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與人的主體性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法分類號 F043 B038
  人類交往的歷史過程就是一個矛盾發展過程。人類將最終揚棄個體與社會的對立狀態,自由地占有交往關系,在交往中獲得個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的社會交往理論,是與人的存在、發展和最終獲得解放密切相關的。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從交往活動的角度,來探討市場經濟對人的主體性的影響,并試圖在此基礎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主體性的高揚找尋一條道路。
      一、社會交往與人的主體性
  人是唯一以社會性為自己基礎和根本特色的存在物。人與社會是一種相互映照、互為因果的關系。馬克思說:“正象社會本身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人也生產社會。”〔1〕社會與人是統一的,社會本身, 即處于社會關系中的人本身,確切地說,即處于社會關系中的個人本身,它是表示這些個人彼此發生的那些聯系和關系的總和,而人則是社會聯系的主體,他的本身在現實性上就是這種作為“總和”的社會關系。人的本身是怎樣的,人的本質也即是怎樣的。而從直接意義上講,社會關系又是由人的交往活動建構和聯結起來的。交往作為人的本質活動,實現著人們相互間物質、能量、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換,擴大了個體的體力和腦力,使他人的體力成為自己體力的延伸,使他人的知識和本領成為自己的智力的擴充,使每個人在現實活動中顯示出全面的活動能力。總之,正是在交往活動當中,人自身才得到發展,人的主體性才得以真正的映現。
  人的主體性首先表現在物質生產能力上,而交往又保存人的物質生產能力。馬克思指出,某一地方已經創造出來的物質生產能力,在以后的發展中是否會失傳,取決于交往擴展情況。火的發明、鐵器的使用,之所以延續到今天,完全依賴一代一代的交往。當歷史只限于彼鄰地區時,每一種發明在每一個地方都必須重新開始。一些純粹偶然事件(如蠻族入侵、戰爭)都足以使一個具有發達物質生產能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國家處于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的境地。只有當交往具有世界性質并以大生產為基礎時,保存以往創造出來的物質生產能力才有了保障。
  人的主體性還表現在文化思想創造方面。人的文化思想也必須借助交往,才能得以保存下來。首先是語言、文字,通過交往才能被人們普遍接受,傳播到別的民族。其次是文化思想也要依賴交往,方可延續下去。
  總之,正如馬克思所說:“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2〕同樣, 在社會文化思想方面,人們也只能通過交往,把上一代人成果繼承下來,作為自身內在的本質力量。如果沒有這種交往,人類社會就會喪失自己的主體性。
  當然,交往作為一種歷史性的活動,要受社會和實踐發展狀況的制約,由此,交往也制約著人的主體性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交往的內容、形式以及特點不一樣。可以說,有什么樣的交往,人類就有什么樣的能力和主體性,這二者是相應的。例如,在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生產和交往主要是建立在依賴自然界條件和肉體自然的需要以及自然分工的基礎上。人們對自然界的狹隘關系,制約著他們之間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只能采取直接的人的依賴關系的形式,這就極大地限制了人們交往活動的范圍和方式,“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隘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3〕,個體生命潛能難以發揮。
  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屬于不同分工領域的生產者,通過彼此間的普遍交往,形成了同其他社會成員或社會整體的聯系和關系,實現了人們相互間物質、能量、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換,擴大了個體的體力和智力,進而增強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即增強了自己的主體性。
  由上可見,要發展人自身,發展人的主體性,就要發展交往,提高交往的質量和數量,擴大交往的深度和廣度。這樣,才能把全人類帶入一個新的境界,開始新的歷史。
      二、市場經濟對人的主體性的影響
  市場經濟以社會分工的發展為前提,反過來又推動著社會分工的發展。“社會分工”具有雙重性質。一方面,它使人的生產活動專門化,造就了互相對立的利益主體,使人突破了自然性狹隘共同體的限制,擺脫了人身依賴關系的束縛,使人孤立化了。另一方面,它又使每個人的生產都必須依賴其它一切人的生產,即把人置于彼此依存的關系之中,使得每個人都不能脫離他人而單獨生存。于是,基于分工的交往就把人聯合起來,使他們處于相互依賴的一體關系中。這種相互依賴的關系是通過商品交換來實現的,“活動和產品的普遍交換已成為每一單個人的生存條件。”〔4〕正是在這個基礎上, 人們才有可能而且也必須進入世界歷史性活動,建立起一體化的社會交往聯系,形成人的全面的關系,從而促進獨立個體的形成。
  人是在關系中存在的,關系是屬于人的,“凡是有某種關系存在的地方,這種關系都是為我而存在,動物不對什么東西發生關系,而且根本沒有‘關系’”。〔5 〕在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受生產力水平和交往范圍的限制,只能形成簡單的或片面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市場調動了人的多方面需求,導引出人的多樣性活動,并要求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從而使人的關系日益趨向全面和豐富。在這種關系中,最根本的是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商品交換關系,其它一切社會關系都是以此為核心演繹而成的。馬克思認為,該時代的交往是“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交往。”因此,這種交往關系本身的性質和特征就決定了個體主體性發展的性質和特征。
  首先,作為交換關系媒介的商品是人活動的產物,并非自然之物。這就意味著,市場經濟將人從過去的人身依賴關系轉向對物的依賴關系。因此,社會關系對個人來說,不再是不可改變和與生俱來的命運。人們雖然還不能支配它,但畢竟多了一點行動的自由。
  其次,商品交換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打破了人格從屬的等級關系,因而使人們獲得了彼此平等的權利。市場交換活動不允許超經濟的特權,只能在協作關系中實現,在平等關系中進行競爭。盡管擁有商品、貨幣的資本家和擁有勞動力商品的工人之間很難做到事實上的平等,但是,至少在發生交換的場合,雙方在形式上是平等的。因為在這里“確立了個人的完全自由:自愿的交易;任何一方都不使用暴力;把自己當作手段、或者說當作提供服務的人,只不過是當作使自己成為自我目的,使自己占支配地位和主宰地位的手段。”〔6〕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個人在社會中獲得了獨立性和自主性。
  市場經濟雖然為個人獨立活動提供了充分的社會必要條件,促進了個人主體的生成,但從人的全面發展諸環節的要求看,這種獨立性又是有限的和不完美的。主要表現為:
  其一,人性被物性代替了,即人性的物化。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分工,使人們的生產活動專門化和單一化,然而,個人的需要卻始終是多樣的。任何個體都必須通過交往活動來解決需要的多樣性與生產活動單一性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各個人只有通過物與物的交換才能建立起他們之間的社會關系,因而社會關系從自然人身中脫離出來,體現為商品、貨幣的物化形式,即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只能通過物與物交換關系才能得以實現和取得自己的社會權利。因此,馬克思說:“商品銷售是一個驚險的跳躍,商品一旦賣不出去,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7 〕馬克思還不無沉痛地指出了這種歷史必然性的非人道性質:“貨幣使任何交往形式和交往本身成為對個人來說是某種偶然的東西。”〔8〕在似乎增加了個人主體性的地方, 人性被物性代替了,人不是依賴人,而是依賴物,獨立的個人只有在依賴物時,他才是獨立的,個人的獨立和人性的物化同生同存。人和人的關系被扭曲在人和物的關系,在這種物的關系中成長起來的人,當然地被物化了。
  其二,人的發展片面化,即在個人單一活動中表現著熟練和精湛。
  市場經濟是普遍物化的交往形態。在這里,人們生產的社會性表現為貨幣的屬性。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他和別人的關系,甚至他自己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取決于他擁有多少貨幣。這種狀況迫使人們置自身的全面發展于物的占有之中,從而導致人的社會關系的扭曲。
  誠然,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十分重視人的占有問題,其中當然包含著人對物的占有。然而,馬克思更為重視的是,個人必須占有現有的生產力總和,以便實現對自身全面本質的真正占有,使個人的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市場經濟固然通過交往把個人整合成社會化大生產,但卻同時把個人變成“社會大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按照馬克思的思想,這種狀況是生產工具占有生產者。只有將個人與生產力這種被顛倒了的關系再顛倒過來,才能實現人對現有生產力總和的占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其三,基于私有制基礎上的社會兩大對抗階級對立的根源更加明朗。
  雖然,社會兩大對抗階級——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出現,先于市場經濟;換而言之,市場經濟無論是從經濟手段,還是從交往方式的角度看,與階級的劃分都不存在必然的聯系。但是,如果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市場經濟,其情況就根本不一樣。物化的勞動的生產力,本是人的力量的證明。在私有制的條件下,顛倒過來了。受分工制約的不同,個人的共同活動產生的擴大了的生產力,對個人本身來說它們已經不再是個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因此,生產力只有在個人成為私有者的情況下才是個人的力量。這就是說,發展起來的生產力在私有制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成了少數私有者的證明,而與大多數個人是對立的,是一種反對和壓迫大多數個人的異己的力量。市場經濟在私有制條件下,實現的只是少數人的主體性。
  因此,由物的依賴關系所決定的人的主體性的發展形式即個體主體雖是人類較高級形式的主體形態,但卻不是完美無缺的。在這種主體形態下,人沒有獲得全面發展,也沒有獲得真正的獨立,它必然要被歷史地超越。
      三、高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主體性
  市場經濟的本質不會因為社會基本制度的不同而發生根本改變,所以市場經濟給人的主體性發展帶來的雙重效應也不會因為社會基本制度的不同而消失。但是,這并不等于說,市場經濟對人的主體性的影響在任何社會制度下都是一樣的。
  社會主義根據其根本任務要發展生產力,改革舊的經濟體制,就要建立起市場經濟體制。同時,社會主義要克服資本主義的歷史缺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又要堅持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條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的全面發展的真正意義就在于:克服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以人的發展為根本目的與市場經濟作為具體經濟體制以獲取交換價值為直接目的的矛盾,創造適合人全面發展的社會條件,使人的自由個性最終由可能性變為現實性。
   (一)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原則,超越人與物的矛盾
  由于有共同富裕、集體主義等社會主義原則貫穿始終,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能夠消除由于資本主義私人占有而造成的人與人關系的冷漠,把個人普遍地培植成為具有真正獨立人格的個人主體,而且能夠使個人主體自覺地建立在屬于他們自己的日益豐富的社會關系中,把人的交往方式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從而使個人越來越多地參與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社會交往,并在社會交往中,充實和提高自己,發揮人的主體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能沒有人對物的依賴,但它是一種自覺的依賴,即人們可以通過市場交往,自覺地理順人的社會關系。因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要求個人之間團結、聯合,所以人們通過聯合的方式占有物,既堅持了人對物的依賴——人通過物來實現和確證自己,又向積極方向發展了人對物的依賴——自覺地把物變成實現其內在本質力量的有效方式和有機條件,使人不再盲目地受物的支配,人依賴物是為了使物更好地服務于人。
   (二)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功能,克服社會主義原則與市場經濟的矛盾
  宏觀調控是政府行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具有根本一致性,這就使得政府能夠對經濟生活發揮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功能,這對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實現效率與公平統一的保證,這主要表現在分配制度上:初次分配是在生產和流通領域對國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對生產要素投入者的回報等。在初次分配中,鼓勵投入、鼓勵效率,這必然拉開收入差距,造成貧富分化。所以,在再次分配中,主要是發揮國家宏觀調控職能,通過財政稅收等經濟手段,建立各種規范的運行機制,包括建立規范的市場收入體系,根據個人所得稅累進制嚴格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建立和完善失業保險制度、最低工資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著重解決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問題。
  另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已經使改革遠遠超出了純粹的經濟領域本身,從而成為一種更加廣泛的社會改革。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不能只顧物質文明建設,不顧精神文明建設。正如小平同志所說:“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應該是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之間,不是單向度的目的與手段的關系,而是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辯證關系,但同時也應懂得:經濟發展的中心是“物”(生產力的增長),社會發展的中心是“人”(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發展必須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經濟發展又必須服務于社會的發展。一旦對精神文明建設有所忽視,就會產生社會發展的畸形,給改革帶來障礙和困難。所以國家要強化宏觀調控,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大管理力度,規范文化市場行為,保證文化市場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這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設。
   (三)擴大對外開放,促進人的主體性的發展
  當今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已將整個世界聯為一體,從而將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使人的交往跨出了一國范圍,開始了世界交往。伴隨著世界歷史的形成和世界交往的開始,必將使整個世界經濟一體化。在這種條件下,民族的閉關自守狀態,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越來越多的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卷入到普遍交往的行列之中,中國也不例外。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是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行拖入世界歷史運行軌道的。因此,中國不可能閉關自守。閉關自守就意味著拒絕人類創造的共同生產力,拒絕人類文明。中國要發展,就要對外開放,只有開放,才能將自己融入世界歷史性活動中去,才能充分利用人類創造的一切生產力為本民族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不管是西方歷史,還是中國歷史,都證明了這一點。
  今天,面對世界歷史和世界交往的發展,我們只有自覺地把自己融入世界歷史和世界交往之中,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也只有在世界交往活動中,才能不斷地完善人們的行為方式,更新人們的思想觀念,樹立主體意識。而世界歷史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是以世界市場的存在為前提的。因此,我們要在世界交往活動中,加快國內經濟的運行與國際市場的接軌,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個人主體的生成。
  總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人們松開了沉重的翅膀,人的潛在創造力迸發為巨大的能源,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找到了現實可行的途徑,主體性的實現有了更充分的社會經濟條件。勤奮聰明的中國人將以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力量。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頁。 〔2〕〔5〕〔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1、35、72—73頁。 〔3〕〔4〕〔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第104、103、196—197頁。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79頁。
  收稿日期:1996—10—20
安徽師大學報:哲社版蕪湖433~437B1哲學原理韓燕19981998從交往活動的角度,探討市場經濟對人的主體性的影響,并試圖在此基礎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主體性的高揚找尋一條道路。市場經濟/人的主體性/交往韓燕 中國人民解放軍合肥炮兵學院政教室,碩士,230031 作者:安徽師大學報:哲社版蕪湖433~437B1哲學原理韓燕19981998從交往活動的角度,探討市場經濟對人的主體性的影響,并試圖在此基礎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主體性的高揚找尋一條道路。市場經濟/人的主體性/交往

網載 2013-09-10 21:29:46

[新一篇] 市場經濟與人的主體性

[舊一篇] 市場經濟與道德價值的疏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