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生活簡史 [英]比爾·布萊森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原作名: At Home:A Short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本書是《萬物簡史》作者最新扛鼎之作,其創作靈感源自作者一次石破天驚的發現:房屋不是躲避歷史的避難所,而是歷史的最終歸宿。

在作者看來,無論世界上發生了什么,不管人們發現了什么,創造了什么,或激烈爭奪了什么,最終都會以這種或那種方式投射到你的家里。戰爭、饑荒、工業革命、啟蒙運動……這些看似與我們相距遙遠的歷史或許就隱藏在你的沙發里和五斗櫥里,在你窗簾的皺褶里,在你松軟的枕頭里,在你家墻上的油漆里,在你家的自來水管道乃至抽水馬桶里。于是,作者拿定主意要在自己的房屋里轉一轉,他要在不出家門的情況下引領我們做一次有關世界歷史的美妙遠足。

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之下,衛生間是一部個人衛生的歷史,廚房是一部烹調的歷史,臥室則成了一部愛情、死亡和睡覺的歷史。作者還梳理了從建筑學到電力學,從考古學到園藝學,從食物貯藏到流行病,從香料貿易到埃菲爾鐵塔,從女性時裝到室內裝潢等方面的演變脈絡,撰寫了一部包羅萬象的人類居家生活簡史。作者以飽滿的好奇心、絕妙的智慧心、獨具一格敘事腔調將《萬物簡史》膾炙人口的風格延續至本書的字里行間,成就了這部思想性與趣味性兼具的神奇之書。

比爾·布萊森,享譽世界的作家。1951年出生于美國艾奧瓦州,后定居英國,曾任職于《泰晤士報》與《獨立報》,同時也為《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志》等刊物撰文。2005年,他被任命為英國久負盛名的杜倫大學校長,并且被眾多大學授予榮譽學位。2006年12月,為表彰他在文學上的杰出貢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授予他大英帝國官佐勛章(OBE)。

布萊森擅長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他所游歷的世界,在他的書里,英國式的睿智幽默與美國式的搞笑絕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學,讓他的文字充滿了幽默、機敏和智慧,使他自己成為“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學作家”(《泰晤士報》)。

目錄第1冊

前言 1—10

第一章 | 現代生活的序幕1—41

第二章 | 居家的氣息 43—72

第三章 | 門廳 73—116

第四章 | 廚房 117—154

第五章 | 洗碟間和食品庫 155—199

第2冊

第六章 | 保險絲盒 201—249

第七章 | 起居室 251—306

第八章 | 餐廳 307—359

第九章 | 地下室 361—399

第3冊

第十章 | 過道 401—448

第十一章 | 書房 449—482

第十二章 | 花園 483—540

第十三章 | 紫色屋 541—581

第十四章 | 樓梯 583—604

第4冊

第十五章 | 臥室 605—649

第十六章 | 衛生間 651—707

第十七章 | 梳妝室 709—763

第十八章 | 幼兒房 765—816

第十九章 | 閣樓 817—856

與此同時,兩項長期征收的稅在這個時候取消了:窗戶稅和玻璃稅(嚴格來說是一種消費稅)。窗戶稅可以追溯到1696年,嚴重打擊了人們開窗戶的積極性,因此在建筑物上,人們在本來可以開窗戶的地方就不開窗戶了。  引自 全書 雖然誰也沒有想到,但結果卻產生了一批受過良好教育、非常有錢的人。他們有的是空余時間。因此,他們中間的許多人自然而然地開始干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歷史上從來沒有哪批人從事過比他們更廣泛且能給自己帶來榮譽的活動。而實際上,無論從哪個意義上說,這都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引自 全書

人類的過去在傳統上分為三個時間不等的時代——舊石器時代,從250萬年以前到大約1萬年以前;中石器時代,從1萬年以前到6000年以前,包括從游牧-釆集生活方式到大范圍出現農業的過渡時期;新石器時代,包括史前生產力極其發達的最后2000年,直到青銅器時代。每個時代又細分為如奧杜瓦時期、莫斯特時期、格拉維特時期等等——這些時期主要是專家關心的事,用不著在這里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對于我們來說,把草類變成食物是一項挑戰,可能要經過大量仔細的操作和持久的改良才能得以解決。以小麥為例,小麥不能食用,非得要把它變成像面包之類的某種復雜得多、好吃得多的東西才行。這就要花很大的力氣,必須有人先把麥粒分離出來,把它磨成粗粉,再把粗粉變成面粉,再把面粉和酵母、鹽等別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做成生面團。然后,生面團要揉呀揉,揉到某種黏稠程度。最后,還要把那團東西一絲不茍地、小心翼翼地烤。光是這最后一步的失敗率就很高,因此在面包作為主要食物的所有社會里,從很早時候起就把烘烤工作交給專業人員來做了。 置奧克尼人于死地的不是營養不足,而是疾病。人們在一起生活更容易把疾病從一家傳播到另一家。在馴化過程中要跟動物緊密接觸,這意味著豬或家禽身上的流感,牛羊身上的天花和麻滲,馬和山羊等身上的炭疽病,也可能成為人類疾病的組成部分。就我們所知,實際上,只是在人們開始一起生活以后,所有的傳染病才得以流行。定居下來也使「人類的共棲體」——包括老鼠以及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或生活在我們附近的動物——數量猛增,它們往往也都成為傳播疾病的媒介。 今天,玉米是不可或缺的,其重要程度遠遠超出了許多人的認識。玉米淀粉用來生產果味汽水、口香糖、冰激凌、花生醬、糨糊、番茄醬、汽車漆、尸體防腐注射液、火藥、殺蟲劑、除臭劑、肥皂、油炸土豆條、外科用敷料、指甲油、爽腳粉、色拉調料以及幾百種別的用途。

食品在到達餐桌的過程中,有可能出很多問題。因此,當19世紀40年代初出現了一件神奇的產品,有可能使情況發生改變時,人們興奮不已。出人意料的是,這件產品大家都很熟悉:冰。 冰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鐵路的冷藏車。有了冷藏車,就可以把肉類和其他易腐敗的東西運到全美各地。芝加哥之所以成為鐵路工業的中心,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可制造和貯存大批量的冰。芝加哥幾家冰庫里貯存的冰,多達25萬噸。在使用冰以前,在炎熱的天氣里,牛奶(當然是新鮮牛奶)在變質以前只能保存一兩個小時。雞在宰殺當天就要吃掉。鮮肉過了一天多時間以后再吃幾乎是不安全的。現在,食物既可以在當地長期貯藏,也可以在遠方的市場出售。芝加哥在1842年獲得了第一只龍蝦,那是用冷藏車從東海岸運來的。芝加哥人瞪大眼睛看著它,仿佛它來自哪個遙遠的星球。食物不必再在產地附近消費,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生活在美國中西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的農民,不僅能以比任何別處更低的成本生產更多的食品,而且現在還可以將食品賣到差不多任何地方。 食品保存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只是食品生產方面一場范圍大得多的革命的組成部分,那場革命改變了各地農業的發展態勢。麥克考密克牌收割機使批量生產糧食成為可能,轉而美國又可以以工業規模飼養牲畜。這又轉而導致大的肉類加工業中心的形成和冷凍方法的不斷改進——在進入近代以后的很長時間里,這一切的核心依然是冰。早在1930年,美國已經有18.1萬節冷藏車廂,全都是用冰來制冷的。 杰斐遜在食物方面還是個偉大的冒險家。他有許多別的成就,其中,他在美國是把土豆切成長條進行油炸的第一人。他是《獨立宣言》的作者,又是美國法式炸薯條的鼻祖。

雖然誰也沒有想到,但結果卻產生了一批受過良好教育、非常有錢的人。他們有的是空余時間。因此,他們中間的許多人自然而然地開始干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歷史上從來沒有哪批人從事過比他們更廣泛且能給自己帶來榮譽的活動。而實際上,無論從哪個意義上說,這都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2023-06-16 16:42:58

[新一篇] 稀缺 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舊一篇] 游戲改變世界 游戲化如何讓現實變得更美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