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檢索與情報檢索的區別和各自定義的界定是一個已存在多年但一直為人們忽略的問題。這一表面上看來顯得淺顯的問題,在筆者的教學活動中,主要是由理科專業研究生們提出后,彼此作了許多討論,始得出若干看法的。現予記錄就教同行,目的在于辨明是非,推動情報信息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1 問題的緣起。
問題緣起于“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在已出版的文獻課教材中,教材名稱前期多為“文獻檢索”,到后期則大都改為“情報檢索”,而內容卻沿襲不變的現象似乎已約定成俗,無人深究。有的書中將“情報檢索”定義為“把大量情報資料線索,用檢索標識標引,按一定規律排列存貯起來,形成檢索工具;又依據檢索工具,按照存貯規律,從累積的資料線索中,查找出所需資料的過程”[1]。 實際上將文獻檢索與情報檢索等同是主要使學生感到迷惑不解的地方;學生提出的理由頗有說服力:“我們查到的文獻資料幾乎沒有完全合適的”,“查不到整體符合我課題的資料”。換句話說,文獻資料與應用個例之間尚存距離,這種情形中外皆然。那么,二者之間為何不融合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促進教學工作,首先要明確信息與情報,以及文獻檢索與情報檢索之間存在界限和區別的癥結所在。
2 問題的癥結
問題的癥結是文獻不等于情報。文獻檢索這一概念起始于19世紀90年代的歐洲[2],是在文獻信息豐富后, 為著記錄和獲取信息所作出的一項努力,而情報活動已有幾千年歷史。但二者都是對信息的處理、量度和運用。對信息這個尚無定論的概念,國內占上風的理論認為它屬于哲學上的物質概念[3],有關涵義系由Marchlup于1983年提出, 包括:“人們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一種線索;對數據所作解釋;在某些方面對接受者來說是有用的東西;用于決策的東西;減小不確定性的東西;能夠提供比表象更深刻含義的東西;以及能改變接受者的信念和期望的東西”[4]。顯而易見,文獻和情報都屬于信息的范疇。那么, 什么是情報呢?
給“情報”下定義,在我國有“傳統”和“革新”兩派。嚴怡民認為“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情報”[5]。 楊起全說“原始人最早使用的工具就是木棒和情報”[6]。早期的情報定義將情報與知識類同。 嚴怡民、馬費成《情報學概論》(1983)稱“情報就是作為人們交流對象的有用知識”,“知識性”、“傳遞性”和“效用性”是“情報”的固有屬性。寒江認為“情報就是傳遞中的知識差”[7]。 錢學森的情報定義則添加上了“信息情報”,即“情報是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所需要的、激活了的知識和信息”[8]。 趙紅洲認為“情報是科學知識所形成的社會存在方式”[9]。紀晏平1984 年提出“情報”是啟發人加速決策的原型,通過啟發人們從相關方面去模擬和類推,并將其原有知識和經驗進行重新組織,導致科學技術上的發明創造[10]。肖自力1981年稱“情報就是知識,是知識中動態的、有針對的、有時間性的,為未來服務,為人們思考與行動所需要的一部分,是知識中活躍的、積極的、變動的一部分,是知識中的精華,是產生新知識的催化劑”[11]。革新的情報定義派扭轉傳統情報學理論由于較多植根于社會科學便遇到與其他技術學科理論不同的情況,糾變了將情報與知識等同的定義區。吳永臻認為“舉凡一切公認為情報的東西,究其根本,都不外是來自大腦這一信源,最終指向信宿大腦的思維信息,是精神世界的外化”。“客觀事物本身并不是情報,情報必須是人的大腦在接受了客觀外界的信息源,經加工處理而形成的產物”[12]。陸善德指出情報具有“專指性”和“即時性”,說“人們對情報的需要,總是產生于某一特定事項的進行過程之中,完全且僅僅著眼于某一特定問題的解決,必定具有極強的專指性和即時性”[13]。吳敬柯認為“情報是選擇處理過的,具有特定利用價值,有一定時效的新的消息、知識、事實和數據等”[14]。王萬宗指出情報是一種社會現象:“信息作為特質的屬性與人類活動的現象,在自然界及人類社會廣泛存在,但情報只是一種社會現象,因用戶需求而生,而存在,而傳遞,而變換形式”[15]。朱永禮也認為“情報的本質是用戶情報”[16]。情報接受是用戶合目的的行為。夏武寧贊同“社會性是情報的本質”[3]。 張立厚則認為“情報就是對解決某領域的問題所需要的、非領域常識的社會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篩選、提煉、濃縮等整序加工的產品”[7]。胡安朋于1993 年提出了與情報社會性類同的“情報的競爭性是情報的一種固有屬性”說,稱“商品經濟是一種競爭經濟,只要有商品生產存在就必然有競爭,科技情報是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世界科技競爭首先是科技情報、或者說是情報能力的競爭”[8]。甚至對基礎科學的研究,也應該本著“只爭第一”的原則進行[ 19]。1994年,侯金川提出情報就是為競爭所需要的信息說,認為“情報是為了滿足競爭中的決策需要而獲取、傳遞的信息”[20]。1996年,包昌火在厘正Information(信息)和Intelligence (情報)二詞詞義的基礎上,指出Intelligence的本質含義應是對Information 的分析和評價,作為一項產品,它是經深度加工的Information, 具有明顯的目的性、增值性和智能性,情報是對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 化的一項研究活動”[21]。依照此說,我國的情報學研究長期以來未將與漢語情報相對應的Intelligence作為構建情報學大廈的基礎,把情報與信息相混淆幾達40個春秋,是情報研究失誤的根本原因之所在。目前國內外仍將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競爭性情報)列屬情報學的一個分支或情報的下位概念,專指增強企業和集團的競爭實力、面向市場競爭、以競爭對手分析為核心的情報研究,但將“競爭”因素引入“情報”概念,卻離真實定義情報不遠了;倘將與競爭決策無涉的信息傳遞與交流復歸入“信息”范疇,給“情報”下定義會至少簡化一半。說“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情報”,應改為“自從有了人類,人際間就有信息交流”;因為在人類社會發育原始期,信息交流系以傳遞性為主,并非完全具社會性,也就不能構成為情報。原始人的工具僅僅是棍棒和吆喝而已。歸根結蒂,“傳遞性”只是情報的一個分屬性。
將人類思維固化于載體并在人的大腦之間產生作用,這一看似平常的簡單的事件,實際上是人類有輝煌今天的最根本的基本點之一——文獻的功績即在于此[22]。然而,在各篇文獻中記載的信息,系由作者個體在特定條件下傳達的,是相對具有個例性故不能普遍適用的;只是現今許多文獻檢索課教科書中所說的,現代情報工作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學科增多、情報爆炸、信息激增,則系只論及表象,其實根本原因是社會發展之動力——競爭——對情報的需求日益強烈、復雜和多樣化,及與多年來主要面向科技部門以知識信息為主的信息需求不再是絕對的重心,社會的信息需求正向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方向發展,特別是向經濟和企業所需信息傾斜的實際有關[24]。實際上,文獻信息和情報信息之間存在產生過程和歸宿的迥異。文獻檢索主要涉及方法論,文獻是檢索的對象;情報檢索則除涉及方法論外,還涉及對作為人們對情報活動的能動反應形式的情報的需求,即思維、行為和競爭決策的需要。文獻檢索研究檢索理論、檢索工具和檢索方法——它們就屬性而言是不帶觀點,其本質是客觀地揭示文獻的編制規律和本來面目。“情報檢索”概念則最早是C·Mooers于1950年提出的, 可算得上是一個情報學的先行學科概念,但它實際上一直局限于文獻信息學研究”[23]。看來,我國目前某些文獻檢索課教材的“情報檢索”提法亦隨之流于此弊,導致了“情報檢索”與“文獻檢索”的界限不清。實際上,文獻檢索是感性認識研究階段,而情報檢索則是理性認識規律研究的階段;在當前就將文獻檢索提法換成情報檢索,立論起點過高,離所需實踐的目的,不是近了,而是遠了[22]。
3 區別的所在
文獻檢索與情報檢索之間之所以存在一種謬誤的不自在的關系,究其原因是二者之間存在本質的差別,其差別有:
3.1 文獻檢索是獲取文獻信息,目的是開發智力資源; 情報檢索則不然,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內它應當是科學研究的一部分,是科研活動的初期階段。
3.2 文獻檢索是一種方法,過程涉及大量、 分散的文獻信息線索的組織、存貯和檢索查找出所需相關資料[23];情報檢索則更多涉及檢中信息的利用領域。
3.3 文獻檢索客觀上存在因人而異性、模糊性和隨機性, 易產生假組配、噪音、超額和誤檢,其所獲得的多數是與檢索提問相關而非相切的檢索結果,換句話說,只能提供相關信息而不能提供相切信息。后者只有通過主動進行的情報檢索分析研究得出,而這須以用戶的需求為判斷準繩[24]。
3.4 所以,文獻檢索是客觀檢索,而情報檢索是主觀檢索。
3.5 文獻檢索是情報檢索的基礎。經過文獻檢索, 信息源雖已發生轉移,但這種轉移是靜態的,只有通過包含情報分析的情報檢索,信息源才發生具有重大意義的向吸收源方向的動態轉移,并使檢中信息帶上動態信息特征,及使信息發生源的信息被吸收源所理解[23]。
3.6 情報檢索是將文獻靜態信息與社會競爭動態信息相結合的一項研究活動,研究目的十分明確,即及時獲取情報、明辨情報及利用情報。
3.7 文獻檢索與情報檢索所依據的物質形態——文獻相同, 但研究角度并不同;二者之間是“形”與“意”的關系。情報檢索所搜集的是供發展與競爭之實用的文獻、數據與事實(常為它們中的一部分),其內在“意蘊”常須經分析后得出[22]。如文獻檢索出一個“圓形”,情報分析具體是用于輪子或墊圈。
3.8 文獻檢索可能是先驗性的,即有時預知查找目的(物); 情報檢索具有后驗性質,即我們往往事先不能對情報加以規定[20]。文獻檢索的目的物為實體,但世上卻無“情報”這樣一個“實體”[15]。
3.9 文獻檢索結果系以檢索工具報道內容為前提, 評估系主觀進行;情報檢索所得結果的評估須以用戶使用的客觀效應為前提。
3.10 有效的情報檢索是抵制信息爆炸或推遲信息爆炸的時間、減小信息爆炸能量的一項舉措;文獻檢索只起整理文獻激增留下的亂麻的梳篦作用。
3.11 文獻檢索過去是一種孤立的案頭工作,范圍局限,情報檢索是一項正在激活的情報工作的高級形式。情報,特別是經競爭情報研究,所形成的競爭情報的內容性質是直接關于市場的,故可能會與原始信息的內容性質完全不同[25]。值此市場經濟全面開展之際,情報檢索研究成果即高次情報正在發揮其商品功能。
4 定義的提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文獻檢索”的定義表述為:文獻檢索是由文獻的存貯和檢索查找兩個過程組成,以文章、文摘或題錄等為檢索對象,以期查找出一批與用戶需求相關的資料的客觀過程。“情報檢索”概念可界定為:廣義的情報檢索指將信息按一定方式予以組織和存貯,并按用戶需求找出與所需相關的信息,再經過分析研究,采取其中“特殊形態”——所謂特殊形態,是指對推動特定客體(通常為用戶)的利益行為,特別是參與競爭而言有特別重要意義的那些事物的運動狀態和狀態的變化方式——即情報的一種主觀檢索過程。狹義的情報檢索僅指該過程后半部,即從信息貯存庫中檢索并分析出所需情報的過程[26]。
比較簡單地說,以文獻檢索為基礎獲取情報即是情報檢索,故文獻檢索構成情報檢索的基礎,情報檢索包含了文獻檢索及后繼情報分析研究;情報檢索,有時還加上可能必要的實際調查,則構成情報服務的基礎。因此,情報服務不應停留在只向用戶提供羅列無序的文獻資料的階段,而應該提供通過情報分析對文獻信息作出取舍、篩選及辨偽,即信息經過優化、內容與用戶需求相切這樣一種情報分析產品;只有這樣做,才能較大提高情報實用價值,盡管如此也相應提高了對情報工作的要求。
科技情報檢索這一概念則是“以科學和技術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為查找對象而展開的旨在傳遞并利用之于科技競爭參考與管理決策實際的一項科學研究初期活動”。在此意義上,“情報檢索”與“情報調研”含義是類同的,“情報檢索”與“文獻檢索”則各有其概念上的分野[26]。
5 發展的前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完整意義的情報檢索,必須包括“文獻檢索”或“前情報檢索”,和因實用、服務發展與競爭的“情報分析研究”兩部分有前有后、環節相扣的作業階段[26]。而“情報分析研究”是在檢索及/或實際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高層次、功利性的情報服務工作,由此工作性質決定,情報分析服務可以是一種特殊的專業和獨立的社會職業。在現今形勢下,情報分析研究不僅賦予了情報檢索以特殊的意義,而且對科研、生產以及企業和商業的競爭活動實踐有著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和日益重要的作用[27],是亟待在“文獻課”教學中加強的部分,難度較高,其所以難是因為理論必須與新的實際相結合。愛因斯坦說:“所有的理論都是應用的,所有的應用都導致理論”,事實正是如此。文獻學概念本世紀30年代傳至美國,興盛起來,又逐漸被情報學這一新興學科合并或遺棄了,嗣后,情報科學宣告誕生[2]。 我國今后也是可能走上這條道路的,但是現在還不能;我國情報學研究尚未走上坦途。
其實,我國50年代中期建立科技情報機構體系,本意原是搞情報工作的,但實際上卻是做文獻信息服務[28]。至90年代,市場—商品經濟已蓬勃開展,情報工作亟待跟上,時代正值“情報研究所”應當名副其實之際,卻又將名稱改回去叫“信息研究所”了,看來,是是非非爭論不會完結。然而在現實中,因用戶本身及其需求已上新臺階,傳統的以等待提問為主的服務形式遭遇社會上各種新型服務公司不斷涌現的挑戰的情況已經出現。如此下去,倘若形而上學的情報理論研究再不與社會發展相結合,則理論與實踐脫節會更加嚴重,“文獻檢索課”教學亦將受此影響。
(收稿日期:1997—02—17)
大學圖書館學報京24~27,30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解懷寧19981998從分析信息與情報之差異入手,論述文獻檢索與情報檢索二者的定義。指出情報分析研究不僅賦予情報檢索以特殊的意義,而且對社會競爭活動實踐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文獻檢索/情報檢索/情報分析解懷寧 西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作者:大學圖書館學報京24~27,30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解懷寧19981998從分析信息與情報之差異入手,論述文獻檢索與情報檢索二者的定義。指出情報分析研究不僅賦予情報檢索以特殊的意義,而且對社會競爭活動實踐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文獻檢索/情報檢索/情報分析
網載 2013-09-10 2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