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削得尖尖的花鉛筆(5首) ◎作者:尹麗川 ◎品薦:沈浩波 一定有一些馬 想回到古代 就像一些人懷戀默片 就像一些鮮花 渴望干燥和枯萎 好插進花瓶 就像那個花瓶 白白的圓圓的那么安靜 就算落滿了灰 那些灰又是多么的溫柔動人 2013年5月13日 縣城姑娘 縣城姑娘穿喇叭褲、厚跟鞋 屁股扭得緊 心思藏得淺 零錢掖得深 揣著農村的膚色 縣城的瓜子 擠上開往城市的車 高速公路上灑滿了瓜子殼 2002年11月7日 時光 2003年4月28日 在雍和宮 在北方冬天 在落葉紛飛的清寒大道 在大美大智的佛像面前 我幾次要落淚 又生生咽回 我原路折返 撞見兩個穿皮褲的俊美男孩 溢出輕薄貪婪的小歌手神色 一次次跪倒在佛像前 另一個中年婦女接完手機 輕微地嘆了口氣 舉起三炷香 深深埋下頭顱 一條粗大的赤金項鏈 從她華貴的皮衣毛領里 滾落到她蒼白多肉的脖子上 我倏地感到一陣冰涼 蹲下去,捂住臉失聲痛哭 迎面朝拜的人們 邁著急匆匆的腳步 呼啦啦越過我的軀體 向前奔涌,磕頭如泥 2003年11月24日 我不能留在這里愛你 每當我遠離日常生活 就會被日常生活的場景感動 長椅上的老人他神色安詳 兩個騎單車的少年在樹下相遇 停車說笑,相互點煙 戀人們手拉手穿過人行橫道 那一刻的依戀是真心 每當我被這日常生活的場景感動 就忍不住要狠心逃開 2004年6月1日 詩人徐江正在主編一本《1991年以來的中國詩歌》,他在微信上問我,能不能幫他找5首尹麗川的詩,他特別強調,像《花瓶》那樣的。 《花瓶》寫于2003年,從寫作時間看,已經處于尹麗川當年創作高峰期(2000——2004)的中后段。我隱約有些明白徐江為什么要我找《花瓶》這樣的詩。對于尹麗川來說,《花瓶》這樣的詩不是她當年最被稱道和引發議論的。在“下半身詩歌運動”如火如荼的時候,總是那些尖銳的,寫得狠的詩歌更被注目。《花瓶》不是,它簡單、美好、自足、動人。 我以為自己算是最熟悉尹麗川詩歌的人了,但徐江的這個建議提醒了我重新閱讀尹麗川。我很輕松的在尹麗川的詩歌中找到了這5首,重讀時我覺得自己又認識了一次尹麗川。詩人總是容易被其代表作遮蔽,尹麗川也不例外。與她那些飽受關注的代表作相比,這幾首詩歌更有一種詩歌本身的自足。 上午,去尹麗川家做客。在我忙碌的生活中,去朋友家做客,已經變成了一種奢侈而美好的奇跡。而在10年前,我們幾乎是整天互相串門的朋友。我抱著她的雙胞胎女兒,抱完大的,再抱小的,尹麗川像一切合格的母親一樣,給女兒喂飯。奇跡般的人生,將小尹變成了一個完美的母親。她給我講述關于愛和陪伴的道理,啊,這些道理我早就明白了啊,因為我在她之前早就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好久沒有重讀尹麗川的詩了,因為心中總有些為她離開詩歌而不爽。這次重讀,最深的感受就是兩個字:美好。 十年間,更多杰出的女詩人躍入我的視線。但尹麗川的詩,依然讓我覺得,是不一樣的,無可取代的。好詩有很多,也有很多種。但能讓我只是覺得美好的,依然是尹麗川的詩。 她其實一直沒有一本公開發行的詩集,多年以前,詩人黃禮孩曾經為她印過一本詩集,名叫《因果》,但沒怎么在圖書市場上流通。上次見出版家楚塵時,楚塵就說準備給尹麗川出版一本詩集,今天我問她何時出版,她說快了。祝賀她。那些美好的詩篇,將重新被更多人讀到。 * * *
花瓶
削得尖尖的花鉛筆
用禿的橡皮,或一把
咬出牙印兒的三角尺
就能讓我坐回
夏日清涼的教室
胳膊黏在課桌上
留下兩枚月牙兒形的汗漬
老師在黑板上寫字
白的確良襯衫隱隱透現
兩根細細的胸罩帶子
我扭頭望見窗外
操場上的灰塵
被陽光曬得發燙
白楊樹被風吹得嘩嘩響
我拎著一捆大蔥
站在人聲鼎沸的市場
和學校隔了一堵墻
身邊的愛人懷抱芹菜和鮮花
半只粉色的塑料涼鞋埋在土里
我望見空無一人的操場
白楊樹被風吹得嘩嘩響
品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56:3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