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村鎮產業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1、引言
  信息化建設理論必須針對信息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個方面,本文試圖引導信息工作者注 意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問題,引導村鎮產業注意信息化建設。探索村鎮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是 科學研究的重大任務。
  本文所說的村就是自然村莊即農民、漁民、林家聚居的地方。文中對村鎮產業的定義是: 從田間到餐桌、到村鎮家用的所有產業。包括按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順序的第一產業既產 品 直接取自自然界的村鎮產業,如種植業、林果業、漁業等。第二產業既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 工的村鎮產業,第三產業既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村鎮產業。在我國,村鎮產業擁有 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0%以上,支撐著大陸12.66億人的吃飯與生活。從這個意義來說,村鎮產 業的落后就是國家的落后;村鎮產業的興起,就是國家的興起。
  信息化建設是我國村鎮產業發展與升級的重要選擇。信息化是將自然的、社會的、思維的 種種存在方式及其運動特點和規律,轉變為含義清楚、傳播簡便的數據狀態的過程。在圖書 館學情報學領域,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是要充分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信息化建設的出發點 與 歸宿,是要迅速準確地向信息市場與用戶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作用, 促進人類進步。在村鎮,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是提高人們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把當地實際情 況轉化為數據和信息,形成信息資源并及時存取與發布,進而與全球信息資源形成對流。
      2、村鎮信息化建設的可行性
  信息技術已成為一種既成熟又普及的技術。其發展特點是以最大限度的推廣、最快速度地 革新為特征。如果單從技術條件和經濟許可來講,信息化建設推進我國村鎮產業結構調整與 優化升級的大好機遇已經來臨。信息化建設應該成為村鎮產業乃至我國各行各業應對發達國 家挑戰的關鍵舉措。如果僅在所謂的第一產業局限內,對村鎮產業大系統進行一些優質農產 品轉 向等微觀結構調整,看不清我國農村這一廣闊市場的特殊意義,我們勢必將再失良機。我們 需要卓有遠見且充分地認識信息化建設對村鎮產業內外調整及優化升級的必要性,認真地探 究在我國各種村鎮條件下實施信息化建設的高速有效的途徑。
      3、信息化建設對村鎮產業升級的必要性
  3、1信息化建設是村鎮產業增產又增收的關鍵條件。我國村鎮居住著的人口占世界總人 口的15%以上。加入WTO以后,我國村鎮將成為一個市場份額最大的世界爭雄之地。如果我們 不加快信息化建設的腳步,不以信息時代的信息技術為利器去守護自己的村鎮產業大市場, 而僅局限于農業經濟時代或工業經濟時代的傳統技術,我們在與全面采用了先進信息技術與 管理的發達國家的競爭中,必然處于極其明顯的弱勢地位。我國村鎮這個大市場,乃至全國 的市場勢必為發達國家的科技、財力、管理等利劍多重瓜分。也就是從相對意義上說,技術 越發展,我們的村鎮越貧困。實際上,城鄉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一個重要根源就在于由信息 管理、權力運營和教育資源分配等若干方面而引起的信息鴻溝。在今天,信息革命帶來了人 類進步,也帶來了國與國之間存在的“數碼鴻溝”。而在一個國家內部,地區之間、城鄉之 間和貧富之間也存在著“數碼鴻溝”,若放任‘數碼鴻溝’加深,貧富差距就會隨之急劇拉 大,社會不穩定因素必然加劇。面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近一步拉大的現實和全球局勢的 發展,我們有理由強調在村鎮產業的信息化建設上國家應該實行傾斜政策。如果現在對這一 論題不予重視,我國的村鎮產業和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勢必將失去有利條件,我國70%以上的 大多數人增產增收更將淪為空話。因此,信息化建設對我國村鎮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信息全民化,特別是以信息技術武裝我國農民,實現跨越式發展,刻不容緩。
  3.2信息化建設是村鎮產業提高素質持久發展的根本途徑。我國村鎮的一切問題,民眾素質 是關鍵因素。素質在于鍛煉、教育和培養。我們應該客觀地了解民眾素質形成的根源,正確 地認識民眾素質的二重性。在今天的新中國,只要正確地依靠最廣泛的人民大眾,加強信息 化建設,就能夠較快地改變局面。人民大眾通過信息化窗口堅持不懈地學習和了解先進文化 和先進生產方式,必然提高素質,為村鎮產業持久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3信息化建設是村鎮產業引人才以點帶面的重要條件。村鎮產業需要帶頭人。先進人才的 來源可以是科研、高校和企事業單位退休的專家、學者、工程師或管理人員。國家應當制定 積極政策,既在各行各業特別是在尖端領域讓年輕人早接班,担重任,又切實有效地鼓勵有 豐富經驗的中老年科學家、教授、工程師、管理專家早退休,城鄉兩棲,當好顧問。
  3.4信息化建設是村鎮產業發揮特色穩站前沿的重要保證。只有經過信息化建設,才能依靠 信息技術和資源,充分地了解世界,正確地認識自己,選準并深挖自身的潛力,形成村鎮產 業的真正特色。這樣的村鎮產業是對大范圍或小地方之空白的一種填充和補缺。因為其獨特 ,所以在前沿。從國際比較來看,1998年和1999年我國谷物、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 水果等主要農業原產品總量居世界第一,茶葉總產量居世界第二,甘蔗總產量居世界第三, 大豆總產量居世界第四。而進出口貿易、黃金儲備、居民文化程度、公共教育經費等與我國 大國地位極不相稱。從國內比較來看,企業連年虧損。從1985年到1999年,國家財政對企業 補貼高達6222.34億元。僅1985年國家財政對企業的補貼就是507.02億元,占當年國家財政 總收入的25.29%。直到1999年國家財政還補貼給企業290.03億元。企業不生錢,問題是極為 嚴重的。而在國家財政收入中,教育附加費收入,自1991年以來持續上升。1991年到1999年 共收入690.33億元。僅1999年就收入126.10億元,占國家當年財政總收入的6.03%。寒門學 子的教育貸款僅占學生總數的8%,遂使許多學齡青少年棄學從它。從村鎮產業結構來看,46 896.5萬鄉村勞動力分布于各產業的情況是:農林牧漁32911.8萬人,占70.18%。工業3953萬 人,占8.43%。建筑業2531.9萬人,占5.4%。交通運輸業、倉儲及郵電通信業1115.8萬人, 占2.38%。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及其他非農業4799.33萬人,占10.23%。產業層次低,結 構與收入也不盡合理。令人欣喜的是村鎮建筑業2531.9萬人中,建筑資質四級以上的有1674 .5萬人,占全國建筑資質四級以上總人數2365.1萬人的70.8%。四級以上建筑隊全國總產值 為12646.33億元,而村鎮四級隊創7784.95億元,占61.56%。1980年至1999年,在我國所有 企 業中唯建筑業產值連年攀升,村鎮建筑業產業于此功不可沒。2000年又傳佳訊,全國建筑業 完成增加值5918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國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筑業企業實現利潤166億元 ,增長7.0%。稅金總額258億元,增長5.4%。村鎮建筑業在全國建筑業中的表現也適用于信 息業。而且信息業是基礎性產業,必須要優先發展。我們看到,如果以1998年居民消費價格 為100,而1999年和2000年交通和通訊工具居民消費指數僅為94.5和93.8,變化甚微。說明 我國流通和信息化建設發展遲緩,這對于村鎮產業發展乃至國家的發展是不利的。信息化建 設必須立足于全國全民一盤棋。當我們充分考慮這些國情,選定村鎮產業特色,做出優化調 整的關鍵時段,信息化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3.5 信息化建設是村鎮產業辨別方向保持領先的行動指南。在論述信息化建設村鎮產業引 人才以點帶面的重要條件時,講的是人才資源點的問題。而人才資源面的問題,也就是村鎮 產 業整體長遠的持續地發展問題,更需要信息化建設。世界發展日新月異,村鎮產業只有依靠 信息資源,才能呼喚著大眾,持續地辯認方向,調整和完善自己,豐富和發展自己,以保持 走在前面。
  3.6 信息化建設是村鎮產業轉換體制真正升級的技術保障。產業體制也就是產業的組織制 度。就本質來講,產業體制是產業生存至關重要的一種條件。因此,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已經 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今年2月中央又要求全國市縣鄉機關行政編制總的精簡20%。“山東共 有4萬多戶企業采用了電子申報納稅”,“網上銀行競相開張”,“國家電子口岸今年6月1 日在全國推廣”。這些情況表明,信息化建設已經為體制改革提供了技術保障。體制改革還 需要新思路。我們可以設想,經過村鎮信息化建設的基礎過程之后,在網絡經濟時代,我國 能 夠采取分縣而治。例如,全國按自然區域形成的特點和人文建設的歷史和現狀劃分成2000個 縣,包括現在的省級市、地級市、縣級市,其規模可以有很大不同,但其級別相等,都是直 屬中央管理。每個縣包括若干個村鎮,村和鎮也是規模各異,級別相等,對縣和中央負責。 三級治國,簡政放權,充實產業,加速我國的發展。而在農業經濟時代和工業經濟時代則不 能作這樣的設想。
      4、我國村鎮產業實施信息化建設的思想
  怎樣實現我國村鎮產業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十分具體又十分復雜的大課題。必須根據當地 具體情況做具體的分析和探索。限于篇幅和自身對全國村鎮掌握材料的有限條件,本文不再 展開敘述。在這里只是提出一些初步思想,以作為日后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4.1 3000萬貧困人口優先發展。按照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25元解決溫飽的標準,目前 我國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還有3000萬,這是需要黨和政府及全社會特別關注并予重點扶 持 的特困群體,國家應當立足于尚未脫貧區的信息化建設和村鎮產業,使其優先發展。
  4.2 山區、水鄉、平原等分門別類且分別輕重扶持。采取就源、就路、建遷等多種模式, 迅速信息化。特別是在一些山區,路水電遠未抵達坡頂、溝谷,人居尚有困難,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發展產業當然難以上路,必須優先采用無線上網及若干信息交流新技術,進而解 決好路與水、產業選向與營運等問題。
  4.3 充分利用現存條件,如以行政村村民委員會為基地,或以村鎮學校、文化站、圖書館 為信息化建設推廣站等。加快全國全民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4.4 多渠道與多部門建設競賽,降低運營成本。國家投資與自籌資金相結合,盡快收回投 資,創造效益。個別地方和部門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國家的強制性舉措和作為公共設施投資建 設,僅僅依靠企業就辦不好。
  4.5 管理創新。加快實現電子政府,減少中間層次,提高效率。信息化建設要成為國家體 制持續創新的基本國策,果斷地淘汰落后的信息生產方式即落后的信息生產力和信息生產關 系。實現持續現代化的管理。
      5、結束語
  村鎮信息化建設具有技術與經濟的可行性。村鎮信息化建設對村鎮產業選向調整與優化升 級極為必要,問題的關鍵在于人們的認識與實踐。信息產業也需要村鎮這個大市場,但這不 是本文所討論的內容。信息產業是代表著當前先進生產力的產業,僅僅依靠自身擴展是不夠 的,需要國家全面計劃與迅速推廣。我國廣袤千里的村鎮大市場多彩多姿千差萬別,為探索 信息化建設的實施途徑提供了豐富的課題。
[from]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梁樹柏20022002信息化建設對于村鎮產業發展極為重要,論文提出了我國實施村鎮產業信息化建設的設想 。信息化建設/村鎮產業/農業圖書情報工作論壇  原生文獻專欄(第20期)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書報資料中心聯合主辦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 石家莊 050016  梁樹柏,男,1982年2月河北農業大學畢業,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主編著作3 種,譯書兩種50冊,發表中英文論文、譯文及文稿259篇。通訊地址:石家莊市裕華東路265 號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郵編 050016 作者:[from]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梁樹柏20022002信息化建設對于村鎮產業發展極為重要,論文提出了我國實施村鎮產業信息化建設的設想 。信息化建設/村鎮產業/農業圖書情報工作論壇  原生文獻專欄(第20期)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書報資料中心聯合主辦

網載 2013-09-10 21:48:30

[新一篇] 論李佩甫的小說創作

[舊一篇] 論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