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幾乎在一夜之間解體了。存在了70余年的社會主義蘇聯作為國際法的主體和地理政治現實停止了自己的存在。〔1 〕這樣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立刻引起了世界上所有關注社會主義命運、關注蘇聯前途的人們的注目;同時,也提醒人們去冷靜地思索這一重大歷史事變的前因后果。理所當然,這一重大歷史事變更引發曾經與蘇聯社會主義模式有著緊密的制度聯系的國人的思考。進入90年代以來,國內學術界對蘇聯模式進行回顧性研究的文章連篇累牘。在此,擬對有關著文的觀點擇要進行綜述,以期對這一重大課題的更深入的研究有所助益。
一、蘇聯模式的成因
蘇聯模式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必然產物,是一定歷史背景下主客觀因素交互作用的必然結果。這是學術界的普遍看法。涉及到促使這一模式形成的具體原因,則有以下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
(一)三因素說。1.從思想上看,在二三十年代的蘇共黨內,建設怎樣的社會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未來社會藍圖,即:(1)單一的全民所有制;(2)按勞分配;(3 )經濟的計劃化管理,消滅商品貨幣。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是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既如此,那么新經濟政策中的所謂允許資本主義的存在并發展就是與上述目標相矛盾的,即使資本主義成分的存在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是必要的,誰又能保證既容許資本主義的存在與發展而同時又有利于無產階級政權的鞏固和社會主義的發展?對于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列寧、布哈林都沒有作出合理而又令人信服的說明。這就使新經濟政策沒有被當作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選擇,使大多數黨員都自然地認為新經濟政策是一種迫于形勢的“暫時退卻”。對于蘇聯當時存在的一切非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可以視情勢需要隨時加以消滅。所以當1928年蘇聯一部分農民拒絕售糧給國家時,斯大林就視之為富農對蘇維埃政權的進攻,由此發動消滅富農運動,并在農村進行急風暴雨式的集體化時,大多數黨員站在了斯大林這一邊,也就是一種合于情理的選擇了。2.從蘇聯當時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看,帝國主義列強視蘇聯為其天然的敵人,必欲除之而后快。面對當時的落后狀況,蘇聯從上到下都有一種迅速發展工業,加強國防的壓力。而發展工業的資金何來?在當時的形勢下只能靠犧牲農民的利益。這樣,在農村實行集體化,把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都控制在國家手中就成為一種簡捷而富實效的選擇。因此,農村的集體化就成為蘇聯工業化的可靠保證。3.當時蘇聯的國民經濟結構比較簡單,實行自上而下的計劃管理簡便易行,以國家政權為依托,運用無所不在的行政力量推動經濟運行立竿見影。加上落后國家趕超先進的本能心理,工業化成為壓倒一切的追求,群眾在生活水平上做出一些犧牲也就成為自覺的選擇。上述種種原因結合在一起,蘇聯模式就有了強大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它的形成也就成為一種歷史選擇。〔2〕
(二)四因素說。1.以斯大林為首的蘇共領導人教條化地對待馬克思主義,在不考慮國情的前提下,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的預測構建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一種排斥市場機制、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體制。2.在俄國這種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無產階級政黨在奪取政權之后,要在長期缺乏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情況下保住和發展社會主義,就必然選擇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來集中有限的人、財、物力以加速工業化。3.前蘇聯20—30年代所面臨的險惡的國際環境也是促生蘇聯模式的重要因素。當時,蘇聯是在國際資本帝國主義包圍之中的一個社會主義孤島,對國際資本帝國主義的戰爭準備,迫切要求全國經濟、政治及其他方面的高度集中化,以便盡快把經濟特別是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搞上去。因此,這種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是當時蘇聯所處的嚴峻的國際形勢的產物。4.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同小資產階級的矛盾和斗爭是蘇聯模式形成的深層原因。1917年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革命后,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雖然掌握了政權,但是,在一個農業國里,占優勢的力量不能不是小資產階級自發勢力。在此背景下,掌握著國家領導權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要想保住政權,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俄國單獨建成社會主義,那就始終必須慎重處理同農民特別是同中農的關系。因此,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同農民的關系問題決定了十月革命后俄國的歷史進程,它是蘇聯30年代產生和形成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深層原因。根據列寧的說法,小資產者握有幾千小款,是私人資本主義的基地,無數的幾千小款合起來,就給破壞社會主義的投機活動造成了數十億的基礎。正是為了對付這種自發勢力,列寧才強調國家資本主義,強調一切由國家來計算和監督,甚至“不惜采用獨裁方式”。盡管這時離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還相距甚遠,但是,無論如何,經濟生活的國家化正是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的基礎。從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關系中,已經可以看到形成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和社會基礎。〔3〕
另有一種“四因素說”,其視角與之不同,它認為蘇聯模式是當時的主客觀條件的產物。客觀條件有三,主觀條件有一。 客觀條件為:1.俄國是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小農國家,資本主義畸形發展, 封建集權傳統影響根深蒂固。十月革命后,蘇聯盡管已跨入了社會主義,可是小農思想、小生產者的習慣勢力仍像汪洋大海,影響著國家的社會生活。隨著十月革命的勝利,俄國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即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制、發展資本主義這個歷史階段由于無產階級革命而被跳躍過去了,資本主義未能得到充分發展。同時,蘇俄是在沙皇高度集權的專制主義基礎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因而封建專制集權制的傳統影響嚴重地存在著,它給蘇聯模式打上了深刻的烙印。2.二三十年代緊張的國際形勢,使蘇聯黨和國家產生不安全感。十月革命勝利后,蘇聯面臨著帝國主義包圍,蘇維埃俄國雖然粉碎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但是,帝國主義國家從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存在的那一天起,就開始反蘇叫囂,且日甚一日。20年代末,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的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各種矛盾更加激化。1933年,希特勒的納粹黨在德國上臺,公開建立法西斯專政。在此之前,東方的日本已建立了法西斯政權。這樣,在歐亞形成了兩個新的戰爭策源地。戰爭是關系到社會主義蘇聯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為了準備戰爭,全黨全國都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的統一,必須高速發展重工業,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全盤集體化。二三十年代的國際形勢,使蘇聯的政治經濟體制都帶上了備戰的色彩。3.激烈的黨內斗爭的影響。列寧去世后,蘇聯黨內一直都在進行激烈的斗爭。先是反對托洛茨基派的斗爭;繼之開展反對“新反對派”的斗爭;繼之開展反對托季聯合反對派的斗爭;繼之開展反對布哈林反對派的斗爭;繼之開展“反對帝國主義間諜”的肅反運動。而且這場黨內斗爭愈演愈烈,從思想斗爭發展到組織斗爭,從人民內部矛盾發展到敵我矛盾,并因之使黨內民主越來越少,權力日益集中于黨中央的最高領導機構。蘇聯模式形成的主觀條件,就是斯大林個人品格中的缺陷。如強烈的權力欲,猜疑、妒賢和粗暴任性,以及思想認識上的片面和武斷。斯大林在個人品格上的這些缺陷,對蘇聯模式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
(三)五因素說。這種觀點認為,應當將蘇聯模式的形成原因放到世界歷史進程的總背景下予以探討。1.當時,世界還處于工業社會,資本主義仍實行沒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者提出的計劃經濟理論正是作為這種沒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的對立物而產生的。在工業社會,社會化是和大型化相聯系的,從而形成了整個資本主義生產趨向于集中合并成一個唯一的企業的觀念,產生了工廠內部的計劃生產形式可以變為整個社會的計劃生產形式的設想,形成了忽視市場機制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也就是說,當時在客觀上還不具備擺脫忽視市場機制的計劃經濟觀念的充分條件。2.當時正處于資本主義大動亂的年代。大動亂的一個基本經濟根源,就是沒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已經過時,從而出現了一次資本主義的發展性危機。沒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的弊端已經充分暴露,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尚未出現。在此背景下,人們把社會主義同計劃經濟相聯系,同市場經濟相對立,是十分自然的。當時,不僅在蘇聯,而且在全世界,社會主義者都異口同聲地說:必須把市場經濟轉變為計劃經濟。3.俄國等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是以巨大的痛苦為代價卷入世界經濟,卷入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由于內部因素尚不成熟,它們面臨的困難比第一批走向現代化的國家要大得多,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結構來克服內部困難。由于西方國家不僅掠奪這些國家,而且把它們自己的矛盾、痛苦、災難轉嫁到這些國家身上,為了適應在這種外部環境中的生存,也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結構。這些因素促成蘇聯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4.蘇聯是被資本主義包圍的經濟落后的資源大國。蘇聯模式的特征之一就是采取粗放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由于蘇俄處于資本主義包圍之中,這促使它產生了不惜一切代價在經濟增長速度和產品的數量上,特別是在國際上盡快趕上西方國家的強烈愿望,推動它采取粗放發展的戰略。這種粗放發展的戰略是同所有制過分單一、忽視市場機制的高度集中的體制相適應的。〔5〕
二、對蘇聯模式的認識
(一)蘇聯模式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學界的基本觀點,是認為蘇聯模式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蘇聯在面臨著國際帝國主義的包圍、國內階級敵人的反抗和破壞的極其險惡的社會環境中,只有實行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才能在經濟上集中力量,建立起雄厚的物質基礎,迅速地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在政治上粉碎帝國主義的進攻和國內外敵人的破壞活動,保持并鞏固政權,顯示社會主義的威力。〔6〕這一體制有可能集中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 財力用于最重要的重工業部門,解決帶有戰略意義的問題,有計劃地改善經濟結構。歷史證明,這種體制保證了在短時間內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以12年時間完成了資本主義國家50到100年才完成的歷史任務, 并為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打下了物質基礎。盡管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存在這樣那樣的弊病,但是它具有歷史的必然性。〔7〕
(二)蘇聯模式的特征
對蘇聯模式的特征進行描述的著文相當多,且多有重復。現僅擇取有新意的兩種觀點簡介如下:
1.側重于對發展戰略特點與經濟體制特點進行揭示。該觀點認為,在發展戰略方面,蘇聯模式有如下特點:(1 )以高速度地發展國民經濟為首要任務。(2)以重工業為固定的發展重點。(3)以粗放發展為主實現經濟增長。(4)以實現自給自足為重要目標。 在經濟體制方面,蘇聯模式具有所有制過分單一、忽視市場機制、高度集中的特點。(1)生產資料幾乎全部歸國家所有。(2)在經濟運行中,排斥市場機制,國家主要用行政手段來協調經濟,實現對國民經濟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依靠各級行政組織直接領導和管理企業。(3 )在經濟管理上高度集中化,國家通過指令性計劃對企業和生產流通分配等各個方面進行控制和監督。該觀點不贊同把高度集中當作蘇聯經濟體制的根本特征,認為蘇聯模式最根本的經濟特征是忽視市場機制。所有制過分單一是這個體制的基礎,高度集中正是這種體制的客觀要求。建立了忽視市場機制的計劃經濟體制,就必然會導致高度集中;離開了市場取向的改革,去解決高度集中問題,必然以失敗告終。〔8〕
2.側重于對經濟體制特點和政治體制特點進行揭示。該觀點認為,蘇聯模式在經濟方面有以下特點:(1)國家集權。 一切社會資源全部集中于國家,民間不存在任何自由支配的資源。國家不僅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而且是國民經濟的計劃者和國民經濟的總經營者。(2 )部門管理。1926年蘇聯進入工業化時期,為了集中力量加強基礎工業和建立新興工業部門,開始加強以中央集權為特征的部門管理。由于實行部門管理體制,大批地方企業被劃歸中央管理。到1936年,全國工業總產值中地方工業僅占10%,中央工業占90%。(3)用行政手段管理經濟。這主要表現為:其一,生產計劃的下達是通過硬性的指令來實現的。其二,國家用行政命令的辦法,對一切原材料的供應和產品的分配實行無償調撥和結算。其三,企業領導人由國家通過行政命令委派。(4 )實物平衡。宏觀控制和調節以產品使用價值的實物平衡為主,而不是以控制國民收入分配的價值平衡為主,成為30年代以后蘇聯傳統經濟體制的又一突出特征。(5)平均分配。 這是在個人消費品的分配方面第一次對資本主義分配制度的否定。
蘇聯模式在經濟方面的這些特征,決定了其在經濟體制方面的特征:(1)結構混同。主要表現為嚴重的黨政不分、以黨代政, 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現象。黨政機構功能混同的現象導致了政治管理方式的“黨政聯合決議制”,這意味著執政黨代行國家機關的立法職能,意味著黨中央機關可以直接對國家的某一管理部門發指示,直接管理國民經濟和文化工作。這是執政黨國家化的一種重要表現。(2)過分集權。 政治權力的高度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團體的權力集中于黨的機關。其二,下級的權力集中于上級,各級權力都被集中于中央機關。其三,機關的權力集中于首要領導者個人。(3)等級授職。雖然蘇聯在1936年建立了普遍的、平等的、 直接的和不記名的選舉制度,但這一制度只是書面上的,實際上黨和國家領導人主要是通過自上而下的委任制產生的。(4)缺乏監督。1934 年蘇聯為了加強一長制,解散了群眾性的監督組織,取消了黨的監察委員會和工農檢查院。1940年通過的關于國家監察人民委員部條例根本沒有規定吸引勞動者參加監督監察工作。(5)沒有法制。其一, 立法機關和立法機構混亂,使蘇維埃無法充分發揮其立法機關的作用。其二,司法不獨立,司法機制混亂。其三,立法不完備。〔9〕
(三)蘇聯模式的歷史作用
蘇聯模式在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特定歷史時期,確實起到了積極的歷史作用。這是學術界的共識。
一種觀點認為,蘇聯模式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第一,使蘇聯在短時間內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現代工業國。二三十年代,斯大林通過高速發展重工業,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使蘇聯的經濟趕上和超過了除美國外的各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各大國的工業產值序列中,從第六位躍居到第二位。第二,有利于宏觀經濟規劃。十月革命前,俄國的生產力布局極不平衡,全國四個主要工業區全部集中于俄國的歐洲部分,而在俄國其他地區特別是廣闊的亞洲地區,則大部分是落后的農業區域或沙俄宗立國的殖民經濟區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便于控制和調整宏觀經濟比例,對有計劃地開發和建設蘇聯東部地區,改變不合理工業布局起過重要作用。〔10〕
另一種觀點認為,除了在經濟方面的歷史作用外,在政治方面,傳統模式在形成過程中及形成之后,也取得了明顯成就。比如,創建了蘇維埃政權,探索出了一套蘇維埃組織機構和活動方式,繼承和發展了巴黎公社事業;首次在社會主義國家確立了普遍、平等、直接、秘密的選舉制度。不管后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如何有悖于這一制度的實質,但從理論上說,這種選舉制度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制度;建立了蘇聯國家集體元首制,這為以后的社會主義國家實行集體元首制起到了開創性作用。〔11〕
還有一種觀點,進一步闡述了蘇聯模式在軍事上和文化上的歷史作用。在軍事上,它在對抗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壓力方面曾經是有效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前蘇聯集中人、財、物力發展重工業,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否則,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將與現在的極不相同。在文化上,采取這種模式的社會主義國家曾經被當做后起而又成功地走向現代化的典范和追求理想社會的樣板而廣泛發生影響。由于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示范,“二戰”以后,不僅一批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而且許多新獨立的發展中國家紛紛宣布自己搞社會主義,有的還以蘇聯的做法為樣板。同時,社會主義蘇聯的普遍福利政策,對“二戰”以后資本主義搞“福利國家”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如果沒有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國家對人民生活的改善的影響,資本主義的面目將猙獰得多。〔12〕
三、蘇聯模式衰敗的原因
對于蘇聯模式衰敗的原因,國內學術界的爭論比較激烈。尤其是對導致蘇聯模式衰敗的決定性因素的認識,分歧更為明顯。
一種觀點認為,蘇聯解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內因也有外因。從內因看,有遠因也有近因。近因一:蘇聯領導人對社會主義改革的長期性、復雜性認識不足,盲目冒進。由于蘇共及其領導人在改革的思想方法上急于求成,結果不僅改革未見成效,反而造成了混亂。這種結果反過來又促進了蘇共指導思想和社會意識的急劇轉變,從所謂的“加速戰略”、“根本變革”轉而靠西方指點教化,其結果只能是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從而導致全線崩潰。近因二:新思維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將蘇聯改革引向死胡同。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將世界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和人類共同利益增長的趨勢絕對化,抽掉了客觀存在的階級內容,因此向國內外的反社會主義勢力妥協,從而把社會主義的蘇聯引向了危機、衰落和解體的深淵。近因三:未找準改革的突破口。戈爾巴喬夫時期,蘇聯國民經濟中產業結構中的不合理狀況已明顯暴露,但蘇聯仍優先發展重工業,加重了結構失調。1988年后又選擇政治改革為突破口,更是犯了戰略性錯誤。人民沒有在政治改革中得到經濟實惠,反而生活水平進一步下降,這就加劇了社會危機,為反共、反社會主義勢力提供了社會基礎。近因四:政治經濟改革脫離國情。政治改革目標如“克服人與政治、人與政權相脫離的現象”、“全面充實人權”等過于抽象,遠離實際,造成政治體制改革的混亂。經濟改革中以打破行政干預為目標的分權放權,演變成了地方行政干預,不僅未形成統一的市場,反而破壞了原有的經濟聯系,造成全蘇聯經濟系統的紊亂,為民族分離主義提供了重要的經濟基礎。近因五:放棄黨的領導,將社會主義的蘇聯推向絕境。除了近期改革表面的、直接的原因外,蘇聯解體更深層的原因應從蘇聯歷史發展中尋找。遠因一:長期推行大族沙文主義,埋下了聯盟解體的禍根。遠因二:體制上的嚴重缺陷,造成了社會主義蘇聯解體的悲劇。遠因三:長期以來的教條主義,是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遠因四:長期以來搞霸權主義,不僅喪失國際聲譽,而且勞民傷財,最終使蘇聯走向自己的反面。遠因五:長期以來,黨的建設沒有搞好。黨內的官僚主義和腐敗作風使人民逐漸喪失了對黨的信任。〔13〕
有論者不同意上述觀點,認為蘇聯的演變是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其原因極為復雜。簡單地羅列各種因素,不分主次,不抓主要矛盾,問題是說不清楚的。認為蘇聯演變的決定性因素不在于時下流行的“經濟沒有搞好”的看法,而在于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蘇共領導集團推行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路線。(1 )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否定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基本原則,貫徹這條路線就從根本上瓦解了社會主義的基礎。戈爾巴喬夫用抽象的、超階級的人道主義、民主、自由、社會公正等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認為社會主義國家過去的實踐是“扭曲了的社會主義”,共產黨的領導是“政治壟斷”,無產階級專政是“無法無天”,公有制“扼殺了人的價值”,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束縛了人的思想。因此,他提出的改革,不是改變具體的體制,而是取消社會主義基本制度。(2)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路線根本改變了共產黨的性質, 把蘇共從共產主義式的無產階級政黨蛻變為社會民主主義式的資產階級政黨。第一,在階級性質上,黨不再是階級的政黨,而成為一個全民的黨。第二,在奮斗目標上,黨不再為共產主義而奮斗,而是實現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第三,在指導思想上,反對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黨,主張黨內意識形態多元化。第四,在組織原則上,拋棄民主集中制,主張“普遍的民主”,“民主的一致”,使黨從一個富有戰斗力的組織變為松散、自由辯論的俱樂部。第五,在黨的作用上,黨不再是堅強的戰斗堡壘,政治核心,而變成組織競選和開展議會斗爭的議會黨。(3 )在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路線下,共產黨失去了對敵斗爭的戰略策略的科學的理論基礎,因而在這場圍繞著奪取政權展開的嚴重的階級斗爭中,共產黨不斷地妥協、退讓,最終失去了政權。蘇聯局勢的變化,大體上經歷了以下幾個回合:動亂初起,反對派組織游行示威,要求承認他們是合法組織;一旦合法化,就要求實行多黨制,讓反對派政黨在議會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同共產黨進行議會斗爭;而一旦宣布實行多黨制,就要求修改憲法,讓各黨派一律平等,自由競爭,這就為攆共產黨下臺奠定了基礎;最后借“8.19事件”之機,實現了奪取政權、解散蘇共的目的。〔14〕
另一種觀點,則把蘇聯模式衰敗的原因,溯及“究竟什么是社會主義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認為在列寧以后,蘇共領導人在這一重大理論問題的認識上產生嚴重偏差。表現為沒有繼續探索不發達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特殊規律,提前結束了新經濟政策,過早過急側重于用行政手段消滅資本主義和小生產,階級斗爭擴大化,讓封建主義殘余滲透到社會主義肌體中來,形成了個人集權制、領導職務終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這種權力過度集中的政治體制;教條式地照搬馬克思主義,在未經過商品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落后國家急于實行行政指令性的計劃經濟;降低了社會主義標準,在尚未完成工業化、電氣化、機械化的情況下,就在1936年宣布建成了社會主義,還要急于向共產主義過渡。〔15〕
與上述觀點不謀而合,有論者也深刻地指出,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觀有著根本的缺陷,這就是沒有對社會主義概念作層次分析,尤其是忽視其最高層次——社會主義的目的和目標。雖然堅持了公的制和按勞分配,但是沒有用社會主義的目的和目標去檢驗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的實現形式正確與否。這種社會主義觀衡量社會主義的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不是勞動生產率,不是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不是社會生活的民主化程度,也不是人的素質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發展程度,而是生產資料公有化的程度和限制商品生產的程度。當然,不能說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觀完全不重視生產力的發展。須指出,它把高速度地增長國民經濟作為社會發展的首要目標。但這種經濟增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國家的實力、尤其是國防實力,而忽視人民日常生活的改善和個人的解放,從而使經濟體制日益僵化,經濟停滯,阻礙了社會主義優越性的發揮,并最終使蘇聯模式趨于衰敗。〔16〕
四、蘇聯模式的衰敗與世界社會主義的命運
對于國內外曾一度流行的蘇聯劇變意味著社會主義的“大失敗”的觀點,學術界普遍持否定態度。認為蘇聯模式的衰敗,是違反了馬克思主義原則的做法的失敗,而決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本身的失敗。因為蘇聯模式是僵化的、權力高度集中的國家社會主義,是被扭曲了的社會主義。〔17〕而社會主義本身并不包含導致蘇聯解體的種種錯誤。恰恰相反,蘇聯模式的衰敗正是違背了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違背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結果。〔18〕
對于世界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論者多持樂觀態度。首先,蘇聯雖然解體了,但社會主義事業猶在,社會主義仍然是當代世界數十億人所實踐著的生活方式和所追求的價值理想。其次,蘇聯的解體也并不意味著資本主義的最終勝利。從蘇聯解體的原因不難看出,蘇聯并不是被資本主義擊敗的,西方資本主義的和平演變攻勢固然起了催化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蘇聯解體是自己否定自己的結果。同時,蘇聯解體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內部存在的許多矛盾,這些矛盾仍然在繼續加深和發展。即使新科技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本主義的階級矛盾,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因此,社會主義盡管暫時處于劣勢,但隨著資本主義矛盾的國際化,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走向極限,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仍是不可避免。〔19〕第三,更為根本的是,社會發展規律決定了社會主義必將取代資本主義,這是任何人也抗拒不了的。科學社會主義的兩塊基石并沒有而且也不可能動搖。“二戰”后資本主義靠技術革命的催化發展起來的巨大生產力,既是資本主義在一定時期內維持穩定、存在和發展的物質條件,它又使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更加接近于它所不能容納的日子,同時也意味著它為未來的社會主義準備了更加充分的物質基礎。〔20〕
也有論者指出,從世界社會主義大局的角度看,蘇聯模式的衰變,給予人們的啟發很多。第一,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搞清楚社會主義的本質,防止“左”的和右的錯誤。第二,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把經濟搞上去,改善人民生活,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凝聚力。第三,必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抵制資產階級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襲。第四,必須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反對個人專斷。第五,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21〕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濟南35~42D1社會主義研究劉京希19981998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 作者: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濟南35~42D1社會主義研究劉京希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