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審美人格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人格”的概念
  關于“人格”,《辭海》增補本是這樣解釋的:     
  (一)心理學上有兩種不同的涵義:(1)個人所獨有的、不同于別人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即“個性”。(2)各個個人之不同于任何其他動物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即人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現代心理學表明:人的機體是由一些特殊的結構所構成的整體,人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也包括一些有組織的結構,因而人格就是個人這個有機結構同他的環境特別是他的社會環境之間各種關系的反映的總和。(二)倫理學上指個人的道德品質。(三)法律上指人能作為權利義務主體的資格。              
  看來,這個解釋很難令人滿意。不管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是在理論意義上,“人格”的含義遠較上述解釋豐富。          
  在西語中,“人格”一詞是用Character來表示的。其基本意義是“性格”。性格明顯地具有個體特色,通常稱“個性”。“個性”雖然也有好有壞,但一般來說,無須更多評說,因為它更多來自先天氣質。而我們通常談的人格絕不只是先天氣質,它更大程度上是后天修練的產物,美國國立人格實驗室將人格定義為一個包含有七種物質的組合,即道德穩定性、自我力量、超我力量、生活目的、自覺性、友誼以及無敵視與欺詐等。這種概括比較好,但似乎還有些缺點,因為這七種特質相互間有很大的迭合性,況且人格特質似乎也不只這七種。缺乏科學概括的簡單枚舉是永遠無法窮盡事物的現象,也無法準確地揭示事物的實質的。                   
  筆者認為,要能比較準確地揭示“人格”這一概念的本質性的含義,不可不對這一概念做一些比較深入的辯析。          
  人格與人性、人品概念近似,但有所區別。人格無疑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但人格絕不等同于人性,人性是指人的普遍性,它的對立面是獸性。人格顯然是特殊的人性,是這人與那人或這群人與那群人顯著的精神區別。人品主要是指人的品質,是個純粹的道德范疇,而人格則似乎比它的內含要寬泛,它無疑包括人品但不只是指人品。              
  據我看來,人格,從哲學意義上來看,是指人,而且一般來說是指單個人精神質量品級的定位。這里說的“質量”,即為“價值”。人格作為價值,是指人對自身存在的地位、意義、作用、包括權利與責任的認識、評估。
  雖然,“人格”也用來對他人的評判,但在更多情況下,它表現為評判者的自身價值的評估。人們總是對自身人格的修養、自身人格的尊重看得十分重要。可以說,人格是人的一種可貴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人的意識的高級形態。自我意識的本質特點是對個體存在意義的清醒自覺。它的前提是將個體與他體區別開來,不過,自我意識又絕不只是對個體自我的孤立的認識,因為個體自我的價值是在與他人的關系中而體現出來的,離開這種關系,個體自我就談不上什么意義,自然也無價值可言。黑格爾說很得很深刻:“自我意識只有在一個別的自我意識里才獲得它的滿足。”[(1)](引文重點原有)“這里的問題是一個自我意識對一個自我意識。這樣一來,它才是真實的自我意識;因為在這里自我意識才第一次成為它自己和它的對方的統一”。[(2)]                
  每個人都對自己的人格十分看重,有些人甚至將人格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儒家歷來強調人格的不可屈辱性,所謂“士人不可不弘毅”、“士可殺而不可辱”等等。可見,人格是一種相當自覺的自我意識。     
  作為自我意識高級形態的人格內含是豐富的,其主要構成是智能、品德和審美。                        
  智能包括智慧與知識兩個方面。它雖是人格的基礎層面。但并不是人格的主體,人格的主體部分還是品德,具體來說是善惡意識。  
  品德作為人格的主體部分最有光彩的表現是氣節。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這“精神”主要指氣節。中國的傳統儒教是最為推崇氣節的。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層,此之謂大丈夫”。氣節當然可以表現在許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表現在對待國家民族利益的態度,尤其是在國家民族的利益受到嚴重威脅、國家民族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嚴重沖突的時刻,真可謂“時窮節乃見”。中國歷史有關這樣的事例是不勝枚舉的。                
  人格結構除智能、品德這兩個主要部分外還有一個重要部分為審美。審美通常被人們等同于藝術修養,其實它的內涵遠比藝術修養豐富、深刻,它涉及人對生活的基本態度問題、生活方式問題。關于審美,我們在下面兩節還會展開論述,不贅。                    
  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成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與保障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自我尊重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的需要,它屬于發展的需要。而在自我實現需要里列在最高地位的則是真善美的需要。換句話說,人們的最高追求則是建構一個融真善美于一體的健全人格。            
  在人格三要素中,善是中心,真是基礎,美則是善的升華。
    二、審美作為人格建構的內含與中介        
  審美是人的高層次的需要。欣賞美、熱愛美并且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美的規律從事創造是人的社會本性之一。在人的心理文化結構中,審美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的心理文化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審美的心理領域主要是情感。說到情感,人們也許就不會忽視它的重要性了。馬克思曾經這樣高度評價情感在人性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作為對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個受動的存在物;因為它感到自己是受動的,所以是一個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3)]人的行為既受理智的控制,也受情感的支配。情感作為人的原動力之一在某些情況下其力量不在理智之下,而且有時它還能沖破理智的束縛,而成為人的行為的最高主宰。孔子就曾感嘆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為何“好德”不如“好色”呢?除了“色”具有感官的誘惑力外,還在于“色”比之“德更能感動人的情感。孔子雖然注重理,但亦重視情。他深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知之”,理智態度也;“好之”與“樂之”則均為情感的態度,只是“好之”的情感的強度不如“樂之”,“樂之”是情感態度的高級層次。
  西方哲學的傳統觀點是將人的心理文化結構分成知、意、情三部分,知與認識相聯系,由之產生人的智能,它屬邏輯學研究的對象;意與意志相聯系,由之產生人的道德,它屬于倫理學研究的對象;情即為情感,由之產生人的審美,它屬于美學研究的對象。此種說法,很古老,雖嫌有些簡單,但大體上還是可以成立的。既然說,人格涵蓋人的心理文化結構的整體,怎能沒有情的地位?                         
  情感的地位當然也不只為審美專有。認識領域、道德領域都有情感參與,故而有理知情感、道德情感的說法,但是審美無疑是情感王國的天之驕子,情感是審美的生命,審美猶如一條魚,它只能在情感的水域中游戈,而且它也只能在情感的領域中獲得最大的滿足,從而充分體現出它的本質——自由。
  情感的領域中與審美關系最為密切的情感是愉悅,審美天然地是愉悅的血親,換句話說愉悅是審美的靈魂。愉悅的各種不同類型造就了審美的諸多范疇:優美、壯美、崇高、悲劇和喜劇。有人說,崇高中夾雜著恐懼,悲劇中充滿悲傷,怎能說是愉悅呢?是的,崇高中是夾雜著恐懼,但恐懼只是先期效應,伴隨而來并逐漸上升的乃是振奮、昂揚,是人對自身的最高程度的肯定,這骨子深處難道說沒有愉悅?悲劇,作為美學意義的悲劇也絕不只是一味的悲傷,由于它深刻的文化內涵,悲中往往有壯,傷中往往有得。不這樣,又怎能解釋,人們寧愿花錢去劇院看一場悲劇,去陪著悲劇主人公經歷一場生死搏斗,去與之一道悲天憫地,感嘆唏噓。亞里士多德早就指出悲劇有情緒的渲泄作用、凈化作用,其實何只渲泄作用、凈化作用,還有道德的陶冶作用、認識的啟迪作用。往往經歷一場悲劇的暴風驟雨,整個人格都有一定程度的升華,這種強大的精神效應,其骨子深處難道沒有某種意味的愉悅?
  雖然人天生就有愛美的傾向,但對美的欣賞能力仍然需要后天的培養,最低級的美是感官性的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或悅目或悅耳。這種美其最簡單的狀態就是出生不久的嬰兒也可感受到的。但人對美的渴求絕不只是停留在如此低級的水平上,人們對美的渴求是多層次的,無止境的。而美的世界也是多層次、多色調,無限豐富多彩的。因而人的審美心理結構也就不能停留在嬰兒狀態,而要不斷地豐富、完善、提高。一個人如果其審美心理結構與其認知心理結構、道德心理結構不相適應,其人格就不能說是健全的。當然,對一般人,無須要求都具有如同藝術家那樣高的審美能力,但至少應與社會的一般審美水準相適應。說到藝術家,也不一定其審美能力就高出于非藝術家,只不過他的藝術創作的技藝一般來說是要較非藝術家高明。技藝與審美有聯系,但技藝并不等同于審美。技藝更多地聯系于實踐,故常常是熟能生巧,審美更多地聯系精神,故沒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就不能進入較高的境界。
  審美對人格的塑造,其作用還不僅在于它作為人格的一部分參與健全人格的完成,而且還在于它作為一種中介,幫助人格中的其他部分如智能結構、道德結構的完善與提高。                 
  人的智能結構的意義在于認識客觀世界的規律,它的功能簡而言之為“求真”。但須知在客觀世界中,真與美往往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低層次的美也許在于它的色彩,聲音等外在形態與人的生理——心理結構的契合,而高層次的美更多地在事物內在規律的感性顯現,也就是說,事物的感性外觀當其比較充分地顯現事物的內在規律而這種感性外觀又能為人的生理——心理結構相契合,為人所認識把握的時候,它就閃耀著美的光輝。正因為如此,有人說美是真理的形象。對美如果有較強的感悟能力,就有可能幫助更好地探索美背后的真。當代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彭加勒堅信“唯有真理才是美的”的觀點,他將科學理論的美稱之為“理性美”他認為此種美是很有吸引力的。“理性美可以充分達到其自身,科學家之所以投身于長期而艱巨的勞動,也許為此緣故甚于為人類未來的福利。”[(4)]既然審美對于求真有著如此重要的導引作用,審美對人的智能結構的完善提高的意義就是不言自明的了。
  審美對培養高品德的作用向來為古今中外的大哲學家所重視。中國儒家的美學觀向來是將善看作是美的本質的。孔子講“顯仁為美”孟子講“充實之謂美”何謂“充實”?道德品質的高尚完滿之謂充實。西方也有視善為美的傳統,遠至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近至當代,也都認為善與美難以徹底分開,并且都將內在的善看得比外在的漂亮更重要。培根說:“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有一句拉丁諺語說過:‘暮秋之色更美’。而盡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于缺乏完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最好的贊美。”“應該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這樣,美才會放射出奪目的光輝。”[(5)]盡管在美與善的關系問題,有的學者認為美是善的本質(如柏拉圖說“美是善的父親”[(6)];有的學者認為善是美的本質(如亞里士多德說:“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為它是善”[(7)],但都認為二者有著內在的聯系,可以相通。那就是說,高尚的品德修養是會有助于提高審美境界的;反過來亦可說,卓越的審美修養也會有助于提高道德水準。        
  審美修養在人格心理結構中有著獨特的存在方式,一方面,它以審美理想、審美能力、審美趣味的方式相對獨立地存在于人的人格心理結構之中;另一方面,它又融進人格心理結構中的別的部分,影響智能修養、道德修養的質量、品格。融進了審美成分的智能修養、道德修養往往更見靈光,更具活力,更顯奇功。                      
  審美在人格結構中比之于智能、品德更能見之于外。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審美品格與能力如何,從其外在的作風中很快就能被人認識到。這種帶有很強審美色彩的外在作風,我們稱之為風度。風度是無言的,但它往往能較為真實地傳達出人的內在修養、氣質和性格。           
  “風度”是無法模仿的,它是一個人真實表現,具有極強的個性色彩。
  風度,廣泛體現在人日常的言談行為舉止之中,這其間,我認為最能見出審美品格和能力的是他的藝術修養、包括藝術欣賞的趣味和能力。
    三、審美人格作為人格的一個層次         
  人格是可以分成若干類型的,諸如中國古代人格按其哲學體系,可以分成儒家人格,道家人格、佛家人格。當然,具體到一個人人格亦不是純粹的,往往是以一種人格為主,又兼有其他人格,比如蘇軾,儒家人格是主,兼有道家人格和佛家人格。                   
  人格按其發展,又通常分成現實人格和理想人格。其實這種分法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如果真有哪樣一種人格只是作為理想而存在,現實中的人不可能獲得,那又有什么價值呢?所謂理想的人格應該也是可學可得的人格,只不過它不一定在某一個人身上得到完全地實現。也許在某人身上這方面的素質特別好,而在那人身上則另一方面的素質特別突出。不過不管怎樣,這種人格應該是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找到依據的。
  人格能不能分成若干層次呢?我認為是可以的。這里筆者試提出一種分法:
  人格的最低層次為法制人格。這種人格的藝術特點是:人的行為以法制為最高規定。這種人格談不上卑鄙,當然也談不上高尚。法制是社會為維護自身的穩定和發展,對公民提出的最低限度的約束,它帶有強迫性。盡管是受動的、被迫的,但能夠接受法律,并且將自己的行為約束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這種人格還是應該得到肯定。在社會生活中,相當一部分人格是屬于這種的。
  人格的中間層次是道德人物。這種人格比法制人格要高,因為規范、約束行為的不只是法,還有德。道德是以保障集體利益尤其是國家、民族利益以及他人的合理利益為前提的。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規范,有時自己就要受到一些約束,不那么自由,甚至還要做出一些犧牲。        
  在道德人格這一大層次中還可分成若干小層次。其最低層次是不得已地接受道德規范的約束,其內心并不自愿。第二層次則是自愿接受道德規范的約束,比較自覺地理解并認同道德規范。第三層次則是,完全認同道德規范,并將道德規范化為自己內心的行為傾向。也就是說,道德規范對他來說根本就不是外在的約束,而完全是內心的需求。為了實現某種在他看來是至高無上的道德規范,不僅是心甘情愿地而且是視作莫大光榮地去做出自己最大的犧牲乃至犧牲生命。                       
  人格的最高層次是審美人格。
  審美人格是道德人格升華的產物。審美人格的最大特點是自由。關于這一點,席勒有過這樣的論述:在權利的力量的國度里,人和人以力相遇,他的活動受到限制。在安于職守的倫理的國度中,人和人以法律的威嚴相對時,他的意志受到束縛。在有文化教養的圈子里,在審美的國度中,人就只須以形象顯現給別人,只作為自由的游戲的對象而與人相處。通過自由去給予自由,這就是審美王國的基本法律。[(8)]             
  為什么審美王國是自由的王國呢?這是因為美從其本質來看是真與善的統一,是自然和社會的客觀規律性與人的主觀目的性的統一。當善升華為美的時候,這種善就變得非常富有魅力,人們傾向善,就如同傾向美一樣。而當實行一種善行時,不僅受到理智的支配,而且受到情感的驅動,是情理相統一的力量促使人們去從事那一村村高尚的事業。在審美的王國里,個體與群體的壁壘消融了,“任何優先和獨占權都不能容忍,”“個人的欲望必須放棄它的自私自利。“甚至最偉大的天才也得放棄自己的高位。”[(9)]的確,“美”在人類生活中是擁有最大的誘惑力的,由于它的圣潔性,它對人的靈魂的洗滌,對高尚人格的構造,其作用幾近于宗教。日本當代美學家今道友信說:“美作為精神價值,比作為道德最高概念的‘善’還要高一級。因此,我認為,美相當于宗教里所說的圣,美是與圣具有同等高度的概念。即美與理想的道德善相比,還要處于上位,美是作為宗教里的理想道德而存在的最高概念。”[(10)]
  美國著名的自然主義美學家、哲學家桑塔耶那也認為善是可以轉化為美的,他提出“美善”,這一概念,將“美善”視作”人性中最美麗的花朵”。[(11)]這無異于說審美人格是最高層次的人格。       
  審美人格集中表現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審美人格是以感性與理性的統一、情感與理智的統一為其心理構架的基礎的。具有審美人格的人認為我們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不只是一個功利的世界,而是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他活著,不是為了簡單地奔向某一個目的,而是為了生活本身,他的所作所為不是純功利的,而是在某種意義也超功利的。“超越”在審美人格中具有重大的意義。“超越”有多種,與審美超越并列的還有宗教的超越。這二者的共同之處是對現實功利的超脫,不執著、不粘滯于世俗的功名利祿。但二者也還有根本的不同。宗教的超越是將現實中的一切看成是空的,它的對世俗功利的超脫導致對人生意義的否定,實際上,它在否定世俗功名利祿的同時也否定了善,否定了人本身。審美的超越,它對世俗功名利祿的超脫,乃是讓人不要過分看重這些東西,不要因為過于貪求這些東西而忽視了生活多方面的價值。它讓人從個人的功名利祿中超脫出來,而將個人溶于集體的大海,在個人與集體(包括階級、民族、人類)的統一之中去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并從生活本身領略生活的意義包括它的樂趣。因此,審美超越,實際上是對人性異化的一種否定,反過來,它是對人的全面肯定,是對善的升華。我們不能不充分看到,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是過于功利了,實際上是將自己異化為功利的奴隸。我們還要充分看到,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過于看重生活的某一目的,而忽視生活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提倡一下審美人格不是很有意義嗎?海德格爾大概是深深感受到在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社會人活得太累了,因此,他提出“人詩意地存在著”這一極富審美意味的主張。                 
  審美是既具有經驗性又具有超驗性的,審美的人生既是現實的人生又是藝術的人生。審美理所當然地是人類生活的最重要的價值。  
  建構審美的人格是件極艱難的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帶有理想的色彩,莊子渴求過這種人生,在他絢麗的想象里描繪過這種“逍遙游”的極樂境界。當然,莊子的審美人生具有極大的空想色彩,不足為據。孔子倒是現實地品賞過審美人生的愉快,他將這種生活概括為“游”與“樂”,并提出“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人生主張。但是孔子并未全面地建立起他的審美人生,審美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他的人格基本上還是道德人格。這不是孔子自身的原因,而是社會的原因。今天,全面地建構完善的審美人格應該說也還不是時候,但是在道德人格的基礎上部分地或者說在一定程度建構審美人格應該說是可能的,在利欲橫流的社會,強調一下審美人格的建立,不無意義。
  也許有人懷疑審美真有如此地位和意義,這個懷疑不是沒有根據的,不過,也必須指出這種懷疑往往是因為社會上美被濫用而造成的。現在這個社會,雖然到處充斥“美”的標簽,但并非所有貼上“美”的標簽的事物都是美的。其中許多所謂的美是“@①牌美”,其實質是丑,叔本華曾批評一種“媚美”,它常體現在裸體人像中,以一種“半掩半露”的性挑逗手法“激起鑒賞人的肉感”。這種“媚美”往往被人誤認為美。另外,有些美,雖然也可以稱作美,但都是低層次的,它們往往只是感性的外觀美,缺乏深刻的社會文化內含。如果一味沉浸于這種“美”之中,雖也能獲得某種感官快適,但人的創造精神被窒息了。老子憤激地指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不無道理。正是由于這些情況的存在,美,真正的美被人誤解了。
  因此,在審美人格的建立上,美的格調,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審美在建構健全人格上的作用,也才能建立真正的審美人格。
                    (責任編輯:賀培育)
  注:
  (1)(2)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21-122頁。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9頁。
  (4)彭加勒:《科學的價值》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版,第357頁。
  (5)培根:《論人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6-187頁。
  (6)(7)《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9、41頁。
  (8)(9)席勒:《美育書簡》中國文聯出版公司版,第145-147頁。
  (10)今道友信:《關于美》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第176頁。
  (11)桑塔耶那:《美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版,第21頁。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鷹去鳥加貝
  
  
  
求索長沙053-058B7美學陳望衡19951995 作者:求索長沙053-058B7美學陳望衡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49:10

[新一篇] 試論學分制功能的現實意義

[舊一篇] 試論審美活動的主體性特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