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三國演義》有關的歷史資料

>>>  晚明變革與中國近代化  >>> 簡體     傳統

三國大事年表

 

184年2月 黃巾起義。
  10月 張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9月 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 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1月 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 卒年15歲
   2月 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
     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   孫堅破董卓,斬華雄。
     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192年4月 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
     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
     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193年   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   呂布攻擊曹操。 
     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195年10月 曹操領兗州牧。
     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
     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196年7月 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長安。
     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
     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197年   袁術在壽春稱帝。
     曹操討伐張繡,失敗。
     袁紹占領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 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殺呂布。
     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11月 張繡投降曹操。
     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曹操。
     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勛。
     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   曹操誅殺董承一伙。
     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     
     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 曹操偷襲烏巢。
 201年   曹操敗袁紹于倉亭。
     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5月 袁紹病死。
 203年   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
     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 曹操大破烏桓,消滅袁氏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
     曹操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6月 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劉表。
   8月 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 劉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10月 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10年   曹操建成銅雀臺。
     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馬超。
     劉備入川。
212年10月 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
     劉備駐扎霞萌關。
     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5月 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5月 孫權攻破宛城。
   7月 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 獻帝、伏后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
     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7月 曹操征張魯。
  11月 張魯降曹操。
     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16年   曹操稱魏王。
217年2月 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18年   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 劉備進位漢中王。
     關羽水淹七軍。
  10月 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稱帝,建魏國。
221年4月 劉備稱帝。
     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   孫權稱吳王。
     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4月 劉備死于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蜀吳重修和好。
     雍闿叛亂。
225年   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   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維降蜀。
     馬謖失街亭。
     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孫權稱帝。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
     馬鈞制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   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   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
     日本邪馬臺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   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1年   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   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   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6年   毋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   蜀姜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1月 司馬懿殺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姜維伐魏。
250年   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
     姜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   魏國太尉王凌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7月 司馬懿亡。
252年   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
     孫權亡,孫亮繼位。
     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   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
     姜維攻魏狄道失敗。
     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9月 司馬師廢曹芳。
  10月 曹髦繼位。
     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   鎮東將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
     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
     姜維攻魏狄道,先勝后敗。
256年4月 司馬昭討伐諸葛誕。
     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
     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
     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   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
     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瑯琊王孫休為帝。
     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60年5月 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6月 曹奐繼位。
262年10月 姜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   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鐘會和姜維密謀失敗被殺。
     司馬昭稱晉王。
     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   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12月 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   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
     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   晉文鴦擊破鮮卑族。
278年   羊祜死、杜預駐扎襄陽。
279年   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   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

 

三國地名今所在

 

七星關:今貴州畢節西南七星山上,傳諸葛亮祭旗處。
九江郡:治壽春。轄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區,魏改淮南郡。
下邳:國名(國與郡級別性質一樣,國的行政首腦稱相)治所在今江蘇睢寧西北,轄蘇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膚施,今陜西榆林東南。
上黨郡:治所在壺關,轄晉東南。
上庸郡:漢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陽縣:今河南焦作東,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即此地。
山陽郡:山東金鄉西北。
廣陵郡:治所在今揚州西北,當時屬于徐州管轄。
小沛:即沛縣的別稱。
義陽郡:湖北棗陽東南。
子午道:從長安東南的杜陵穿秦嶺到漢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東漢時曾叫漢陽郡,魏又改為天水。
五原郡:治所為九原,在今內蒙包頭西北,呂布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陜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漢時郡、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
長坂:在今湖北當陽東北。
長沙郡:當時治所在臨湘,即今湖南臨湘。
烏林:孫劉破曹處,今湖北洪湖縣東南,長江北岸的烏林磯。
巴東郡:漢末劉璋設,治魚復,即今四川奉節東。
巴郡:原來的巴郡在劉璋時被一分為三,分巴東、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閬中),巴郡治江州(今重慶)
左馮翊:漢時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稱三輔,即把京師附近地區歸三個地方官分別管理。左馮翊、右扶風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區名。魏改馮翊郡,治所在臨晉,今陜西大荔。
右扶風:見上條。魏改扶風郡,治槐里,今陜西興平東南。
右北平:治平剛,在今遼寧凌源西南。公孫瓚曾領此郡。
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天德江北岸,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時稱郡有時改國,治所均在今平原縣西南。
東平國:治無鹽,即今山東東平。
東郡:轄魯西和豫東北,治濮陽(今河南濮陽西)。
東莞郡:漢末設,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北。
東海郡:治郯(今山東郯城北),陶謙時為徐州治所在郯,后遷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
北海郡:有時稱國,治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
盧龍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西南。
白馬:在今河北滑縣,當時在黃河南岸,與北岸黎陽津相對。
白帝城:在四川奉節白帝山上,是東漢處公孫述建,他自以為是白帝,故命名。
漢中郡,治南鄭(今陜西漢中東)。
永昌郡:轄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韋,即今云南保山東北。
弘農郡:治弘農縣,即舊函谷關地,在今河南靈寶北。轄黃河以南,宜陽以西。
遼東郡:治襄平,即今遼陽。
遼西郡:治陽樂,即今遼寧義縣西。
西縣: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處,在今甘肅天水西南。
西河郡:漢時西河郡轄今內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地區。治茲氏,即今汾陽。
揚州:漢揚州包括江蘇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國時魏、吳各有揚州,吳揚州治建業,魏揚州治壽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東南。吳后改西陵,晉又改夷陵。
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當時在黃河以南。從延津東北至滑縣的渡口,也統稱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廣西合浦東北。
會稽郡:治三陰,即今紹興,轄浙江的錢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吳又增設臨海、建安等郡,轄地縮小。
交州:東漢交州治番禺,即今廣州,轄今兩廣及越南北部。吳分交州為交州和廣州,廣州治番禺,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和兩廣的雷州半島和欽州地區。
齊郡:治臨淄(在今山東臨淄)。
朱崖郡:孫吳時設置,治徐聞,在今雷州半島的徐聞縣西,稱海南島為朱崖洲。
并州:東漢和魏治晉陽,轄今山西大部以及內蒙、河北各一部。
米倉道:從漢中沿著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漢時治安陸(今湖北云夢),轄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國時魏吳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夢西南),吳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慶嘉陵江北岸。
汜水關: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也就是虎牢關,演義里把一個關兩個稱呼誤以為兩個關。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鎮原東北。
祁山:在今甘肅禮縣東北。
陽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
陽平關:漢陽平關在今陜西勉縣白馬河與漢水交接處,蜀漢的陽平關在在漢陽平關南,今寧強西北。
陰平郡:曹操時設立,治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后被蜀漢占有。鄧艾滅蜀時經過的陰平道是指從今文縣穿越岷山山脈,經過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沮水、漳水之間。
趙國:即邯鄲郡,治邯鄲。
蒼梧郡:治光信(今廣西梧州),轄梧州及湖南、廣東一部分。
赤壁:一般認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說武漢以南的赤磯山。蘇東坡把湖北黃岡的赤鼻磯誤作赤壁,又被稱為東坡赤壁。
鄴:今河北臨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吳郡:治吳縣(今蘇州),轄今蘇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內。
廬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廬江西南。
廬陵郡:孫策時設置,治廬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國:治相縣,在今安徽,和沛縣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北。
陸口:即蒲沂口,蒲磯口,陸水入長江處,魯肅、呂蒙屯兵處。
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隴西。
陳倉:在今陜西寶雞市東。
陳國:獻帝時改陳郡,治陳縣,即今淮陽。
陳留郡:治陳留,在今開封東南陳留城。
昭陵郡:吳開始設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陽。晉為避司馬昭諱改邵陵郡。
青州:轄今山東東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臨淄。
青溪:吳在建業城東南開運河,從鐘山西南經今市區入秦淮河。
武鄉:諸葛亮封武鄉侯,在漢中東北。
武昌:原名鄂縣,今湖北鄂城,孫權時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肅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肅成縣西。
武陵郡: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轄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廣西桂平西。轄今廣西大部。
芒碭山:在河南永城東北,分芒山和碭山,演義中張飛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漢昌邑郡或國、山陽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東巨野東南。山陽郡和獻帝被廢后居的山陽縣不是一個概念。
昌黎郡:魏始設置,治昌黎,(今遼寧義縣)。
金城郡:轄今甘肅蘭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肅永靖西北),漢的金城縣是指今蘭州,不在金城郡轄內。
京城:今江蘇鎮江,209-211年孫權從吳移治此。東晉開始改叫京口。
兗州:轄今山東西南和河北東部,治昌邑。
河內郡:轄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懷縣,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東郡:轄今晉西南地區,治蒲坂,關羽為河東人。
河間郡:有時是國。治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
河南郡:治洛陽,東漢時郡的首腦稱河南尹。
瀘水:今雅礱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礱江交匯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戰后硫備曾駐軍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長江口。
定襄郡:治今內蒙和林格兒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東北。
房陵郡:東漢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縣。
建業:今南京。
建寧郡:原叫益州郡,劉備時改,治昧縣(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孫吳時分會稽設置,浙江、福建由此開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甌。
始興郡:孫吳分桂陽郡設置,治曲江,在今廣東韶關南。
始安郡:孫吳分零陵郡設置,治始安,在今廣西桂林。
沓中:姜維屯兵處,在今甘肅舟曲西、岷縣南。
城陽郡:治莒縣,即今山東莒縣。
荊州:轄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貴州、兩廣各一部分。原治漢壽,在今湖南常德,劉表治襄陽,后吳魏各有一部分,吳治江陵,魏治襄陽。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轄今天津及河北、山東各一部分。
南陽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孫吳曾移治公安。
滎陽郡:曹魏時始設置,討董卓時尚未有滎陽郡,更無滎陽太守的稱呼。
趙郡:在今河北邯鄲一帶,治邯鄲。
臨川郡:孫吳在今江西撫州一帶分豫章郡設臨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東南。
臨渝:又稱渝關,即今山海關。
幽州:轄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稱廣川國,治信都縣,在今河北邢臺西南。
濟陰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濟南郡:治東平陵,即今山東章丘西,晉移歷城(今濟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東泰安東北。
桂陽郡:治彬縣,即今湖南彬州,轄今湘南粵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漢水入長江處,也稱漢口、沔口、魯口。孫吳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孫權在赤壁之戰前駐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吳,只是把柴桑作為臨時指揮部。
逍遙津:在今安徽合肥東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東,曹魏時移彭城。
膠東郡:有時是國,治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
高陽郡:治高陽,即今河北高陽。西漢初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是高陽鄉,在今河南,與高陽郡無關。
益州:轄今四川、陜南、甘肅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貴大部。本來治雒(今廣漢北),劉焉時移綿竹(今德陽東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晉寧東,益州郡和益州是兩個概念。蜀漢改為建寧郡。
涼州:轄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陜西、內蒙各一部分。原治隴縣(今甘肅張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瑯邪國:治開陽,即今山東諸城,諸葛亮是瑯邪人。
梓潼郡:劉備稱帝前分廣漢郡設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嶺太白山發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漢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這兩條河谷開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陜西眉縣西南。
清河國:治甘陵,在今山東臨清東。
涿郡:治涿縣,即今河北涿縣。
淮陽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陽。
淮南國:治壽春(今安徽壽縣),轄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漁陽郡:治漁陽,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劉備始設置。
梁國:治雒陽(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縣(今河北蠡縣),建安末廢。曹魏時又改博陵縣為博陸縣。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蔭:在今四川廣元西南,蜀漢改漢壽。
健為郡:治武陽(今四川彭山東),轄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貴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肅莊浪東南。
穎川郡:轄今河南中部,治陽翟(今河南禹縣)。
魯郡:治魯縣(今山東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縣,在今敦煌西。
渭橋:漢時在長安附近有渭橋,中渭橋在今咸陽東十公里處,東渭橋在灞水入渭水處,西渭橋在今咸陽南。
零陵郡:轄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當時的零陵縣在今廣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轄地北到松潘,南至宜賓。
雍州:東漢末始設置,曹魏時轄今陜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及寧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陽郡:漢末孫權設鄱陽郡,治鄱陽縣,就在今江西鄱陽。
譙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國設譙郡,治譙縣,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譙縣人。
黎陽津:在今河南浚縣東,是古黃河北岸的重要渡口,與南岸白馬津相對。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轄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孫吳劃分了幾個郡,轄地縮小。
冀州:治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轄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東、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遼寧遼陽。
襄陽郡:治襄陽,即今河南襄陽。

 

三國官職表

三國是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于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始與220年魏國代漢,終于265年晉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0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大將軍:戰國時始置,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東漢時多由貴戚充任。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等,除驃騎大將軍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國時夏侯惇、姜維等人皆為大將軍。
  大司馬:漢武帝(劉徹)廢太尉設大司馬,光武帝(劉秀)又廢大司馬為太尉,故大司馬即太尉,為掌管軍政和軍賦的最高官職,即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東漢時與司徒、司空并稱三公。
  大司農:秦時稱治粟內史,景帝改稱太農令,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為大司農。魏初設大農,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1年)改稱大司農,蜀、吳亦各有大司農。兩漢時大司農掌管租稅、錢谷、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而到了三國時期,由于權力的分散則只能負責這些物資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鴻臚:秦時稱典客,漢初稱大行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為大鴻臚,掌管接待賓客之事。九卿之一。
  衛 尉:秦時始置,漢景帝(劉啟)初更名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復原名,掌管宮門警衛。九卿之一。
  太 尉:同大司馬。曹丕即位后任賈詡為太尉。
  太 傅: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曹睿即位后人鐘繇為太傅。
  太 常:秦時稱奉常,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為太常,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禮儀。其屬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藥、太醫(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 仆:秦和兩漢均設太仆,王莽一度更名為太御,掌管輿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 守:秦時設郡守,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之最高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少 府:秦和兩漢均設少府,王莽稱共工,與大司農一同掌管財貨。不過大司農掌管國家財貨,而少府則管供養皇帝。其屬官有掌管御用紙、墨、筆等物的守宮令、掌管刀劍弩機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為宮廷治病的太醫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時始置,東漢時由宦官担任,掌管文書和傳達詔令,權力極大。
  中書監令:曹操為魏王時,設置秘書令以處理尚書章奏。曹丕于黃初初年改秘書令為中書令并特置中書監,使之排在中書令之前。
  中領軍:曹操為丞相后置領軍,不久改為中領軍,掌管禁衛軍。
  中護軍:曹操為丞相后置護軍,不久改為中護軍,掌管禁衛軍,地位略低于中領軍。
  長 史:秦時始置,西漢時丞相下有兩長史,其職務相當于秘書長,即最高國務機關中事務主管。將軍幕府中亦有長史,為幕僚之長;可分令部隊出戰的稱為將兵長史。東漢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設長史,職任頗重。三國沿置不改。
  從 事:刺史的佐官如別駕、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稱為從事。
  倉曹掾屬:主管倉谷之事的官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
  司 徒: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 空: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水土及營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隸校尉:漢武帝始置,負責督率京城徒隸,從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簡稱司隸。劉備在蜀稱帝時以張飛為司隸校尉。
  司金中郎將: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鐵、錢幣和農具的鑄造的官員。
  主 簿:漢始置,掌管文書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設有主簿。
  功 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記錄功勞。
  東西曹掾屬:曹操為丞相后下設東、西曹掌管人事工作,東曹主管二千石官員的任免,西曹主觀丞相府官員的任免。其負責人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
  丞 相:戰國時始置,為百官之長。東漢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復置,曹操自任丞相。“丞”與“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來處理國家事務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員。
  光祿勛:秦時稱郎中令,漢武帝更名為光祿勛。王莽稱司中,東漢又稱光祿勛。曹操為魏公后設郎中令,黃初元年(220年)又稱光祿勛,掌管宿衛宮殿門戶。其屬官有掌管賓贊受事的謁者、掌管御乘輿車的奉車都尉、掌管副車馬匹的附馬都尉、掌管羽林騎的騎都尉,而大夫、中郎將等官是否是光祿勛的屬官尚有爭議。九卿之一。
  執金吾:秦時稱中尉,漢武帝更名為執金吾。王莽稱奮武,東漢復稱執金吾。曹魏先稱中尉,黃初元年更名為執金吾,掌管宮外巡衛。衛尉巡行宮中,執金吾則徼偱京師。天子出行,執金吾為先導。“吾”當御講。
  別 駕: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視察為職,別駕則另乘傳車,輔助刺史出巡,故稱別駕。
  廷 尉:秦時始置,漢景帝更名為大理,自后或稱廷尉,或稱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獄訟,是各地上訴的最高司法機關。“廷”字系直、平之義,治獄貴直而平,故以為號。廷尉的屬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監,成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縣令長:春秋戰國時始置,一縣的行政長官,人口在萬戶以下的縣的長官稱為令,萬戶以上的稱為長。縣令長的佐官有掌管軍事、治安的縣尉和掌管文書、倉獄的縣丞,一般每縣有丞、尉各一人,大縣有尉兩人或更多。
  尚 書:“尚”就是執掌的意思。秦漢時,尚書只是少府的屬官,掌管殿內文書,地位很低。漢武帝時,設尚書五人,開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圍辦事,地位逐漸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書。吏部又稱選部,掌管選用官吏;左民掌管繕修功作、鹽池園苑;客曹掌管少數民族和外國事務;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度支掌管軍國支計。其中以吏部尚書最為重要。
  尚書令:秦時始置,為尚書臺首長,是直接對皇帝負責、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腦。尚書令的副手為尚書仆射,曹魏置尚書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時稱左右仆射。若尚書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時以五曹尚書、二仆射、一令為八座。
  尚書郎:尚書臺內負責起草文書的官員。東漢選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書臺,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侍 中:秦時始置,為丞相的屬官,掌管拾遺補缺、贊導、陪乘、出而負璽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 正:秦時始置,王莽稱宗伯,東漢復稱宗正,掌管皇族與外戚事務。兩漢皆以劉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東將軍:統領青、兗、徐、揚四州,屯駐揚州。
  征南將軍:統領荊、豫二州,屯駐新野。
  征西將軍:統領雍、涼二州,屯駐長安。
  征北將軍:統領幽、冀、并三州,屯駐薊州。
  刺 史:秦時始置,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刺,檢舉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 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書之類稱為“中”,“治中”即為管理文書檔案之意,后來逐漸演變為一種固定的官職。
  參 軍:東漢末曹操以丞相總攬軍政,其僚屬往往以參丞相軍事為名,即參謀軍務,簡稱“參軍”。
  河南尹:東漢建都于河南郡洛陽縣,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官不稱太守而稱尹,掌管洛陽附近的二十一縣。
  典農中郎將:漢末曹操置典農中郎將和典農校尉,均掌管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僅有所治郡國大小之別,職權相當于太守。
  城門校尉:西漢始置,掌管京師城門的屯兵。
  相 國:即丞相。
  將作大臣:秦時稱將作少府,漢景帝更名為將作大臣,掌管宮室、宗廟、路寢、陵園地土木營建。
  給事中:秦時始置,西漢沿置,東漢省,魏復置。為將軍、列侯、九卿,以及黃門郎、謁者等的加官。
  都 督:三國始置都督和大都督,為領兵官,其中大都督為最高軍事統帥。
  校 事:曹操臨時設置的小吏,負責伺察群臣的微過小罪。
  監冶謁者:三國時魏置,掌管冶鐵的專官
  御史大夫:掌管彈劾、糾察的官員,其位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黃門侍郎:秦漢時,宮門皆黃色,故號黃門。黃門侍郎因在黃門內供職而得名。
  散騎常侍:三國魏置,即漢代散騎(皇帝的騎從)和中常侍的合稱,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以備顧問。
  督 軍:高級統兵長官,位在相國、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 郵:漢代各郡置督郵官,掌管督察糾舉所領縣鄉違法之事,兼管宣達教令、訟獄捕亡等事。

安南將軍 四安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三品,掌征伐。
  安東將軍 四安將軍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吳有置,蜀無。
  安遠將軍 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
  兵曹掾  東漢太尉屬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將軍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  漢武帝時,置八校尉領北軍,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門屯兵。東漢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國均置,為天子禁軍首領之一。
  驃騎將軍  漢武帝始置,以霍去病為之,秩位同大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三國均置。
  別駕從事  即別駕從事史,漢制,刺史屬吏之長,因跟隨刺史出巡時要另乘專車,故稱別駕,三國因置。
  別部司馬  漢制,大將軍屬官有軍司馬,秩比千石。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為別部司馬,共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  
  從事中郎  漢魏時,三公及將軍府均設從事中郎,職參謀議,為在長史、司馬下。
  從事祭酒  三國蜀置,為州牧的屬官。從事之長,稱為祭酒。
  車騎將軍  漢制,僅次于大將軍、驃騎將軍,金印紫綬,地位相當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師兵衛,掌宮衛。第二品。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級將領。吳同魏制。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大理  秦以廷尉為最高司法長官。漢時改為大理。魏時為第三品,中二千石。黃初元年改為廷尉。吳亦如之。
  大尚書  吏部尚書的別稱。魏晉尚書分曹治事,吏部尚書為首曹,故稱大尚書。
  大長秋  秦置將行,為皇后宮官。漢改為大長秋,秩二千石,職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見給賜宗室外戚及充當皇后出行隨行,常為宦者任。三國因之。 
  東中郎將  秦郎中令屬官有左中郎將,漢屬光祿勛,秩比二千石。主輪番執戟宿衛天子。魏因置。亦作東中郎將。比二千石,第四品。吳蜀亦置。
  東觀令  東觀原為東漢宮名,為宮中藏書之處。三國吳置東觀令,職司董理經籍,掌修國史。
  東曹屬  漢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職稱掾,副職稱屬,皆比二百石。東曹副職吏員稱東曹屬。三國因之。
  東曹掾  漢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東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為刺史,后主二千石長吏及軍吏的遷除。三國因之。
  蕩寇中郎將  中郎將秦漢時即設有是官,為皇帝的宿衛侍從官。秩位次于將軍。東漢三國事名號漸多,各國自相署置。蕩寇之名僅吳有置,魏蜀未見。
  蕩寇將軍  東漢末始有此名。三國均置,秩為第五品。
  督軍校尉  三國吳置,校尉在將軍和中郎將之下。
  督軍從事  刺史、州牧之屬官,多稱從事史,分主各事。東漢末臨時設置屬軍事之從事史頗多。
  都督  領兵將領或地方軍政長官之稱。蜀于邊緣諸郡皆置都督領兵屯守。
  邸閣督  邸閣為囤積糧谷之所,其督為守備屯所士卒之長。
  典學從事  漢制,司隸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設從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設典學從事,總領一州之學政。
  典曹都尉  蜀置,劉備定蜀,較鹽鐵之利而設鹽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屬之,掌供繼軍糧。
  都尉 都尉名官甚多,多為主兵武官。地方郡國都尉,主兵。
  都護  漢宣帝時,置兩域都護,為加官。東漢光武帝時設都護將軍。三國魏沿置。蜀有中都護、行都護之號,職權如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吳設左右都護,盡護諸軍。
  奮威校尉  校尉為次于將軍之武職。有各種名號,奮威校尉僅三國吳置。
  奮武校尉  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奮武校尉僅吳置,魯肅任之。
  奮武將軍  漢末,曹操、呂布曾任是官。三國時魏吳有置,蜀未見。
  奮威將軍  西漢始置。三國均置,第四品。
  符節令  秦漢時置此官,屬少府,掌府節。魏置符節令,別為一臺,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節、銅虎符、竹使符。吳蜀亦置。
  奉尚  “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車都尉  漢武帝時設奉車、駙馬、騎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車都尉掌御乘輿馬。魏時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輔國大將軍  后漢時期設立的高級將軍位,位在“四鎮”大將軍之上。
  輔國將軍  漢獻帝時伏完任此官。三國時均置此號。
  關內侯  秦置。爵第十九級,位次于列侯。有其號,無國邑。 
  光祿大夫  秦郎中令屬官有中大夫,漢更名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時為第三品,位次三公。無固定職守,相當于顧問。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優重。  
  橫江將軍  三國時僅吳置。以魯肅任之,鎮守沿江轄地,用以橫掃來犯之敵,故名。
  黃門丞  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黃門令之佐吏有丞、從丞各一人。
  黃門令  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諸宦者。  
  護軍  秦置護軍都尉。漢初又稱護軍中尉。武帝時設護軍將軍。護軍之號,有時即指竣軍將軍或中護軍之簡稱。
  護軍將軍 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曾任此職,盡護諸將。漢武帝時屬大司馬。建安12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魏亦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護軍。
  侯相  即列侯封國的相,主治民,如縣令、長。
  后典軍  三國時蜀于監軍之下置典軍,分前、后、中三典軍。吳亦置,但分左、右、中。
  后將軍  東漢雜號將軍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時為第三品。
  虎威將軍  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魏吳有置。
  虎賁中郎將  《周禮·夏官》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儀衛。漢平帝元始元年更名為虎賁郎,置中郎將統領。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將  三國吳置,胡綜任之。
  金曹從事  三國吳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貨幣鹽鐵事。吳置金曹從事,胡綜任之。
  建武將軍  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將軍  曹魏置,第四品。吳蜀亦置。
  監農御史  為御史中丞的屬官。秦置御史大夫,漢因之。有兩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轉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臺的長官。御史臺屬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監農御史為其中之一。三國吳有置,魏蜀未見。
  監軍  春秋有載,三國均置。無定員,隨事而設。諸州不置都督時置此官。將軍領兵出征時,多置監軍。
  記室  東漢置,諸王、三公及大將軍都設記室令史,掌章表書記文檄。
  家令  太子屬官。秦置,魏時為第五品,秩千石,主倉谷飲食,職似司農、少府。
  軍師  三國時各國均設軍師官,皆參與主持軍事謀議等事。
  軍祭酒  即軍師祭酒,陳壽撰《三國志》避晉景帝司馬師諱,改為軍祭酒。魏時為第五品。
  軍議校尉  參議軍事的官位。
  諫議大夫  秦時,郎中令屬官有大夫,掌議論、顧問、應對。漢武帝置諫大夫,東漢時改稱諫議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吳無考。
  立武中郎將  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立節中郎將  三國吳置。陸抗任是職。
  領軍  是中領軍或領軍將軍的簡稱。曹操為丞相時置,掌禁兵。
  領軍將軍  領軍中資重者之稱。資輕者為中領軍。掌禁兵。
  列侯  爵位名。秦漢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其最高級叫徹侯。后因避漢武帝諱,改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綬,有封邑,得食租稅。魏初如漢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  漢代少府屬官有尚書令史,蘭臺令史。諸公府亦設令史,地位低于掾史。曹魏公府及諸將軍府設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  秦漢時縣官管轄區萬戶以上者稱令,萬戶以下者稱長。
  秘書  掌管禁中圖書秘記。漢桓帝始置。
  秘府郎  三國吳置,掌校秘書。
  門下循行  漢制,郡守三吏有門下循行,類似門下客,不主實事。
  門下督  將帥府屬官。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府均置門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屬有門下錄事、門吏、門下書吏各一人。
  南中郎將  光祿勛屬官。魏時秩二千石,蜀亦置,吳無。
  破虜將軍  東漢雜號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五品。李典、孫堅曾任。
  平戎將軍  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平東將軍  漢置,魏時為第六品。呂布曾任是官。
  平南將軍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北將軍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西將軍  魏時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偏將軍  將軍中地位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第五品。三國均置。
  前護軍  魏及蜀皆置護軍,唯蜀護軍分為前、后、左、右、中五護軍。
  前將軍  三國時常設的高級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臨時設置的雜號將軍。三國時品級下降,為第三品。開府治事,屬官有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
  前軍師  東漢始有軍師之名。分前后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騎都尉  兩漢均置,屬光祿勛,秩比二千石,掌監羽林騎,無定員。
  勸學從事  漢制,司隸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設從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設勸學從事,為州之學官,地位略次于典學從事。
  儒林校尉  校尉為次于將軍的武官,其名號甚多。由于其職務掌的不同,名號亦異。儒林校尉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職。
  上大將軍  吳孫權黃龍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陸遜任是職。
  綏南中郎將  三國魏蜀二國置有此官。士燮、張翼曾任是職。
  射聲校尉  漢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時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衛兵,吳蜀亦置。
  司馬  《周記·夏官》記大司馬之屬有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春秋晉作三軍,每軍別置司馬。漢宮門及將軍、校尉屬官有司馬。邊郡則設千人司馬,專掌軍事。曹魏公府及大將軍府設司馬,秩千石,主軍事。
  司鹽校尉  又稱鹽府校尉。劉備定蜀時置,主較鹽鐵之利。吳亦置,主管海鹽生產諸務。
  師友從事  漢制,刺史州牧的屬官有從事史,分為別駕、治中、簿曹、兵曹從事等。漢末或置師友從事,僅為榮譽職位,無固定職守。
  師友祭酒  漢制,郡守延攬郡內人材,養于府中,專事謀議,稱為散吏,其地位或相當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稱為祭酒。
  庶子  太子府屬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職如三署郎。
  舍人  秦始置,輪番當班宿衛太子。魏時為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書選曹郎  三國吳置尚書郎分曹治事,有選曹郎。
  尚書右選郎  三國蜀置尚書郎分曹治事,有選部,分左右,有右選郎。楊戲曾任。
  尚書吏部郎  曹魏置尚書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尚書仆射  尚書臺副長官。秦置,屬少府,主文書啟封,尚書令缺,代其事。魏時置尚書仆射二人,分左右,秩六百石,第三品。吳、蜀置一人不分左右。
  都尉尚書  秦為少府屬官。掌殿內文書,地位很低。西漢以后職權漸重,置尚書,員五人,一人為仆射,四人分曹治事。東漢時尚書臺正式成為總理國家政務的中樞。魏置尚書,有令一人,仆射二人,尚書五(分為五曹)稱八座,五曹尚書中除吏部尚書外,其他但稱尚書。吳蜀亦置。
  尚書令史  西漢尚書郎下有令史,東漢增至十八人,秩二百石,分屬六曹,主書寫文書。魏時為第八品。
  書部書部  從事之省稱。孫權置,胡綜任之,典軍國密事。
  書佐主辦  文書的佐官『制,州郡門下及諸曹皆有書佐,在外由州郡長官自行辟除。書佐除諸曹外,因屬州郡長官親近屬吏,故又稱門下書佐。
  屯騎校尉  漢武帝時始置,掌騎士,東漢改驍騎,后復置,掌宿衛兵。魏沿置,秩比二千石,第四品,隸屬中領軍。
  太子太傅  商、周兩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為太子的師傅。漢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東漢秩中二千石。太子對其執弟子之禮。三國因置。
  太中大夫  秦始置,職掌言議,顧問應對,為天子高級參謀。魏時為第七品,秩千石,吳蜀置同。
  亭侯  爵位名。秦漢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其最高級叫徹侯。后因避漢武帝諱,改為通侯。后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祿于鄉、亭者稱為鄉侯、亭侯。
  討逆將軍  東漢雜號將軍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討虜將軍  東漢雜號將軍之一。蜀置此官,吳因孫堅曾任此職,后不復置。
  討寇將軍  魏置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武衛都尉  三國吳置,孫桓、孫峻曾任。
  武衛將軍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衛中郎將。曹丕改為武衛將軍,許褚任之,都督中軍宿衛禁兵。吳亦置,典宿衛。
  無難右部督  三國吳置。禁軍無難營分左右兩部,均設督統之。故有是稱。
  五官掾  漢代郡太守自署屬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員缺,則署理或代行其事。為太守的左右手,地位與功曹史相上下。
  王  秦漢以后帝王改稱皇帝,王成為封爵的最高一級。
  尉  古代武官多以尉為名。春秋時有軍尉。秦漢時有太尉,掌武事;廷尉掌刑獄。郡有都尉,縣有縣尉,均為地方掌武事之官,簡稱尉。
  衛將軍  漢文帝始置,位亞三司,第二品。在將軍中次于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選曹尚書  列曹尚書之一,掌選拔官吏事。漢承秦制,設尚書,屬少府。漢成帝時,設四尚書,分四曹辦事。漢光武帝時,改常侍曹為吏曹,掌選舉祠祭事。此即選曹尚書之由來。魏改選部為吏部。
  先登校尉  三國時統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吳置。
  鄉侯  漢制,列侯,所食縣為侯國。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東漢后期,增設縣侯、鄉侯、亭侯等爵位。
  相國參軍  曹操為漢丞相時置參軍,第七品。
  校事  曹操初置,至嘉平中罷。吳亦置。職充皇帝耳目,刺探臣民言行,上察宗廟,下攝眾官。或做典校、校曹。
  校尉  秦置。漢置八校尉,掌管特種軍隊。漢制,一般軍隊中將軍以下的武官有校尉。三國因之。
  洗馬  即太子洗馬。太子屬官。秦始置,職掌如謁者,太子出行為前導。魏時為第七品,秩六百石。
  相  職如郡太守。魏諸王國各置相一人,秩二千石,第五品。
  西曹掾  漢制,丞相、太尉屬吏分曹治事,有西曹。吏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初主領百官奏事,后改為主府內官吏署用。魏時丞相、大將軍及司徒、司空等府內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第七品。
  西部都尉  秦有郡尉,漢景帝時更名為都尉,秩比二千石,掌佐助太守分管軍事,維持境內治安。三國因之。每郡置都尉一人,大郡或置二人,分管境內東西,或南北。
  翼正都尉  三國吳東宮屬官。孫登為太子時,諸葛恪為左輔都尉,張休為右弼都尉,顧譚為輔正都尉,陳表為翼正都尉,是為四友,以佐太子。
  羽林中郎將  漢宣帝始以中郎將監羽林,東漢置羽林中郎將,秩比二千石,掌宿衛侍從。魏時為第五品,秩比二千石,主羽林郎。
  越騎校尉  漢武帝始置,掌越騎。東漢沿置,設越騎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衛兵。三國均置。
  掾  古代屬官的通稱。如掾屬、掾佐、掾吏、掾史等,簡稱掾。
  牙門將軍  魏文帝黃初年間始置,第五品,無定員。蜀吳亦置。
  揚武將軍  東漢年間有此職,三國均置。
  右部督  全稱為帳下右部督。三國時將軍開府者,其屬官有帳下督一人,第七品。陸遜曾為孫權帳下右部督。
  右中郎將  西漢始置,秩比二千石、主右署郎,職隸光祿勛。魏時為第四品,秩比二千石。
  右國史  三國吳置,與左國史并掌修國史。
  右大將軍  三國蜀于建興十三年初置大將軍。景耀初分置右大將軍。
  右護軍  三國皆置護軍,分左右。
  右將軍  漢有此職,金印紫綬,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諸吏、給事中等號則得以宿衛皇帝、參與中朝議、決定軍國大事,再領尚書事則負責實際政務。魏時為第三品,有官屬。
  議郎  郎中令的屬官,為郎官中地位較高者,秩六百石,掌顧問應對,無常員,三國沿置。
  議曹從事  兩漢的州刺史或州牧的屬官,有從事史或從事若干人,分司州政。
  佐軍司馬  漢中郎將屬官有佐軍司馬。孫堅曾任。
  奏曹掾  漢制,三公府設奏曹,主奏議事。曹魏丞相府置奏曹掾,比三百石。吳亦置。
  贊軍校尉  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贊軍校尉為吳置,魯肅任之,助周瑜參贊軍務,故以贊軍名之。
  折沖將軍  魏所設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吳亦置,蜀無。
  折沖校尉  漢末,曹操任奮武將軍,任夏侯惇為折沖校尉,后不置,蜀無。
  左執法  三國吳置,為御史臺屬官,與中執法、右執法共同平決諸官事。
  左典軍  三國吳置左、右、中三典軍,領營兵。
  左節度  吳始置,典掌軍糧。分左右。
  左司馬  漢制,將軍府多置司馬,職位僅次于軍師、長史。漢末曹操表孫權為討虜將軍,權任顧雍為左司馬,當為討虜將軍之屬官。
  左軍師  曹操為丞相時置左軍師一人,第五品。三國吳置,但不屬丞相,而以三公領之。
  左丞相  秦置丞相,分左右,秦人尚左,以左丞相為正,右丞相為副。漢人以右為尊,故右丞相為上。三國吳置丞相,分左右,后僅置一人。
  左右都護  三國吳置,黃龍元年,拜陸遜為大將軍、右都護,諸葛謹為大將軍、左都護。
  左護軍  秦有護軍都尉。漢有護軍中尉,屬大司馬。東漢有中護軍,為將軍幕府之員,非朝廷列職。曹操為漢丞相時置護軍,后改稱中護軍,第四品,掌禁軍。后隨州都督置護軍,第五品。諸要鎮及將軍出征皆置諸護軍,第六品,其中有左護軍。吳蜀亦置。
  左將軍  漢有左將軍,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綬,掌京師兵衛及戍守邊隘,討伐四夷。平時加諸吏,給事中等號,則得以宿衛皇帝,參與中朝朝議,決定國家大事,若領尚書事就負責實際政務。魏時為第三品。  
  長  秦置縣令、縣長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不足萬戶為長。魏時為第八品,秩三百石。
  長樂少府  漢制,太后宮官皆冠宮名。景帝前置長信詹事,掌皇太后宮。公元前144年改為長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因皇太后所居宮復長樂舊名,更名長樂少府,位在少府正卿之上。蜀皇太后亦稱長樂宮,因置此職。
  長水校尉  漢制,為武帝所置,京師屯兵八校尉之一,掌長水胡騎,秩二千石。長水為地名。胡騎近長水,故名。三國因置。
  振威將軍  東漢雜號將軍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鎮東將軍  第二品,位次四征將軍,領兵如征東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北將軍  第二品,位次四征將軍,領兵如征北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南將軍  第二品,位次四征將軍,領兵如征南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西將軍  第二品,位次四征將軍,領兵如征西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北大將軍  品級與鎮北將軍同,資深者加大將軍名號,不常置。
  鎮南大將軍  品級與鎮南將軍同,資深者加大將軍名號,不常置。
  鎮軍將軍  秩位次于鎮軍大將軍,第三品。
  鎮軍大將軍  位在大將軍之下,第二品,不常置。兩漢均設有大將軍之職,位比三公。大將軍之上加各種名號者,東漢三國逐漸增多,三國均設此官。
  征虜將軍  魏沿漢制,第三品。吳蜀亦置。
  征西大將軍  東漢之大將軍中有征西大將軍。魏及蜀之征西將軍中以資深者為征西大將軍。吳亦置。
  征南中郎將  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中領軍  曹操為漢相時置領軍,后改為中領軍,第三品,掌禁軍,主五校尉、中壘、武衛三營。蜀亦置,并有領軍、前領軍、行領軍。吳稱領軍將軍。
  中軍師  魏置,為丞相屬官,第五品。
  中散大夫  秦漢諸大夫有中散大夫。凡大夫皆職掌言議,顧問應對,無固定職事。魏時為第七品,秩六百石。
  中郎  秦置,漢沿之,屬郎中令,其長稱中郎將。漢武帝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將,以五官中郎將統領中郎。曹魏置中郎,隸光祿勛,第八品,秩六百石。
  中郎將  秦置中郎將統領供事禁中的郎中。漢武帝時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將,秩皆比二千石,隸屬光祿勛,侍從天子、隨行護駕。東漢時其職主要為協助光祿勛考課察舉三署諸郎,后還譴其領兵,增加各名號中郎將甚多。
  中監軍  蜀置,為加官。
  中書丞  三國吳置,為中書監、中書令的屬官。
  中庶子  周代始置,掌管諸侯卿大夫的庶子的教育管理。漢沿置,為太子屬官,職如侍中,為太子近臣。秩六百石,第五品。
  治中從事史  漢置,是州刺史的助理,主州府文書案卷,居中治事,與別駕從事史分別為州府內外總管。
  主記  東漢州郡設專管記事、簿書的主記室,主記室員是主記室史,簡稱為主記,是州郡中僅次于主簿的親近屬吏。魏沿置。
  著作郎  三國魏明帝太和中始置,掌編撰國史,屬中書省。
  昭德將軍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將軍  魏置,為第五品。
  昭信校尉  三國時蜀置,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號。
  州牧  古分九州,每州置牧,為一州之長。漢武帝時分十三部州,每州置刺史一人,監察地方。成帝時改為州牧。后復為刺史。靈帝時又改為州牧,位在郡守之上,已由監察官發展為總攬地方大權的行政長官。


三國官制的組織和特點

 

三國官制和兩漢官制基本相同。但是三國畢竟是另一個時代,而且是三個國家,其官制不可能和兩漢有很多地方相同,或相同之處無任何差異。可惜對此不能做詳細闡述。原因一是缺乏三國的官志材料,可以說從有三國時起就較其它朝代缺乏這方面的材料;二是后世研究的成就也不多,大概以為三國和漢朝相同,不需要進行更細致的研究,正是造成這一問題的癥結所在。現在要像其它朝代一樣羅列魏、蜀、吳三國的各級官制組成辦不到,只可就其大致巳知的官制說明曾經存在過的官制組成梗概。特點結合其中,不再贅述。

一.魏國的官制組成和特點   
  三國之中,只有魏國是和東漢一脈相承下來的國家,而且兩個朝代很難找出一個劃時代的嚴格標志。以魏文帝即位為始,則名義上說得通,實際上不符合;以建安元 年曹操迎漢帝都許昌為界線,貫際上有道理,名義上分
不開。所以在官制上魏漢非常相似,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段里,既是漢又是魏。魏文帝及其后繼者又無根本改變,二者相同之處必然較多。此其一。在三國之中,魏國占地廣闊,建國最早,盡管蜀、吳都不承認,而客觀的印象,魏國總有代表中央或全國最高統治者的氣魄。這就使魏國在官制上比較齊全。此其二。魏國不但上承于漢,而且下接于晉,這表明魏國在統治過程中治國有方,晉以魏為基礎建立一代新王朝,減蜀、減吳,實現又一次大一統。在官制上三國時期的真正創新,大多出于魏國。此其三。以上三點可以說是魏國官制組成上的特殊之處,或說特點亦可。
  丞相、相國,建安十三年漢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六月,曹操為丞相,總攬朝政。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嗣位為丞相。建安末鐘繇曾為相國。文帝初即位,又命御史大夫華歆為相國。屬官有左右長史,左右司馬,從事中郎,署諸曹事,主簿,掾屬,舍人。   
  大傅、太保,魏初置,以鐘繇為之。末年又置太保,以鄭沖為之。其屬有左右長史,署諸曹事,司馬,從事中郎,主簿,掾屬,舍人。   
  大司馬、大將軍位在三公上,大司馬掌武事;大將軍掌征伐,其屬有左右長史,左右司馬,軍師,從事中郎,參軍,列曹掾屬,舍人。大將軍其屬官主簿外尚有記室,列曹掾外尚有都督。   
  太尉、司徙、司空,位為三公。魏文帝即位之初,以大中大夫賈詡為太尉,黃初元年改相國為司徒,御史大夫為司空。太尉典兵獄,司徒主民事,司空掌水土。其屬官均有軍師,長史,司馬,從事中郎,主簿,參軍,列曹掾,諸都督,舍人等。  
  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位從公,其屬官有軍師,長史,從事中郎,正行參軍,諸都督,主簿,掾史等。  
  光祿大夫,位從位,掌勸善規過。漢代多為臨時派遣之特使,自魏始轉為優重,不復以為使命之官。往往用為諸公告老再拜之位或在朝顯職。  
  尚書令、左右仆射、列曹尚書,魏尚書臺置尚書令一人,典總綱紀,無所不統。仆射主封門,掌授稟,假錢谷,令不在,可代理奏下眾事。建安四年始分左右,魏相沿而置。魏改選部尚書為吏部尚書,主選部事,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書,加二仆射、一令,合之稱為「八座」。其屬官有左右丞,諸部郎中,諸曹典事,主書令史等。  
  中書監、中書令,典尚書奏事。中書之名始于西漢武帝游宴后庭,開始使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置令和仆射。成帝改中書謁者令為中謁者令,罷仆射。東漢省中謁者令,而有中官謁者令,非此職。曹操為魏王,置秘書令,典尚書奏事。文帝黃初初期改為中書,置監、令,以秘書左丞劉放為中書監,右丞孫資為中書令。中書有監、令自此始。其屬有中書通事郎,次黃門郎,黃門郎已署事過,通事再署名。已署,奏以人,為帝省讀,書可。中書主事令史,著作郎,著作佐郎等。曹魏加強中書權力和擴大官制組織不但是這一個國家的事情,而且是整個三國時代官制的一大變化,影響極為深遠,也備受重規。歷來被認為是中國官制史上中樞機要改變的一個標志。原來都認為秦漢機要之位,由丞相而歸三公。東漢機要之位,由三公而歸尚書。魏晉機要之位,由尚書而歸中書。魏文帝有此一舉,便以親信之人充任。于是運籌惟幄,權擬丞相,而名義上的丞相不但空有其位,即尚書已經逐漸加重之權,也因此而看輕。中書省成了政權的機要重地。  
  侍中,魏置四人,不算另外加官者數。掌侍皇帝出入,壯威儀,大駕出則次直侍中護駕,正直侍中負璽陪乘,不帶劍,余皆騎從。御登殿,與散騎常侍對扶,侍中居左,常侍左右。備切問近對,拾遺補闕。  
  給事黃門侍郎,與侍中俱管門下眾事,無定員。   
  散騎常侍,魏黃初置散騎,合之于中常侍,同掌規諫,不典事,貂珰插右,騎而散從。魏末散騎常侍又有在員外者。又有散騎侍郎。 
  中常侍,掌顧問應對。即所謂「規諫」。   
  給事中,掌顧問應對,位次中常侍。   
  秘書監,曹操為魏王時置秘書令、丞,及文帝黃初置中書令,而秘書便改令為監。后以何禎為秘書丞,因為秘書先已有丞,便以禎為秘書左丞。 
  太常,黃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奉常為太常,掌禮儀祭祀。其屬有丞,主簿、協律都尉、博士、祭酒及太史、太廟、太樂、園邑令等。太常博士,魏文帝初置,與漢朝五經博士不是同一種官職。  
  光祿勛,黃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郎中令為光祿勛,掌宿衛宮殿門戶,其屬有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南北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羽林左右監、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議郎、黃門令、謁者仆射、冗從仆射、守宮令、清商令、
暴室令、掖庭令、華林園令等。   
  衛尉,掌徼巡宮中。其屬有公車司馬令、衛士令、左右都候、宮掖門司馬。   
  太仆,掌輿馬,其屬有典虞都尉、牧官都尉,考功令、車府令、典牧令、乘黃廄令、驛騮廄令。   
  廷尉,黃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大理為廷尉。掌平刑獄。其屬有正、監、平,并有律博士,主簿,諸獄丞。  
  大鴻臚,掌諸侯國及歸附各族,其屬有丞及客館令。   
  宗正,掌宗室親屬,其屬有丞及諸公主家令,家仆,家丞。   
  大司農,黃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大農為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貨幣。其屬有典農中郎將、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度支中郎將、度支都尉、司馬丞及郡丞、太倉令、導官令。  
  少府,掌中服御諸物衣服實貨珍膳之屬。其屬有丞,材官、校尉、太醫令、太官令、上林苑令、鉤盾令、御府令、中藏府令、中左右尚方令、平準令。  
  執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水火等事,其屬有丞,武庫令。   
  將作大匠,掌宮室宗廟路寢建筑。其屬有丞及左右校令。   
  太后三卿,衛尉、太仆、少府,位在九卿之下。皆隨宮為官號。其屬有丞。   
  大長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屬有丞。   
  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詹事,皆掌輔導太子。其屬有中庶子、庶子、家令、率更令、仆、虎賁督、司馬督,食官令,洗馬,衛率、侍講、門大夫、常從、廄長、舍人、摘勾郎、文學等。  
  御史中丞,秦有御史大夫,其屬二丞,一為中丞。中丞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舉劾案章。漢因之,及成帝更名御史大夫為司空,置長史,而中丞官職未變。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又為大司空,而中丞出外為御史臺主。歷東漢,至魏皆以御史中丞為御史臺長官。其屬有治書侍御史,掌律令;治書執法,掌彈劾;殿中侍御史,蘭臺遣二御史居殿中,伺察非法,即從魏開始。禁防御史,蘭臺令史。   
  符節御史,別為一臺,位次御史中丞,掌授節、銅武符、竹使符。其屬有符璽郎。   
  都水使者,掌陂池灌溉,保守河渠,其屬有前后左右中水衡都尉,河堤謁者,都水參軍、令史。   
  中領軍將軍,魏國開創之官。建安四年曹操在丞相府自置。及拔漢中,以曹休為中領軍。文帝即位,始置領軍將軍,以曹休為之,主五校、中壘、武衛等三營。又其屬還有護軍將軍,曹操為相,以韓浩為護軍,史渙為領事。建安十二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置長史、司馬。魏初因置護軍將軍,主武官選,隸領軍。   
  城門校尉,掌京師城門,其屬有司馬及門候、門副。   
  殿中將軍,掌督守殿內,其屬有中郎將、校尉、都尉、司馬、羽林郎。
  諸侯王國官,魏制規定,凡國,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有傅、相、常侍、侍郎、郎中令、太尉、大農、文學、友、謁者、大夫、雜署令丞。  
  地方四征、四鎮將軍,即束西南北四方,以此分將軍之號,兼統州刺史。其屬有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正行參軍、諸督:主簿,掾屬。  
  持節都督,都督諸州軍事,兼領刺史。其中又分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其屬有護軍、參軍。   
  司隸校尉,始為漢武帝所置,歷東漢至魏相沿不廢。掌察舉百官以下,及京師近郡犯法者,井領一州,稱為司州。其屬有從事史、假佐,都官從事,功曹從事、諸曹從事、部郡從事,武猛從事,督軍從事,主簿、錄事,門下書佐,省事記室書佐,諸曹書佐等。  
  州刺史,掌循行郡國,錄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屬有從事史、假佐員職如司隸校尉。部郡從事、治中從事、別駕從事、功曹從事、主簿書佐,簿曹從事、兵曹從事、文學從事、武猛從事,門亭長、計吏。  
  郡太守,掌治其郡,其屬有丞及中正,諸曹掾史,主簿,督郵,書佐,小吏。   
  郡都尉,大郡二人,一般一人,典兵禁,備盜賊,其屬有丞及司馬等。
  縣令、長,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掌治其縣。其屬有丞、尉、三老、嗇夫,諸曹掾史等。   
  少數民族地區有戊己校尉,護羌校尉。護東羌校尉;護烏桓校尉,護鮮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
 二.蜀國的官制組成和特點
  在三國中,蜀以漢朝正統自居,所以在官制上反映漢朝官制的遺風比較濃重,可惜蜀國是留下材料最少的,卻明知這是事實而表述很難。只可就現有材料略作反映。  
  丞相、司徒,章武元年,劉備即帝位,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按西漢制度,有丞相無司徒,東漢則無丞相,有三公,司徒為三公之一,蜀國這種以丞相、司徒同時并設,與兩漢皆不同。但是丞相在蜀國有重要地位,可能既有制度上的規定,又和諸葛亮本人的杰出才能有關系。其屬有左右長史、左右司馬、從事中郎等。  
  太傅,不常置,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以許靖為太傅,章武元年許靖為司徒,即無代為之者。   
  大司馬,掌武事,其屬有左右長史、左右司馬等。   
  大將軍,掌征伐,建興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以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不久即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從此可知蜀國大將軍也有為總統國政者的官銜。其屬有左右長史。  
  太尉,典兵獄,不常置。   
  司徒:主民事,章武元年蔣琬曾普為之。   
  驃騎將軍、驃騎右將軍,車騎將軍,前者馬超曾為之,而車騎將軍張飛曾為之,又有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廖化分別為之。  
  光祿大夫,掌勸善規過。   
  尚書令,尚書仆射、列曹尚書,令總典綱紀,無所不統。章武三年李巖為尚書令,劉備病篤,托孤于丞相諸葛亮,即以李巖為副。仆射主封門,掌授稟,假餞谷。列曹尚書有吏部尚書、左民尚書、客曹尚書、五兵尚書、度支尚書,其屬有諸部郎中及主節令史等。   
  中書令,平尚書奏事,掌機密。其屬有中書郎。   
  侍中,出入侍從,備顧問,或拾遺補闕。董允曾為之。   
  中常侍,備顧問應對。   
  秘書令,典藝文圖籍,其屬有秘書郎。   
  太常,掌禮儀祭祀,其屬有丞,主簿、太史令上高廟令、園邑令等。 
  光祿勛,宿衛宮殿門戶,其屬有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南北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左右都督、羽林監、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議郎、黃門令,又有虎步監、虎騎監等。建安二十六年蜀黃龍甘露碑載五官中郎將一人,碑陰載中郎將十三人,與【漢書·百官志】相符,即五官中郎將一人,員數固定,其余中郎將無定員。有人以此證明「蜀承漢制」。  
  衛尉,徼巡宮中。   
  太仆,掌輿馬。   
  廷尉,掌刑獄。   
  大鴻臚,掌諸侯國及歸附各族。   
  宗正,掌宗室親屬。   
  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貨幣,其屬有督農。   
  少府,掌中服御諸物衣服寶貨珍膳之屬。   
  執金吾,徼巡京師。   
  太后三卿,衛尉、太仆、少府,均隨太后宮為官號,位在九卿上,其屬有丞。   
  大長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屬有丞。   
  太子太傅.掌輔導太子。   
  御史中丞,受公卿奏事,舉劾彈章。   
  符節令,掌授節、銅虎符、竹使符等。   
  中領軍、領軍、前領軍、行領軍,掌領禁衛諸軍。其屬有中護軍,步兵、屯騎、越騎、長水、射聲五校尉。  
  殿中督,掌督守殿內。   
  地方官有四征、四鎮將軍,以東西南北四方分將軍之號,兼統州刺史。
  持節都督,于緣邊諸郡置之。其屬有護軍、監軍。   
  司隸校尉,如漢制督察京師,不典益州事。   
  州刺史,掌循行郡國,錄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屬從事史、假佐諸行事,部郡從事、治中從事、別駕從事、功曹從事、主薄書佐。議曹從事、勸學從事、典學從事、督軍從事、祭酒從事、前后左右司馬。  
  郡太守,掌治其郡。   
  郡都尉,典兵禁,備盜賊。   
  縣令、長,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掌治其縣。

三.吳國的官制組成和特點  
  吳國官制的明顯特點就是雖無創造,但和魏、蜀均有諸多不同之處。反映出吳國統治者堅持從本國實際情況出發,并不步別人之后塵。  
  丞相,置左右丞相,此與魏、蜀不同。   
  太傅,不常置。   
  大司馬,置左右大司馬,掌武事。朱然曾為左大司馬 ,全琮曾為右大司馬。此外仍稱大司馬。   
  上大將軍、大將軍,掌征伐,陸遜、呂岱曾為上大將軍,諸葛恪為大將軍。   
  太尉,典兵獄。   
  司徒,主民事。   
  司空,掌水土。   
  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不常置。   
  光祿大夫,掌勸善規過。   
  尚書令、尚書仆射、列曹尚書,尚書令總典綱紀,無所不統。尚書仆射主門封,掌授稟,假錢榖。諸曹書有選曹尚書、戶曹尚書、賊曹尚書,其屬有郎中等。  
  中書監、令,監典尚書奏事,令平尚書奏事,同掌機密。其屬有中書郎、左右國史。   
  侍中,出入侍從,備顧間,或拾遺補闕。   
散騎中常侍,掌「規諫」。又有散騎侍郎。   
  秘書監、典藝文圖籍,其屬有秘書郎、主書、主圖、主書令史。   
  太常,掌禮儀祭祀,其屬有博士祭酒、太史令、太廟令、園邑令。  
  光祿勛,掌宿衛宮殿門戶,其屬有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南北中郎將、羽林督、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議郎,繞帳督、帳下左右都督。  
  衛尉,掌徽巡宮中。   
  太仆,掌輿馬。   
  廷尉,掌刑獄。其屬有丞。   
  大鴻臚,掌諸侯國及歸附各族。   
  宗正,掌宗室親屬。   
  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貨幣,其屬有典農校尉、都尉、節度。   
  少府,掌中服御諸物衣服寶貨珍膳之屬。其屬有御府令、中藏府令、中左右尚方令、平準令。   
  執金吾,掌徼巡京師,其屬有武庫令。   
  將作大匠,掌宮室宗廟路寢建筑。   
  太后三卿,衛尉、太仆、少府,均隨太后宮為官號,其屬有丞。   
  大長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屬有丞。   
  太子太傅、太子少傅,掌輔導太子,其屬有中庶子、庶子。又置有太子賓客,左輔都尉、右弼都尉、輔正都尉、冀正都尉,輔義都尉、左右部督。
  御史大夫,掌受公卿奏事,舉劾彈章,又置左右御史大夫,永安五年(公元二六二年)以廷尉孫密、光祿勛孟宗分為之。其屬有中執法、左執法、侍御史、監農御史。  
  符節令,掌授節、銅虎符、竹使等。其屬有符璽郎。   
  領軍將軍、左右領軍,掌領禁衛諸軍,其屬有中左右護軍,武衛,步兵、屯騎、越騎、長水、射聲五校尉。  
  城門校尉,掌京師城門。   
  地方四征、四鎮將軍,以東西南北四方分將軍之號,兼統州刺史。   
  持節都督,都督諸州軍事,于瀕江之要地置之,其屬有護軍、監軍。 
  州刺史,掌循行郡國,錄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屬有從軍史、假佐從事等,部郡從事。又有師友從事。  
  郡太守,掌治其郡。   
  郡都尉,典兵禁,備盜賊。   
  縣令、長,掌治其縣,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

 

三國著名人物籍貫

曹氏家族(包括夏侯一門)------沛國譙縣(安徽亳縣)
華佗----同上
劉曄----淮南(安徽壽縣)
許楮----譙國譙人(安徽亳州)
周瑜----廬江舒縣(安徽舒城)
魯肅----臨淮東城(安徽定遠)
呂蒙----汝南富陂縣(安徽阜南)
黃蓋----零陵泉陵(湖南零陵)
蔣欽----九江壽春(安徽壽縣)
周泰----九江下蔡(安徽)
丁奉----廬江安豐(安徽舒城)
朱桓----吳郡吳人(江蘇蘇州)
陸遜+顧雍(同上)
張昭----彭城(江蘇徐州)
張魯----沛國豐人(江蘇豐縣)
陳琳----廣陵(江蘇揚州)
廖化----湖北襄陽
龐統+馬良+馬謖(同上)
蔣琬----零陵湘鄉(湖南湘鄉)
劉備----涿郡涿縣(河北涿州)
張飛---同上
趙云---真定(河北正定)
顏良---同上
文丑---河北
韓當---遼西令支人(河北遷安縣)
程普---右北平土垠人(河北平潤縣)
張和---河間(河北任丘)
劉表---山陽高平人(山東魚臺東北)
程昱---東郡東阿人(山東陽谷縣)
于禁---泰山鉅平(山東泰安)
李典---山陽鉅野人(山東金鄉縣人)
典韋---陳留己吾人(河南寧陵人)
樂進---陽平衛國(不詳)
龐德---南安(甘肅)
孔融---魯國(山東曲阜)
楊修---弘農(河南靈寶縣)
魏延---義陽(河南桐柏縣)
郭淮---太原陽曲(山西太原)
袁紹家族---汝南汝陽(河南上蔡)
荀或----穎川潁陽(河南許昌)
郭嘉----潁川陽翟(河南禹縣)
鐘鷂----潁川長社(河南長菖縣)
鐘會----同上
陳群----潁川許昌(河南許昌)
司馬懿---河內(河南溫縣)

諸葛亮---瑯邪陽都縣人(山東沂南縣)
黃忠-----南陽(河南南陽)
李嚴---同上
董卓---陜西郡臨姚(甘肅岷縣)
呂布---五原郡九原(內蒙古包頭西北)
賈詡----涼州姑臧(甘肅武威)
張遼----并州雁門馬邑(山西朔縣)
徐晃-----河東楊縣(山西洪洞縣)
關羽-----河東解良(山西運城解州)
馬超-----扶風茂陵(陜西興平)
法正-----右扶風(陜西眉縣)
姜維-----天水冀縣(甘肅甘谷縣)
孫堅-----吳郡富春(浙江富陽)
太史慈---東萊黃人(山東)
甘寧----巴陵臨江(四川重慶)


網載 2011-05-10 20:27:08

[新一篇] 劉禪:五千年少有大氣政治家

[舊一篇] 漢末英雄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