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閻明復回憶錄》揭秘了什么?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命運讓父子成為監獄鄰居,父親的囚犯代號是67100,兒子的代號是67124,中間才隔了23個人。閻明復當時不知道,父親在1967年11月7日被捕,1968年5月22日死于秦城監獄,身后事草率到骨灰都未保留。幾聲咳嗽,成為閻明復聽到的父親最后的聲音。

   “寫回憶錄的初衷是,作為中辦翻譯,我曾在偉人們身邊工作了十年,親歷了中蘇關系從‘蜜月’到冷戰的過程,想把那些歷史事件真實記錄下來。”閻明復在回憶錄的序言里談及寫書的最大動機。近期,兩卷本共95萬字的《閻明復回憶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生于1931年的閻明復,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統戰部長、民政部副部長。退隱后投身公益,參與創辦了中華慈善總會,自1997年至2002年担任會長。

  他的父親閻寶航是中蘇兩黨隱蔽戰線上的一位傳奇人物,閻明復花了許多筆墨記錄父親,為回憶錄平添了許多精彩元素。

  作為俄語人才見證中蘇關系

  早在國共內戰時期,閻明復就見證了中蘇關系變遷。

  1946年底,共產黨組織派人將閻明復一家送到哈爾濱。閻寶航早于1946年8月秘密回到東北故土,他被共產黨的東北行政委員會任命為遼北省主席。同年3月,蘇軍撤離東北,國共為爭奪東北而爆發又一場沖突。當時,哈爾濱是共產黨手中的最大城市。

  1947年8月,16歲的閻明復進入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簡稱哈外專)學習俄語。閻明復的二哥閻明智,就是抗大培養的第一批俄語翻譯,此時担任哈外專的教師。

  學校直屬于東北民主聯軍(即關外的共產黨軍隊)司令部,既為軍校,則實行軍事化管理。閻明復記得,平時穿淺黃色軍裝,冬季清一色穿日本關東軍遺留的狗皮大衣。

  閻明復于1949年12月畢業,被分配到中華全國總工會(簡稱全總),一直工作到1957年1月。閻明復覺得全總是一所“沒有圍墻的社會大學”,為自己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全總期間,他生活在蘇聯專家的圈子里,也接待南斯拉夫來賓,隨領導人去蘇聯和東歐開會。全總內的閻明復這一批翻譯,把蘇聯工會的制度和經驗引入中國大陸,事無巨細做了大量工作。

  華東師范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在《閻明復回憶錄》發布會上表示,閻明復寫書時參考了諸多中俄兩國的檔案,閻明復還將部分資料拿給沈志華過目。沈志華肯定了《閻明復回憶錄》中的史實可靠性較強。

  俄語翻譯們的厄運

  1967年11月17日夜,宏廟大樓三樓大禮堂,“批斗現行反革命分子閻明復大會”正在緊張進行中。主角閻明復被兩名軍人扭住胳膊,推到臺前,隨后被扯下胸前所掛的語錄紀念章。

  手持語錄的造反派頭子帶頭高呼:“打倒蘇修特務!”“打倒楊家死黨!”“打倒現行反革命閻明復!”批斗會末尾,一個軍人宣讀了逮捕證,當場給閻明復戴上手銬,兩個軍人押送他離開會場。

  閻明復披著妻子送來的皮大衣,口袋里是一把沒被搜查出的水果糖,坐上一輛黑色的轎車,直奔秦城監獄。進秦城后遭遇第一件事,是脫光衣服后換上囚服。那是白色粗布的襯衣襯褲、黑色的棉襖棉褲,棉褲沒有褲帶,縫了短短兩根窄布條用來勉強系扎,這是為防止犯人用褲帶上吊自殺,這種精致的管理細節借鑒自蘇聯。看守在交代完相關事宜后,就將閻明復推入囚室。

  閻明復的獄中歲月回憶,最獨特之處,乃疑似上面派了懂俄語者暗中監視他。1974年妻子來探監,閻明復在回牢房途中,見到一個衣著整齊、梳著小分頭的年輕人帶著得意的微笑看著他,這是典型的翻譯人員裝扮。閻明復斷定,這個陌生人就是翻譯。此后,結合此前的種種因果現象,閻明復開始在牢房里搜尋竊聽設備,未果。

  存心與獄方作對,他故意常用俄語自言自語或唱歌,有時大段背誦《毛澤東選集》。“老子是陪同毛主席和‘老毛子’斗的,還看不出你們這一點兒雕蟲小技?”他獨自在屋內痛罵,想刺激監聽者。最終,他的疑惑集中到天花板的電燈上,但直到出獄都沒有查得水落石出。

  1968年四五月間,閻明復在獄中聽到了熟悉如父親的咳嗽聲。但父親這樣功勛卓著、資歷深厚的人怎么可能進入秦城監獄?閻明復用直覺排除了這個可能性。實際上,這聲音確實來自閻寶航,荒誕的命運讓父子成為監獄鄰居,父親的囚犯代號是67100,兒子的代號是67124,中間才隔了23個人。閻明復當時不知道,父親在1967年11月7日被捕,1968年5月22日死于秦城監獄,身后事草率到骨灰都未保留。幾聲咳嗽,成為閻明復聽到的父親最后的聲音。

  長期的獄中生活,損害了閻明復的精神健康。他變得歇斯底里,動輒和監獄管理人員吵鬧,經常大罵對方虐待犯人,接連用鞋子砸壞屋頂的燈泡。無奈下,監獄給中央專案組寫報告,認定閻明復已瘋。閻明復隨后被強制做危險的電療,他極力反抗,最終改為服用藥物。他不知道是什么藥,總之每天三頓飯之外就是昏睡。幸好,兩三個月后,1975年4月,他被毫無預兆地釋放回家了,他接著需要一段時間來治愈精神創傷。

  閻明復遭劫的背后,是中蘇關系劇變殃及在中樞工作的俄語人才。

  中央辦公廳翻譯組在1957年1月成立,閻明復任組長,有組員朱瑞真、趙仲元兩人。小組的最初使命,是接替師哲,在中蘇黨政首腦會談等外事活動上任俄文翻譯。

  師哲身份特殊,他長期在蘇聯學習、工作,于1929年加入了克格勃的前身即格別烏,此后一直在蘇聯安全部門工作,直到1940年回國抵達延安。初期,他的任務是作為共產國際的觀察員,觀察并匯報中共七大的情況,共產國際在1943年解散,師哲依然是延安和莫斯科間電報和書面聯系的重要聯絡人。中蘇交惡的預兆剛顯露,師哲就預感到自己將有厄運,故主動離開中央去地方工作,他果然在1962年被關押。最終,所有為中央服務過的俄文翻譯,都被扣上“里通蘇修”罪名。

  父親閻寶航的諜報生涯

  一部由國家安全部參與制作的諜戰劇《英雄無名》,2008年在央視一套播出。該劇將閻寶航抗戰時期的事跡普及介紹給大眾。

  更早在1995年11月,葉利欽簽署了為閻寶航頒發“衛國戰爭勝利五十周年紀念章”的總統令,俄羅斯駐中國大使羅高壽在使館向閻寶航后人、閻寶航情報小組的兩位健在者頒發紀念章。不過,大陸媒體當時未報道此事。

  閻寶航讓蘇聯、俄羅斯感激不盡的功績,來自他直接向莫斯科提供的兩份重要軍事情報。當年他身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高官,俄文代號“巴維爾”,國內只有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李克農知曉他在為蘇聯搜集國際情報。他先是拿到了德國計劃進攻蘇聯的確切日期,它來自中國駐德武官桂永清的報告。1944年夏,閻寶航借閱到軍委會掌握的日本關東軍材料,包括部署、設防計劃、要塞地址、兵種武器、番號人數、將領姓名等。

  實際上,按軍事情報學常識,絕大多數情形下,單份情報不可能讓人采信,做一個判斷需要建立在多種來源、多種形式的情報之上。蘇聯在蘇德戰爭前夕收到了巨量情報,但情報來源越多,斯大林越發相信是丘吉爾在散播陰謀。同理,佐爾格情報小組的尾崎秀實提供的關東軍情報,遠比閻寶航的情報豐富,但閻寶航的消息可作為輔助材料來證明尾崎秀實這一情報源的可靠。

  “九·一八”事件爆發不久,閻寶航一家人在日軍剛占領沈陽時就跑到關內,一別故鄉14年。11月,閻明復在北平降生。東北淪陷前,閻寶航已是東北社會的名人、張學良的重要幕僚,他担任了奉天基督教青年匯總干事,那是當時最大的青年組織。1934年,閻寶航担任“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總干事,會長由蔣介石親自担任,可見蔣對他的重視。正是在蔣介石身邊工作期間,閻寶航在國民政府黨政軍高層編織了一道關系網。

  情報界常識,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越高,能獲取的情報價值越大。1937年抗戰爆發前,閻寶航由周恩來介紹入黨,成為秘密黨員。他利用自己的身份為共產黨做出無可替代的貢獻,營救被捕的黨員,開展地下情報工作,掩護地下工作者……吸收名流閻寶航入黨不是小事,延安需要向共產國際報告,共產國際認為他是國民黨上層反動分子而拒絕。黨內也議論紛紛,部分人嫌閻寶航社會關系復雜,周恩來堅定地說:“你關系不復雜,但是閻寶航能做的事,你能做得到嗎?”

  周恩來此話不假,閻寶航完成了諸多他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國民黨的專業情報機構并非不知情,閻明復回憶往事時即提及,重慶衛戍司令劉峙找過閻寶航“談心”,戴笠、康澤、徐恩曾也找過閻寶航“談心”。但只要沒確鑿把柄落在國民黨手里,沒有人敢為難閻寶航,何況這些特務頭子多與他交好。

  閻明復對重慶歲月的最深印象,僅僅是家里有無數陌生人進進出出,他們吃飯、臨時借宿、躲藏、打麻將、開會交談……閻家的三層樓別墅照顧了無數的東北落魄同胞,因此被譽為“閻家老店”。當然,所有的秘密會議都不可能讓年幼的閻明復接觸到,閻寶航妻子高素桐每次親自打掃散會后的房間,母親為什么要担負起傭人的工作,閻明復在多年后才明白這是出于保密需要。

  父親在子女面前閉口不提為蘇聯做情報工作,直到1962年,在中辦翻譯組工作的閻明復看到父親寫給周恩來的信,上有周的批示,這才知道端倪。此時中蘇關系緊張,閻寶航的這份特殊經歷成為了“黑材料”。文革伊始,閻寶航就掛上“東北幫叛黨投敵反革命集團要員”的罪名,直至1978年初被平反。兒子閻明復,則在同年年底獲平反。



綜合 2022-01-09 19:04:59

[新一篇] 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原文

[舊一篇] 蔣總統的葬禮場面嚇死人 ,讓誰羞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