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譯文]     你建立了三分天下的功業,又創建了著名的八陣圖。

    [出典]     杜甫   《八陣圖》

     注:

      1、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2、【注解】:

  1、蓋:超過。

  2、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3、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4、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5、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3、【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
     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
     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

       譯文:

      你建立了三分天下的功業,又創建了著名的八陣圖。江流沖擊,你布陣的石頭從未轉動。遺恨千古,不能制止先主失策去吞并東吳。

 

     4、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于大歷元年(766)。

  “八陣圖”,指由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創造,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兩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這一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

  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創制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對這一點古人曾屢加稱頌,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寫道:“一統經綸志未酬,布陣有圖誠妙略。”“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煉地贊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頭兩句詩在寫法上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局性的業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結構上,前句劈頭提起,開門見山;后句點出詩題,進一步贊頌功績,同時又為下面憑吊遺跡作了鋪墊。“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

       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內在的聯系:他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赍志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緊接著寫的最后一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一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當然,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并在這種惋惜之中滲透了杜甫“傷己垂暮無成”(黃生語)的抑郁情懷。 這首懷古絕句,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

 

     5、懷古詩是人與歷史的對話。杜甫入蜀之后,對諸葛亮的濟世之才情有獨鐘,這是他到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不久,就諸葛亮遺跡所作的一首懷古詩。《三國志·諸葛亮傳》說傳主“推演兵法,作八陣圖”,但對其遺址何在,眾說不一。  奉節縣永安宮南的長江沙灘上的八陣圖,由于這首杜詩而格外馳名。

       詩中頌揚了諸葛亮在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斗爭中,為創立蜀國基業的蓋世功勛。與此相對應,他在長江沙灘上擺下的八陣圖,使他的名聲更加卓著了。八陣圖乃是由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構成的戰陣,在長江灘上則聚石為兵,縱橫棋布為六十四個石堆。夏天洪水沖淹,這些石堆也巋然不動因而有“江流石不轉”之句,也象征著諸葛亮忠貞不渝和名垂千古。

       但是把八陣圖留在這里,作為劉備征吳敗歸的救援措施,實在不合諸葛亮聯吳抗魏的戰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諸葛成名的歷史見證,又留下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的歷史遺恨。“遺恨失吞吳”一句,由于漢字的多義性而出現解釋上的分歧。《東坡志林》記載,蘇軾曾夢見杜甫對他說:“世人多誤會吾《八陣圖》詩,以為先主(劉備)、武侯(諸葛亮)欲與關公報仇,故恨不能滅吳,非也。吾意本謂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晉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志。以此為恨耳。”杜甫借八陣圖思考著諸葛亮的功名與遺恨,蘇軾借夢境來解讀杜甫思考中的謎,他們都在探究著歷史上一個“有缺陷的輝煌”。

 

      6、杜甫對于諸葛亮所抱持的態度,始終是既敬又愛,而且充滿了惋惜感,這從他在蜀期間所寫的《武侯廟》、《蜀相》、《諸葛廟》、《古柏行》、《夔州歌》十絕之九、《詠懷古跡》五首之五、《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崔卿權夔州》以及《八陣圖》等詩,可以得到證實,這不只是因諸葛亮的作為可佩,同時也是杜將己身的人格投射至這位歷史人物所致。

  在這些詩當中,杜甫皆把諸葛亮視為一個歷史上偉大的悲劇性人物,譬如在“詠懷古跡五首。之中說諸葛亮在謀略及政治實務上可以比美伊尹、呂望,他領兵作戰指揮若定的優異表現可以讓蕭何、曹參為之黯然失色,但是蜀漢終于還是被消滅了,杜說這是漢的氣數已盡,天要亡漢,怪不得諸葛亮徒勞無功,究竟他已是“志決身殲軍務勞”了。

 

     7、“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兩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創建蜀國基業,是重要原因之一。這一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創制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杜甫的這句詩集中、凝煉地贊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

       前兩句詩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局性的業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結構上,前句劈頭提起,開門見山;后句點出詩題,進一步贊頌功績,同時又為下面憑吊遺跡作了鋪墊。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里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布,排列為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沖擊沉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唯獨八陣圖的石堆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前一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跡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轉”,化用了《詩經。邶風。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內在的聯系:他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赍志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征,最后一句“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一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

      這首詩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并在這種惋惜之中滲透了杜甫“傷己垂暮無成”的抑郁情懷。

      這首詩,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懷古和述懷渾然一體,給人一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2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