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是培育子孫后代的教科書,更是當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賴以生根成長的豐厚沃土,是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精神資源。
為了在高等院校中開展愛國主義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海南省高校工委和海南大學黨委組織我省一批專家學者編寫出版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一書(海南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該書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保持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立場出發,以引導幫助青年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價值,從中吸取有益的養分,增強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為目的,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密切相關的十多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作了較為充分的闡釋,涉及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倫理學、教育學、文學、史學、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了文化研究的跨學科性特點。全書視野開闊,論點新穎,分析透徹,實例生動,將歷史的眼光與現實的分析相結合,并著力于傳統文化之現代意義的開掘,既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問題研究的集萃,又是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教材。
該書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關系的探討,不僅僅停留于以往人們談論較多的政治與倫理道德范疇,而是把研究與思考擴大到與現代化密切相關的各個領域,顯示出理論探討的開拓性。書中分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傳統文化與人的現代化、傳統文化與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文化與愛國主義精神、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理論、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傳統文化與商業文化、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傳統文化與海南瓊劇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命運等十余個專題進行了研究,使人們在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宏遠博大的同時,對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價值有更多的認識。由于該書面對的主要是當代大學生,所以書中特論及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問題,無論是莘莘學子,還是育人工作者,都可以從中獲得啟迪。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宏遠博大,絢麗多姿,是因為它還包容了許多區域性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對海南文化影響既深且巨,而海南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顯然也作出過自己的貢獻。海南瓊劇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海南文化的現代化歷史。研究瓊劇的現代化歷程及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對于我們正確認識所謂“海南無文化”的錯誤論點,并在繼承海南固有的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發展海南文化,無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因此,該書還從傳統文化與海南瓊劇文化的角度作了專門的論述。這些,都是該書的特點所在。
80年代以來,關于中西文化之比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討論,已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問題在比較和研究的層面得到了充分的呈現,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一書,卻為人們在新的歷史時期更好地認識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點。它指出:從19世紀末到“五四”后,中西文化優劣之爭波瀾起伏,大體上可分為兩種對立的傾向:一種是認定中國傳統文化窮途末路,已成為走向現代化途中的最大障礙,必須從根本上革除。另一種則是奮力維護傳統文化,認為西方文化不符合我國國情,破壞了傳統的道德秩序和價值規范,不應作為未來的文化發展方向和樣板。站在今天的立場上看,無論是激進反傳統主義還是文化保守主義都帶有強烈的情緒化傾向。此種情況只是到了今日,方有了根本改觀的可能。一方面是因為“80年代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空前進展舉世矚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中國文化的現代化進程同后冷戰時期世界格局日益國際化、全球化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同步發展,而且相互吻合”。另一方面,則是“西方社會進入后工業時代以來在文化上出現了所謂后現代主義的價值危機,不少知識界精英人士對技術至上、物質財富膨脹而精神萎靡不振的西方文明持批判態度,轉而向生命力持久的東方古老文化尋求足以引導新一輪全球文化發展的契機和動力。”“與西方知識界的這種厚望相應,在我國以及海外華人世界中也再度掀起了傳統文化復興的熱潮。所不同的是,這一次帶有總體性文化尋根和文化反思傾向的熱潮并不簡單地淪為對抗現代化和西化的復古運動,而是出于現代化和世界化的現實需要自覺地回溯傳統以覓求充分的養料和實際的潛能”。由此,情緒化的對立得以消解,理性的、科學的分析和研究得以展開。“中西文化孰優孰劣和何取何舍一類的主觀價值紛爭已逐漸讓位于對跨文化考察的客觀性認識的追求”。作者對當今人們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關系問題的思想觀點演變走向的這種把握和概括,引導人們站在現代化和全人類的未來發展的立場上來考察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問題,使對這一問題的認識與世界認識的主流相一致。當今,對于西方文化有著身歷其境的觀察和體驗的西方有遠見的知識界人士,包括最杰出的文化大師,他們既目睹西方工業文明的巨大成就,又洞悉其間包藏的危機。他們意識到,在精神上,在經濟發達國家,人們正走向“豐饒中的縱欲無度”。人們已經失去了精神信仰,在享受中消靡生命,以致于連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在1991年發表的《紀念新通諭百周年》的演講中也說:“生活過得好些并沒有錯;錯的是有一種生活樣式,它設想過得好就要想方設法‘占有’,而不是改善‘生存’;它要更多地占有,不是為了更富足,而是為了以享受為目的在享受中消靡生命。”肇啟于弗蘭西斯·培根的近代西方人的思維中,有一種稱為“工具理性”的東西。這種理性,只問效果,不問價值,效果本身就是價值;只問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害,根本不顧及別人是死是活;只問當下的效果如何,根本不管以后會出現什么樣的境況。在這種文化精神的牽引下,西方人對自然環境進行了掠奪性的開發,西方人從中發了大財,而世界卻面臨著生態環境的失衡。資本主義社會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的極度發展,造成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英國作家查里斯·帕希·斯諾在《兩種文化》一文中,指出現代資本主義有將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割裂開來的傾向,兩者不僅互不相通,而且彼此敵對、排斥,由此將導致一系列問題,歸結起來便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脫節乃至對立,造成人和社會的扭曲。德國著名物理學家玻恩指出,現代文化所面臨的嚴峻問題是“倫理原則的崩潰”,“道德的崩潰”。西方世界面臨如此種種嚴峻問題,以至早在1988年初,當代三分之二的諾貝爾獎得主共75人聚會巴黎,發表了一個宣言,宣言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因此,西方有人主張要以講究宏觀把握、總體協調,講究集體主義精神和倫理道德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若干遺產去重新調整人際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去救治資本主義的弊端。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西方社會內在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機,也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優秀部分之現代價值和它旺盛的生命力。
在當代,人們越來越深切地感到人的現代化對于社會現代化的重要的意義。人們在談論現代化問題時,往往要論及人的現代化問題。美國當代著名的現代化問題專家英格爾斯有過一段精辟的闡述:“一個國家可以從國外引進作為現代化最顯著的科學技術,移植先進國家卓有成效的工業管理方法、政府機構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課程內容。在今天的發展中國家里,這是屢見不鮮的。進行這種移植現代化嘗試的國家,本來懷著極大的希望和信心,以為把外來的先進技術播種在自己的國土上,豐碩的成果就足以使它躋身于先進發達國家行列之中。結果,它們往往收獲的是失敗和沮喪。原本擬想的完美藍圖不是被歪曲成奇形怪狀的諷刺畫,就是為本國的資源和財力掘下了墳墓。”“痛切的教訓使一些人開始體會到和領悟到,那些完善的現代制度以及伴隨來的指導大綱、管理守則,本身是一些空的軀殼。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缺乏一種能賦予這些制度以真實生命的廣泛的現代心理基礎,如果執行和運用著這些制度的人,自身還沒有從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上都經歷一個向現代化的轉變,失敗和畸形發展的悲劇結局是不可避免的。”這段話揭示了這樣一個基本道理:未來是以個人素質全面發展為基礎的社會。人的現代化是其他一切現代化的基礎。離開人的現代化,一切現代化的努力都將以失敗告終。《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一書,不僅鮮明地提出了“人的現代化既是整個社會現代化的組成部分,又是實現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證”的觀點,而且又進一步地從傳統文化與人的現代化關系的層面,深刻地闡述了傳統文化對人的現代化的價值,指出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人、改造人和塑造人。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從根本上講是關于人的學說,它告訴人們做怎么樣的人和如何做人,它提出了完整的人格模式,同時又闡述了完善自己人格的過程,傳統文化這種塑造人的功能是十分突出的。該書告訴人們,離開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將無所附麗,人的現代化也是難以實現的。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長期以來,人們對傳統文化中的政治、倫理思想研究甚多,而對傳統文化中的經濟思想成就卻挖掘不夠,研究總結不多,以致于造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外乎就是關于古人的政治、倫理思想的錯覺,使得一些人在談論經濟思想史時“言必稱希臘,文必典西方”。社會的現代化是以經濟的現代化為基礎的,經濟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中心內容。那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否有著經濟現代化可資借鑒的思想內容呢?答案是肯定的。書中“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經濟理論”、“傳統文化與現代市場經濟”、“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文化”這幾章,即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經濟思想的挖掘,著力于傳統經濟思想的現代闡發。這些篇章使我們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經濟思想的淵源。儒家文化中的義利觀、富貴觀、貨殖觀、經濟管理思想以及對建設現代企業文化的有益成份,在書中都有介紹和評論。當然,書中所列舉的僅僅是傳統文化中一部分較為精到的經濟觀點與經濟思想,而不是全部。這些經濟思想對于我們今天的經濟現代化建設,仍有其積極的重要的借鑒價值。
錢穆在《現代中國學術論衡》中指出:“歷史傳統中必有不斷之現代化,每一個現代化亦必有歷史傳統之存在。今日國人謂中國傳統為舊,當前之現代化為新,不知中國歷史中早多現代之新。可見新舊觀念不可拘泥。中國言‘鑒古而知新’,能掌握有傳統,始能有現代化,中國綿亙5000年,乃由其有不斷之現代化而來,乃因古今承襲得其傳統所致。”這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欲歷久彌新,就要對它持既固且革、繼往開來的態度,使之不斷現代化。《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在闡述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同時,致力于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在所論及的范圍內,對那些具有重要價值的思想觀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例如,《傳統文化與人的現代化》一章,對過去被斥之為“折中主義的調和,否定斗爭性和競爭性”的“中庸之道”作出了新的解釋。認為,我們用現代的語言來表述,中庸之道可包含如下思想,一是從道德方面講,中庸之道是一個人具有深厚修養的表現,是個人德行達到某種理想境界的體現,從思想至行為,既不偏廢,也不偏激,既不過分,也不不及,是一個發展比較全面,人格比較完善的人。二是從處世方面看,中庸之道體現的是很強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很高的領導藝術水平。對事對人,都能恰如其分,適度適中,不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兼顧事物各個方面,求團結,求和諧。做到自信而不驕傲,謙虛而不自卑,謹慎而不膽小,老實而不愚蠢,堅定而不固執,幽默而不庸俗,隨和而不失度。三是從認識方面看,中庸之道具有辯證法思想,所謂的“中”,是“適中”,是隨時間、空間的不同,處在變動調整中的“中”,它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狀態,以求得事物的平衡發展和協調發展。作者對中庸之道的解釋觀點之新穎,用現代語言表達之明確,令人耳目一新。這種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精神,作出新的解釋,“鑒古而知新”的闡述,將使我們獲得啟迪。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還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是在中國這塊具有深厚文化積淀和同樣沉重的歷史包袱的土地上進行的。因此,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把握,是走向現代化的前提和出發點。認識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的關系,可從三個方面來把握。一是民族文化傳統是現代化的立足點與出發點。任何民族在今天所擁有的文化,無論是其優長處還是其劣短,都是歷史積淀和淘礪的結果。沒有一個民族能把自己先變成一張與傳統毫不相干的白紙,然后再在上面畫上現代化的美景。這種歷史與現實,歷史與未來的關系,是無法割斷的。現代化只能建立在一個現實的基礎之上,而這個現實就包含著傳統的要素。所有那些試圖割斷傳統的想法在今天看來都是十分幼稚與膚淺的。二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有利于促進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源泉與動力,它既是一個民族走向未來的起點,也是一個民族走向未來的依據。三是中華民族具有從未中斷的悠久而獨特的文化歷史,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原因就在于我們的民族從來就有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和恢弘氣魄。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對于外來文化,既要大膽吸收,更要擇善而從。文化引進的目的在于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決不能削弱或者放棄民族文化的主體性。挖掘傳統文化資源,采納國外優秀文明成果,并將兩者有機地結合,應當成為思想文化建設的戰略和視野。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一書的出版是一項有益的工作,它將有助于高校的傳統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廣大教師以及青年學生的思想視野和文化胸襟的拓展。同時,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海口95~98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陳封椿19991999陳封椿 作者職稱、單位:副教授;海南省高校工作委員會 海口 570004 作者: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海口95~98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陳封椿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0: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