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兒》及其他:顧城海外遺集 一日一書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英兒》及其他: 顧城海外遺集

作者: 顧城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15-3-1


《英兒及其他》收入目前所能找到的顧城所有小說作品,按體式分兩輯:短篇小說24篇和長篇小說1部。包括短篇小說《伯樂不樂》《不速之客》《長鼠阿古》《傳承》《想象力》等等。《英兒》以男女情愛為主題,文筆唯美,值得閱讀。


顧城(1956-1993),1956年生于北京,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主要代表。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顧城1987年5月29日赴德參加明斯特“國際詩歌節”,其后半年間于歐洲講學及參加學術活動,到訪瑞典、法國、英國、奧地利、丹麥、荷蘭、芬蘭等國家。其間的發言演講總是令人耳目一新,同年12月參加香港現代文學研討會,接受新西蘭奧克蘭大學亞語系聘請,于1988年1月初移居新西蘭,任職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以后的兩年半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當代文學,并一度兼口語課,在大學假期曾應邀赴美講學。1992年3月應德國DAAD學術交流基金會邀請,赴柏林從事文學創作;1993年3月獲伯爾基金繼續在德寫作,其間先后赴法國巴黎、西班牙巴塞羅那、德國法蘭克福、美國參加文藝活動,以中國哲學、藝術為主題,貫通古今,向西方世界宣傳中國文化藝術。至1993年10月辭世,在六年多的時間里,不斷地寫詩、撰文、講演、對話,與國際友人交流。


本卷收入目前所能找到的顧城所有小說作品,按體式分兩輯:短篇小說,24 篇,和長篇小說,一部。


顧城短篇小說分作兩組:第一組,前14 篇是寫于80 年代的小小說,除《長鼠阿古》《傳承》《想象力》三篇,都曾發表過,有的還刊載過不止一次。


上世紀80 年代,文學探索成風,顧城這些小說可說是那個探索時代的產物,寫得自由開放。《偶見》記班車上所見路邊小腳老太撿拾凍魚,《劣等生》特寫一個孤單的孩子,在空教室里揚眉吐氣的一瞬;《夏日》記錄“文革”之初,一個孩子在家里遭遇一個意外事件時的驚訝。這三篇作品,我稱它們為“見聞速寫”,和同時代同類小小說類似,擷取生活片斷,顯示一種現實感悟、生命體驗,讀來總能讓人心念一動。


第一組里另外的作品與它們不同,或許更有顧城個性吧——幻想的角色,虛擬的場景,虛構的情節,還有一種調皮的語調,我稱之為“想象情景”。譬如《不速之客》,不過2000 字,卻感覺像讀了卡夫卡一部長篇小說《審判》;《關于佛佛同志》非常奇妙。這些長短不拘的虛構情景,都有一些時代面影或作者經歷在其中(如《無毒蛇》里說那個“唯一能接上木棍的人”,《阿爾斯先生走上講臺》里的粉筆子彈,《長鼠阿古》里的男孩和姐姐等等),卻又完全超出生活現實,每篇讀來,讓人覺得好玩,不禁會心一笑。如一種想精想怪的成人童話,也如一篇沒有寓意的寓言,和他一直喜歡寫作的寓言詩、童話詩一個路數。但以小說定體,顧城有充分的文體自覺。


第二組8 篇,是顧城出國后的作品,寫作時間從1989 年到1992 年,個別篇目曾經發表過。這些作品,《亨米》一篇,以快活酣暢之筆、縱跳幻變描寫,虛構一個教授的課堂體驗,很是好玩;其余各篇都是見聞故事,且相對完整、講究。同期,顧城專心創作了不少回憶性散文,同樣講述生活故事和人生履歷,他何以單將這一組視為小說?——我仔細比對本叢書“散文卷”的回憶性文字,這一組小說和它們的主要差別,就是情節、場景與角色,有虛構的內容,有一種詩意的虛幻感。顧城把他經歷過的事、接觸過的人、做過的夢,自由組合,重新創作,構成一個似真如幻的新境界。如鏡花水月,物、事、人一件件、一個個清晰逼真,卻不盡是它們本來的樣子。


以《思憶朦朧》這篇為例,顧城存稿里有前后兩稿,但都不完整:1992年4 月的初稿,大致以順敘方式,平鋪直敘兩個青春期男女孩做鄰居的朦朧情感,那個十七八歲的男孩子畫畫、打乒乓、看朝鮮電影、講昆蟲的故事,以及部隊大院進出,顯然有顧城本人的經歷;帶著個上小學、說話口齒不清的弟弟,不過十三四歲的姐姐,穿一件暗紅格格衣服,大概有顧城姐姐的影子,或真有一個鄰家女孩,在顧城的詩里閃現過。至于大人們打麻將、要趕在男孩子父親落發之前出國,只在這故事里見到。這個故事,兩個月后,顧城重寫一遍,第二稿卻寫得非常講究,敘述人稱從第三人稱的“他”“她”,改換成“我”對“你”講述,時間順序被拆散,夢境和現實交叉,完整的故事情節,被截成一場一場情景、對話,讀起來捉摸不定,奇異絢爛。大為變樣,也煞是好看。


另一篇《母親》,簡練精巧,一段從北京的家到重慶的旅途,印在列車玻璃窗上的幾個字跡,“他”和姐姐出門的場面,把媽媽年輕時候和此刻對比,輕靈地穿插、跳躍,加上純凈的行文,讀來讓人愛不釋手,文中故事都是顧城及其家人的事情,但結尾那一順筆,說“他”抵達了嘉陵江邊自己的出生地——其實,顧城并不出生在重慶。《廠外》《皂角》《梁和》也是如此。《侃山》《有心》是另一種俏皮、別致的片段,見得出顧城多樣的試驗和探索。


1992 年底,顧城在德國自編一本散文、小說合輯的《夢魘集》,因為大量稿子留在新西蘭家里,該集未編成。這里整理出來的《在世》《有念》兩篇,只是其中部分,另外一些篇目,編進了“散文卷”,讀者可以對讀,感受其中差別。


1993 年11 月,因顧城夫妻猝然離世,媒體渲染得沸沸揚揚,《英兒》一面世就是三個版本,它們是華藝出版社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以下簡稱“華藝初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封面增加“珍藏全本”字樣,簡稱“華藝珍版”),和作家出版社第1 版第1 次印刷(以下簡稱“作家版”),三個版本版權頁上標明的印數分別是0001~50000 冊、50001~150000 冊、0001~11000 冊。印象里,北京街頭許多書攤底下還有不計其數的盜版書出售。同年12 月,臺北圓神出版社推出繁體豎排版《英兒》(以下簡稱“圓神版”),為“圓神叢書”第136 種,印數不詳。四本書放在一起,封面不同、開本有別、厚薄不一——圓神版除插頁外有510 面,把華藝版、作家版兩本摞起來,才和它一般厚,卻還小它一圈。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48:22

[新一篇] 歐洲的過去和中國的未來 黃仁宇

[舊一篇] 人與書的故事:汪曾祺賣字典換米線 茅盾《子夜》曾被劃入"黃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