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生產力發展的規律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宇宙間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其規律性。生產力的發展也有其規律性,生產力也正是按照這些規律發展變化的。這些規律就是生產力發展的繼承性、加速性、協調性、國際性、社會性和絕對性。
    一、生產力發展的繼承性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一個與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相伴隨的永恒的現象。因此,人類在生產斗爭中就得不斷探索,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地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這就是生產和生產力的繼承性,據此可以說,一定社會發展階段既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以往生產力持續發展到現階段的結果,現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是對以往生產力的繼承和發展,沒有以往的處在一定水平的生產力做基礎,現階段的更高水平的生產力便不可能出現。而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又為生產力的將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馬克思對生產力的繼承性問題曾作過如下論斷:“人們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產力--這是他們的全部歷史的基礎,因為任何生產力都是一種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動的產物。所以生產力是人們的實踐能力的結果,但是這種能力本身決定于人們所處的條件,決定于先前已經獲得的生產力,決定于他們以前已經存在、不是由他們創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創立的社會形式。單是由于后來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產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經取得而被他們當作原料來為新生產服務這一事實,就形成人們的歷史中的聯系,就形成人類的歷史,這個歷史隨著人們的生產力以及人們的社會關系的愈益發展而愈益成為人類的歷史。”[(1)]馬克思的這段話明確地告訴人們,任何生產力都是人們以往活動的產物,是人們的實踐能力的結果,因而它的發展必然要受已經獲得的生產力的限制;現實的生產力只能是過去的生產力的繼承和發展,而不可能跨越以往的生產力。
  無論是從人的發展、勞動資料的愈加先進性或是勞動對象使用價值的擴大,都能充分證明生產力的繼承性。在300萬年漫長的歷史中,人類在改天換地、不斷貢獻于大自然又不斷向大自然索取的斗爭中,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了,從無知到有知,從愚昧到聰明,人類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龐大的科學體系,人類的勞動能力,特別是智力,不斷提高。今天可以這樣說,對于全人類來說,完全可以征服、戰勝茫茫宇宙自然界。
  從最簡陋的石器到現代化機器體系,機器、工具的發展也經歷了不斷更新換代的過程。每一代新工具以及后來的新機器的出現,都是在原有的舊工具或舊機器的基礎上的發展。馬克思曾以磨的發展歷史為例,論述了從手推磨、風力磨、水磨到蒸汽磨的漫長的演變過程。他指出:“起先是用石頭把谷物砸碎。以后,開始采用容器或臼,把谷物放在里面用杵搗碎。后來人們發現研碎比搗碎更好。因此,人們使臼內的杵作旋轉運動。這最好是用一個手柄來完成,手柄固定在杵桿上,并由人來轉動,……手磨就是這樣發明的”[(2)]。馬克思還說:“在磨的歷史上,我們看到,從羅馬時期由亞洲傳入第一批水磨時起,……直到18世紀末美國大量建造第一批蒸汽磨為止,經歷了極其緩慢的發展過程,這里的進步只是由于世世代代的經驗的大量積累。”[(3)]磨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很有代表性,它告訴我們,磨的每一次發展變化,都是對舊磨的否定,沒有這個否定,就沒有新磨的誕生。磨的變化是如此,其他工具、機器的變化也是如此。
  勞動對象的使用價值不斷擴大,也反映了生產力發展的繼承性。隨著科學發現和科學技術不斷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人類不斷發現新的有用物體和原有物體的新的有用屬性。原蘇聯有機化學家對棉花的莖、葉、棉籽殼和根的應用研究表明,從中可提取一百多種有機化合物,可生產大約一千二百種物質。沒有對原有勞動對象使用價值的研究和消費,就不可能有對原有勞動對象使用價值的新發現。
  生產力發展的繼承性不只是對以往生產力的承襲,還包括對未來生產力的奠基和發展。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偉大歷史使命。
    二、生產力發展的加速性
  生產力發展的加速性,是指生產力的發展呈現一個越來越快的趨勢。
  從生產力發展史看,生產力的巨大的發展,是近幾百年的事情。在此之前的漫長歲月,生產力的發展十分緩慢。人類在經歷了漫長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以后,生產力的發展才快了起來。青銅器時代大約經歷了2000年,鐵器時代不到1000年。[(4)]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后,生產力的發展突飛猛進。馬克思恩格斯對此有過生動的描述:“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能夠料想到有這樣的生產力潛伏在社會勞動里呢?”[(5)]戰后50年來,生產力的發展更為迅速。“現在,全世界一年生產的鋼鐵、石油、機器等的數量,能超過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十年。而一些新型產業的產品,象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說:‘電子計算機的產量過去十五年增加一萬倍,其每種功能費用,已下降了十萬倍。’。”[(6)]可以預見,在今后的年代,生產力的發展會更快。生產力發展的加速性是一個客觀的、必然的,也是人類所期望的現象。
  那末,生產力的發展為什么會越來越快,形成一個加速性的趨勢呢?
  第一,這是由生產力的繼承性決定的。生產力的發展“一脈相承”,以往的生產力為后來的生產力的發展積累了越來越雄厚的物質基礎、經驗和知識,后來的生產力以以往的生產力為基礎,這樣,生產力的發展必然會出現一個加速性的趨勢。
  第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生產力的加速發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智力支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說一日千里,日新月異。據統計,在最近10年里,科技的發明與發現比過去2000年的總和還要多,而且預計在未來的10年里,科學技術的發明與發現又將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一番。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恩格斯就曾預言:“科學,它的進步和人口的增長一樣,是永無止境的,至少也和人口的增長一樣快。……人口的增長同前一代的人數成比例,而科學的發展則同前一代人遺留下的知識量成比例,因此在最普通的情況下,科學也是按幾何級數發展的。”[(7)]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不僅大大提高了原有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而且還開創了許多新興工業部門,使生產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生產和生產結構的變化創造了許多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又刺激了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生產發展的這種相互促進,正是生產力加速發展的契機。
  第三,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調整增強了對生產力發展的促進作用。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存在了幾百年,資產階級積累了政治統治和經濟管理方面的比較豐富的經驗。在不危及資產階級統治和資產階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資產階級在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領域所作的調整,例如在分配關系和企業內部人際關系的調整,再如在經濟管理體制方面的變革和調整,都是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這也是近百年來生產力加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種世界現象是,繼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世界上陸續出現了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在一個較長的時期時,由于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取代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生產關系,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70年代末以來,中國從農村到城市,成功地進行了全方位的經濟體制改革,給城市企業和廣大農村帶來了勃勃生機,調動了廣大城市職工和農民的積極性,國民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綜合國力大大提高,城鄉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戰后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來,改革和調整逐步遍及全世界,已經成為世界上的一種普遍的現象。這種改革和調整在不同的國家,都程度不同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三、生產力發展的協調性
  在以分工為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整體的社會生產是在一種聯系和協調中發展的。生產的社會化乃至于國際化,把企業與企業、部門與部門、地區與地區,甚至國家與國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彼此之間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由此推動社會生產力向前發展。但正是這種密切聯系和相互依賴的關系,在客觀上要求社會生產有計劃按比例地、協調地進行。換言之,社會生產力的順利發展,正是在社會生產按比例、協調地發展中實現的。比例性和協調性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也不論經濟體制改革選擇什么樣的目標模式,都不應該拋棄社會生產的計劃性和協調性,否則就要受到懲罚。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品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數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形式”[(8)]。“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這里涉及到的就是比例和協調的問題。沒有比例就不可能協調,就沒有合理的結構,就不可能均衡發展。只有個體生產力之間的協調發展,才有整體生產力的健康發展。
    四、生產力發展的國際性
  國際性是生產力發展的又一規律。由生產社會化向生產國際化的發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從遠古至今,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斗爭,其規模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龐大,其場面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壯觀,其手段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先進,其成績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顯著,其目標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高遠。然而所有這一切都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相互借鑒、相互支持、甚至是聯合行動的結果。生產國際化已是一個現實,生產國際化的程度不斷提高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生產國際化反映了生產力發展的國際性要求。生產力發展的國際性不僅表現在生產的國際聯系方面,也表現在重大的生產和科學實驗活動的國際聯合。
  以空間生產力發展的國際性為例。浩瀚的宇宙空間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財富。開發利用宇宙空間資源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征服宇宙空間是人類最偉大而艱巨的事業,絕非一國所能為之。最經濟、最有效的途徑是多國聯合行動,并且一代一代地堅持下去。在宇宙空間和開發利用宇宙空間資源的每一個行動,都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息息相關。各國由利益的需求所引發的探索和開發宇宙空間的每一個設想、設計、手段、舉措和行動,無不融合了世界各國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積累的經驗。顯然,由此形成的空間生產力是一種國際的空間生產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它沒有國家界限和民族界限,它屬于全世界。
  空間生產力的形成具有國際性。人類在短短的二百年航天史中,空間生產力能夠達到今天這樣的水平,航天事業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輝煌成就,是各國獻身于航天事業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廣大工人堅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結果,是眾人智慧的結晶。正如馬克思在談到1735年約翰·淮亞特宣布他的紡紗機的發明時所說“十八世紀的任何發明,很少是屬于某一個人的”[(9)]一樣,空間科學技術的每一項發明,也很少是屬于某一個人的。今天,能夠把人造衛星、航天飛機、空間實驗室等空間飛行器送上太空的有著巨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是近一個世紀以來,俄國、美國、羅馬尼亞等許多國家的科學家,經過科學的論證和反復試驗而最終研制出來的。
  其實,最原始的火箭即現代火箭的雛型,早在13世紀就已在我國出現了。古今火箭在復雜程度上、控制方式上和推力上雖然相差甚遠,但其制造和運行的原理卻是相同的。人類能夠窺見太陽系行星的真面目,獲得大量的資料,也是自1960年來以來各國共同探測的結果。從60年代開始,原蘇聯和美國相繼發射了一系列行星探測器。原蘇聯對金星的探測非常積極,發射了多達10個探測器。美國對火星的探測花了較大工夫,并開始了向木星和冥王星的探測活動。美國和歐洲各國還將聯合向土星發射一艘宇宙飛船,并將使一個探測器在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上著陸。火星的構造和環境特點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注意,產生了對火星探測的極大興趣。除美國外,日本也早已著手實施火星探測計劃,中國和俄羅斯科學家正在合作實施“火星-96”探測計劃。在衛星通信方面,也充分體現了各國相互合作、共同開發、共同受益的原則。目前,“國際通信衛星組織”供使用的“國際通信衛星-IV”和“國際通信衛星IVA”兩組衛星,承担了40%的全球通信業務。
  空間生產力的發展也具有國際性。隨著人類探測和征服宇宙空間活動的逐步升級,隨著人類一步一步逼近太陽系乃至銀河系的星體,對空間科學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資金和物資及人力資本的投入量越來越大。許多空間活動既需要連續地進行,又需要不斷地擴大規模,這些艱巨的任務只能通過集中更多的科技力量、資金和物資,才能完成。總之,大規模的空間活動要求空間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社會化、國際化,而空間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的社會化和國際化又必然要求各國加強合作,廣泛交流,相互配合,直至采取聯合行動。惟其如此才能形成規模更大、威力更強的征服空間的集合力、國際力。所謂空間生產力的發展具有國際性,便是這種集合力、國際力在空間活動中的表現。日益廣泛的空間活動國際合作正在創造著這種集合力、國際力。如前所述,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正在聯合探測或準備探測太陽系的幾大行星。再如,由于歐洲的兩大航天項目--“海爾梅斯”航天飛機和“哥倫布”空間站,在財力和技術上有風險,歐洲的航天部長們達成協議,決定擴大同其他國家的合作。首先是德國和日本的合作,研制和發射一個可重復使用的小型返回式航天艙。航天艙由德國制造,發射航天艙的運載火箭由日本負責。航天艙于1994年春在日本南部的鹿兒島發射,在此后的幾年里,航天艙還將發射幾次。[(10)]還有,清除“太空垃圾”也需要各國通力合作。目前宇宙空間中各種人造物體的廢物已有7500個之多,還有大約950萬個大小不等的殘片在地球周圍運行,這給人類的航天活動帶來無窮無盡的隱患。[(11)]這也需要各國共同研究解決如何清除這些“垃圾”的問題。
  生產力發展的國際性表明生產力的發展沒有國家界限和民族界限,生產力的發展是全人類的貢獻,是全人類共同努力、共同奮斗的結果。盡管世界各國生產力發展的歷史狀況和現實水平有差距,有的甚至差距很大,但我認為,經過一個長時期的發展過程,在彼此密切聯系、相互交往、相互促進中,這種差距會逐步縮小。生產力的國際性要求各國之間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優勢互補,把先進的生產手段和先進的科學技術變為全人類的財富。 
    五、生產力發展的社會性
  馬克思不止一次地把生產力稱之為“人們的生產力”[(12)]、“社會的生產力”。[(13)]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矛盾時指出:“這種生產力本身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14)]他還說:“猛烈增長著的生產力對它的資本屬性的這種反抗,要求承認它的社會本性的這種日益增長的必要性,迫使資本家階級本身在資本關系內部一切可能的限度內,愈來愈把生產力當做社會生產力看待。”[(15)]這里,恩格斯所說的生產力“作為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和生產力“社會本性的日益增長”,都提出了生產力發展的社會性問題。斯大林也說過:“馬克思主義是把社會生產看作一個整體,它具有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社會生產力(社會對自然力的關系,社會在與自然力作斗爭中來取得必要的物質資料)和生產關系(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16)]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和斯大林的觀點,生產力發展的社會性包括兩個方面:其一,生產力是人類生產活動中征服自然的力量,是社會對自然力的關系;其二,生產力的發展是在社會的聯系、社會的結合以及社會生產的一定的比例關系中實現的。
  生產力是社會的生產力,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集團征服自然的力量,而是整個社會人們征服自然的物質力量的有機結合。個別的生產力只是社會的生產力的組成部分,個別的生產力是社會的生產力的基礎;社會的生產力是個別的生產力發展的條件,個別的生產力只有融匯在社會的生產力中,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微觀經濟基礎必須明確自己在客觀經濟,在社會的生產力中的地位、作用及對宏觀經濟、對社會生產力的依賴性。而宏觀經濟、社會生產力也需要明確同微觀基礎,同個別生產力的關系,為微觀基礎的正常運行和個別生產力的順利發展創造條件。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下進行的,它同這種生產方式既可能是協調的,也可能發生尖銳的沖突。當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或生產方式的新的調整完成時,社會生產力就會獲得飛躍的發展。而當猛烈增長著的生產力同原有的生產方式發生激烈沖突時,原有生產方式就會受到沖擊,甚至被沖破,生產方式的革命的變革就成為勢所必然。每一個社會形態的社會生產力都能夠全部釋放出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的終點,都是發展新階段的起點。社會生產力就是這樣一浪高過一浪地不斷向前發展。然而正如馬克思所說:“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17)]
    六、生產力發展的絕對性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下進行。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起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時,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落后的生產關系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甚至破壞生產力。然而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是相對的,而生產力的發展則是絕對的。
  生產力發展的絕對性是指在任何現存的生產方式中,在任何現存的生產關系環境下,生產力總是處在發展之中,發展是絕對的,停滯和倒退是相對的、暫時的,停滯和倒退之后還是要發展。從19世紀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仍然顯著提高。日本在1952年,經濟已恢復到戰前1935年水平,1967年超過英國,1970年超過聯邦德國,一躍而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強國。西歐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也比較迅速,聯邦德國尤為突出,它的工業1950年達到戰前1936年水平。1950-1977年年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將近11倍。[(18)]這些事實說明,在資本主義落后的生產關系的束縛下,雖然生產力發展受到一定阻礙,但終究還是發展的。
  再以我國十年動亂期間為例。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我國國民經濟雖然遭到巨大損失,仍然取得了進展。糧食生產保持了比較穩定的增長。工業交通、基本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鐵路和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一些技術先進的大型企業的投產,氫彈試驗和人造衛星發射回收的成功,秈型雜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廣,等等”。[(19)]
  上述事實說明,不論在什么樣的社會制度下,不論在什么樣的社會發展階段上,也不論落后的生產關系怎樣束縛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社會生活的政治斗爭怎樣破壞生產力,生產力總還是要排除干擾和破壞而向前發展的。只不過在不同的條件下發展速度的快慢不同罷了。
  我們這樣講并不是否定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也不是否定生產關系變革、革命的必要性,而只是說明生產力的發展是絕對的,生產力總是要發展的,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生產力內在因素的發展沖動都會變成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實踐。當著生產關系已經落后甚至腐朽,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的時候,變革甚至打破現存的生產關系就具有關鍵的意義,而生產關系的這一變革和革命,必然會為生產力的飛躍發展鋪平道路。
  注釋:
  (1)(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21、368頁。
  (2)(3)馬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14、59頁。
  (4)(6)曉亮、陳勝昌著:《生產力經濟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9、140頁。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56頁。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21頁。
  (9)《資本論》第1卷,第409頁注釋。
  (10)1992年3月31日《經濟參考報》。
  (11)《飛諜探索》1991年第6期。
  (12)《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第5頁。
  (13)(1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78-79頁。
  (14)(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17頁。
  (16)《斯大林選集》下卷,第586頁。
  (18)劉貴訪著:《論社會生產力》,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頁。
  (19)《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64頁。
                       (責任編輯 武經緯)
  
  
  
思想戰線昆明019-024B1哲學原理盧嘉瑞19951995 作者:思想戰線昆明019-024B1哲學原理盧嘉瑞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38:47

[新一篇] 論班級活動中的管理主義傾向  ——兼答吳康寧教授的商榷文章

[舊一篇] 論生死哲學的學科建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