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初步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如何認識農村小康社會的內涵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同時對小康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并從經濟、政治、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對小康社會進行了描述。這是一個既具有時代精神,又具有中國特色,既實事求是、切實可行,又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宏偉目標,也是一個同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戰略部署相銜接、與加快推進現代化相一致、承上啟下的發展目標。這個目標的提出,是對鄧小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思想的繼承、豐富和發展。
  那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農村意味著什么?1991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三屆八中全會進行了比較完整、全面的論述,即到2000年末,“總的目標是:在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上,使廣大農民的生活從溫飽達到小康,逐步實現物質生活比較豐裕,精神生活比較充實,居住環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業發展,社會治安良好”。圍繞上述目標,有關部門經過認真調研、測算,反復征求各方面的意見,提出了由6類16項指標組成的農村小康標準指標體系。經過廣大農村干部群眾近10年的奮斗,到2000年底,除農民人均純收入等個別指標外,其他指標都達到或超過了農村小康標準。全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
  通過學習十六大報告,我們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要在全國總體實現小康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建設一個惠及全國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發展比較均衡的小康社會。具體到農村來說,至少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1)在經濟上,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為支撐,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比較完善;農業科技水平、綜合生產能力和競爭力顯著提高;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基本實現工業化;農村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降低;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就業比較充分;農戶家庭財產普遍增加,居住環境優良,農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2)在政治上,在黨的領導下,農村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明顯進步,基層民主進一步擴大和健全,廣大農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地位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村民自治更加完善,廣大農民群眾的民主選舉權、民主決策權、民主管理權、民主監督權真正落到實處,形成在村黨組織領導下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農村基層管理走上民主化、法制化的軌道。干群關系密切,社會秩序良好,農民安居樂業。(3)在文化上,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明顯加強,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農村教育事業有較大的發展,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教育體系,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農村醫療衛生、廣播電視、圖書、體育等設施比較完備,農民享有較好的衛生保健和較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廣大農村呈現健康、向上、充滿蓬勃生機的精神風貌。(4)農村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各種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人與自然的和諧更加相融,整個農村社會逐步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簡言之,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意味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將再上一個新臺階,農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將再上一個新水平,廣大農民的生活將再上一個新檔次。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
  十六大報告指出,“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但“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進行長時期的艱苦奮斗”。這是立足于我國國情作出的一個重大判斷,完全符合我國農村的實際。據有關部門的測算,到2000年底,全國小康實現程度為96%,因此說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正如十六大報告所指出的那樣,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們認為,這種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主要表現我國農村地區。經過20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國農村地區已經具備了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實基礎,但相對城市而言,農村面臨的困難較多,農村全面實現小康還有一個任重道遠的歷史過程。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要矛盾和困難在農村而不在城市;在中西部農村而不在東部農村。
  首先,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村人口占我國人口的大多數,農村尤其不發達。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由于歷史的、自然的和其他方面的種種原因,總體而言,我國農業的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還不相適應。而且各地農村的生產力水平差別較大,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和近于原始的手工勞動甚至刀耕火種同時并存,許多地方還是靠人力和畜力生產,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飯。與其他產業相比,農業的市場化程度也比較低,自給半自給經濟占相當比重。農村的科技教育文化也比較落后,文盲半文盲數量較大,不少貧困地區、邊遠地區的小學教育還沒有普及,農村勞動力中文盲和小學文化程度以下的仍占多數。這些都是在建設農村小康社會所面臨的特殊困難。
  其次,當前農業問題矛盾突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近年來,我國農業在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這兩個方面都遇到了挑戰:一方面,由于市場需求約束,絕大多數農產品出現賣難,銷售不旺,價格下跌;另一方面,自然災害比較嚴重,旱災、澇災、風災、蟲災頻繁發生,特別是一些地方連續數年持續干旱,造成農業大幅度減產。因此,從總體上看,我國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持續下跌,更是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1997—2000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分別為4.6%、4.3%、3.8%和2.1%,比上年分別下降4.4、0.3、0.5和1.7個百分點。2001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雖然達到4.2%,但只是恢復性的,基礎并不牢固,因為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是農民外出打工收入增加和糧食價格反彈,這與近幾年農民收入增長的結構特點基本一致。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1123元,同比增長5.9%,增速雖比去年有所提高,但全年的增收形勢仍不容樂觀。農民收入上不去,改善農民生活就難以實現,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更難以實現。
  再次,我國農村與城市的發展差距不斷擴大。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例,2001年全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之比為2.89∶1,即大約3個農民的收入人相當于1個城鎮居民,這一水平比1998年擴大了11%,比1990年擴大了26%,比1985年擴大了近50%。考慮到我國農民純收入中有相當部分要用于擴大再生產,自產自用部分存在高估現象,一些副產品如秸稈、廄肥等根本無法貨幣化,而城鎮居民不但沒有生產性開支,還享受多種福利補貼,因此城鄉居民的實際收入差距要比上述比率大得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資料認為城鄉居民的實際收入差距約在5∶1左右。
  除此之外,農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現代文明的發展也遠遠落后于城市。特別是目前農村還有近3000萬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老、少、邊、窮地區。縮小城鄉差距,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進而在農村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就顯得更加艱巨。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江澤民同志也指出:“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都深刻地說明了這一點。
      三、如何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
  如何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十六大報告已經指出了前進方向,這就是: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報告關于發展農村經濟方面的論述雖然不很長,但抓住了要害和關鍵。報告在這方面論述的第一句話就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突破性的提法。這個提法跳出了傳統的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的局限,站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考慮農業和農村問題,對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確實非常快,農民收入確實有了很大的增加,但由于沒能做到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所以近些年來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因此,在今后18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到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對于今后如何全面發展繁榮農村經濟,報告著重分析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二是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三是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推動農村經營體制創新。我們認為,這既是對農村改革發展20多年經驗的全面總結,又是針對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而提出來的有效措施。眾所周知,目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農產品供給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農業發展也由主要受資源約束變為受資源和市場雙重約束,出現了農產品賣難、價格下降、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新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逐步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全面升級,為農民收入增長開辟新的途徑。這就要著眼于農業長遠發展和城鄉協調發展,調整產品結構,全面提高農產品安全水平,加快實現我國農產品由產量型向質量型、專用型和高附加值型轉變;調整區域布局,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加快形成優勢區域和產業帶;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運銷業,大幅度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效益;調整農村就業結構,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引導、鼓勵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減少農民,增加農民就業機會,增加農村人均資源占有量,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同時,在政策層面上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不斷縮小;長期穩定家庭承包經營,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經營體制不斷創新;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公司加農戶等形式,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的綜合效益;積極推進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担,保護農民利益。
  總之,今后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點就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只要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發揮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放開農民手腳,充分尊重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萬眾一心地按照黨的十六大所指引的方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在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農業經濟問題京25~28F2農業經濟導刊潘盛洲20032003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在本世紀頭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為我們勾畫出了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我們認為,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更是與農業、農村、農民緊密聯系的一個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只有農村和農民全面實現了小康,我國社會才是完整意義上的小康社會。十六大報告/小康社會/農村/思考潘盛洲,中央政策研究室農村局 北京 100013 作者:農業經濟問題京25~28F2農業經濟導刊潘盛洲20032003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在本世紀頭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為我們勾畫出了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我們認為,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更是與農業、農村、農民緊密聯系的一個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只有農村和農民全面實現了小康,我國社會才是完整意義上的小康社會。十六大報告/小康社會/農村/思考

網載 2013-09-10 21:55:18

[新一篇] 關于做好新時期民族工作的幾點思考

[舊一篇] 關于出版業引入“金股份”制度的探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