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經濟科學的發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內容提要]各門學科從不同角度探索同一客體世界,因而文理相通,現代科學也就發展成為知識體系。其中因子之一的經濟學應隨之協同發展。但長期以來,經濟學研究對象限于生產關系,很少聯系生產力,不聯系人口與環境,空談生產關系,自我切斷了與科學體系中的網絡,也就難以揭示經濟運動的內在聯系(規律性)。只有克服這些問題經濟科學才能發展。
    經濟科學與科學體系
  科學是人類在與環境進行物質交換過程中,逐步發現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理論結晶;是人類在歷史過程中積累和升華的知識(精神勞動的產品)。由于客體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各門學科則從不同角度探索和反映這一整體的各個部分的規律。近代科學就此分門別類地建立起來,科學的不斷分化一直持續到現代。但現代科學的主要特點在于從整體上反映物質世界的規律性。因而科學本身不僅愈分愈細,愈來愈專門化,更重要的是由分化趨于綜合,即整體化。也就是說,現代科學是人們系統認識物質世界各種運動規律及其表現形式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既有縱橫的層次,又有縱橫的交叉,形成一個網絡系統。
  學科的縱向層次是從揭示物質運動基本規律的物理學,和揭示物質運動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規律的數學開始的。然后是派生出來的化學(物理學研究分子運動成為化學);再次是生物學(化學研究有機高分子運動成為生物學)。再次這些學科的研究對象從立體上延伸,又產生天文學和地學。但層次并未到此終止,由于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會的人,自然界的運動延伸到人的產生,就進而延伸到人的社會運動。反映這個運動的科學也就由自然科學延伸到社會科學。這個延伸的交叉點是環境科學(生態學研究人類社會成為環境科學);接著是經濟學(環境科學研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復歸,也就進入了經濟學);再次是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研究經濟的集中表現形式便轉向政治學和法學);然后是研究經濟、政治更上層表現的文學;最后都集中表現為哲學。史學和數學一樣,也貫穿各學科,不過,數學側重于自然科學,史學側重于社會科學。
  每一學科還有它橫向層次,即每門科學都可以分為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這是從一般原理到特殊原理的層次。
  在這個科學體系中所有學科的研究對象雖各不相同,但從總體上講,都是同一客體世界,它們網絡相通,只是分工不同。就縱向脈絡層次看,每一層次的學科都是從前面所有層次學科逐層演化而來,又演化為后面所有層次的學科。學科之間首先則是通過鄰近的邊緣學科聯系在一起的。例如化學物理學,生物化學,經濟生態學,經濟法學等等。本世紀以來,正是由于邊緣學科的發展,強化了學科的整體性。
  科學體系整體的發展,還表現在交叉科學和綜合學科或學科群的發展。體系中每一學科不僅與鄰近學科直接相聯,而且在體系的網絡中,與所有學科相通,它就不僅要與“近鄰”相聯,而且可與“遠親”相聯。例如,生物學與地學結合成生態學,生態學與經濟學結合成生態經濟學或環境經濟學等等。這些交叉學科的發展又逐步形成以某一學科為中心的綜合學科或學科群。
  環境學科似可名之為綜合學科。環境是以人為中心的地球環境,它分為三個層次:1.生命系統賴以生存的、具有陽光、大氣、土地、水、簡單化合物等因子的環境;2.在生存環境上活動的生命,并與生存環境復合為生態環境;3.從生命系統中“蛻變”出來的特殊動物——人,由人類的特殊社會活動所形成人類生產與生活的社會環境,并與生態環境復合為人工生態環境。在第一層次上,環境科學與物理學、化學交叉,特別與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交叉;在第二層次上,它又與生物學交叉;在第三層次上,則與人文科學,特別與經濟學交叉。
  至于學科群,從每一學科內部分工來講,都可由基礎理論與其諸多應用學科而形成一個群體。例如,經濟學與部門經濟學(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交通經濟學、商業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與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統計學、會計學)……所形成的群體。再從學科之間交叉來講,經濟學既可通過環境科學與文理各科相聯,更因為它在科學的縱向體系中,處于文理交接的中間地位,可以與各學科交叉起來。因此,隨著科學體系的發展和完善,也就促使經濟學得以協同發展。
    經濟學發展的思想障礙
  各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就其總體來講是客體世界。但每門學科又從不同角度探索客體世界某一方面的規律有著各自的特殊研究對象。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這是個多年爭論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會影響經濟學的發展。爭論的原因似由于未將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分開。爭論的焦點則在“生產力是不是政治經濟學的對象”?
  大家知道,生產的物質內容是生產力,它的社會形式是生產關系。生產力是作為自然物的人(勞動力)與物(生產資料)之間的關系;生產關系是作為社會勞動者的人(勞動力的所有者)與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之間的關系。內容(生產力)決定形式(生產關系),形式又反作用于內容,二者辯證地聯系在一起。因此,不應拋棄內容只空談形式,也不應注意內容時又忽視形式。長期以來,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只限于生產關系,進而延伸到經濟學對象也限于生產關系。由于在研究對象中拋棄生產力,經濟學在上述科學體系中就切斷了通往體系中各學科的網絡,使自己處于孤立地位。經濟學這樣故步自封,束縛自己,也就難以發展。
  爭論是從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有關論點開始的。在《資本論》初版序言中,馬克思說:“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第8頁)[①]在恩格斯校訂的英文版中,這句話英譯文是:In this work I have to examine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and the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correoponding to thatmode(即: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形式,以及和它相應的生產和交換的條件)。這里,生產形式指的是生產關系;生產條件指的是生產的物質內容,即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生產的客體條件是生產資料,主體條件是勞動力)。因此,簡單地說,《資本論》研究的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以及和它相關的生產力。
  這樣理解,不管在用語上是否符合原文,但它符合《資本論》的內容。因此,不應只注意生產關系,而要密切結合生產力的狀況,即要把生產的形式和內容密切結合起來。
  這樣理解還和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的觀點相吻合。在這本書的第二篇第一章中,恩格斯是這么說:“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研究人類各種社會進行生產和交換并相應地進行產品分配的條件和形式的科學,——這樣廣義的政治經濟學尚有待于創造。”恩格斯對什么是生產和交換的條件,也作了簡單的說明。他說:“人們在生產和交換時所處的條件,各個國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個國家里,各個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經濟學不可能對一切國家和一切歷史時代都是一樣的。從野蠻人的弓和箭、石刀和僅僅是例外地出現的交換往來,到千匹馬力的蒸汽機,到紡織機、鐵路和英格蘭銀行,有一段很大的距離。”顯然,這里講的弓和箭、石刀,蒸汽機到紡織機,鐵路等等都是就生產力來講的。
  但是,列寧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卻這么說:“政治經濟學決不是研究‘生產’,而是研究人們在生產上的社會關系,生產的社會制度。”
  將政治經濟學的對象限于生產關系,且將生產力完全排除在外,導致我國實際工作中,脫離了生產力發展水平,在生產關系方面盲目追求“一大二公”,急于過渡等問題;特別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對所謂“唯生產力論”進行大批判。從50年代到70年代,幾乎是卅年跨度,科學的經濟學很難得到發展。
  經濟學如果突破生產關系的界限,向著生產力延伸,它就還會延伸到作為生產力的源泉的環境和人口(這點下面還將敘述)。但是,斯大林在《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一文中說:“地理環境無疑是社會發展的經常的和必要的條件之一,它當然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加速或者延緩社會發展進程。但是它的影響并不是決定的影響,因為社會的變化和發展比地理環境的變化和發展快得不可比擬。”又說:“人口的增長對社會的發展有影響,它促進或者延緩社會的發展,但是它不可能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不可能是決定的影響。因為人口的增長本身并不能說明為什么某種社會制度恰恰被一定的新制度所代替。”斯大林這些話雖不無道理,但在理論上不符社會發展規律,在實踐上又導致人們忽視人口、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就理論方面來說,社會發展規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或者說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對此,斯大林正確地指出:“社會發展史首先是生產的發展史,是各種生產方式在許多世紀過程中依次更迭的歷史,是生產力和人們生產關系的發展史。”這里,“先是社會生產力變化和發展,然后,人們的生產關系,人們的經濟關系依賴這些變化,與這些變化相適應地發生變化。”現在的問題是:既然社會主義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的原因,那末,對社會生產力有著決定作用的、作為社會主義生產力的源泉的地理環境與人口,為什么對社會發展反而沒有決定性影響呢?
  就實踐來講,歷史上樓蘭古國曾是林草豐茂,由于人口增加,林草被毀,水源減少,蒸發量又遠遠超過降雨量,一旦土地沙化,整個國家成為沙丘,人口也流失了,什么生產關系都難以發展。再說,斯大林逝世后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人口爆炸,發展中國家的地理環境,以及依附于地理環境的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發展中國家也就難以發展。我國近年來雖然經濟發展很快,但仍苦于人口與環境問題。由于人口過剩,環境難以承載。或毀林開荒以增耕地;生態系統支柱削弱了,水土反而流失了。或興辦勞動力密集型、技術低下的企業,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轉化為大量三廢污染環境,等等。我國已將限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列為兩項基本國策。這個問題也引起世界人民普遍注意,由聯合國倡導的人口、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的呼聲,受到各國的響應。經濟學面對這樣重大現實問題,必將有所反映。
    時代要求發展經濟科學
  當今時代面臨著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卻又困擾于人口爆炸,資源濫用,生態環境嚴重破壞。時代要求經濟科學在研究生產的社會形式同時,還研究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力)并延伸到社會生產力的源泉(環境、人口、科學技術)。這樣才能科學地說明基本國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使各級領導干部不是口頭上而是真正地貫徹基本國策,使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健康地、持續地發展。
  試問,哪一項經濟活動與環境、人口、科學技術無關?例如,現在全國上下注意保農業,省長抓米袋子,市長抓菜籃子。這是不是就能抓好農業呢?那還要看各級干部怎樣理解農業。農業是培育生物的產業,它首先是廣義的農業(林、農、牧、漁業)。它的發展必須首先遵循生態經濟規律、保護生態環境。因此,農業經濟應發展為生態農業經濟。但是,人們講的農業僅是狹義的農業(不包括林業的種植業),米袋子、菜籃子都屬狹義農業的結果。這就發生林業與農業(狹義農業,以下同)之間的關系問題。
  人們常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糧食是基礎的基礎”。其實這樣說法是不確切的。科學地講,應該是“能夠提供剩余勞動的農業勞動生產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能夠保護和發展森林的林業則是農業的基礎。過去,排的次序是農、林、牧、副、漁已經有問題。現在更加扭曲,在農村,工副業反而躍居首位,林業一再衰退到末位,成為工副、農、漁、牧、林。應該科學地扭轉為林、農、牧、漁、副。山區尤應理順這一順序,才能保護生態環境,才能發展農、牧、漁業,并在這基礎上發展工副業。
  再說農村工副業,它主要為了安排農村過剩人口,它的技術構成一般比較低下,原材料得不到充分利用,三廢就特別嚴重。一個廠可以污染附近一條河、一大片農田,幾十個廠可以污染一條淮河。在生產關系上似是“以工補農”,在生產力上則是以工害農。當然,有些鄉鎮工業是好的,但這還是少數。
  再說農業自身的問題。農業勞動生產力是由作為生態環境各因子特別是土壤的自然力、勞動力、科技力三者結合的生產力。前面說過,土壤的自然力要靠森林來保護,還要防止化學污染。即使如此,土地還要規模經營,才能發揮這種自然力。但是,一旦規模經營,就要求農業勞動者量少質高,并要求相應高度的農業科學技術。可是,這些年來所經歷的過程,恰恰相反。我國合作化過程中一些“左”的錯誤主要來自生產關系,土地規模經營也被一道拋棄了。包產到戶將土地細分,小塊小塊分戶經營,初期固然調動了小農經濟的積極性,但不能持久,因為農業的自然生產力從而與之結合的農業社會勞動生產力并未提高,不能為社會提供豐富的剩余產品。為什么會這樣呢?還是與農村人口過剩有關。我國12億人口10億在農村,如果土地規模經營,農村1億人口就足夠了。那些污染環境的落后企業也不必辦了。那樣,農業科技人員不僅不會流失,而且會大大興旺起來。但這過剩的幾億人口怎么辦?還是從遏制它的擴大再生產(每年凈增1500萬)入手,同時科學地安排這幾億人口?或是舍本逐末,不狠限人口出生,仍以犧牲環境、破壞社會生產力為代價來安排過剩人口?
  難道經濟學、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都不應研究這些重大的經濟問題嗎?不過,為了避免在研究對象問題上作不必要的爭論,可否將一般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延伸到生產力,并聯系環境、人口、科學技術;政治經濟學雖限于生產關系,但也要聯系生產力以及生產力的源泉;各部門經濟學也都應該如此;還要建立環境經濟學、人口經濟學、科學技術經濟學等等。這就使經濟學得以發展。
  經濟學還要與研究上層建筑的學科相交叉,使自己獲得進一步發展。例如,經濟法學、文化經濟學等等。這些交叉學科也應聯系到深層的物質內容——環境。例如,文學中的詩詞多以自然景觀寓意。從寓意講,有些是反映了當時的生產關系;從自然景觀講,從中往往可以看出環境的狀態與變遷。因此,經濟學的研究者還應該培育自己的文學知識。例如,復旦大學曾經內遷重慶嘉陵江邊,那時仍是“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唐·李商隱)。可是,這半個世紀卻因流域森林被毀,江水早已由碧變黃了。
    經濟科學在探索經濟規律中發展
  原則不是科學的出發點。任何科學的目的都是為了揭示所研究對象的規律。經濟學只有在揭示經濟規律時才成科學,才能夠發展。我們的經濟學,50年代多以斯大林觀點為出發點,60—70年代多以毛澤東觀點為出發點。“毛澤東同志是位偉大的領袖,中國革命是在他的領導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個重大的缺點,就是忽視發展生產力。不是說他不想發展生產力,但方法不都是對頭的,例如搞大躍進、人民公社就沒有按照社會經濟發展規律辦事。”(《鄧小平文選》第116頁)如果不是探索規律闡述規律,而是將最高指示文飾為理論,經濟學就失去其科學性,不僅談不上發展,而且遺害于實際經濟工作。現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我們的發展目標,“從何處著手呢?就要尊重社會經濟規律”(同上書第117頁)。這就要求經濟學科學地闡述社會經濟規律。這也要求經濟理論工作者具有科學態度和理論勇氣,才有助于經濟科學的發展。
  
  
  
復旦學報(社科版)滬007-011F11理論經濟學張薰華19951995 作者:復旦學報(社科版)滬007-011F11理論經濟學張薰華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2:00:37

[新一篇] 試論社會轉型時期的新聞轉型    ——兼作對李良榮教授《中國的新聞改革》的回應

[舊一篇] 試論老舍的散文創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