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代小說中的愛情觀  ——評一戰后的幾位美國作家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愛情是人類文學中一個永恒的主題。人們謳歌它、贊美它,這其間凝聚了人類對美好感情的追求與向往。然而,在不同的時代,愛情會被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打上烙印而有不同于其它時代的內涵。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特別是20年代,美國文學中的愛情與早期傳統故事中的愛情,有著很大的不同。以至于什么是愛,人類為什么愛、如何愛這些不是問題的問題,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答案。愛情不再僅僅是男女個人之間的感情問題,它成為人與社會關系折射的具象。對美國現代小說中所描述的愛情的探討,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美國文學作品,更好地了解美國的社會、文化。本文主要以一戰后最優秀的美國小說家中的幾位——舍伍德、安德森、恩尼斯特·海明威和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為例進行探討。因為20年代的小說是美國小說的轉折點。這顯示出美國現代小說的特點。
    一、美國現代小說中的愛情
  小說中愛情概念并不是通過定義或聲明來陳述的。愛情的概念是在角色們所作的選擇中表露出來的。角色在追求愛情時向往什么樣的幸福,企圖躲避什么樣的痛苦,以及角色追求愛情的方式,這些構成了愛情概念的基本含義。
  二十年代是美國一個反叛的年代。愛情的概念無疑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早期的傳統愛情故事中,愛情是無私的。角色把真正的愛情看成是持久不變的感情。它唯一的合適的歸宿是建立起長久的家庭關系。正是這種無私的性質,使得角色能夠尊重社會體制,從道德原則出發考慮問題。然而,這些觀念卻被20年代的美國人所摒棄。在現代小說中,除了在一些諸如菲茨杰拉德的所謂過時的故事中,愛情很少被描寫成一種無私的感情。小說中的角色很少是出于對某一個人的德性自發的崇拜而愛某一個人的。有時候角色愛某一個人,并且在知道這個人利用了自己,傷害了自己,但是以后還繼續愛這一個人,那并不是因為這個人有著優秀的品德,是個值得愛的人。事實上現代小說中的愛情通常獨立于一個人的社會意識或社會責任感。愛情成為一種需要——為了滿足受壓抑的情感的需要。顯而易見,要滿足這些需要的企圖是出于私心的考慮,從這個意義上講,愛情就不可能是無私的。因而,美國現代小說中的愛情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非社會的,也許是非道德的。愛的動機,愛的行為,以及在愛的過程中所受的苦難,這些都是與角色的需要有關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需要。
    1、性需要
  一戰后小說中彼此相愛的人的一個最大的需求就是性滿足。這當然也是傳統故事中愛情的組成部分,但是那時人們僅僅把它和人的其它自然需要相比而不做特殊地關注,而且早期故事中的愛也很少是用性需求直接表示出的。可是,在現代小說中,它成為一個問題。角色常常有沒有愛情基礎的性行為,性需求變成獨立于愛情的需求。為了滿足性欲,角色通常會作出違犯性禁忌的事來。最明顯的例子是安德森的“無人知道”和海明威的“在密治安”。
    2、被欣賞的需要
  被欣賞的需求是現代小說愛情最突出的一個特點。這種需求在傳統小說中是不受重視的。在安德森的“種子”(Seeds)中,女主人公在表達性愛需要時說:對愛情的需要其實是次要的。她需要被愛、被長久地、靜靜地、耐心地愛……。安德森的伊利莎白·威拉德,在她一生的性愛中,最接近于對愛真正滿足的需要是當雷蒂大夫真誠地說出:“親愛的,你這個可愛的人!”這是愛對她的真正意義:不是性愛,不主要是性愛,而是被認為可愛,并被欣賞。像自己珍惜自己那樣被珍惜,以自己欣賞自己的方式被欣賞的需求,則是現代故事中愛情的最有力的動力。也是許多尋求愛情的人的主要動機。
    3、美學需求
  菲茨杰拉德的“有感覺的東西”中的喬治·歐凱樂的幻滅就很能說明問題。在喬治贏得喬奎爾并娶了她后,甚至當婚姻非常有希望是平靜和幸福的之后,他卻悲嘆他們夫婦之間的愛情失去了某種東西。“再也不是暮色輕風中不可捉摸的耳語”。這是人們浪漫情調的需求,即在愛的經歷中要找到不同于一般的美的特點,高于其它經歷的特點。這種觀點認為所愛的人在暮色輕風中捉摸不定的耳語是她最有魅力、最吸引人的時候。正是她的躲躲閃閃、易變和動蕩,才使她令人著迷。這種觀點極強調愛情對象的不現實性。這與傳統故事中把愛情建立在肯定對方的優點,并試圖最終建立安寧平靜的家庭形成鮮明的對照。現代小說中的角色因為不同的原因而追求浪漫。為了尋求刺激和新穎的經歷,或因為感到厭倦,或因為不滿現狀,等等。無論是因為什么,這種浪漫的動機對于許多現代小說中的角色都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
  愛情概念的變化,引起了別的變化。在傳統故事中,正因為愛情是無私的,它能化解因自我或自私而引起的沖突。而現代故事中的愛情新概念,導致了角色相當普遍的對愛情的失望和婚姻的失敗。相信愛情應當滿足自己的歡樂需求,以及有著浪漫經歷的人,最終注定是要失望的。因為這種愛情從實質上講是不現實的。相信愛情應該使一個人像自己欣賞自己那樣被對方所欣賞的人,幾乎不可避免要失敗。道理很簡單,在一個人們更多考慮怎樣被別人欣賞而不是怎樣欣賞別人的社會里,這是不足為奇的。即使在追求性需求時,也會因為這個原因而發生悲劇:一個在尋求被欣賞,而另一個卻在尋求性滿足。這種利用關系不可避免地會導致男女之間的沖突。現代小說中愛情概念的變化,使與之有關的一系列問題發生了變化。
    二、愛誰和如何愛
  曾幾何時,人們對愛情和婚姻產生了恐懼感,盡管仍然感到需要。愛情不再是幸福甜美的代名詞,愛情變得復雜起來,愛誰,如何愛,都不同于昨天。
  在傳統故事中,當一個男人認為一個姑娘作他的妻子是合適的,愛情就自然產生了。角色碰到的問題似乎是:找到了自己愛的目標,剩下的是該如何贏得她的問題了。而在現代小說中,角色對愛情的追求,從某種程度上是先于對任何目標的發現。角色出于對愛情強烈的需求而愛。對愛情的追求獨立于具體的愛的目標。對現代小說中的角色來講,問題不是如何贏得她或追求她,而是到哪里才能找到她。安德森的伊利莎白·威拉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她嫁給了一個她卑視的人,終生都在對一位只是路過溫斯堡的旅行者作著空幻的愛情夢。什么也不能滿足她對愛情的渴望,直到她生命的終結。這個故事證明了愛情本身比被愛的人是誰更為重要。
  除了在發現愛情目標方面有困難之外,美國現代小說中的角色在追求愛情時似乎也有些問題。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在追求愛情時,角色內心有心理障礙,致使他無法非常投入地去追求。或者是因為懼怕受到傷害,而不敢敞開自己的心懷。海明威的角色躲避愛情,是因為戰爭給角色的創傷使他懼怕一切復雜的關系;菲茨杰拉德的角色在幸運地贏得他想與之結婚的姑娘后,又感到自己失去了某種東西;更有福克納的艾米麗謀殺了她的情人,并與其尸首共眠。這是一個受到壓抑的需求以不同尋常的形式爆發的例子,也是眾多有心理障礙的角色的例子中之極品。值得注意的是,在現代小說中,逃避愛情往往和渴望愛情交織在一起。
  總之,現代小說中的愛情更多的是來源于一種悲哀。在傳統故事中,愛情是力量和勇氣的源泉,角色能用理智控制愛情,解決因它而引起的問題。而在現代小說中,角色在對愛情的需求中總是失望的。他可能被迫隱入困境;他可能被逼得受到無恥之徒的利用;他可能發現他的需求帶來不可逾越的人際關系障礙。角色從愛情中得到的歡樂總是短暫的。角色似乎很少能從婚姻中受益。更糟的是,他的需求和恐懼總是無視理性的控制。
    三、愛情概念變化的社會原因
  美國現代小說中愛情觀念的變化,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廿世紀的最初二、三十年,是美國發生巨變的時代。在此之前,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遺風彌漫著新世界。人們崇尚節儉,勤奮和守法,強調與家族特點一致,順應傳統價值觀念。這時候美國人的價值觀念是傳統取向的(tradition—directed),然而,到了廿世紀初,人們創造了自己的價值觀,摒棄了傳統的價值觀。可是生活中發生的太多的改變,使人們來不及調整、適應。當時就任美國第27屆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在1913年發表的“新自由”中說道:“生活不再像它曾經是的那樣相對簡單了。……人類自由包括調整人類的利益,人類的活動和人類的精力。現在這種個人之間的調整,人和我們賴之于生活的機制之間的必要調整,機制與政府間的調整,都毫無疑問的比以前更為錯綜復雜了。這無疑是一種繁冗和轉彎抹角的說法,然而也許對于認清今天我們所有的麻煩是怎樣產生的,還是值得的。生活變得復雜。它有了更多的成分,更多的部分。因此,要把一切都調整得當就更加困難了。”威爾遜認為個人被陷入了復雜情況下的各種令人困惑的關系之中。讓個人獨立面對這些,就等于聽任他在障礙前無能為力。這段話是對當時美國社會的一個粗略寫照。事實上當時的美國人感到的是孤立和異化。這種感覺使他們再次轉向自我,更加以我為中心。人與人的關系冷漠,出現了所謂的“孤獨的人群”。人們開始從社會中隱退,自我隔離。脫離社會成為當時美國的主題。安德森是最卓越的脫離社會的人,菲茨杰拉德的人物被認為關鍵是“脫離”。海明威小說中人物的普遍作法是喜歡到森林中去或者進山去。除了有形的隱退,更多的是從內心深處或者從感情上的隱退。角色與社會只保持一種“局外人”的關系。這種隔離其實是主觀感受,即角色因為他不能與人交流,無法讓人理解或感到別人缺乏同情心,從而感覺到一種隔離。
  角色于是感到孤獨。安德森的“古怪”和“孤獨”,都表現了明顯的孤獨的例子和角色不顧一切地渴求被接受的例子。許多現代小說中表現的孤獨,都暗示著一種無力同別人交流的恐懼,角色渴求被理解。有的角色因孤獨而追求愛情,但是除了遭受痛苦,并沒有獲得愛情,由于他不被理解,或者不被欣賞。這種現代孤獨與傳統故事中的孤獨有著重要區別。那是失去某種幸福后的孤獨,失去曾經有過的某種陪伴的孤獨。
  現代小說中的另一個更大的孤獨源于一個人對杰出追求。他不是要溶于群體,而是要作出人頭地的杰出者。他努力使自己被發覺,被尊重。那么,在孤單奮戰中感到孤獨,就是很自然的了。即使在成功后,也是“高處不勝寒”,另有一番孤獨滋味在心頭。
  現代小說中角色的隱退和由此而引起的孤獨感,反映出角色對社會的態度。在傳統故事中,角色對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是接受的,態度是合作的。但是現代小說中的角色對自己與社會的關系深為不滿。角色對傳統習俗和價值觀念不感興趣,甚至對政治和經濟體制沒有興趣。如果說傳統故事中的愛情問題總是對個人與社會一體化的考驗,那么現代的小說則與此相反。它揭示人物的個人需求,及人物在社會壓力之下的情感上的孤獨。這種需求獨立于對社會的責任感和角色的理性考慮。角色對社會機制、傳統習俗和道德原則無動于衷。因此,現代社會是由在感情上彼此隔膜的或異化了的個人所組成的這樣一種社會的本質,解釋了現代小說中愛情的新概念和追求愛情的動機、方式的變化,以及處理婚姻關系方法的變化。二十年代的小說向人們提出什么是愛情,愛誰,如何愛的問題。
  然而,那個時代的作家只是提出問題,從來不管答案。所以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現代小說中的道德問題往往沒有答案。作家和他們故事中的角色一樣,對于他們先輩的正統的道德觀念也沒有興趣。因為現代小說中的愛情問題,不是是非判斷問題,而是被認為更重要的感情問題。故事竭力要反映的是構成角色行動的基礎的個人感覺,而不是道德原則。作家的注意力更直接地集中對被困惑的個人的同情上。作品中呈現出的那些古怪的,被扭曲了的角色,都是出自這種創作意圖。可以說作家對角色的情感、內心沖動和下意識的動機更有興趣,而不是對他們的理性的、道德的和實際所作的判斷,這成為美國二十年代乃至現代小說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一特點,導致了廿世紀美國現代小說在形式和結構上與傳統小說有了很大的不同,使得美國小說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小說評論西安087-090J4外國文學研究徐穎果19951995 作者:小說評論西安087-090J4外國文學研究徐穎果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0:43:44

[新一篇] 維果茨基對現代西方心理學的影響

[舊一篇] 群體亮相與個性堅守  ——論當代小說創作的流派現象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1 楼 2014/8/6 下午 04:33:46 | 暫無
世界真的崩壞了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