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珍·書摘】日本?NO!方便面是中國人發明的!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今天,人們公認方便面起源于日本。發明方便面的是一位名叫安藤百福的日本人,時間是1958年。然而,一則1931年《廈門指南》(民國二十年廈門新民書社發行)上的廣告告訴我們,“滾水泡下,甘芳適口”的方便面,在民國時期便已是中國人居家旅行的常備物品!


人類記憶有一個特證,即對凡已融入日常生活的發明,往往認為是極簡單之事,而對這些發明的靈感來源及最初時間不太在意,方便面的起源即是一例。


今天,人們公認方便面起源于日本。發明方便面的是一位名叫安藤百福的日本人,他是生在臺灣嘉義縣的一個孤兒。據說是在1933年,安藤回到日本,受寒風中人們早起排隊等熱面的情景觸發,在1958年前后,發明了方便面。辦法是用油炸完面,等著泡水。面炸過后會出現許多細孔,這些孔能吸收熱水,面很快變軟,物理成因相當簡單。方便面的雛形是雞湯面,安藤夫人啟發了丈夫,面油炸后能貯存;兒子喜歡雞湯面,這使安藤下決心,讓方便面從雞湯味開始。



安藤百福(1910-2007)


方便面的發明史大致如此,太平淡了,但這個平淡中體現了所有古老智慧,要將這種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適時結合起來,則需要另一種智慧,而這種智慧可以說就是一種機遇。


人類最古老的智慧通常也是最高智慧。保存食物的動因源于防止意外災害的生存直覺,而保存食物的原初智慧一是脫水,干;二是加鹽,味。在現代防腐技術出現前,這是人類的共同智慧。方便面的存在和流行,思路建立在這兩點上,食物不變壞而且還能有味道,辦法是開水沖泡雞湯。


如果就方便面的發明靈感和雛形判斷,我能找出一個遠早于安藤方便面的實例,這就是廈門早期的雞蓉面。


2007年,我南來教書后,偶然在廈門舊書攤見到一冊1931年謝云聲等人合編的《廈門指南》(廈門新民書社發行,民國二十年)。我在這本書后看到這樣一幅廣告。由這則廣告知道,這種雞蓉面的牌子是“冠德”。它的廣告詞是“雞蓉面,旅行第一,滾水泡下,甘芳適口”,這個廣告放在今天推廣方便面,也無不可。由同書另一廣告可知,當時廈門有一家陶園商店,在它推銷自制的食品名單中,我看見排在第一的即是“始創雞蓉面”。其它地方有無類似的食品,我沒有查考,但以中國人的聰明推斷,想來不會是只有廈門一家吧?


1930年代的廈門生活,想來今天還有健在的人可以憶及,我沒有去訪問那些吃過雞蓉面的老者,也想象不出那面的味道,但我感覺與今天的方便是一種靈感的結果。廈門離臺灣最近,而當時來往頻繁,說不定在臺灣嘉義出生長大的安藤,兒時即有食雞蓉面的經驗,成年后這個記憶誘發了他的靈感。


方便面的發明權是確定的,這是安藤的幸運。我想說的是古老智慧,一定要與現代生活適時配合起來,才能產生另一種智慧。方便面的流行建立在社會成員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和工業化技術的普遍應用上,舍此,則古老智慧不能發生作用。從技術發明的靈感來源觀察,我們可以將方便面發明的靈感和時間推前,甚至可以將這個靈感移到廈門來,但在缺乏快節奏生活和工業技術化的前提下,再超前的智慧,至多也只能產生一種類似點心那樣的食物,而不可能產生一種廣泛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食品。


雞蓉面的出現,可以說已具備了后來方便面的所有發明靈感:干,宜于保存;泡,吃起來是熱的;雞湯,有味道。但方便面還是沒有在中國誕生,因為當時中國沒有現代節奏的職場生活,自然也就沒有這個巨大需求;沒有相當的技術條件,即令有需求,也不可能大量生產來滿足。在日本,也只是到了1960年前后,需求和生產技術才適時配合起來。


中國人從來不缺少智慧,但我們總是錯過那個最佳時機。我們今天還在重復這種命運,但愿下一次偉大的發明是源于我們的智慧,而上天又給了我們最佳時機。



本文節選自謝泳著《往事重思量——雜書過眼錄三集》(中華書局2013年11月出版),原題為《方便面源出廈門》,此處標題為聚珍君另擬。




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2015-08-23 08:53:17

[新一篇] 國學 駙馬的由來

[舊一篇] 林少華:太宰治“無賴”中的真誠 評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