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的主體性問題的研究,不應當僅局限于認識論領域,還應當把這一理論同社會的經濟形態結合起來,考察一下市場經濟活動對人的主體性生成有何影響。這既有助于對這一理論有比較全面、深刻的認識,也有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自覺建立和完善。
人的主體性是指作為主體的人在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它表征的是人在和客體的相互關系中處于主動的地位。人只有在改造和認識外界物的活動中形成主客體的關系,才上升為主體,具有主體性。人是在以生產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實踐中,即在對象性活動中,確定自己的主體地位的。馬克思指出:“生產不僅為主體生產對象,而且也為對象生產主體。”[①]人的主體性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社會進程中,隨著實踐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形態的演進,有一個從盲目到自覺、從片面到全面、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馬克思在《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中,以個人主體完善狀況為尺度,以人的生產能力為線索,把人的發展歷程概括為三個階段,把人類社會劃分為三大形態,即依次經歷“人的依賴關系”形態、“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形態、“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形態。從這一論述中可以看出,在社會發展的不同形態下,人的主體性完善的狀況是不同的。
馬克思認為,“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②]在這種社會形態下,個人雖然已經具有了人的性質,但是個體必須絕對地依賴共同體,“共同體是實體,而個人則只不過是實體的附屬物”[③]。對共同體“個人在感情、思想和行動上始終是無條件服從的。”[④]這主要是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作為族類總體的人還沒有完全從自然界中分離出來,必須依賴人群共同體獲得人的性質和力量。個人的主體性消融在他人和群體的主體性之中,這就妨礙了人的主體性的充分實現。“在這里,無論個人還是社會,都不能想象會有自由而充分的發展,因為這樣的發展是同(個人和社會之間的)原始關系相矛盾的。”[⑤]人的主體性要得以充分實現,首先就必須沖破自然經濟條件下的人身依附關系,在客觀上創造主體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
隨著自然經濟被商品經濟代替,人類社會進入了“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為特征的“第二大形態”的社會,也就是市場經濟的社會。“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⑥]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上由于商品生產、商品交換的發展,打破了先前社會的僵滯和封閉,它有效地激發了人們潛藏在物質欲望中的生命力,揚棄了那種阻抑個性伸展的“人的依賴關系”,人的主體性不再是以群體主體的形式,而是以個性主體的形式表現出來。
人的發展歷程的第三個階段是“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形態。這里所說的社會形態就是馬克思作為自己“新唯物主義”立腳點的“人類社會”,即共產主義社會。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社會生產力水平高度發展,消滅了資本主義和一切剝削制度,一切舊式分工得以改變,人類創造物受聯合起來的個人支配,個人獲得全面而自由發展,“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⑦]這時每個人才真正確立了自己的主體地位,成為歷史的主人。
由上述可見,人的主體性同社會形態的發展密切相關,并且具有不可超越性,它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逐步歷史地確立和實現的。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市場經濟是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通過市場交換使資源配置達到優化的經濟運行方式。從歷史的觀點看,市場經濟是以個人為活動主體和利益本位,是個人獨立活動的社會必要條件,反過來又推動人的發展和變化,推動個人主體性的生成和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市場經濟是一種個人或企業自主性的經濟,它有助于具有自主性的獨立個人的生成。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人始終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的,人作為主體是個體和類的統一。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人的力量極其有限,只能結成群體,通過群體的力量來擺脫自然對人的奴役,這就形成了人對群體的完全依賴關系。由于人身依賴關系的強制性,人只能在一般“類”的意義上成為主體,而不是自主的主體。市場經濟作為高度發展的商品經濟,是人們在高度社會分工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社會化的交往和聯系形式。市場經濟以社會分工為前提,同時又進一步推動了社會分工。在社會分工中,社會生產被區分為不同的行業和部門,社會勞動被分解為彼此獨立的私人勞動。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經濟主體,生產經營什么或多少,都由各主體根據對市場信息的反饋,自主做出決定,人們之間也就形成了相互的差別和利益對立。這看上去似乎是分離了人們之間的聯系,但如果沒有這種分離,就不可能打破束縛人身的自然紐帶,人不可能走向獨立,自然形成的共同體也不可能趨于瓦解。獨立的個人的生成,并不是擺脫對他人、對社會的依賴,縮小與他人、社會的聯系,而是進一步擴大、升華這種聯系,通過物把人們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一個人只有把他人所創造的社會總體的實踐能力,把他人創造的社會共同財富變成自己可以利用的財富,才能真正獨立,成為獨立的個人。
第二,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它有助于每個人平等地得到發展。在人類的發展初期,由于個人在自然力量面前還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他只好把命運的決定權交給群體,由群體或群體人格化的統治者來支配自己,形成“統治者——奴隸的形而上學”的人際關系,完全泯滅了主體間的平等,不利于個人的發展。市場經濟作為一種平等交換的經濟,它“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權、等級特權以及相互的人身束縛不相容”[⑧]。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因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⑨],商品交換“確立了主體之間的全面平等”[⑩]。在勞動力市場與商品交換市場上,商品的交換雙方都必須以尊重他人的平等地位為前提,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不得無償或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占有他人的人身與商品,必須根據等價交換原則交換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任何憑借特權、強力進行強買強賣的非平等交易行為,都是市場經濟所不允許和應當禁止的。這就超越了主仆模式,廢除了人身依附關系,結束了一部分人為手段,一部分人為目的社會結構體系,代之以商品、貨幣為尺度的商品交換者之間的主體關系模式,實現了手段和目的的統一。市場經濟的這種平等性,為實現人們對于自身獨立人格的塑造和創造提供了條件。
第三,市場經濟具有競爭性,它有助于培養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競爭遵循優勝劣汰這一簡單的原則。這就使人們的發展獲得了新的動因和活力,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創造熱情。在激烈的競爭中,人們認識到在價值規律面前,個人的成功和失敗并不是先天規定,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取決于個人的行為和機遇。從而促使人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進行創造性的活動。競爭使人不斷進取,勇于開拓,打破原來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以實現對自我的超越和重建。正是在這種不斷的超越中,人的主體性和存在狀態獲得現實的確證和表征。
最后,市場經濟具有開放性,會大大強化人們的開放意識,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從封閉、貧乏走向開放、豐富。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生產是狹隘的、封閉的、自給自足的,需求也是貧乏的、片面的。這就把人們限制在狹小的圈子里,個人沒有自由或很少有自由,人們之間的交往非常貧乏,因此不可能為人們提供一個展現才華和機會的舞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生產和交換逐步社會化、世界化,首先會打破自然經濟的生產方式對人類發展的束縛,逐步擴大人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交往,把民族地域性的歷史轉變為世界性的社會歷史,使整個世界成為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這樣,不僅社會物質財富變為普遍的,而且人們之間的關系相應也成為普遍的、全面的。由于市場經濟把整個社會范圍內的所有個體聯系起來,這就使個人的能力得以在空間上各點展開,人們的思想觀念日益更新,并根據潛在的需求發掘自己的潛力,進一步發揮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并通過市場交換活動,使個人的能力得到互補,使人的整體能力不斷增強并得到全面發展。
世界任何事物無不具有兩重性,市場經濟也不例外。我們既要看到市場經濟對人的主體性的生成和發展具有積極的歷史作用,又不能忽視它給人的發展帶來的消極的負面社會作用。
首先,市場經濟把人從人身依賴關系中解脫出來的同時,又把人置于金錢的依賴關系,使人屈從在物的支配之下。市場經濟雖然使人的個體擺脫了自然經濟狀態中的“人的依賴關系”,使個人獲得了自主與獨立性的存在,使人獲得進一步發展,但并沒有消除依賴性本身。它在改變了“人的依賴”關系的同時,又使個人掉進了人對物的依賴關系的陷井,導致商品拜物教和貨幣拜物教的產生,也就是所謂人對物的異化。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關系通過商品、貨幣等物的形式表現出來,商品和貨幣會變成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強大力量反過來支配人,使人拜倒在它們面前,成為它們的奴隸。只要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聯系采取商品、貨幣的聯系形式,拜物教就不可能真正被消除。
其次,市場經濟確立的個人本位的社會格局,在調動個人的主體積極性的同時,會強化社會分工,使個人向片面方向發展。市場經濟以社會分工為基礎,反過來又推動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隨著社會勞動分工的這種擴大化與細微化的加劇,不可避免地導致勞動者個體職業的相對固定化與職能的專門化,使人的活動空間受到相對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在價值規律自發性壓力的驅使下,一個人如果不想被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所淘汰,唯有通過專務一業的方式,通過提高勞動技能與勞動的熟練程度去提高自己的勞動與競爭優勢。而當個人的活動被限制在狹窄的活動空間的情況下,專業化的分工,重復與單調的工作,不僅容易使人喪失對勞動或生產的興趣,而且也會使個人的能力向片面化、畸形化方向發展。另外,還有可能導致個人之間發展的不平衡,產生一些人的發展以犧牲另一些人的發展為代價的不幸現象。
還應看到,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市場經濟對人的主體性的發展產生的作用會有所不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基礎之上的,它以攫取最大利潤為唯一目的,以維護個人的私有財產和利己主義為宗旨。這就以制度的形式鞏固了外在于人的社會關系對人的支配,使人完全屈從于異己力量的統治之下。這樣的制度雖然有利于推動個人走向獨立,卻滿足不了獨立以后的人走向全面發展,建立完整人格的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它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這具體表現在: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其它經濟成份為補充,不同經濟成份可以互相組合,平等競爭,共同發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它分配方式為補充,兼顧效率與公平,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在宏觀調控上,能更好地處理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這必然會煥發出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和創造力,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市場經濟盡管對人的發展具有種種的消極負面社會作用,但它以人對物的依賴關系取代人對人的依賴關系,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歷史進步。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市場經濟是人的主體性生成和發展的必經階段。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95頁。
[②][③][⑤][⑥][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474、485、104、197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94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3頁。
[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25頁。
[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3頁。*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大連19-21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孫立民19971997馬克思;市場經濟;人的主體性 作者: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大連19-21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孫立民19971997馬克思;市場經濟;人的主體性
網載 2013-09-10 21: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