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當代境界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哲學還能生存下去嗎?哲學真的該終結了嗎?當代哲人們在自我拷問。
  其實,在時代的轉折點上,這個“哲學危機”或“哲學終結”問題總要被人們提出,但哲學不僅生存下去,而且革命起來發展開來。于是所謂的“危機”或“終結”的實質則是:何等形態的哲學該死了,何等形態的哲學該生出來。哲學這一人類精神的火鳳凰正歷經滄桑、涅@①新生新生涅@①無窮饋也。那么,在新的世紀之交,哲學的生死若何?陸杰榮先生的《哲學境界》正是對這一拷問的當代回答。在這里我一是有感而抒,摘其顯要以激我之雞鳴,二是借題發揮,結合我近年的馬哲研究以引發我之馬克思哲學境界觀。
  人們的生活有不同的精神境界,如自然境界、宗教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審美境界、哲學境界。何謂“哲學境界”,高清海老師在〈序〉中如是說:“哲學作為‘人的自我意識理論’,給人們提供的不是關于人的知識,也主要不是對人的規范、模型之類,它所能給予人們的主要就是促使人不斷超越自身,升華自我的那種人的境界,即‘哲學境界’。”(見《哲學境界》,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序〉V頁,以下引用不再注明出處而只注明頁數)作者則認定,哲學境界就是對形而上學的追問,而確立與時代精神相對應的哲學境界又是形而上學的呼喚。
  問題在于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形上追問,有不同的形上哲學境界。那么當代人們的形上追求和形上境界應是什么?我認為這正是本書之創意所在。高老師點評道,該著“充分論證了哲學與人的本性的內在一體性聯系,哲學在人性深層的存在根基,哲學境界對升華人性、塑造人文精神的真實意義和重要價值等問題。”作者也反復強調:“人總要尋求‘意義’,以求將其作為慰藉自己的家園,安慰自己的心靈,哲學境界提供的‘意義’就是在流動不居的現實中保持的一方凈土。”我讀該著,感受到作者所噴發的強烈的人文精神。我理解,作者實質上是把當代的哲學境界“意義化”、“價值化”、“人文化”,他反對哲學的知識論立場和科學化傾向,消解了傳統哲學對自在自然界或客觀物質界的形上追問,致力于人的意義世界、價值世界的形上創意,這種形而上學“乃是對現代人的心靈慰藉,是現代人精神的搖籃”,是為人文精神的當下哲學申辯(Ⅶ頁)。故我認定作者所謂的哲學境界意指當代的哲學境界,是崇高的意義化、價值化、人文化的現代人哲學境界。
  陸著的第一章是〈問題的提出:形而上學的深切呼喚〉。作者認為:“哲學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關于人的根本性問題’的意識。”而“所謂哲學境界,就是人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通過反思、批判的自我意識所確立的‘應然’目標的境地,……是人對自身生存活動意義和根據的表達。”(第3—5頁)但是,哲學的這種形而上學追問,在哲學史上曾經是包羅萬象問題的總體,“曾經成為所有知識的母體”,即科學的科學,“物理學之后”的科學。當各類知識類型各類科學不斷成熟而從哲學中獨立分化出去之后,哲學變得“無家可歸”,隨著這種知識類型的形而上學的消解,形而上學的一般意義也受到了質疑和拒斥,這就是作者所謂的“哲學成了‘問題’。”作者所謂的形而上學深切的呼喚,其立意正在于重提這個被現代哲學“消解”了的形而上學問題,為當代的形而上學找到真正的深層的定位,即對人的現實生活的終極問題的形上關懷,對人自身活動的統一意義的總體把握,對人生的價值生成的人文提升,亦即讓形而上學從游戈于追求宇宙本原的自然科學曠野回到使人安心立命的人文精神家園。基于這一“深切呼喚”,作者對當代哲學、當代形而上學、當代的哲學境界給出了“消解”后的“新定”,即定位于“人的意義的集聚”,即將人的活動所創造出來的各種意義加以組合思考,把握其統一意義;定位于“人文精神深度化表現”,如“人格、尊嚴、自由、良心,以至價值、意義,都是人文精神的深度化表現”;總而言之,定位于“對人的問題的理論表達”,定位于“人的學問、人的理論、人的學說”,即“以反思意識的獨特方式表現人對自身的存在性質、生存意義、生活價值的追求的特有的意識形式”。這就是形而上學的當代新生(第3—7頁)。
  這一定位是歷史的“必然”,當下的“應然”。于是作者進行了“人問題的追溯:哲學境界探究的歷史命運”(第二章)。
  在古希臘,哲學原為“愛智”之意,哲學家自稱是“愛智者”,這一界定至今為人們所尊重。但人的智慧有多方面的表現,有科學智慧、藝術智慧、道德智慧、實踐智慧以至政治智慧、經濟智慧、軍事智慧,就是宗教也表現著人的智慧,那么,“對哲學境界的解釋方向主要取決于對哲學智慧的如何界定。”(第17頁)
  作者著重討論了傳統哲學和現代哲學對智慧的不同界定而呈現出不同的哲學形態。“傳統哲學的主導傾向是將哲學境界看作知識的智慧境界:知識境界是最高的智慧;是真理的對象化與符合式的思維模式;哲學的‘真實’是超越性的絕對本質;哲學境界構成了其它科學的知識母體。而現代西方人道主義哲學則將‘哲學境界’看作哲學的感受,哲學的‘真實’主要體現為人生情感的領悟,個體的非本真的破除,精神的內在流動等等。”(第18頁)
  到這里,作者創意了哲學的“真實”的概念,這簡直是作者哲學境界論的幽靈所在,對此切不可“望言生義”,它既非“真理”,亦非“真在”,更非“現存”。“真實”作為哲學境界的“核心”和“實質”,作者對“真實”給出了獨特的界定:“‘真實’也就是人在實踐活動中確立的‘理想’,人在實踐活動中設計的‘應然’,人在實踐活動中所提出的‘尚未’。哲學的‘真實’總是從‘理想’、‘應然’、‘尚未’的角度出發,從超越的方面將‘現存’的東西看作‘非真實’的,即‘虛假的’,哲學境界的‘真實’是以‘理想’的‘價值命題’構建的。”我非常贊同作者對現代哲學境界的這種解釋,本質上我對馬克思哲學境界亦取此解釋,這在后面要專門討論。
  從這一特定的哲學“真實”出發,作者認定從泰勒斯一直到黑格爾,這一傳統哲學“從基本理論取向看是將哲學所求的‘真實’視為‘真理’,真理作為最高的智慧構成哲學境界的核心內容,‘真實’之所以‘真實’,在于論‘理’,沒有‘理’的‘真’不成為‘真實’,‘真’與‘理’的內在結合形成了知識(智慧)的哲學境界。”(第21頁)古代視“真”為“理念”,以“理”論“真”,而“理”即求“知”,于是“哲學被稱為真理的知識”,所謂“形而上學”即“物理學之后”的一種最高知識形式的東西。這一主題拖到近代,哲學的追問變成以何種途徑才能獲得真理和知識。“近代哲學表面上談的是哲學,骨子里卻滲透著知識(科學)的思維方式。”哲學被規定為各類探求科學知識的思維方式即各類科學的認識論。“我思故我在”,人被思維化,“知識就是力量”,人的能動本性被知識化,人的哲學境界實質上是人的科學境界。黑格爾將“知識論哲學”推列頂峰,哲學就是“絕對知識”的運動。這一知識論立場和科學化傾向極其頑固地統治著國內馬哲界,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規定為科學的世界觀、自然觀、歷史觀,科學的認識論、方法論、思維論,規定為關于整個世界的科學、關于聯系的科學、發展的科學、矛盾的科學等等,這正是“科學境界”的頑強表現(后面要進一步討論)。唯有康德的二元論,覺悟到“人的‘真實’可以從不同側面映現,而不僅僅等同于‘真理’。作為‘自由’的‘真實’,它應是人的最高本體或人的終極目的,這又是認知的‘真理’不能夠表明的”。“自由”之真只能靠“實踐理性”來表征,這就使康德真已成為現代哲學家的先驅。
  現代西方哲學一反傳統的科學形而上學。傳統哲學的要害正在于將“真”誤解為“理”,以“理”蔽“真”,以“理”代“真”,實質上就是以“科學之理”去表達“人本之真”。對傳統哲學的反叛,本質上就是揭露被“科學之理”所蔽的“人本之真”,關鍵在“去蔽”!如是才能痛快理解現代西方人本哲學的種種表征:海德哥爾對“此在”即“真在”(Dasein)的詮釋,維特振斯坦對語言的澄清,胡塞爾的先驗還原,狄爾泰對“生命”的暴露,乃至后現代主義對真理、本質、神圣、邏各斯、知識基礎、理念中心的一一破碎,等等,實質上都在于要消解、懸擱、括掉遮在“人本之真”身上的“理性之理”,讓人之“真在”一絲不掛。問題在于,這就能達到人之“真實”嗎?
  作者面對這一“突破”進行了“學理”上的辨識。作者認為,這一哲學的沖突和分裂根據在于人的本性的二元分裂,“真理”和“真在”是人的自身兩重性矛盾的不同側面。作者暢開了這一對立的種種表現:直接性與間接性、時間性與非時間性、對象性與非對象性、內在性與外在性、看與說、有與無等等的對立。而哲學境界的“真實”正是不同側面的統一,問題關鍵或者說決定作者的哲學傾向之點,則在于統一于何方!在我看來,作者是讓“真理”統一于“真在”、“科學”統一于“人文”、“自明”統一于“自足”、“實然”統一于“應然”、事實統一于“價值”、“限有”統一于“意義”。在具體的討論中,作者強烈地反對哲學的科學化、真理化的傾向:“哲學曾經扮演過真理的看護者角色,有著‘科學之科學’的‘盛譽’。科學的‘真理’成為追求‘真實’自明性與精神性的楷模,哲學將眾多學科統括于自身的‘真理’之中,哲學的‘真理’裁決、評判、推進知識的‘母體’。然而,包羅萬象的哲學在不斷分化出其它學科的同時,也使自身曾經十分穩固的‘真理’的‘真實’不斷被消解下去。哲學終于發現,‘精確’、‘自明’的‘真實’即科學的‘真理’原本不是哲學的‘對象’,而是知識類學科的內容。”(第36頁)就是說,看護者“喪失”了看護的對象,哲學作為科學真理的守夜人該“下崗了”,哲學要經營更重要的“產業”。這一真正“真實”的“產業”,作者如是說:“哲學的‘真實’是人的升華的‘真實’,理想的‘真實’,憧憬的‘真實’。這種‘真實’更多地表現為‘烏托邦’,表現為‘浪漫’,表現為‘超脫’,表現為意識的‘指向’,表現為絕對的‘應當’。”那么,作為科學的真理,它的最高價值只不過是給哲學所創意的價值觀念提供事實而且僅僅是事實而已(第36、40—41頁)。
  作者的這種將哲學規定為意志指向、價值取向、意義走向、理想方向的傾向,決定著作者的哲學思想的價值主義、理想主義、意義主義甚至于意志主義、唯心主義的傾向。但我要說,哲學作為價值觀念、理想藍圖、應然未來,只要是建立在實踐和事實的基礎上,說這是“唯心主義”,那也是一種合理的“唯心主義”,而在這一領域中的“唯物主義”恰恰是“拜物教”價值觀念。我正是如此理解馬克思的現代哲學的。
  問題的關鍵在于“厘定”當代哲學境界的“位置”,“界劃”哲學與科學、宗教、藝術的“界限”,作者在第三章中進行了這一厘劃工作。
  作者認為:科學的“真實”是指知識性的“真理”,它的理論的固有模式是主觀表象與對象的“符合”;宗教的“真實”是設定的“真實”,是超越世界的精神表現,與科學的“真實”相比更能體現人的精神性存在的超然表現。兩者之“真實”正是人的世界矛盾性的雙重化表現,都是人的“真實”的片面表達。前者面對的是“實然”、“必然”、“合規律性”、“對象性”的存在;后者面對的是“應然”、“可能”、“合目的性”、“非對象性”的存在。作者認為,哲學的“真實”是要表征人的“真實”的全面性、完整性,它不是“符合”對象,而是在與“對象”相聯系之中超越“對象”。作者雖然指認哲學的“真實”是“應然”和“實然”的統一,但這一統一的落腳點在“應然”,他明確講:“講‘境界’就是講‘精神’,講人的本性,講人的品位,講人的終極問題,實質上就是講人的‘超越’,人的‘自由’,人的‘意義’,人的‘理想’。”并說“哲學的境界不是迎合‘時代’,不是指稱‘現實’、而是表征時代的‘精華’,確立‘現實’的評價根據”。對作者的這一哲學厘定,人們會批評其帶有“非科學主義”的“信仰主義”、“理想主義”以至“準宗教”的思想傾向。我只想說,這一傾向是“未來性”的。隨之作者討論了馬克思對問題的回答,我將在最后討論。
  作者在第四章揭示了“哲學境界存在的根據”。古典哲學的境界是從人之所來的初始本源去追求最高的本體,得到的是非人的自然本體和理性本體。現代哲學拒斥和消解了這一本體,使哲學“淪落”為“科學”和“方法”,故馬克思有“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釋世界”之綜據。這一“解釋”僅是對象世界(客觀世界和思維世界及相互關系)的“描述”、“復制”,貫穿著表象符合對象的思維模式。哲學在現代以科學真理的名義來表達人的“真實”,那它是“無用”的,“軟弱的”,“可有可無的”。哲學去干“科學”所干的事,肯定遠遠“無能”于“科學”。但哲學只是在這個意義上“無用”、“無能”、“可有可無”。一旦哲學按照實踐的方式去理解人的本性,那么實踐所貫注著的人的目的、人的價值、人的自為性質、人的超越特征、人的應然理想、人的意義世界,就成為哲學境界的應有之意。作者正是從實踐的角度去理解人的生活,獲得哲學境界的新的依據:“首先,從實踐方面去理解‘生活’,哲學境界是對既定符合式思維對象的超越”;“其次,從實踐方面去理解‘生活’,就是要在對‘生活’給予否定性活動的理解中去確定哲學的境界”,“第三,從實踐方面去理解,就是從人文精神角度去把握生活……哲學境界品位與人文精神追求的最高需要是一致的”;“第四,以實踐方面去理解‘生活’,人所面臨的世界就是不斷地向人的歷史生成的過程……實踐的理解,就是‘以人的方式’的理解去反思‘生活’,使‘對象’的性質更符合人性的性質”。(第68—76頁)
  既然實踐內含著哲學境界的批判否定、超越現實的評價尺度,那么哲學境界的邏輯則是不同于科學的“本然邏輯”和宗教的“神然邏輯”的“應然邏輯”。科學的對象性思考方式所使用的“本然邏輯”所追問的是“是什么”,目的是把握對象的“本質”,是把握“物”給定“本質”的“物本邏輯”,不存在“應然”問題。“神”是純粹的客觀現實性,它所構想的一切都被設定是“現實的”,亦無“應然”問題。人作為既非“物”又非“神”的“類存在”,其本性在于超越“現實”設計“尚未”,這就有個“應然”問題。“應然邏輯”就是對“未來”的“籌劃”、“運思”、“創意”、“設計”,于是表征“尚未”的理想就成為應然“邏輯”的核心內容和獨特手段。形式邏輯和知性分析失效了,在這里只能操持辯證法,而辯證法在本性上是批判的、否定的、革命的,故是“理想性”的。“理想表征著生活中的最高價值。”(第76—80頁)
  人以應然本性運用“應然邏輯”去表征具有最高價值和終極意義的“尚未”之理想,作者認定這就是當代哲學“形而上學”之真義,亦即形而上學在當代存在的根據。形而上學的本意是“超越”,不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在知識之后的“神圣學術”。“傳統的形而上學是‘事實’的形而上學,隨著‘事實’從形而上學中分離出去,形而上學似乎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事實”的離去,剩下的恰恰是超越事實、非事實的“理想”境界和“意義世界”,這才是形而上學的精神家園。是否可以說,當代和未來的形而上學正是如此的“意義形上學”、“價值形上學”,而決非“知識形上學”。正是形而上學所提供的意義整體和價值整體,為人的活動、人的生存、人的理想提供了統一的哲學根據。這就是作者在“拒斥形而上學”的囂鬧聲中所要顯揚的新形而上學即“意義形上學”。
  確定了新形而上學意義境界的根據之后,進入了“問題的核心:哲學境界的實質內容”,“核心”何在?在對“真實”的尋求。
  前面提及,所謂的“真實”是作者特意創造出來的哲學術語,是哲學尋求的核心內容。這一追求在人的歷史生成中得到了形形色色的“真實”,如人類原初天人未分的圓滿“真實”、宗教的超越自然世界的天國中的“真實”、科學理性的世俗功利“真實”、個體內在精神體悟的“無蔽”“真實”。但這些“真實”不過是生成中的人的矛盾側面的分裂表達,都不是作者要尋求的哲學境界的“真實”。作者采用了對立而統一的辯證法對人的真正的“真實”給出了他的綜合理解:“‘真實’的含義就是指人在自身的實踐活動基礎上以反思批判的方式為其生活的整體性提供意義根據。”解釋開來:“真實”是指人借助于實踐展開的人性固有的內在尺度,即人的自由自覺的類本質;“真實”是指超越必然王國的自由領域,作為“人文精神”的哲學境界所面對的“真實”是“自由王國”,它在物質生產的“必然王國”的彼岸,這才是哲學所追求的主旨;“真實”是指人所特有的否定性的肯定性質,既是對生活經驗層面的否定性評價根據,又是人的肯定性統一意義的“終極”基礎,既消解“對象”的自存規定,又肯定了“為我”的自為價值;“真實”是指批判現實的可能性,是從可能方面把握人從“實然”到“知然”再到“應然”的歷史生成;“真實”是指基于事實命題之上的價值命題。總之,作者在統一物種尺度和內在尺度、必然與自由、為他關系和為我關系、現實和可能、實然和應然、事實命題和價值命題、表象世界和意義世界、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對立時,他最終是把哲學境界的精神實質歸結于內在尺度、自由、為我、可能、應然、人文、價值、意義的總體表征上。這強烈地再次涌動出作者的非科學化的價值化意義化哲學傾向。
  最后,作者將“問題”延伸到“哲學境界的內在精神”上,所謂“內在精神”即是作為‘精神的存在’的人的“人性精神”,是人的最高精神品位的“人文精神”、“自由精神”、“理想精神”、“批判精神”,這就是作者所理解的哲學境界和精神家園。“畫龍點睛”,作者終于精點出自己的哲學境界:“精神形上學”!限于篇幅我不能再對這哲學四大精神一一展示。這里我只想說,作者面對在現代化進程中和商品化大潮下所涌動的功利化趨向、聲色利貨浪潮、唯物質財富主義、唯科技理性主義、拜權拜金主義等等生活現實,以極大的熱忱和透明的真誠來“闡明形而上學的意義,訴說哲學境界之必要,陳述哲學意義之真實,告誡人文精神之可貴,強調終極關懷之重要”,這是非常可貴的“逆潮流”精神。人們盡可將這一“超越物質升華精神”的哲學傾向指斥為“主觀唯心主義”,但我想說,作為價值觀念和理想境界理解的哲學,這種“精神形上學”(就叫“唯心主義”吧)比“物欲形上學”(該叫“唯物主義”)要來得“清高”、“凈潔”、“真實”、“善良”和“美麗”。我還想說,作者所訴的“哲學境界”是“親”馬克思哲學的,或者說他的立論的主干根據正來自對馬克思哲學“真經”的理解。以下我將“借題發揮”以陳訴我對馬克思哲學境界的理解。
  近年我在國內馬哲界獨樹“實踐人道主義”的馬克思哲學觀,大力拆解形形色色的唯物主義解釋系統,如“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實踐的唯物主義”、“歷史的唯物主義”、“科學唯物主義”、“現代唯物主義”、“實踐的歷史的辯證的人道的唯物主義”,尤其是把傳統教科書解釋系統的基本內容全部驅逐出馬克思哲學,招來了十幾位學者的尖銳批評和無情駁斥。我為何竟敢于此“有恃無恐”?其“恃”何在?在于我對馬克思哲學文本之“真實”的理解。我正是基于這一“真實”,獲得了如下的馬克思哲學的境界觀:
  第一,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劃界思維”即對現代哲學與傳統哲學、現代哲學與科學技術的“劃界”,認定馬克思哲學的研究領域只能是“應該怎樣改變世界”的問題。
  馬克思有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這首先是對“解釋世界”的傳統哲學和“改變世界”的現代哲學的劃界。那么世界就無須解釋嗎?但這是現代科學的任務,故這也是對現代哲學和現代科學的劃界。恩格斯更直接而具體地將現代哲學與現代自然科學、現代歷史科學界劃開來。他認為,到現代,哲學從“自然”和“歷史”這兩個領域中被驅逐出去,這兩個領域中的研究已歸于“實證科學”了。又認為,這兩個領域中的總的聯系問題已是實證科學自己的事情了,關于這一總聯系的哲學思辨已是“多余”的了,即把握總聯系的自然觀和歷史觀是實證科學而不是哲學。那么哲學留下了什么,恩格斯認為留下了研究思維規律的“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問題又在于到當代,哲學又從思維領域中被驅逐出去,這個領域已歸思維科學、認知科學、心理科學、形式科學這類實證科學了。那么哲學只能退居于“改變世界”這一“實踐”領域。問題還在于現代技術工程學解決的正是“改變世界”的問題,充滿著“實踐精神”,也不是哲學的專有領域。于是我認為馬克思哲學的專有領域只能是“應該怎樣改變世界”的問題,即為人的實踐創意價值取向和意義指向。
  第二,根據馬克思的劃界思維和對現代哲學問題的回答,我對馬克思哲學給出了“價值化”、“意義化”、“理想化”的解釋。在此我與杰榮同志對現代哲學境界的理解發生強烈的共鳴。
  杰榮將當代哲學境界之核心的“真實”界定為“人在實踐活動中確立的‘理想’,人在實踐活動中設計的‘應然’,人在實踐活動中所提出的‘尚未’,……是以‘理想’的‘價值命題’所建構的‘真實’,是在尋求人的生活的統一意義。作為現代和后現代的馬克思哲學境界也正是為人的未來實踐提供應然性的理想性的價值觀念,即創意超越資本社會的共產主義哲學理想。由此我將馬克思的學說劃分為科學實證觀點和哲學價值觀念兩大類別:前者有經濟科學、歷史科學即唯物史觀、科學社會主義及科學方法論、科學認識論等,這是實證性的、求是性的、描述性的、合必然性的、合規律性的科學理論和方法,馬克思用“唯物主義”所意指的正是這類科學學說;后者有實踐的人道主義、自然人道主義即哲學共產主義,為各類科學技術執定的價值觀念如經濟哲學、歷史哲學、技術哲學等,作為價值觀念理解的馬克思哲學不應該是“唯物主義”的(作為價值觀念理解的“唯物主義”實質上就是“拜物教”意識形態),而只能是人道主義的。
  第三,依據馬克思《巴黎手稿》的哲學精神實質及《資本論》手稿的自由王國理論,我認為馬克思哲學不是唯物主義的現代形態而是人道主義的現代形態,如實踐的人道主義、自然·人道主義、“人的社會與社會的人性”的人道主義、“自由個性”的人道主義、“自由王國”的人道主義、全人類徹底解放的人道主義。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恰恰是通過揚棄勞動實踐對人性的“異化”、資本社會對人的關系的“物化”及“拜物教意識形態,從而實現人的全部豐富本質的真正占有,這是馬克思為世界勞動者和進步人類所尋找的生存發展的崇高意義。”
  第四,根據馬克思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質”、“人的自身能力的發展是人的真正目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論述,我認為馬克思哲學真正體現了現代和后現代的人文精神,馬克思的人文精神是對人的真實本性、人的崇高品位的確認,是對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價值目標的設計,是對人的實踐活動的應然尺度的規范,是對人的意義的形上尋求,是對人的未來的理想憧憬。
  第五,根據馬克思的“自由人的聯合體”、“全人類的自由解放”、“國際共產主義”的崇高思想,我認為馬克思的哲學境界是超越了自然境界、宗教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宇宙境界的人類大同境界,這是未來人類在天地人合一中在你我他聯合中將要實現的“應然境界”。應該看到,在和平發展的當代,全球意識和國際化精神在不斷張揚,這正是馬克思哲學境界的當代顯現。我樂觀地認定,在馬克思哲學境界的感召和率領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在且必將不斷走向高潮。
  第六,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展示了人類現存的六大矛盾即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存在與本質之間、必然和自由之間、對象化和自我確證之間、個體和類之間的矛盾和斗爭,這些矛盾和斗爭的真正解決則要靠積極揚棄勞動的異化即人的自我異化以實現人性的全面復歸,這即是完成了的自然·人道主義。應該看到二十世紀的人類科技和人類實踐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生產力和人類普遍交往的發展,同時帶來了一系列的全球性危機,帶來了人文精神的傍落和價值觀念的迷失,這正是科技和實踐的異化,故馬克思為人類所創意的自然·人道主義或生態·人道主義的哲學境界正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哲學境界。故二十一世紀才是馬克思哲學的“人文復興”、“境界展示”、“價值弘揚”、“意義明顯”、“理想實現”。
  收稿日期:1999—11—09
哈爾濱師專學報15~21B1哲學原理叢大川20002000世紀之交的哲學生命力究竟在哪里?“哲學境界”觀提供了一條進路。在新時代反思馬克思哲學觀, 會發現其中心視野只能是“怎樣改變世界”,這是人道主義的現代形態,具有當代人文內涵,是走向未來的應然境界。新世紀將是馬克思哲學的“境界展示”。哲學境界/當代哲學/馬克思哲學叢大川,大連水產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 遼寧·大連 116023 作者:哈爾濱師專學報15~21B1哲學原理叢大川20002000世紀之交的哲學生命力究竟在哪里?“哲學境界”觀提供了一條進路。在新時代反思馬克思哲學觀, 會發現其中心視野只能是“怎樣改變世界”,這是人道主義的現代形態,具有當代人文內涵,是走向未來的應然境界。新世紀將是馬克思哲學的“境界展示”。哲學境界/當代哲學/馬克思哲學

網載 2013-09-10 21:34:37

[新一篇] 哲學的建構與現代性的反思  ——現代性反思的哲學意義

[舊一篇] 哲學的性質和功能:科學和人文雙重思維向度的分化與整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