝、書法比賽等項在內的角逐,以新奇的方式引發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關注。除此之外,主文化和亞文化之間的認同感也在增強,1999年春節期間,我國在新加坡舉辦“北京-兔年-春節”文化節受到熱烈歡迎。北京民俗村4天迎接來客超過30萬人。
  (5)對本民族歷史的懷舊:原蘇東地區各國顯示了對本民族歷史的懷舊情緒。屬于舊日帝國的文化符號被重新提出。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刮起更改地名之風,將城市街道名稱恢復十月革命前的叫法。1993年莫斯科政府建議遷走位于紅場列寧墓中的列寧遺體,把原來置于紅場中心的“莫斯科解放者”——17世紀初抗擊波蘭入侵莫斯科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的塑像重新豎立在紅場中心的歷史原址。
  (6)對民族象征物、文物關注:韓國選定包括傳統服裝、韓國文字、跆拳道、泡菜和烤牛肉、石窟巖和佛國寺五個文化象征,以便讓世界認識韓國,提高國家與民族形象。近年來非洲各國政府和人民正在把收回和保存珍貴的文物和藝術精品等歷史遺產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惜重金購買。為保護泰姬陵這一歷史古跡免受環境污染侵蝕,印度最高法院于1996年底頒布法令,關閉泰姬陵周圍292家污染嚴重的廠家。1996年年初加拿大政府掀起的“熱愛加拿大”運動。開展了贈送國旗的活動,政府設有電話預定免費贈送國旗的服務,還規定每年2月15日為加拿大國旗日,并要求民眾經常懸掛國旗,安排國旗日那天在全國飄揚百萬國旗,強調其作為國家精神象征的意義。我國于1992年至1998年底依靠投資與捐資8400多萬元整修黃帝陵,開工23個項目,改善了祭祀條件。1999年4月5日上萬名海內外同胞匯聚陜西省黃陵縣軒轅廟廣場,隆重舉行了“已卯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這些現象都表明,各民族在加強對本民族象征物的關注。
      主要特點
  現代的文化民族主義是冷戰終結后,世界民族主義浪潮的延伸,與世界政治格局轉換及現代化進程加速密切相關。首先,本次浪潮是在大規模的國家分化、整合的政治民族主義運動之后,文化民族主義的興起是為新的民族國家提供存在的合理依據與界定,同時尋求新共同體穩定與秩序化的價值觀念。其次,民族主義的震蕩與現代性加劇造成的潮流沖擊現有的國家,動搖了維持其穩定與秩序化的傳統價值觀。各國面臨著在劇烈社會轉型、文化變遷過程中保持民族存在、發展而對民族性進行重新界定的問題。其三,世界格局由兩極走向多極,文化民族主義既是長期被冷戰壓抑所造成的文化復蘇;又是由于政治的霸權主義受到遏制,文化成為新時期取代政治的新方式。在這種形勢下,文化民族主義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1.范圍廣、共時性強:與近代的文化民族主義運動相比,當代的文化民族主義在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影響下,具有多層面的特點。它的影響面較廣,尤其以經濟較為發達、文化傳統相對濃厚的歐洲、亞洲、北美洲最為典型;類型多樣,具有極強的滲透力,涉及語言、歷史、宗教、教育、生活方式等文化的多個領域。不同地域與領域的文化民族主義運動又彼此互動,使當代的文化民族主義呈現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
  2.動因的多樣化:當代的文化民族主義由于處于空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其動因出現了多樣化趨勢。它既有間接的動力、又有直接的動力,既有從文化的差異引發的文化民族主義,也有通過經濟的發展、政治的干預引發的文化民族主義;既有出于對外來文化的抗拒、又有通過外來文化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引發。對抗拒外來文化對本民族文化的侵蝕,如伊斯蘭主義的出現及各國政府為保護本國文化所采取的各項措施;而經濟發展所促發的文化民族主義則是通過其他民族對本民族文化所做的價值肯定反過來影響本民族對自身進行重新認識實現的。
  3.常常與政治、經濟民族主義相糾葛或轉化:當代的文化民族主義由于涉及多層面,常常與政治民族主義與經濟民族主義纏雜,具有向后兩者轉化的傾向。泛民族主義積極探索著從文化理念向政治運動的轉變,而歐洲對美國影視業的抗拒也在保護文化的主旨中夾帶著經濟的意味。
  經濟一體化和市場經濟直接促發了文化民族主義。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意味著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與合理分工,這首先以經濟特色的多樣化為前提。意味著各民族必須充分認識發展本民族特色,交流是在差異的基礎上進行的,凝結著人類智慧的特色產品在市場經濟的流通中,滿足不同民族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并由此得到更廣泛的認同,這種認同引發了該民族的自豪感。文化消費的功利層面變化引起了精神層面的變化。
  政治影響了文化民族主義的潮流,冷戰后兩極格局的轉化的過程中,國際間競爭使各國越來越強調政治力量的重要性,政治手段及國家意志的有限性使各國借助于文化。文化因素的廣泛性與深遠性使其成為實現政治目標的手段。政治大國以古老的信仰填補意識形態的真空,借助于信仰的力量平息人們對現實的懷疑與躁動,以信仰來整合民族,實現秩序化。弱小民族以文化聯系同類,謀求政治力量的強大,以加強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
  文化意識伴隨著經濟一體化的出現而上升,經濟一體化擴大了民族交往的范圍和程度,在頻繁的民族交往中,民族文化間的同質化加強,各民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關注本民族民族性的問題,在趨同的潮流中尋求自身的界定,因而對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因素及遺產、象征符號加強關注。進而大力發展、宣揚以在趨同中展示獨特性,并強化民族認同,增強凝聚力。
  4.政府參與多,影響大:首先,由于文化空間的出現對傳統疆界形成挑戰,政府以制定政策來排拒他民族文化滲透、強化本民族文化影響、保障文化民族主義運動的趨勢增加。新加坡政府積極推廣華語,美國、法國、西班牙政府推廣本國文化,加拿大政府鼓勵人民熱愛祖國國旗,都有政府的參與。其次,也出現了政權依賴傳統文化的影響而爭取穩定的局面,俄羅斯政府維護與尊重東正教,反映了在社會動蕩轉型的過程中,政府依賴民族文化中影響重大的因素來維持自身及政局穩定的傾向。
  5.當代的文化民族主義與以往的文化民族主義有諸多不同。文化民族主義在近代常作為民族國家獨立的領土要求的先導。即在意識形態領域構建完善的民族精神,尋求族群認同為民族國家的政治合理性提供動力與歷史依據。它經過了由反對舊勢力到構建新價值,并將個人利益、價值與之聯系,是知于前而行于后,民族國家是長期醞釀的結果。文化民族主義是政治民族主義的前鋒;而當今的文化民族主義是在政治民族主義浪潮造成國家分化、整合之后而出現的。一方面,當代文化民族主義在原蘇東地區興起,意味著新興國家在歷經劇變后價值觀上的迷惘狀態。文化民族主義的出現首先是對長期專制控制,以意識形態取代民族性的錯誤政策的一種反彈。其次是新建國家由于未經長期孕育,而表現在早產兒的不穩定性。民族精英急欲以共同的歷史、文化遺產而喚起一致性,從而將族群認同泛化為國家歸屬。為民族國家盡快納入和平與發展的世界潮流,立于國際社會的競爭創造條件。另一方面,文化民族主義是對全球化所造成的全球文化共享的一種回應。一類是以文化民族主義振興民族精神,謀求強盛;一類是以傳統文化來對抗現代性潮流所造成的普同效應,尋求新時代的族群認同,以傳統價值觀在變動不居中尋求平衡與穩定。同時抗拒西方借助政治經濟優勢而制造全球化中不平等及西方化導向。當今文化民族主義是國家過程中政治、經濟發展的輔助與基礎。它不再以視領土要求為目標的政治民族主義為歸屬,更是一種民族國家尋求主權獨立、經濟發展的必要手段。
  當代文化民族主義潮流是兩極終結后的民族主義浪潮的延續,它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全球化過程的影響,在世界范圍內呈現出復雜的表現形式。當代的文化民族主義潮流一方面促進了各民族優秀文化的保留與傳承,有利于人類社會對自身文化多樣性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彼此尊重、吸收與平等發展,使各民族文化的優秀因素成為全人類文化整合的源泉。另一方面,它在復興傳統文化的同時,將舊傳統中的陋習與消極思想也一并加以宣揚;加強了本民族文化的保守性,不利于各民族之間的彼此借鑒、交流與發展。對社會進步具有消極意義。
  在文化民族主義方興未艾的同時,全世界對全球性問題認識的加深正推進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對民族發展的共同愿望正使各民族認識到必須放棄偏見、開放文化,在彼此理解、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共同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化機制。以全球的視角、在多樣的民族文化基礎上吸納不同文化所形成的多元共容的文化,必然是超越一切民族狹隘性的高度文明。它以多樣的民族文化為基礎,并指向和表現為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它對民族文化提供指引,并以民族文化按自身的取向進行選擇而不斷內化的成果作為延續的動力,走向新的統一與多樣。世界與民族文化在這一不斷否定的過程中走向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京67~74G0文化研究牟薇20002000牟薇是我院民族系1996級碩士研究生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京67~74G0文化研究牟薇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0:58:55

[新一篇] 當代散文漫評

[舊一篇] 當代文化的“后現代主義范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