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826(2002)01-0047-04
一、“新經濟”的涵義
近年來,“新經濟”(The New Economy)成為媒體頻繁使用的新詞。2000年4月5日,克林頓在白宮召集高技術巨頭、經濟學家和決策者們舉辦“新經濟”研討會,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新經濟”一詞最早見于美國《商業周刊》1996年12月30日《新經濟的勝利》一文。該文界定“新經濟”時指出,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出現兩種趨勢:一是經濟全球化,二是信息技術革命。
國內較早提出“知識經濟”概念的人民日報理論部原副主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盧繼傳認為:新經濟的界定有一個宏觀的根據和判斷,即所謂新經濟是建立在信息技術或網絡技術和知識創新基礎上的一種經濟,其核心是知識創新。知識經濟雖然是新經濟的實質,但是剛剛崛起,美國硅谷人是靠知識創新和高科技成為富翁的,而不是單純靠做網絡。
關于新經濟的涵義和特征,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吳棟教授認為:新經濟就是以高科技、信息、網絡、知識為重要構成部分和主要增長動力的經濟。他認為同傳統經濟相比,新經濟有四個特征:第一,增長原動力不同于傳統經濟,它是以高科技、信息為增長原動力;第二,生產方式不同,它以集約型為主;第三,交換方式不同,它以電子商務為主要交換手段;第四,經濟主體交往也不同,新經濟趨向全球一體化。
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李明志認為:新經濟是信息工業和經濟結構升級換代的產物,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它的作用非常廣泛,將大大改變商業物流分配模式,降低生產和勞動成本,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但是,“新經濟”需要有三個條件:即高基礎——必須以知識創新為前提,要求勞動者具備較高的知識素質;高風險——企業要具備抗風險的能力;高效率——政府要具備高效的管理和調控能力,為企業發展營造廣闊的市場和寬松的制度環境。
學術界一般認為經合組織(OECD)在2000年6月的報告中關于“新經濟”的定義較為權威。其表現有三:一是長期增長趨勢(Trend Growth)而不是周期性增長(Cyclical Growth),二是沒有通貨膨脹壓力;三是經濟增長的源泉擴大。
中國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在2000年第30屆“世界新經濟論壇”年會上,把“新經濟”表述為“應是以數碼知識、網絡技術為基礎,以創新為核心新科技所驅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1]
由此可見,國內外學者的見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認為:“新經濟”=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知識創新+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其經濟運行態勢可概括為“一高兩低”,即持續高增長+低膨脹+低失業率的組合。
二、對“新經濟”認識的誤區
由于“新經濟”是90年代出現的一個新事物,人們對新經濟的認識才剛剛開始,加之分歧較大,所以,導致目前不少人對新經濟認識模糊,產生一些誤區,需要糾正。
誤區之一:把新經濟等同于網絡經濟或泡沫經濟
這是相當流行的觀點。“新經濟”的支持者認為,網絡時代已經到來,從日益增長的網民數量到強勁攀升的網股價格,網絡成為整個經濟的火車頭,網絡的發展就是新經濟的擴張。反對者認為,網絡經濟雖然發展迅速,但網絡公司的股份已嚴重脫離了實際價值,形成了巨大的股市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將導致經濟崩潰的嚴重后果。這兩種對立的看法都具有同樣的局限性。首先,新經濟的催生并非網絡經濟一家所為,它包括了生物技術、航天科技、材料科學等多項學科和部門的貢獻。其次,新經濟的范疇不僅僅局限于股市的漲升和網股的強勁,而是整個經濟運行中出現了新的情況,以信息、知識的創造和使用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誤區之二:把新經濟等同于新的產業部門
自從1969年9月2日加州大學克萊恩羅克教授第一次將兩部計算機通過路由器連接起來,到1999年美國互聯網經濟實現年產值5070億美元,30年來網絡業的迅猛發展令人瞠目;同時,生物技術、材料科學也實現了日新月異的發展。但如果僅將“新經濟”等同于信息產業等新的產業部門出現,無疑是低估了這一場知識經濟革命的意義。高新技術的特點決定了“新經濟”與“舊經濟”的組合不可能是簡單的“加法”,而只能是互相融合、互相促進的“乘法”。也就是說,傳統經濟不會消亡,但只有吸收新經濟先進的交易、生產、分配方式后才能繼續生存、發展;與之相伴隨的是新經濟在聚斂了大量的資本、知識等資源后,依托于現有傳統經濟和實體產品、物理網絡,尋求進一步的擴散和發展。
誤區之三:認為新經濟馬上替代舊經濟
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見解。的確,在GDP的構成中,電訊、生物、網絡等新經濟部門的比重逐步上升,鋼鐵、機械制造、紡織等傳統經濟部門的比重日漸萎縮。但是,由此得出傳統經濟部門將被淘汰或退出經濟舞臺的判斷卻過于輕率。這些傳統產業的產品是人類維系自身生存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它們不會消失,正如人類社會雖然早已進入了工業社會甚至后工業時代,但從無人侈談農業部門消亡的道理一樣。
綜上所述,“新經濟”的實質是以知識創新為核心的經濟形態,其運行規律、發展模式都與傳統經濟迥異。“新經濟”對傳統經濟的挑戰是客觀存在的,但目前還不可能達到“摧毀”傳統經濟的程度,兩者將會“和平共處”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便互相接受對方,彼此正確對待、共同融合發展。
三、“新經濟”帶來的挑戰
“新經濟”對經濟學的挑戰卻是現實的,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遙遠。
1.對傳統經濟學的挑戰。傳統經濟學的基本前提是資源的稀缺性。這一前提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都是正確的,傳統生產的三要素(土地、勞動、資本)都有數量硬約束,不可能予取予求,用之不竭。但是,在依靠知識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而發展的新經濟中,知識無疑成為了傳統三要素以外的第四要素。這一生產要素的最大特點便是其充裕性。從全球每年發表的學術論文、申請的技術專利、產生的科技成果來看,數量之巨大是驚人的,足以為知識經濟的擴大再生產提供資源。信息是一個直觀的例子,在信息經濟時代,作為核心資源的信息已經供過于求,甚至到了信息持有者或發布者以免費或付費的方式吸引相對稀缺的注意力的地步。這種所謂的“注意力經濟”或“眼球經濟”正是建立在信息資源的相對充裕基礎之上的。當然,目前知識經濟只是初具形態,現有的知識這一生產要素可能與經濟生活的要求并不完全匹配。但隨著知識經濟的進步,知識這一資源絕不會出現短缺卻是可以肯定的。知識經濟的發展和成熟必然會使投資者、生產者獲得知識這一生產要素的代價持續下降。
不僅如此,知識經濟的低物理消耗和高產出效率將使傳統生產要素的重要性下降。換言之,資源稀缺性這一經濟學研究的前提正逐漸失去方法論意義。
作為與歐氏幾何類似的公理化體系,經濟學是建立在資源稀缺性公理基礎之上的理論體系。一旦你承認其公理化前提,后面的理論推演便絲絲入扣、嚴密無比,筑起的輝煌大廈也美侖無比、賞心悅目。但是,如果這一公理化前提遭到挑戰,整棟大廈便可能搖搖欲墜。這絕非危言聳聽,在“新經濟”的發源地美國,相當多的先知先覺者感受到了這一點。在2000年4月5日白宮的“新經濟”研討會上,克林頓政府的前任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克說:“這是尚未探明的地域。駕馭經濟的人過去從來沒有見到這種情況。所有舊的規則似乎都已過時,沒有地圖,沒有向導。”這種感覺是敏銳的,它產生于現有經濟學理論對“新經濟”現象的解釋(更談不到“駕馭”)是如此蒼白無力和自相矛盾。
2.對微觀經濟學的挑戰。以知識創新為核心的“新經濟”,首先對微觀經濟學的一系列原則提出了挑戰。簡言之,微觀經濟學以邊際效用價值理論論證需求變動規律,以生產費用理論論證供給變動規律,于是得出了市場均衡價格理論,生產者和消費者在市場上達到了市場平衡狀態。其中蘊涵的前提是家庭行為受到收入約束,廠商行為受到資源約束。那么,這兩個前提在“新經濟”中還會否存在呢?
第一,網絡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已經并將繼續使交易成本大大下降,成本下降帶來了價格下調,使家庭的實際購買力(而非名義收入)出現上升,造成了家庭收入約束虛化。事實上,美國消費指數的連續升高固然得益于股市上漲的“財富效應”,但實際購買力大增也不可忽視。這種變化強烈沖擊了家庭的預算約束,使家庭這一微觀經濟體的行為模式發生了變化。
第二,信息、知識等新經濟的生產要素并非稀缺,廠商的資源約束前提已大大弱化,行為模式必定不同于以往。例如,在網絡經濟風起云涌的時代,免費提供網絡內容服務或電子郵件服務的廠商不斷增加,已經形成了一種行業慣例并得以持續,這是用傳統微觀經濟學理論無法給出合理解釋的。
正因為這兩個前提的弱化,用來分析需求變動規律的邊際效用價值論和分析供給變動規律的生產費用理論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曾在經濟學說史上起到震撼性作用的邊際革命、分析方法似乎不再適用于探求知識經濟的運行規律。信息、知識作為生產要素,其邊際收益將永遠大于邊際成本,因為生產或復制這些生產要素的成本可以視為零。于是,在知識經濟企業規模收益尚無法確定的情況下,對知識經濟企業行為進行邊際分析意義不大。例如,從理論上說,在提供同質服務的網絡經濟服務商中,一家足夠好、足夠大的公司就可以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而且該公司的邊際收益不會下降到與邊際成本相同。總之,新經濟對于微觀經濟學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眾多網絡企業違背微觀經濟學常理的“乖張”行為就是最為直觀的例證。
3.“新經濟”對于宏觀經濟學的沖擊同樣強烈。這從人們對于美國經濟增長的爭論和對以格林斯潘為首的美國宏觀經濟調控決策當局的質疑中可見一斑。2000年3月9日的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指出,克林頓政府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之間在經濟政策上存在分歧,薩默斯與格式斯潘的主張截然相反。同時,美國《商業日報》也發表文章對數年來似乎一直頗具效果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提出了疑問。這些觀點的產生并非偶然,它們折射出來的是不同人士、流派在“新經濟”呼喚“新經濟學”大背景下的復雜心態和反應。
四、“新經濟”給我們的啟示
1.高新技術帶動了企業的發展,成為新經濟的發動機
知識離開技術,無異于廢紙。知識變為技術才能顯示威力。在新經濟時代,高新技術空前提高,信息技術發展成為高新技術的強項。互聯網的發展是整個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一個重大的“革命性”突破。一大批高新技術的中小企業因它而迅速誕生并崛起。這是因為:第一,信息技術產業的產業鏈較長,其相關產品的生產可以分解出許多更細的、獨立的新行業,如芯片業、軟件業、互聯網業、電子商務等等。這些新分出的獨立行業,一般不需要巨大的建筑廠房和機器設備,易于創建,特別是由互聯網而產生了一種新的虛擬企業形式。第二,計算機與互聯網的應用性極廣,且易于操作,其購置成本較低,因而迅速地得到普及,并融合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之中,由此,產生了巨大的需求,推動了大批中小企業的產生。
2.知識創新是新經濟的龍頭
江澤民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術引進,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2]這段話切中時弊,提出了新經濟的要害是知識創新。西方更有許多人把新經濟說成是知識經濟的道理也在于此。進入新世紀,人類在空間技術領域、材料科學領域、生命奧秘的研究方面正孕育巨大突破。今天,知識的應用和使用效果決定著其他生產要素的使用,知識成為不可替代的第一生產要素。同時,由于知識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強加性、不可逆性、非磨損性、不可分性、可共享性和無限增長性,使得其與一般生產要素相比是有本質區別的。因此,知識創新成為新經濟的火車頭。
3.人才與市場成為競爭的主要對象
在新經濟時代,企業競爭的關鍵在于人才與市場,而且競爭十分激烈。因為時代造就了新企業成群出現,同時,也需要大批的優秀企業家和高科技人才。美國政府放寬了移民政策,從印度、中國、俄羅斯等國大批引進人才,以充實“人才庫”。以互聯網為技術基礎的現代國際金融與電子商務,以其用秒計算的速度,加劇著國際市場的競爭。在經濟全球化的信息化背景下的國際競爭中,經濟發達國家無疑處于極其有利的地位,而發展中國家應該如何加速自己國家“新經濟”的發展,如何在新的國際競爭環境下維護自己的利益,顯得尤為重要。
4.不斷開發市場資源
所謂開發市場資源就是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運用市場客體,從而達到使各種經濟資源在一定的空間內高效率地流動和配置。
第一,激活市場主體,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這主要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來實現,使企業真正達到“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提高企業追求效益最大化欲望和躲避風險本能,使企業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標,形成企業內部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的動力。我們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做法,要改革原來以終身雇傭、論資排輩和集體決策為特征的經營體制,構筑符合時代要求的、同全球化相適應的經營體制。
第二,豐富市場客體,使其為投資提供廣闊的天地。在“新經濟”時代,除了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之外,還出現了使人感興趣的第三市場,即資本市場。應該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的軟環境和硬環境,從而全方位地調動外商投資的積極性。
第三,延伸市場空間,拓展國際市場。從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到單靠本國、本地市場總是不夠的。開拓國際市場就是要充分發展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使本國飽和產品能盡快占領國外市場。只有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真正發揮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的優勢,使經濟發展插上翅膀。
5.高效政府的經濟政策是“新經濟”發展的制度保證
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對企業直接干預減少,宏觀調控增強。政府改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精兵簡政。政府有些部門人員超編、人浮于事的現象極為嚴重,政府應下決心大刀闊斧地精簡隊伍,從而加快辦事效率。第二,簡化辦事手續,加強體制改革和建設。第三,制定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
“新經濟”要求政府的直接干預減少,而著眼于為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創造必要的政策與制度條件。這些政策制度涉及財政、金融、外貿、科技、教育等各個方面,為經濟的騰飛奠定基礎。美國政府提出了經濟政策的三大支柱:第一,財政約束,以利于降低利率和刺激商務投資;其二,投資于教育、醫療保健以及科學和技術,以迎接新世紀挑戰;其三,打開國外市場,以便美國人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海外競爭。這些政策使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大國。[3]日本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經濟重建計劃,具體措施包括制定旨在扶植產業、提供就業機會的中小企業政策,其中特別強調要制定戰略性重點技術的開發政策,包括在2005年之前創造一個使所有國民在任何地方都能方便使用的超高速因特網。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都在制定一系列政策,包括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調整經濟結構,從國外吸引大量人才,發展信息產業等等,以追求經濟的新增長。
從世界范圍來看,新經濟作為一個新事物,方興末艾。今后,隨著宇航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納米技術等新技術的登臺亮相,世界新經濟一定會蓬勃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那時,人類才完全可以有理由認為:人類社會在經歷了漫長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終于迎來了知識創新的新時代!
收稿日期:2001-03-09
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西安47~50F8世界經濟導刊郭欣根20022002“新經濟”=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知識創新+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其經濟運行態勢為高增長+低膨脹+低失業率。人們對“新經濟”認識存在三個誤區,“新經濟”對經濟學提出“三個挑戰”,給予我們“五點啟示”。新經濟/信息技術/網絡經濟/知識經濟郭欣根 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院 教授 西安 710062 作者: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西安47~50F8世界經濟導刊郭欣根20022002“新經濟”=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知識創新+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其經濟運行態勢為高增長+低膨脹+低失業率。人們對“新經濟”認識存在三個誤區,“新經濟”對經濟學提出“三個挑戰”,給予我們“五點啟示”。新經濟/信息技術/網絡經濟/知識經濟
網載 2013-09-10 21: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