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軍博士內部報告會全文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編者按:[李佐軍博士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著名經濟學家,畢業于華中科大經濟學院,碩士師從張培剛先生,博士師從吳敬璉先生。
李佐軍博士應華中科大長沙校友會邀請于9月27日上午在齊魯證券長沙營業部舉行了一次內部報告會,報告會范圍較小。李佐軍所長坦言此次報告是講真話、講實話、講內部的話。報告內容視角獨特,觀點鮮明,信息量大,可參考性較強,會后反響極為熱烈。故將全文加以整理,征得李佐軍所長同意,供部分華中科大長沙校友會校友分享參考。——華中科大長沙校友會秘書處]

尊敬的張會長、各位校友、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首先應該申明我的兩個身份,一個身份,我是華中科技大學經濟系84級的本科生,在華中科大度過了8年美好的年華,讀了7年書,當了一年老師,92年才離開到北京,所以跟母校、跟各位校友有著深厚的感情。第二個身份,我老家在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南金鄉連灣村第六組,我們是地道的湖南老鄉,所以回到了我老家,感到特別的親切。今天的時間還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怎么在上午這么有限的時間里給大家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量,讓大家不虛此行,那么有時候我的講話語速會快一點,有些內容也不能往下展開,這是需要給大家說明的。今天我想重點圍繞兩個大的問題來講。
第一個問題,究竟當前國內外的形勢怎么樣、怎么演化?以及未來形勢怎么看、怎么演化?這可能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在這樣一個新的形勢下,我們企業及企業家,還有我們每一個人該怎么辦?
第一個大問題——形勢。未來的形勢,這個形勢確實很微妙,我想這里重點就形勢給大家講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未來我們面臨一些比較大的調整甚至危機。第二個問題,是未來國際經濟究竟是怎么樣一個演化趨勢。第三是我們國內的短中長期的大的經濟走勢究竟怎么樣?第一大部分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
第二個大問題,企業和我們個人怎么辦? 這就涉及到選擇什么樣的板塊投資,包括選擇一些什么樣的投資方式,還有企業怎么來綜合性地應對等等。

首先講第一個大問題——形勢。

形勢的第一個問題,在十二五期間,我們可能要發生一些事。一個可能要發生的事,十二五期間可能要發生一場經濟危機。有人奇怪了,不是剛爆發了一場經濟危機嗎?剛爆發的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了我們的出口下降,經濟增長下降。但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經濟危機還沒有爆發,我們的銀行還沒有破產,我們中國人的經濟危機正在醞釀之中,那什么時候爆發呢?我認為是2013年,為什么?給大家分析四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經濟方面的原因,經濟方面的原因引發這場危機爆發的可能性有兩個,一個是房地產泡沫破滅,另一個是地方債務危機。當然這兩個問題是相關聯的,我重點從第二個角度跟大家說起,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兩大塊,一塊是工商業稅收,最近一段時間以及未來一兩年,因為很多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不太景氣。有些地方政府的工商業稅收要相應地減少,第二塊收入來源是賣地收入。從今年開始,很多地方政府賣地已經大規模減少,是前幾年的50%,甚至30-40%。前幾年都是我們開發商求著政府給地,最近有一段時間開始流行政府問開發商,你什么時候來買我的地。為什么?因為他們已經面臨收支缺口的壓力,北京市一年土地儲備的貸款2500億,這里面的利息支出壓力就非常大, 光朝陽區一個月的土地儲備貸款利息支出就1000多萬。如果土地賣不出去的話,收支平衡就麻煩了。所以工商業稅收的減少,以及土地財政收入的減少,有很多地方政府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支出呢,反而是增加的,兩大塊支出,一大塊是通常的支出,從國家層面來講,是國防支出增加,部隊的工資增加,南海、航母都需要增加投入,從地方政府來說,基礎建設還要大規模向前推進,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需要政府支出,加強社會保障兩個全覆蓋需要政府支出,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需要政府支出,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需要政府支出,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社會穩定需要政府支出,所以支出的壓力非常大。另一塊,之前沒有的,現在有了,那就是集中還款期的到來,還本付息的壓力的到來。前幾年,四萬億的投資,天量的信貸投放,當時很瀟灑,但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是要還的,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還款期就開始到來了,明后兩年要還的有4.6萬億。為什么最近云南公路、上海的城投和我們長沙的公路等等,開始顯示出一些問題,實際上這只是冰山一角,就是因為大規模的集中還款期到來與收入流不對稱造成的巨大壓力,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到2013年前后,有一部分地方政府可能要破產,當然,有軍隊,把槍桿子往這里一放,誰說政府破產?政府就不破產了。破誰的產?破銀行的產,錢來自于銀行,銀行的錢來自于哪里?來自于廣大企業和老百姓,是破他們的產。這就是財政金融的系統性風險,這是第一個經濟方面的原因,引發危機的原因。前一個房地產泡沫破滅可能帶來的危機因時間關系不展開。
第二個原因是外部的原因即國際的原因,前幾年我們國內經濟高速發展,其中有一股重要力量,就是大量的國際熱錢流入中國,支撐了我們經濟的泡沫生成,熱錢是趨利性的、投機性的,說來就來,說走也可以走,他主要取決于不同地區的投資的回報利潤。之所以現在還留在中國,因為這幾年中國經濟一直維持高速增長,這些投機的回報還相對比較高,但是中國經濟在往下走,中國的風險在逐步顯現,有一些國際組織開始猖狂做空中國概念股。美國經濟現在緩慢復蘇,美國美元有可能出現升值,美國也還有可能加息,所以這些國際熱錢在某個時候有可能會大規模的撤出。這會造成我們中國經濟泡沫的破滅,這是我們中國政府不好應對的。
第三個原因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在中國一定還要有政治經濟學的視野。為什么說2013年,因為2013年政府換屆。在政府換屆之前,本屆政府在最后一年任期之內,最高的指導思想就是不出事,不惜一切代價維穩,維護經濟的平穩發展,這就是最主要的事情。
對下一屆政府領導來說,面臨一個抉擇,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把泡沫再接過去,再精心維護,那么他會維護到什么時候呢?最遲能維護到2015年,或者2016年,那么那個時候就是一場更大的危機。那個時候爆發的危機的責任在誰,誰也說不清楚,這是一種選擇。第二種選擇,不接這個泡沫,上臺之后很快讓這個泡沫給破掉。破掉之后,首先會帶來一段時間的痛苦,但對于新的領導人來說是好事,因為責任很清楚,不是他們造成的,是前面造成的。其次,在泡沫上跳舞跟腳踏實地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泡沫破了之后他可以腳踏實地了。再者,新的政績比較容易上來,因為起點一下降低了,泡沫破滅之后的政績是比較容易做起來的,否則在起點很高的時候再往上走是很艱難的。一般來說,新的領導上臺,在前面三五個月,出于政治上考慮,都要繼承發揚肯定慎重,而在三五個月之后,就開始逐步暴露前一任的一些問題,顯示自己新的思路新的舉措。一個企業換個新的董事長,也都如此。所以為什么說經濟危機可能是2013年,最可能是2013年7、8月份(下半年)。
第四個原因,短中長三個周期的谷底可能疊加。短周期就是三五年的周期,目前這個周期的經濟正在往下走,到明后年可能到谷底。中周期就是九至十年左右的周期,大家想想1949年、1957年、1966年、1976年、1989年、1998年,每十年左右一般是要折騰下去的,那么從1998年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了,應該來到了。本來08、09年應該是要發生的,但后來因為政策把它推后了,但不能推得太遠。還有長周期,60年一甲子的周期,他們算易經的周期也到了。所以,2013年前后,中國可能要爆發一場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表現:部分中小企業破產、部分銀行破產、部分地方政府破產,這是我們下一步要面對的這么一個狀況。
同時十二五期間前后,可能還會爆發一場社會危機。因為經濟危機的爆發,可能同時引發社會問題,目前,積聚下來的多種社會矛盾激化或爆發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關于第一大問題的第二點——社會危機

我從兩個角度來闡述:第一個角度是我們社會生病了,生病的表現是熱。
第一個熱,公務員熱。全世界最難考的就是中國公務員,考大學,兩三個人中考一個,考博士,一二十個人中也可以考一個。但是考中國公務員,幾千個人中才考的上一個。為什么大家削尖腦袋考公務員?因為公務員有錢有權有勢有保障,因為我們中國政府已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財富、越來越多的權力,控制了越來越多的資產,土地是中國政府的,各種礦產是政府的,征稅的權利是政府的,生殺予奪的權力也是政府的,很多重要的行業壟斷也是在政府手里,中國政府太牛了,大家都想當公務員。公務員熱反應的是改革在倒退。
第二個熱,國企熱、央企熱、國進民退。目前一年央企的收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五百強的總和,我國國有企業央企憑借著壟斷特權,比如壟斷土地資源,壟斷信貸資源,壟斷定價,獲得超額利潤,這反映了我們改革在倒退。
第三個熱,房地產熱。全民皆房地產,稍微有點實力的企業現在都搞房地產,海爾、海信、TCL、雅戈爾、羅蒙、鄂爾多斯所有這些優秀的私營經濟企業都在搞房地產開發,有些企業房地產在其內部的占比是70-80%以上,我問過國內的一些董事長和總經理,我說,你為什么要搞房地產開發呢,你實業不是做得挺好的嗎?還挺大的嗎?然后他反問,他說我為什么不搞房地產開發呢?搞房地產開發是我搞實業的回報的數倍以上,我不搞我傻呀,這是一些比較大的企業。那么那些中小企業呢?那他就炒房,他直接搞開發沒實力,那么他產業空心化,實業不做了,炒房從溫州炒到杭州,從杭州炒到上海,從上海炒到北京,從北京炒到三亞。然后有實力的一些個體呢,買房子,一個人買幾十套。而買不起房的老百姓呢?他們談房子,只要一見面就談房子,只要有人見到我,就問,李老師,你說那個房價是漲還是要跌?什么時候漲,什么時候跌?全民皆房地產。這說明什么問題?說明生病了。
第四個熱,投機熱,不是炒房就是炒股,不是炒股就是炒房,不炒房就炒農產品,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現在炒資金,放高利貸,炒風盛行,投機盛行,這說明什么?說明生病了。
第五個熱,移民熱。當官要當上裸官,稍微有點實力的企業家紛紛要移民。這就是中國當下社會問題的真實性。

關于社會問題的第二個視角

貧富差距過大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很多老百姓對社會不滿的一個重要方面。
貧富差距是怎么拉大的?
第一個渠道,稅收,90年代中期以來,我們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調控加強了征稅,優先是保障國稅,我們政府的稅收年年保持20%-30%以上的超高速增長,兩倍三倍于GDP和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我們很多政府就把這個作為政績津津樂道,我們的GDP可能有點水分,但是財政收入可是真金白銀。這說明什么問題?說明我們政府與民爭利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早早就該減稅了,財稅收入差距拉大不僅是各階層的差距拉大,還有政府與企業、民眾的收入差距拉大。現在政府控制的財富太多了。
第二個渠道,投融資的傾斜,在這次反危機的過程中,4萬億的投資,超天量的信貸投放,投到哪里去?主要投向地方的投融資平臺和大型企業,廣大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廣大的創業者拿到的比例比較低,就造成了財富、尤其是財產與收入的進一步拉大。
第三個渠道,壟斷行業,壟斷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電信、電力、石油、石化、金融,壟斷行業憑借壟斷特權獲得超額利潤,有的壟斷行業的收入是我們一般競爭性行業收入的十幾倍。
第四個渠道,土地收入分配不合理。我們有兩種土地所有制。一個是城市國有,一個是農村集體所有。農村集體所有呢,這是憲法規定的,他實際上是個假的,所以當土地用作農業生產用途的時候,他才是集體所有,只要這個土地要變現,要搞開發,在這個過程中恰恰產生大量的土地增值稅,但廣大農村農民集體只能拿到10-20%,70-80%被各級政府、開發商拿走了,所以為什么我們城鄉貧富差距那么大,為什么我們中國農民總是比較窮呢,在西方國家農民只要有土地,那他一定是中產階級。
檢驗我們是否真心實意解決三農問題,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解決兩件事:第一,給不給農民土地所有權;第二,允不允許農民成立農會。前者是農民最大的經濟利益,后者是農民最大的政治利益。但這兩個,我們是不敢的。如果我們把土地所有權給了農民,或農民集體,我們政府的土地財政就轟然倒塌,地方政府一半以上的收入來源沒有了。所以,就造成了城鄉貧富差距。
第五個渠道,高房價造成的貧富收入差距拉大。高房價是收入再分配的一個機制和平臺。我們有些老百姓一輩子積累了很多錢,想改善住房條件,高房價把祖宗三代積累的錢一掃而空,把中產階級一下子打回原形去,那錢到哪里去了呢?到各級政府、銀行、開發商那兒去了。
第六個渠道,中國的股市,按吳敬璉說的是,連賭場都不如的地方。那么在股市上,中國股市誰掙錢?信息不對稱的掌握信息的那一方是掙錢的。誰掌握信息呢?上市公司、證監會、基金公司的高管。至于那些不掌握信息的廣大的散戶要掙錢是不正常的,不掙錢是正常的,80-90%都是賠錢的。所以股市也是一個財富重新分配的一個平臺。
除了以上六點之外,我們老百姓手里還有錢,他們把這些錢存到銀行里,但是通貨膨脹讓這些錢實際在貶值。通貨膨脹的實質是通貨過剩,那么發鈔的權利在政府手上,多印鈔票的過程也就是讓你的票子變毛的過程,這也是一個財富的重新再分配。貧富差距怎么拉大,通過這些渠道把他拉大的!有一次有一個小伙子跟我說,2000年前后,我一個月兩千塊錢,現在一個月3800塊錢,現在的3800塊錢的購買力還不如當初兩千塊錢,因為通貨膨脹。
不僅如此,在2000年前后沒有新三座大山:買房難,看病難,上學難。現在新三座大山壓上來了,使得我3800塊錢的可支配比重大幅下降,所以請問李老師,我的生活水平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他說的是事實。
但是這十年我國經濟確實一直保持高速穩定發展,這就是現在為什么很多人對現在社會不滿,有些人一上網,內容都不看,只看到標題就罵娘,他為什么罵娘?他有情緒了,覺得社會不公,所以為什么要爆發一場社會危機。經濟危機的爆發會引發社會危機,那么這個危機也有可能與經濟危機相伴隨爆發。
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的爆發并不意味著昏天暗地,我們要用歷史的眼光去看。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經濟發展有周期性波動,這很正常,我們經過這么多年的高速發展,是該歇歇的時候了。暴風雨過后又是一片彩虹,所以到2013年爆發一場經濟危機是一件好事,為我們長期發展贏得了機會。同時通過這場危機可以倒逼我們的轉型和改革,所以即使經濟危機發生也沒什么可怕的。

第一個大問題的第三點,國際經濟危機還要持續。

從當下世界經濟體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剛剛爆發的美債危機和正在爆發的歐債危機只不過是世界經濟危機持續的一個插曲。美國經濟存在三大問題:
第一個是負債累累,他之所以不想在利比亞陷入太深,就是因為沒錢,小布什給奧巴馬留下的是一個財政的爛攤子,打仗是要錢的。前不久,兩黨通過了關于提高國債上限至14.3萬億的法案,但是美國一年的GDP就14.6萬億美元,如果一旦超過GDP的值,就意味著以后一年辛辛苦苦所得的收入還不夠償還利息,這只是國債,美國還有其他很多債,比如企業債,金融債等等,累計有60-70萬億,是全球一年GDP的總和,美國如果是普通國家,其早就破產了,之所以不破產,因為他是世界上的霸主,可以利用他的美元霸權剝削全世界人民。
美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實體經濟的復蘇不如預期。
第三個問題就是失業率偏高,目前依然是9.1%以上,美國政府特別在乎就業與失業,因為他們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我們中國政府最在乎的是GDP和土地及財政收入,也就是自己的政績和自己的收入。
歐盟經濟體也存在三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總在談的歐債危機。
第二個問題是歐元基礎貨幣過多,因為他貨幣統一了,但財政沒統一,各個國家發展不平衡,導致一系列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整個歐洲人口老年化還有整個福利社會,使得整個社會前進的活力和動力不足。而日本經濟在九十年代以來就一蹶不振,地震、海嘯加核輻射的三合一的危機讓它雪上加霜,經濟出現負增長,所以日本經濟未來也不樂觀。
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受累于通貨膨脹,印度的通貨膨脹一度超過10%,俄羅斯也超過10%,巴西超過6%,中國超過6.5%。 這就是當下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主要狀況,從這些經濟體的狀況,我們可以看出,后經濟危機還沒有結束。為什么還沒有結束?首先過去一兩年新興經濟體出現了快速見底反彈復蘇,但是刺激政策刺激出來的,打強心針打出來的。只要強心針一撤,經濟就往下走。
其次是從歷史的經驗來看,一場大的危機走出來是要時間的。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有兩種說法,一是,1929年到1934年,共五年,二是1929年到1941年,共12年;70年代的石油危機持續了7年;80年代的美國儲貸危機持續了6年;90年代日本的壞賬危機持續了8年;90年代后期的亞洲金融危機持續了4年,那么這場危機跟大蕭條相比沒那么嚴重,跟其他的相比,至少相當,所以指望2-3年過去,沒那么簡單。所以國際經濟危機還要持續,國際經濟危機的持續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帶來出口極大的壓力,外需不足。

第一個大問題的第四點,國際的資源環境的危機。

現在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總體是偏高,全球氣候變暖,自然災害頻發,最重要的都與中國有關,14億人口大規模消費,消費影響環境,其他工業化國家跟我國相比,中國占主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世界第一,資源環境的壓力影響到自身的發展。
第一個大問題的第五點,中美爭霸帶來的國際文明沖突的危機。
中美爭霸10年前就開始,當時中國國際地位排在第五、六名,而美國要壓制中國,就開始制造事端,如南海撞機事件,轟炸駐南大使館事件,但是拉登的出現吸引了美國的注意力,讓美國集中力量對付拉登,現在拉登走了,美國開始把注意力重新轉向中國,所以近年來開始在我們周圍搞軍事演習、發動戰爭,如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朝鮮問題,臺灣問題,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越南等問題。美國開始利用貿易競爭、支持反中國的各種勢力、反中國產品傾銷等等全方位手段來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的國家核心利益就是維護其霸權,打擊一切對手。為打擊蘇聯,分化瓦解蘇聯,為打擊歐元,美國制造科索沃事件,為打擊日本,簽訂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升值出現泡沫,使日本經濟長期不振,為打擊亞洲四小龍,索羅斯制造金融危機。
現在輪到中國,中國是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明,近30多年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長,經濟總量已經排到第二,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10年、15年超過美國,這肯定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現在就看中國能否具備比前面那些國家更強的抗壓能力了,如果沒有,那么結局也是一樣的。所以現在的中國面臨著一個比較險惡的國際發展環境,周圍的朋友越來越少,誰叫你整天追求GDP、打腫臉充胖子呢?整天都忙于要實現趕超發展、彎道超車、超強規發展、三年大變樣等目標,實際上,我們自己什么都沒得到,別人卻要你承担與之相適應的國際責任和壓力。

第二個大問題——國際經濟的展望。

國際經濟的展望在這里主要強調六個要點。
這六個要點在兩年前的數次研討會中我反復地強調過,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我當時的預測基本上都是正確的,其中包括對九一一事件爆發后美國經濟走勢的預測,我當時就說看美國怎么來應對九一一事件,當時美國有兩種方法可選,第一種方法是美國當局寬宏大量,如采用這種方法來應對,美國經濟將會繼續繁榮。第二種方法是采用大規模的報復,如果是這樣的話美國經濟將從此走向衰落。事實上美國采用大規模的報復來處理此次事件,果不其然,美國經濟在接下來的時間傷痕累累,元氣大傷,表明我當時的預測是正確的。另外一個是對四萬億的投資政策出臺后的預測,我當時就說過四萬億投資對經濟刺激的效果最多能持續一年多,在2009年初的時候我預測2010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會往下走,當時中國經濟處于V加U形,而是2010下半年剛好處于經濟的拐點,事實證明在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確實往下走。我現在要說是2013年要爆發經濟社會危機,大家可以檢驗我說的對不對。在兩年以前對于經濟形勢判斷的六句話也可以說是六個要點在這里我還是堅持。
第一點是國際經濟危機還將持續。國際經濟仍將在低位徘徊至少2到3年,這是兩年前說的第一句話,現在看來事實如此,至于原因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在此不再多說。
第二點是國際貿易投資和就業形勢有所緩解,但仍不能樂觀。國際貿易在2009年下降了13%,然后在2010年出現了反彈,雖然在2011年也有所反彈,但還沒回復到反彈前的水平,國際貿易現在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并且這次是美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搞貿易保護,跟以往以發展中國家為主搞貿易保護的特征不同,以前是發達國家強調自由貿易,現在是中國強調自由貿易,當前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苗頭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尤其對中國的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
第三點是美元從中長期來看還要貶值。美元為什么要貶值?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分析,美國目前國債高企,從現在來看美國可以采用以下四種方法來償還國債:第一、變賣國有資產來償債;第二、逐步發展經濟,發展產業來償債;第三、借新債還舊債;第四、印鈔票還債。那么美國會采取那種方式來償還債務呢?美國會采用第一種方式即變買資產來還債嗎?當前美國最大債主是中國,美國不大可能采用此種方法解決債務問題。而采用第二和第三種方法來償還債務又顯得過慢過累。權衡利弊后美國最有可能采用的方法是印鈔票,因為這種方法成本低、效應高。而印美元直接好處還有:一是直接形成購買力,作為世界貨幣可以直接消費。二是直接消減債務負担,美元多了開始貶值,自然債權人就受傷。三是使美國產品出口競爭力上升。四是直接削減財政赤字。五是有利于華爾街金融市場活躍,因為金融創新、金融衍生品都以美元為手段,發行更多的貨幣就促使華爾街市場更加繁榮。美國現在對美元貶值有恃無恐最大底氣在于其所擁有的大量黃金儲備,其最壞的處境就是最后放棄美元,重新創造一種新的世界貨幣,而其卻可以輕松憑此擺脫自身巨額債務,所以說美元在接下來的時間仍將持續貶值。
第四點是新一輪全球性的通貨膨脹難以避免。事實上,新興國家的通貨膨脹已經到來,發達國家的也即將到來,歐盟已達到了3%,美國也超過了2%,未來將進一步演化,第一個原因是各國為了刺激本國經濟都采取了低利率的政策,降低利率的政策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資、提振經濟;而另一方面卻又會引發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第二個原因是各國政府為了維持高增長而采取印鈔票的政策,現在很多國家都是通過印發鈔票來維持高通脹來刺激經濟,導致了高房價,制造了經濟泡沫。
第五點是全球產業結構正在加速成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實體經濟比重上升,虛擬經濟比重下降。因為虛擬經濟有引發金融危機的風險,所以現在各國都在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二、新興產業在全球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將上升。所謂新興產業是指新能源、節能環保等行業,當前全球面臨的三大危機——能源危機、環境危機、經濟危機的化解都離不開新興產業的發展;三、新興經濟大國在國際社會中地位上升,西方發達國家的地位將會有所削弱。
第六點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財政赤字和債務負担將困擾今后一段時間世界經濟的發展。隨著政府的支出多了,收入少了,這就導致國家發債券,如果在可控的范圍內,還將有利于國家發展,如果超過范圍就引發債務危機。
從這六個判斷不難看出國際在未來兩三年即“十二五”的前中期經濟形勢仍不容樂觀。這六個大的趨勢還將繼續演化。

第一部分的的第三個問題是國內形勢展望。

國內形勢的展望我還是堅持我兩年前的觀點,簡單歸結為三句話:短期樂觀(2010年底前到2011年初);中期悲觀(2011年底到2013年);長期樂觀(2013以后)。去年快速反彈后現在還處于下降通道,以后再慢慢走上去。下面分別來為大家說說短期、中期、長期。
首先來說下短期。
這里的短期我主要以2011年為研究對象,2011年總的形勢總結為三句話:第一句話是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前高后低;第二句話是經濟結構以調整為主;第三句話是經濟形勢進退兩難。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指標當中:
第一個指標是GDP。2011年的GDP增長保持在9-9.5%之間;
第二個指標是通貨膨脹率。2011年初制定了4%的目標,但目前年內保持在5%以內都難,通脹壓力較大。通脹壓力大的原因有:一是鈔票印得太多,二是輸入性的通貨膨脹,三是成本推動,四是與土地有關的三大產品價格上漲成為通貨膨脹的主要來源,五是投機氛圍濃厚;
第三個指標是財政金融的系統風險。最主要是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存在比較大的風險;第四個指標是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較大。壓力來自于兩個方面,人民幣內在的升值壓力和美國給的外部壓力;
第五個指標是就業的壓力較大。就業壓力來自于兩個方面,眾多中小企業破產和產業升級。
接下來說說中期。
中期總的表現也概括為三句話:
第一、經濟形勢不那么樂觀;
第二、經濟將處于震蕩徘徊階段;
第三、經濟將維持這種狀態至少2-3年。
中期具體的表現為經濟處于U的下降階段和底部通道,與剛剛經歷的V形反彈不同的是:
一、底部低位不同。底部的高低不同,在V形反彈的低點是2009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1%。U形的低點要分情況來考慮,一種情況是不出現經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底部的經濟增速為8%左右。另一種情況是發生經濟危機,那就另當別論,形勢將變得更為嚴峻。
二、底部持續時間不同。V型持續的時間短,而U型的持續時間長,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必須要接受經濟增速保持較低的一種局面,必須要按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將精力放在調結構、轉方式、促改革上去。
三、復雜性不同。V形階段的是比較單一的,主要是保增長。U形階段的目標要復雜的多,主要包括穩發展、治通脹、調結構、保民生。
最后來看下長期。
長期是指2013年以后,總的形勢可用三句話來歸納:
一、長期總體樂觀;
二、長期只能保持7-8%的增長;
三、長期保持這種增長的持續時間為10-20年。
長期保持這種形勢也必須具備三個前提:一是未來2-3年再沒有大的經濟危機;二是未來兩三年繼續維持“十二五“計劃制定的調結構、促發展的經濟模式;三是在新興產業有新的增長點出現或技術革命取得突破。至于中國經濟在長期為什么只能保持中速的發展原因如下:
一、外需有一部分永久的消失。美國在次貸危機后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高消費、負債消費、超前消費的行為有所收斂,美國國內的消費需求降低必然會引起我國的部分出口減少。
二、內需的擴大受制于深層次的制度變革。內需的擴大受制于一些深層次體制的壓制,政府近年來一直強調擴大內需,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內需不升反降,如內需擴張的兩個重要支——汽車和住房消費明顯下降,目前中國的經濟還是重復以前的依靠投資拉動的老路,因為內需的擴大必須首先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這就涉及到一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問題,必然牽涉到政治體制改革,但目前改革阻力異常地強大,既有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也有人民群眾反對,自從郎顧之爭后,許多老百姓把目前貧富差距加大、貪污腐敗都歸罪于改革,造成老百姓對改革有一定的抵抗情緒,老百姓對改革存在著一定的誤解,其實當前的分配不公、貪污橫行的現狀不是由于改革造成的,而是由于改革不完全、不徹底的后遺癥。這種現狀就象一個人生病了,不是積極地治療,而是置之不理,采取消極的態度去應對,導致病情越來越重。自從2002年以來,我國政府一直在強調科學發展、和諧社會,但恰恰在這段時間我們的貧富差距在拉大、社會矛盾在累積,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我們不改革了,在一些重大問題改革上能拖就拖、能躲就躲。以前國家還設有體制改革委會,但現在已被撤掉,被并入到發改委的體改司,事實上國家發改委是最需要改革的一個對象,現在卻讓他去制定改革的政策,這不是現代版的與虎謀皮嗎?他的改革就是一個目的,加強自己的權利。政府表面上現在對老百姓讓出利益,如減免農業稅等,但實際上還是時刻都在張開著那張血盆大口吞噬著民眾的利益。高層也不是不懂改革的重要性,只是暫時沒有理清其中的關系,科學發展、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等等一系列目標的實現,都只有通過改革才能達成。
三、基礎設施建設五年之后在東、中部地區將會出現飽和。過去幾十年尤其是金融危機以來政府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了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但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是無限期的,據國際經驗,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中級階段會出現一個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增長階段,但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相對來說是較長,在國外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使用的很多設施都是幾十年前建成的,因此我們期望一直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來拉動經濟高增長不太現實,目前我國公路、鐵路、港口建設的情況已具備一定的規模,所以在不久的將來,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貢獻度會越來越小。
四、土地財政當做拉動經濟高增長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因為可供出讓的土地越來越少了,房價上漲的空間也不大了,同時農民的土地權益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保障,所以說地方政府通過土地財政拉動地方經濟空間縮小。
五、資源環境的約束。
六、三大紅利的減少。一是人口紅利的消失。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年代的來臨,可提供的勞動力減少,人力成本面臨上升的壓力;二是市場化紅利的減少。市場將面臨從怎么樣把蛋糕做大向蛋糕怎么樣分的方向轉變,更注重效率。三是國際化紅利益減小。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大,GDP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國正在遭受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國家的圍追堵截。
以上六個方面原因決定了我國經濟在今后一段時間只會保持中速增長的態勢,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將會漸漸放緩,2015左右將會降到點7%左右,2020年將降到在5%的水平,這是一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現象,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下滑,很多問題會暴露出來,很多企業一直享受著經濟高增長的好處,一旦出現經濟增長放緩,部分企業將面臨倒閉風險。
最后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我國為什么能夠在未來20年內保持5-8%左右的增長速度呢?為什么不會出現拉美現象?為什么不會出現日本那樣的泡沫經濟破滅?原因有三:
一、結構生產力還將會大肆發展。所謂結構生產力就是指工業化、城市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所釋放的生產力,因為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正處于中期階段,而西方國家已基本完成,這就是我國的優勢所在。
二、制度變革的生產力還將大肆發展,過去重點在經濟制度方面的改革,將來還要推進政治、文化、經濟、社會、資源環球境五位一體的改革。
三、要素升級的生產力還將大肆發展,技術進步、人力資本、信息化還有大的升級空間。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十二五期間中國將面臨一個比較大的調整期。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對于投資者要關注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把握未來經濟的宏觀走勢。做到順勢而為,抓住大機會。
二、價格的變化。價格的變化包括物價、房價、利率、匯率等,因為價格意味著成本,成本影響收益。
三、投資板塊的選擇。板塊包括行業板塊和區域板塊,選對板塊至關重要。
四、項目的選擇。同一板塊內的公司也良莠不齊,我們就選擇質地優良的公司做為投資標的。
五、投資策略的選擇。即投資結構優化組合。
六、投資方式的選擇。

前面我講的都是困難和危機,下面我再講幾個我們所面臨的新機遇:

一、國際產業轉移和重組給我們帶來了新機遇。國際產業轉移呈現出新的態勢,不僅制造業向中國轉移,而且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也呈產業鏈形勢向中國轉移,國內企業面臨承接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革命轉移的新機遇,而且國際產業在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正在進行重組,現在我們可以借機進入國外的一些高端技術產業企業重組兼并,實現自身技術實力的跨越式發展。
二、新一輪全球性的技術革命正在取得突破也給我們帶來了新機遇。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會引起一輪新的技術革命,新能源、環保、信息技術等正在醞釀一場新的變革,我們可以借機實現后發趕超。
三、消費結構升級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住房、汽車未來還有較大的空間,教育、文化、旅游、生物醫藥、醫療保健等消費結構升級還在進行中,意味著我們的產業發展正面臨著新的市場機遇。
四、我國的工業化進入重化工業階段,為我國涉足重化工業提供一定機遇。重化工業即工業化中期,重化工業在未來10年內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五、城市化進入加速階段所帶來的機遇。我國目前城市化水平是47.5%,據國際經驗,當城市化率處于30%—70%時屬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階段,我國正處于加速階段的中期,城市化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產業發展空間。
六、區域經濟一體化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
七、國家為支持“十二五”規劃中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而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所帶來的機遇。
關于挑戰,我前面講了五個危機,在這里我還要補充的一點是高成本時代對我們企業所帶來的挑戰。以前我們的企業利用國內的低成本優勢在國外市場所向披靡,這樣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當前高成本主要表現在:
一、土地高成本。土地越來越稀缺;
二、房價高成本。房價高意味著商務和生活成本高;
三、原材料高成本;
四、能源成本在上升,煤碳、石油、天燃氣開采成本在上升;
五、環保高成本;
六、人才高成本;七、普通勞動力高成本,民工工資提高;
八、資金成本在上升,東部沿海地區的借貸年息最高達到180%;
九、物流高成本;
十、知識高成本;
十一、交易高成本。
這一系列成本上升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挑戰,而企業要生存發展也只有采取以下幾種措施: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高附加值,三是提高產品銷售價格,第一、三種方法可行性不大,最主要的還是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開拓藍海。
下面講下第二大部分的第二個問題,未來投資板塊的選擇。

因為時間關系,我簡短就投資板塊的選擇和投資方式的選擇兩個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未來投資板塊的選擇:
一、新能源產業。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核能等,這些行業當前部分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從全球總體來看,新能源的發展才剛剛開始,新能源目前在我國能源消耗比例不足10%,傳統的化石能源占90.2%,新能源發展前景廣闊。
二、節能環保產業。低能耗產品更易為消費者所接受,消費者節能意識的增強倒逼企業注重產品的能耗。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互聯網升級、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等,IT產業正迎來第二次產業發展的春天。
四、綠色制造業。綠色產業是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產業,其主要特點是低碳節能。
五、文化傳媒業。包括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現代傳媒產業和教育培訓產業,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生活的品質,必然會對教育文化產業提出新的更大的需求。
六、生物醫藥、醫療保健行業。
七、生產性服務業,如金融、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
八、現代農業,觀光、旅游、休閑等。
投資方式的選擇:
一、銀行儲蓄,負利率時代不劃算;
二、買美元,美元處于貶值,風險大,非專業人士須小心;
三、炒股,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再加上國內信息不對稱,制度不健全,也須謹慎;
四、炒房,現在基本也是一種高處不勝寒的狀況,房價有下跌風險。關鍵是它是不是真想讓房價跌,當然我們政府現在不能讓房價大跌,大跌那是經濟危機,所以,現在一方面不讓它漲,另一方面不讓它大跌,維持某種平衡,那什么時候大跌呢?這個取決于開發商的抵抗能力,本人曾經搞過房地產,也當過項目經理。我們知道開發商是絕對不會積極主動降價的,它之所以降一定是因為它頂不住了才降。
最近我問過一些大小開發商,大的開發商說面臨一些困難,小的開發商說已經頂不住了,我就使用激將法,說不至于吧,你們賺了那么多錢,頂個兩三年沒問題。他們說,不是那么回事,他們的四大資金來源——銷售回款減少、信貸資金從緊、資本市場資金被斷、最近信托融資被卡,實際上四大資金來源都出了問題,而支出是剛性的。雖然前幾年賺了很多錢,但同時又買了很多地,投了很多項目,源源不斷的往里面投入,資金鏈越來越緊。在三五個月的短期內東拼西湊還能支撐,時間長了,如果政策繼續從緊,那資金鏈就要斷了,就撐不住了,準備要降價了,其實一些樓盤已經開始降價了。那些大的開發商還能撐一段時間,再持續下去,一樣也會支撐不住。
那房價會跌到什么程度呢,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經濟危機,那就要大跌,從那里來回到那里去,就像美國、日本、迪拜房地產泡沫破滅一樣,跌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一百都是有可能。另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政府高超的宏觀調控藝術,那我們的房價差不多就維持目前的漲跌幅度有限,維持幾年,跌百分之10-20 %左右就差不多了。
為什么也有可能房價不會大跌?因為四大利益集團不希望房價下跌,首先是各級政府,各級政府從高房價獲得了GDP、財政收入、政績工程等一系列好處。第二是銀行,銀行從高房價中獲得了一系列的好處,這是為什么中國銀行的盈利在世界上表現最好。第三是開發商,開發商從房價上漲中獲得暴利。現在很多的輿論把房價上漲的主要責任都歸咎于開發商,當然他們有一定的責任,但絕對不是主要責任,真正的開發商是政府。第四是廣大的已經買了房子的投資者和低價位買房者或者福利分房的。以前幾十萬買的房,現在變成了幾百萬,偷著樂。最近北京的一些房地產商要降價,那些剛買了房的投資者不干了,要維權,要補償,所以開發商也左右為難。漲價也不是,降價也不是。當然,也有希望房地產下跌的力量,廣大的年輕的群體,他們是弱勢群體,現在買不起房。
現在社會分為三十五歲以上和三十五歲以下的兩大階層,三十五歲以上的要么分到了福利房,要么30歲左右結婚買房,被迫當了房奴,現在房價翻了好幾倍,發了。三十五歲以下的人沒有趕上福利分房,結婚的時候想買房,房價上漲了,只能望房興嘆。目前房價問題處于這么一個焦灼的狀態,總而言之,要是借著買房子搞投機和投資要小心一點。
第五種選擇就是投資各種大宗商品,像黃金、白銀、翡翠、玉石、農產品、礦產品、石油、稀土等跟資源有關的商品,這些都是通貨膨脹時期比較好的替代投資品種,它們是比較抗通脹的,所以最近幾年通貨膨脹時期它們的價格必然節節上升。通貨膨脹的拐點可能就快到來了,投資這些東西關鍵在于觀察中國和整個全球通貨膨脹的拐點,在拐點到來之前,可以投資,雖然短期也會有波動,但不足以改變上升的趨勢,如果拐點到來,那投資這些品種就要小心了。
第六種選擇是教育健康的投資。這種投資是前六種最好的,但也是最不被大家重視的,因為沒有會計科目來反映它的投資回報率,不知道它值多少錢。今天各位聽我的課,實際上是有回報率的,但是值一百塊錢還是兩百塊錢就搞不清了。比如你炒股賺了200塊錢,請客吃飯,是實實在在看得見。今天加強一下鍛煉,看一下病,可能讓你長壽幾個月你也不知道,不重視,實際上這個投資回報率很高。所以這是最好的投資,學習、健康、綜合投資回報率很高。
除了以上六種投資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投資,比如新的金融工具,PE、VC、各種非主流的投資,郵票、字畫、古董、黑茶等等。
還有兩點補充一下:
第一,在新的形勢下,你和你的企業找到定位了嗎?如果沒有找到定位,其它事情先停一下,一定要找到定位,定位決定成敗,定位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我反復強調的。
第二,你找到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了嗎?如果沒有找到,請看我的代表作《人本發展理論》,《人本發展理論》實際上是一本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方法的書籍。這本書籍有以下幾個特點:
1、它提供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架構。這本書后半部分我也解釋了很多重大的歷史現象。為什么奴隸社會較原始社會進步?為什么中國的封建社會取得了比西歐封建社會更大的成就?為什么計劃經濟的實驗失敗?為什么市場經濟是個較好的制度?為什么荷蘭成為第一個持續震蕩的國家?為什么英國成為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為什么美國成為當今世界的霸主?為什么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強國?為什么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較快的成就?為什么浙江率先發展起來?為什么海爾取得了長時間的成功?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所有的這些不同層面的現象都用統一的分析框架分別進行了解釋。
2、提供了解答問題、提出對策的分析方向。
3、實現了社會科學的整合。
4、滿足時代新的理論需要,我們這個時代不僅需要搞經濟改革,而且要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資源、環境五位一體的改革;不僅要改革,而且還要科學發展,和諧社會。原來西方經濟學市場發展那一套理論已經不夠了,需要新的理論,這個理論就是《人本發展理論》。這是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提出的理論,這是我作為第四代經濟學家應該做的。
5、實現了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大走向。現有的經濟學研究的是在一系列的假設的條件下研究供給、需求、價格之間的互動關系,最后論證理想的市場經濟是什么。我學了多年的西方經濟學理論,試圖拿西方經濟學分析實際中的問題,發現在實際工作中用不上。實際中的考慮的問題是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加強管理、完善機制、推進改革,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品牌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人類自身技術進步等,所有這些在經濟學基礎理論架構中被假設前提中假設掉了,假設交易成本為零、假設制度不考慮、假設信息對稱、假設技術不進步、假設分工已徹底完成,資源處于理想的均衡狀態。現在反過來,假設按照牛頓力學數學邏輯推導的那一套理想的均衡狀態為基準,來研究一系列的假設前提本身,這樣就實現了經濟學研究從理想均衡分析向現實需求分析的重大轉向。這就是這本書的幾個特點,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本書,由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
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升官發財致富!謝謝大家!

投資者提問:
1、貨幣從緊政策何時松綁?
答:資金的控制松動主要是看通貨膨脹的變化,如果通貨膨脹還在繼續,沒有到我們政府控制的范圍之內,那么貨幣政策還會保持從緊的狀態,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如果通貨膨脹問題解決了,貨幣政策會有個稍微的放松過程,尤其是面向中小企業的融資會開越來越多的口子。目前CPI是6%左右,貨幣政策要真正松動得CPI跌倒4%左右。

2、怎么解釋中國經濟巨人、金融侏儒這個現象?
答:經濟巨人是指我國的GDP世界第二,很多的重要的工業產品、農產品在世界排名第一的有幾十項,國際貿易進出口大國,大量的外匯儲備。給國際社會一個印象,不得了,就是一個巨人。

我國金融目前還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下向市場經濟過渡期的金融,沒有跟國際接軌,我國金融企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還沒有形成國際競爭力。目前發展的較好是因為我國的金融企業有特權,國際上希望中國金融企業的特權能解除,和國際上的其他企業公平競爭,像我國的工農中建銀行真和國際上其他企業公平競爭,它們是競爭不過的,所以我國金融企業真實的競爭力并不高,國際化程度不高,我們的金融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規則的制定權,包括在一些重要的金融組織中的影響力和我國的經濟總量是不對稱的。所以說是經濟巨人,但金融方面還是比較落后。

3、對我國的利益集團和腐敗問題有什么高見?
答: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政治改革。目前,最近多個機構同時在制定中國下一個全方位的改革方案,是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現在改革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改革,一定要是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這個改革不能像過去各地政府一樣搞一下試點,一定要最高領導人下決心打破現有的幾大利益集團,否則將改革不動。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途徑,第一是出現像鄧小平、普京那樣的政治強人通過強有力的改革;第二是通過大的社會經濟危機倒逼政策改革,包括政治改革。只有通過大的制度變革,才能解決腐敗問題。否則的話,目前這種趨勢只能是權貴資本主義越陷越深。

4、在當前政策下,中小型的房地產企業下一步怎么發展?
答:可以預見,中小房地產企業在下一步面臨比較大的壓力和調整,因為政府必須要接著控制房價,必須要繼續從緊貨幣政策的力度。那么首當其沖的整個房地產中小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是相對比較多的,怎么辦呢?站在企業的角度,第一,需要通過合并收購重組與大的房地產企業進行合作,收購兼并重組都可以。第二,假如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發展,通過練內功,調整經營產品結構,避開宏觀調控力度很大的傳統地產,發展文化旅游等特色地產,這是一種策略,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5、政治體制改革有什么新思路?
答:客觀的說,我國的中央上層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還在摸索。中國不走西方的三權分立的路,要走一條新的路出來,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明根深蒂固,和幾十年形成的計劃經濟形成的扭曲的體制對以后的政治架構帶來深刻的影響。中國的民主過程比較曲折,從黨內民主開始。大規模的民主如何展開尚無方向。

6、目前,地方性的融資平臺如何規避風險,將采取什么措施?
答:這是很多投融資平臺都在關心的一個問題。對于投融資平臺,目前很多投融資項目都被深套其中,一時難以解決,只能從減少風險出發,核心是投資方向和投資項目的選擇問題。對于高風險的項目必須控制風險或者轉移風險選擇更好的項目;第二就是對資金匹配的結構(期限結構、利息的結構)做一些策略性的處理,盡可能的降低一些風險。根本的改變還需要大環境的改變。

7、你一直強調你跟吳老師(吳敬璉)的觀點不同,你是站在左邊、中間還是右邊?
答:我們強調市場化改革的觀點是一致的。在重化工業的發展判斷上是有點不一樣。吳老師認為重化工業的發展不利于資源節約,不利于保護環境,不利于展開發展方式。進入到重化工業階段,會誤導地方政府大力發展,造成后果,所以他不贊成發展重化工業。我從另外一個角度,我覺得重化工業的發展是個客觀現象,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不可能跳過這一階段,只能去面對去應對這些問題,就在這個問題上有點不一樣,他是比較理想的,希望直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我也希望這樣,但是問題是如果你做不到,工業發展跳不過去,只能面臨它。我不說它好與壞,這是個事實。
至于更大層面的經濟學觀點,吳老師一直是市場化改革代表人物。現在國內左派思潮又慢慢開始起來了,形成了激烈爭論,有相當一部分人希望再回到從前,或者有的是一些折中的五花八門的觀點。各種主義是魚龍混雜,新自由主義、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平均主義、封建主義,但實際上吳老師他也不是極端地強調自由主義的,他是強調市場經濟也有好與壞。他希望的是建立好的市場經濟、現代法制的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不是那種權貴的市場經濟。吳老師說的還是對的,至少是大方向上。從過去多年的歷史經驗上看,吳老師在每一個重大關口提出的重大思路最后都被實踐所證明。從十二大以來,他就參與了我國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的制訂。吳老師他的思想我覺得是非常完整的一套現代的市場經濟體系,事后證明,我覺得大多數都是對的。現在有很多爭論,我覺得整個東西永遠都會有的,但是現在看來,吳老師的思想又開始取得了一些主導地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他最近十多年來一直強調的,果然作為“十二五”的主題了。以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有經濟戰略性改組,公司治理結構等等,都是他做的。
好,今天就講到這里,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現在,這是個非常辛苦的過程。

主持人(張海岸,華中科大長沙校友會會長)的總結
今天上午,我們尊敬的李所長滔滔不絕的口才和深刻的思想洞見,功力深厚,視角獨特,知識淵博,反應敏捷,旁征博引,可以看出他在經濟學理論和實踐研究方面有非常深的底蘊。出于對校友的感情,對我們長沙校友會的熱心,李所長特為我們長沙校友會作了這次內部報告會,并且給我們講了這么多的真話和實話,講了這么多有用的信息和積極的建議。李所長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經濟形勢和經濟管理課程,我們對他的演講再次表示衷心感謝!我們要讓李老師今天的輔導、付出要有效果,今后我們自己要把他的講學好好研究,從戰略上、定位上進一步的思考。他的《人本發展理論》這本書我們校友會要盡快訂購,向我們廣大校友推薦學習。我們肯定會成為一個很好的讀者,好好學習,用于指導我們今后的工作。
最后,我們再一次衷心地祝愿我們李老師今后的事業一帆風順,步步高升!也祝大家事業興旺,財源滾滾!謝謝!


李佐軍 2011-11-22 23:09:29

[新一篇] 杜君立:孔慶東時代的北大

[舊一篇] 魯迅崇拜者的兩句蠢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