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天色陰沉,看上去第二天也放不了晴,我心情壓抑,隨手掰了一塊小瑪德萊娜浸在茶里,下意識地舀起一小匙茶送到嘴邊。可就在這一匙混有點心屑的熱茶碰到上顎的一瞬間,我冷不丁打了個顫,注意到自己身上正在發生奇異的變化。我感受到一種美妙的愉悅感,它無依無傍,倏然而至,其中的緣由讓人無法參透。 這是普魯斯特的名著《追尋逝去的時光》中的一幕。主人公在情感方面遇到了問題,在一個冬日他回到家中,神情沮喪。母親給他倒了一杯茶,拿了一塊扇貝形被稱作“小瑪德萊娜”的松糕。 敘述者試圖搞清楚這突如其來的快感來自何處,不過他沒有找到答案。他覺得應該是與茶水和小點心的味道有關。他又囁了一口,接著又是一口,但是抿第三口時感覺告訴他已味不如前了。他對自己說,“該停一下了”,“這茶的美妙之處正在消減”。那種感覺就像他體內的什么東西被喚醒,而他卻沒有捕捉到。他放下了茶杯,回憶品茗第一口的那一刻。他試圖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為避免隔壁房間噪音的干擾他用兩手捂住了耳朵,但是這一切努力都是徒勞。于是他嘗試放松心情,先想了想別的事情,然后再集中精神和注意力,作了最后一次努力。這次他“驟然感到周身一顫,覺著腦海里有樣東西在晃動,在隆起,就像在很深的水下有某件東西起了錨,我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但它在緩緩升起。我感覺到它頂開的那股阻力,聽到它浮升途中發出的汩汩的響聲”。現在,他確定在他腦海深處搏動著的東西就是那個畫面,是與茶水和小點心的味道聯系在一起的視覺記憶。不過那個畫面不斷向他的內心深處滑落,變得難以捉摸,他不得不將這一實驗重復不下10次。 驟然間,回憶浮現在眼前。這味道,就是小瑪德萊娜蛋糕的味道呀,在貢布雷,每逢星期天我到利奧尼姨媽屋里去給她道早安時,她總會掰一塊瑪德萊娜蛋糕,在紅茶或椴花茶里浸一浸,然后遞給我。剛看見小瑪德萊娜,嘗到它的味道之前,我還什么也沒想起來。也許是由于后來我雖說沒再吃過,卻常在糕點鋪的貨架上瞥見它們,它們的形象就脫離了貢布雷,而與最近的其他時日聯系在了一起。也許是由于這些被拋出記憶如此之久的回憶,全都沒能幸存,一并煙消云散了。 就在敘述者感受到味覺的時刻,其他的記憶也同時復蘇了。他又一次看見了姨媽房子后面的那座小屋,看見了小鎮和廣場,想起了他幫大人跑腿時經過的街道,想起了他常在晴朗的日子里漫步的小道。 在記憶心理學中,“普魯斯特現象”表示喚起幼年記憶的嗅覺能力。這一現象通常是一個飛快的、稍縱即逝的過程。從這一點來看,有著瑪德萊娜蛋糕的那一幕絕非“普魯斯特現象”,因為敘述者花了很長時間才將他的茶水和蛋糕碎屑與儲存在腦海中的圖像聯系起來。在此時到彼時的瞬間萌生的東西是一種帶有愉悅感的聯想,與記憶中的形象本身還相差一段遙遠的距離。 同樣令人不解的是,當時敘述者本人是在“品嘗”而非“聞嗅”茶點,但普魯斯特所描述的那種感覺卻一直被當做嗅覺和記憶之間的經典聯想而傳世。這個錯誤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的味覺只能感受甜、酸、苦、咸這4種味道,其他的味道都摻雜了嗅覺。總的來說,我們的味覺跟嗅覺相通。而另一方面,一些心理學家懷疑像“普魯斯特現象”這樣的東西是否真的存在,而偏偏該現象涉及的問題也是不明朗的。該現象針對的主要是童年的記憶嗎?還是只能通過嗅覺聯想提取的記憶呢?抑或是我們顯然已經忘卻了的記憶呢?從定義來看,這些問題區別不大但很關鍵。嗅覺和記憶的研究成果也因“普魯斯特現象”版本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說服力。 新鮮的鋸末 早在普魯斯特之前,嗅覺能夠喚起童年記憶這一事實就已是眾所周知了。狄更斯稱:“只要一聞到粘貼瓶子上商標的漿糊的味道,一種無法承受的力量就會喚回他兒時所有痛苦的回憶,那時父親破產,被迫將他遺棄在地獄般的倉庫里,而那里也是個瓶子的制造工廠。”諸如此類的模糊記憶不但令人想起了久遠的畫面,而且也喚回了那時的情感,快樂的或者不快樂的。 以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沃爾特·E·邦迪博士的經歷: 新鮮鋸末的氣味總是讓我想起孩提時父親工作的那個鋸木廠。只是看見鋸末并不能勾起我對童年往事的記憶,但是只要一聞到新鮮鋸末的氣味,我就會想起過往那栩栩如生的畫面,再一次回到從前。如果我試圖通過有意識的思維活動來喚起關于那個鋸木廠的一些記憶,雖說我可以把這個或那個東西,此人或彼人擺放進畫面里,但是這樣的做法所重建的記憶缺乏生命力,畫面也會很朦朧。而當我聞到新鮮鋸末的氣味時,特別是在我還沒看到鋸末但光憑其氣味便知其存在的時候,往事就會歷歷在目,活靈活現。 邦迪博士補充道,沒有什么刺激物能像氣味一樣突然打斷他的思緒。類似的經歷好像比比皆是。 研究發現,氣味所喚起的記憶大部分都是快樂的,雖然偶爾也有令人不悅的時候,但它從來不是中性的。因為這些回憶會帶給人歡樂,有些被調查者甚至想嘗試“留住”那些氣味。一位在內華達礦山小鎮長大的律師后來遷居到了潮濕多雨的城市,從那時起他就“時時刻刻思念昔日的明媚陽光以及和煦清新的空氣,那檸檬色沙漠的獨特氣味,還有那一望無垠的迷人景色和滿眼明亮艷麗的色彩”。有一次律師在塔霍地區住了一個夏天,回家的時候他帶了一束三齒蒿,并把它小心地放在瓶子里。每當他聞到這棵植物的氣味,“沙漠景致就會異常清晰地呈現在眼前,而美妙的情感也隨之在心底滋生。輕輕地嗅一下它的氣味,那種懷舊之情就會更加濃烈”。 許多被調查者非常在意氣味的追溯年份。一位被調查者在問卷中寫到,新的氣味可以喚起暫時性的聯想,但還是最早記住的氣味所產生的聯想會反復地自我印證。這位被調查者一聞到羊毛的氣味就會想到蘭姆叔叔,蘭姆叔叔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他記得,蘭姆叔叔那時剛剛開始行醫,穿著一件新的羊毛大衣。后來那位被調查者的一位朋友也買了一件那樣的大衣,如此一來,聞到羊毛的氣味就會讓他想起那位朋友。再后來,那位朋友有了他“自己的”氣味,也就是煙草和香煙的味道,于是再聞到羊毛的氣味就又想起了蘭姆叔叔身上那熟悉的氣味。那位被調查者認為,我們經常聞到的氣味(比如說土耳其香煙的氣味),可能是和太多的記憶牽扯到了一起,和那些記憶相互抵消了。他認為,最終是最早記住的氣味所產生的聯想會在這場新舊的較量中獲勝:“我認為我的同齡人或比我年長的人特別容易通過氣味的聯想而喚起童年時候的記憶,因為后來暫時性的聯想過于繁多,它們相互糾纏在一起并被人忽視和遺忘。” 還有一種情況是,氣味喚起記憶這一過程的發生如迅雷不及掩耳,以至于似乎聞到某種氣味就會想到某一件往事,而其中沒有聯系二者的情緒變化。在這樣的記憶里,氣味似乎凌駕于其他所有的感覺之上。在視覺和嗅覺均能刺激記憶的情況下,比如說一堆新鮮的鋸末或幾枝三齒蒿,結果總是嗅覺占據上風。光看看三齒蒿是不夠的,還必須得聞聞。光看見鋸末可能也不那么頂用,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普魯斯特雖常在糕餅店里看到瑪德萊娜蛋糕,但由于沒有品嘗,也就無法喚回過去的記憶,長此以往,蛋糕這一形象日后就可能會和新鮮的記憶聯系在一起并最終與舊的聯想隔絕。 實驗室里的氣味和記憶 氣味所喚起的記憶真的更為久遠、生動嗎?比起那些與所見、所聞、所感聯系在一起的記憶,氣味所喚起的記憶與我們情感的聯系更加緊密嗎? 心理學家楚和唐斯對此做了更為成功的實驗。他們給實驗對象提供諸如醋、爽身粉、墨水、止咳糖漿、薰衣草等氣味或是相關的物品名稱,特殊的是,楚和唐斯的實驗對象平均年齡為70歲。實驗結果顯示:由物品名稱所喚起的記憶在老年的實驗對象中以一種懷舊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不同的年齡段由物品名稱所喚起的記憶,其分布有著明顯的起落特征:開始時呈增長趨勢,然后在11~25歲間記憶量達到最高峰,繼而逐漸下降。而由各種氣味所喚起的記憶的情形就大不一樣了,6~10歲間的記憶量達到最高峰,然后逐漸下降。可見,氣味所喚起的記憶和物品名稱所喚起的記憶是有很大差別的。從記憶存在的那一刻開始,也就是童年失憶癥時期過后,老人由氣味所喚起的記憶量幾乎是物品名稱所喚起的記憶量的兩倍。 在上述研究成果中有個自相矛盾的地方。對70歲的古稀老人來說,其辨別氣味的能力已大大退化,最多只能達到年輕時辨別力的百分之幾。不過研究結果發現,正是嗅覺喚起了老人兒時的記憶。有些作者認為,這并非自相矛盾,而是解釋的一部分。關于這個問題的解釋很可能是,因為“舊的”聯想不再受到新的聯想的干擾,所以一直能夠保持原樣。我們能聞到的氣味越來越少是因為我們的嗅覺記憶40年、50年或60年一成不變。其他的實驗結果也說明,氣味在記憶中留下的痕跡是相當頑固的。我們的記憶里儲存了大量的東西,增加任何新的內容都會對以前儲存的東西產生干擾作用,而這種干擾作用對于氣味的影響則要小得多。正因為如此,現在學會辨別一系列新的氣味對于以前學會辨別的氣味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一旦辨別了某種氣味,其痕跡就會在記憶里保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持續終生。 另一種變相的解釋是我們不再接觸某種氣味或味道。氣味和味道會從你的生活中消失,有時是暫時的,有時則是永遠的。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常見的嬰兒食物(如:混有香蕉泥和橙汁的米飯布丁)上,也可能發生在孩提時可能每周都吃而過后再也沒吃過的某些菜式上。其中的原因或是離開了家,或是烹調口味發生了改變,抑或是新式甜點幾乎在一夜之間取代了一成不變的老式樣。隨著水果酸乳酪和調味奶油蛋羹登上了餐桌,大麥粥、酪乳粥、西米和木薯粉也就退出了我們的食譜,所以這些東西的氣味和味道也就從記憶里消失了。那肯定一去不回的味道是混合了剩在碗里的番茄湯汁的布丁的味道,如果日后鬼使神差我們又嘗到或聞到了相同的味道和氣味,舊的聯想還是那個老樣子,而聯想也會不費吹灰之力地引領我們回到童年的記憶之中。 記憶的風景 [荷]杜威·德拉埃斯馬 /后浪出版/2014-07 在本書中,荷蘭心理學家杜威·德拉埃斯馬將帶你進行一次記憶的探秘之旅,與你一起揭秘個體生命編年史“自傳體記憶”的運作規則,并為你轉動記憶的萬花筒,展現“似曾相識”“閃光燈記憶”“普魯斯特現象”“瀕死體驗”等各式記憶風景的奇幻瑰麗。作者筆下的記憶研究,既有著學者的客觀嚴謹,又飽含浪漫的詩意和人文情懷。他一面信手拈來心理學史上有關記憶的各種理性研究,一面又招來普魯斯特、納博科夫、博爾赫斯、狄更斯、伍爾夫等文學大家現身感性說法,讓你在為“記憶奇景”而感嘆的同時,又為記憶的文學面向而心醉神迷。翻開本書,在作者溫柔詩意的敘述中聆聽記憶的回響,給自己一個機會放慢疾馳的腳步,回望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悠悠時光。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43:4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