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涯愿無盡 第三輯 我的自傳 第61節 追記和毛主席的談話(1)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三輯 我的主要經歷
  第61節 追記和毛主席的談話(1)
  1938年1月在延安與毛澤東談話。
  我于1938年1月初旬訪問延安和毛主席的談話,曾記述之于當年所寫《告山東鄉村工作同人同學書》(由鄉村書店在武漢印發)。其后在香港《光明報》發表《我努力的是什么》一長篇連載又述及之。前后詳略不同,可以參看。今為此文主要是追記1946年3月我又訪問延安的談話,以及1950—1952年間在北京幾次晉謁時的談話。
  在北京的談話,每次總是主席派車來接到中南海頤年堂主席寓所的;1953年秋9月以后就沒有了。
  一、1946年3月訪問延安的談話紀要
  先要說此次去延安的動機。那是在重慶的舊政協開過后,我宣稱不參加將要組織的聯合政府,為求得中共方面的同意而必須去訪談的。
  舊政協會議自1946年1月10日開始,至30日閉幕。按照協議來說,應該組成各黨派聯合政府,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然后依法選舉總統步入正常政軌。閉幕前夕共方周恩來代表將返延安請示,然后簽字,特到國府路300號民盟總部交換意見。此時我預先寫好給毛主席一封信,即交托周公帶去,表明我要退出現實政治,從事思想言論工作,不參加聯合政府之意。不料此意乃非共方所許。毛主席手答一信,經周公帶回面交于我,略謂參加政府與從事言論工作不相妨礙。周公面語尤見嚴厲。他說:國民黨一黨專政,關著門,不容許各黨派參與,經我們大家合力爭取,現在門已敲開,你卻臨門后退,影響不良,絕對不許。我一面在報紙先后刊出《八年努力宣告結束》及《今后我致力之所在》兩文表明衷懷所存,一面即不能不有延安之行。
  要知道,當時且將實行的憲政是出于張君勱巧妙設計,為國民黨所同意,為共產黨所同意,為民盟內外各小黨派所同意,惟獨我一人卻認為其不可能行于中國。此憲政是以英國政制為藍本,而形式格局上襲取孫中山五權憲法的。英國政制原是我少時在清末所夢寐以求者,入民國后即逐漸覺悟其不可能行于中國(具見1931年發表的《我們政治上第一個不通的路》一文)。在那時節各方全都同意之下,我一人無法持異議,只有悶在心里。但要我隨眾參加實施其事,又豈可能。在缺乏眼光的各方面去實行憲政的時候,我個人要退出現實政治,站在批評立場,發抒夙懷意見,自屬必要。去延安就是向毛主席他們傾吐此中曲折。
  彼時重慶、延安之間的來往全賴美國軍用飛機。美軍人員既有駐北平(北京)軍事調處執行部者,亦且有兩人駐延安。因此在交通上就多所借助于他們。我便是經周公代為安排成行。記得同行的全是中國人,先到北平,次日乃換飛機去延安,同機者有肖克將軍等共方人員。飛抵延安時毛主席在場接待。我隨他一車至棗林他的住所休息用飯。據聞毛主席方在病假養息中,劉少奇被稱為代主席,似乎例行公事一付于劉。我為增進共方朋友對我的了解,在我傾吐積懷時希望多有些人在座。毛主席允為約集十人聽我談。后來會談座中記得有任弼時,其他識或不識,現在不盡記憶。
  我陳說自己對中國政治前途的見解主張,分兩段說。先就彼時政協所取得協議的憲政,申論其必將行不通。可能用不到二年三年,或許一年就失敗。——附帶說:毛主席對憲政似未寄以信心,而在劉少奇等人以為那便是中國政治的出路了。但毛主席卻仍然親口對我說,他們準備搬家到蘇北清江浦;他將常住在清江浦,而遇中央政府開會時去南京一行。似乎假定憲政能施行一時。——大局到兩黨合作的憲政失敗而別尋出路之時,我有預先準備的一方案在此,愿提供中共朋友參考。當然,不到那時,不必考慮。
  關于學英美式憲政必將失敗的話,今可不多談。我預備的方案隱約有一個前提,就是蔣介石的死,或他失勢下臺。話不好明說,而當時竟被任弼時覺察出來,問我:“你是說要待蔣介石死了嗎?”我點點頭。此公聰明,在建國后不久便故去,真是可惜!
  繼續談我預備的是政治上各方面合作的方案,既非一黨壟斷之局,亦非多黨互競,而是多黨的合作。蔣是任何方式合作的死敵。蔣不去,皇帝制度在中國仍然名亡實存,群情不安,大局不定。當時,我固未料中共一方能以兵力驅除之,竟爾奠定無產專政之局如今日者。我當時只就常情常識申說我懷抱的見解主張。
  我的主張根據我對中國當前問題的認識,而當前的中國情況則基于過去中國社會本質上(組織結構上)有所不同于世界他方。這原是八年前我第一次到延安曾和毛主席往復辯論兩個通宵未得解決的老問題。那時他說我太強調中國社會的特殊性而忽略中國社會仍然有其一般性,我則反責他忽視了中國社會的特殊性,而過于偏從一般性來看中國。實際上我此時要陳說的主張,仍就是八年前曾經提出的那一建議。不過今天所見更逼真,籌思更加成熟了。
  八年前那一建議就是要國內各方面(主要是兩大黨)從當時的團結抗敵前進一步,而確定合作建國之大計。其入手即在“對外求得民族解放,對內完成社會改造”兩大問題上交換意見,互相磋商訂定國是國策。此事如有成果,其第二步便是由一向分立對抗的各黨派轉化為協力合作建國的一個黨派綜合組織。


梁漱溟 2014-07-03 14:39:33

[新一篇] 我生有涯愿無盡 第三輯 我的自傳 第60節 回憶調查李聞案

[舊一篇] 我生有涯愿無盡 第三輯 我的自傳 第62節 追記和毛主席的談話(2)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