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譯文]  泉水流過高山響聲軟綿無力,黃昏的余暉照在幽深的松林里顯得冷峻。

  [出典]  王維  《過香積寺》

   注:

   1、《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2、注釋:

     香積寺:今名風穴寺,又名千峰寺,位于汝州市 區東北9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風穴山中。風穴山口,兩山夾道,萬木蔥蘢,流水潺潺。迤儷北行3華里,方能發現寺院,確有“深山藏古寺”“曲境通幽處”的詩情畫意。

  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鐘:寺廟的鐘鳴聲。

  咽:嗚咽。

  危:高的,陡的。“危石”意為高聳的崖石。

  冷青松:為青松所冷。

  薄暮:黃昏。

  曲:水邊。

  安禪:指身心安然進入清寂寧靜的境界。

  毒龍: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見《涅磐經》:“但我住處有一毒龍,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3、譯文1:

     不知香積寺在此山中,行來數里身入云峰。

  無人的石徑旁叢生古樹,深山里是何處響起鐘聲。

  流泉聲咽,穿過峭立的崖石;日色清冷,照著濃蔭的青松。

  暮色降臨空潭側畔,入定的禪心制服了邪念妄想。

    譯文2:

   不知道香積寺坐落在哪里,步行數里進入白云纏繞的山間。古木參天沒有人行的小路,深山何處傳來古剎的鐘聲?泉水流過高山響聲軟綿無力,黃昏的余暉照在幽深的松林里顯得冷峻。傍晚深潭格外地寂靜,正是安禪入定的時候。

    譯文3:

    不知道香積寺的準確位置,步行幾里路走進云霧繚繞的山峰。古木參天,小徑之上沒有人行;我正在惶惑之時,從山深之處傳來了鐘聲。泉水流淌在高高的巖石之下,發出滯澀幽咽之音;日光照在蒼松之上,顯得更加冷清。薄暮降臨,在潭水彎曲的地方,空寂幽靜,一位僧人正在坐禪,他將要入定,控制了欲望這條毒龍。

 

 

   4、王維生平見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5、這是一首寫游覽的詩,主要在于描寫景物。題意在寫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側寫環境,來表現山寺之幽勝。“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經》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制服,喻指僧人之機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覺又悟到禪理的高深。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構思奇妙、煉字精巧。“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歷代被譽為煉字典范。

 

 

     6、“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咽”是幽咽,山中危石聳立,流泉自然不能輕快地流淌,仿佛發出幽咽之聲。這聲音比較低沉,在熱鬧場合這種低沉的聲音不易引人注意,所以一個“咽”字寫出山的幽靜來。“冷”指陽光的微弱,因為山的深僻,才顯出日色的“冷”來。平常的景物,添上一兩個準確的動詞,景就注入了作者的情思。

 

 

    7、“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詩人以倒裝句,突出了入耳的泉聲和觸目的日色。溪水之中危石聳立,泉水不能順利流淌,好像發出嗚咽凄切的聲音;夕陽西下,昏黃的余暉灑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冷色的青松,使照在上面的日光仿佛也變冷了。這里“咽”、“冷”二字用得極為準確、巧妙,被歷代譽為煉字典范。“咽”是擬人,狀石間泉聲低沉,“冷”是通感,繪夕 陽余暉微弱。正如清人趙殿成在《王右丞集箋注》中所評:“下一‘咽’字,則幽靜之狀恍然 ;著一‘冷’字,則深僻之景若見。”此兩句,作者將“泉聲”、“危石”、“日色”、“青松”四個意象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以日色之凄冷與泉聲的幽咽相互襯托。從而借泉聲的幽咽和日色的凄冷,渲染山寺遠離世間煙火、俗人難以接近的氛圍。

 

 

    8、文學、繪畫、音樂、佛學的全面精研,讓王維之詩技藝非凡、神形兼備、意境突出、聲色俱佳。對大自然的真心喜好,山林生活的長期經歷,使他對自然之美具有敏銳獨特、細致入微的體察,再加上幽邃、空靈的禪趣禪意,從而使我們看到,他筆下的山水景物往往不過只是略事渲染,卻已經表現出了極富神韻、深長悠遠、耐人玩味的高遠況味,樸素平淡與典雅秀美,實現了完美的結合,讓人懷疑他是不是真的魔手神筆。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屋上春鳩鳴,樹邊杏花白。”“興闌啼鳥緩,坐久落花多。”“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端的是如詩如畫、如響如聞、如月如霜、如真如幻,讀者讀之能不如癡如迷、如飲冷露甘泉乎?
  
  “山中一半雨,樹杪百重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山水詩以五言律詩、五言絕句最為突出,七言絕句雖然數量比五言少,但一經出手,亦出類拔萃,或雄渾華麗,或澄凈秀雅,足可抗衡李白、王昌齡等人絕句,仍然屬唐詩最高成就。“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的,王維根本不用發愁前路是否有“故人”存在,因為他的高才絕律,已經超越時空,在一代又一代人群中引發知音頻頻,他們與他一次次身同感受、心有靈犀,沉浸在詩情禪意中不想自拔。

 

 

    9、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享受真美,那“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的深幽,還有“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谷靜秋泉響,巖深青靄殘,清澄入幽夢,破影抱空巒,”的愜意。煩惱與苦悶在其中能得到撫慰。

 

 

    10、碧峽、幽谷,飛瀑、流泉,深潭、淺瀨,還有滿目的修竹、茂林,滿耳的松濤、蟬鳴……走進黑山谷,就如同走進了一條清麗的山水畫廊。“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置身黑山谷,任你吟誦出多少山水佳句,也難以言表她那一襲似水柔情。這兒的每一泓潭、每一縷瀑、每一塊石、每一棵樹,都是一粒精妙絕倫的詩韻,已天然地押在游人的夢里,令王維孟浩然們到此也要絕了作詩的念頭。

 

 

    11、“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飛瀑小澗,在王維的筆下,因原始而清秀。“深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山間樹林,在明月下,因原始而沉靜。“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曠野之上,工部詠嘆,夜景因原始而動人。  

古人是幸運的,因為那時的自然還如此原始,歡快的水、嫩綠的樹、廣闊的天、飄忽的云,樸實而又充滿活力。現代人因科技發達而驕傲,可科學能還世界一份原始嗎?
 
夢里,我來到淵明的桃花源中,徜徉在美景之中,的確,自然因原始而美麗!
 
 
 
12、對于所寫之美景,不求清楚無遺,反用含糊之語,只在要處,略作點染。古人說,寫景不宜逼真,逼真則死板,含糊反生妙。王維是著名的詩人、畫家,人們說他的詩中有畫,畫中蘊詩。可是他的山水詩從未詳描細寫過山光水色,總是輕描淡寫,著意朦朧含蓄。“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青溪),何等幽靜,“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桃源行),何等恬然,“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過香積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泛),清幽飄渺,啟人神馳。
 
 
 
13、從寺院出來,悠然望南山,但見寺南叢林一片,綠煙輕籠,山花點綴,別是一番景致。步入密林,忽聽淙淙水聲,覓去,見一河,頓大悅,山水幽林,好個出家人的安靜所在。怪不得王維說這里:“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行到一片竹林深處,干脆以草為席,箕踞而坐,念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忽覺心緒清靈寧靜,散淡許多。豁免他人,寬恕自己,過去就是了,何必糾結。風輕云淡,雁過無痕,豈不善哉!

  日漸西,悟而歸。感念香積寺,感念佛。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26



評論集


1 楼 2017/8/21 上午 03:02:09 |
陽光照射在我得臉上

2 楼 2017/8/21 上午 03:00:16 | 暫無
............................................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