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課堂情境的創設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摘要 語文課堂情境的創設,應達到“三個引發”,即引發內容、引發情感、引發思維;成功的課堂情境,依賴于各種手段的運用。
  關鍵詞 語文學科 課堂情境 創設原則 創設手段
  *         *         *
  如果說,教學是一門藝術,那么,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就更加突出。語文課堂特別需要感情的投入,需要氛圍的渲染,需要情境的體驗,需要心靈的溝通,以便創造出一種高雅的藝術境界,這對于課堂教學的成敗和效果的大小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有經驗的教師很重視營造教學氣氛,創設語文情境,上課伊始就以種種奇妙的藝術魅力牢牢地吸引住學生,這堂課也就成功了一半。
  創設課堂情境,有它所必須遵循的原則,那就是必須服務于教學內容。具體地說,應該達到“三個引發”:一是引發內容。情境創設須明快簡捷而又水到渠成地引出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而不能只為吸引學生,不顧教學內容,過分渲染那些游離于教學內容之外的軼聞趣事,以致喧賓奪主,沖淡了教學氣氛。二是引發情感。就是要營造一種感情氛圍,讓學生產生一種感情上的共鳴,產生求知的欲望,激發學習的動力與興趣。三是引發思維。情能使人投入,理能促人思辨,情境創設在考慮調動學生情感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引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緣情入理的求知欲望,而這思維的對象就正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解決的問題。能顧及這“三個引發”,應該說,語文情境的創設就能達到為教學內容服務的目的。
  成功的情境創設,需要調動各種手段來實現。我們的語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和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導語的設計。這是語文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導語可簡可繁,簡的三兩句話即可,繁的成百上千言不多,它可以是不同教學內容的過渡銜接,也可是入情入理的誘導引發,視教學內容而定。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就很注重導語的設計,他在講授《〈論語〉六則》時就用了這樣一段導語:“火之光、電之光能照亮世間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們的思想。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頓、哥白尼。誰知道這十位思想家中誰排在第一位?(學生稍議論一會兒)他就是我們中國的孔夫子”。這段導語既很自然地引出教學內容,又激發了學生對孔子的仰慕之情,對學習本文自然也就有了興趣,同時,還能引發學生思考:孔子的思想之光是什么?它能給我們以什么啟迪?這就調動了學生求知欲的積極性。
  材料的引述。這里所說的材料大致有三種:一是背景材料。有些文章的寫作有一定的背景,而這些背景又直接影響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對有關背景材料作適當的引述,如魯迅先生的一些文章。二是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情況介紹,比如有些課文是長篇內容的節選,宜對整體內容作適當的概述;還有些是評論文章,則應對評論的對象作一定的介紹。三是有關作家作品及文學文化知識,尤其是初次涉及的。材料引述的目的在于疏通障礙,把學生帶到當時當地的那種特定的環境氣氛中去,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種材料的引述都應當不落俗套,富于變化,引人入勝,從而真正達到情境創設的目的,若方法生硬,程式呆板,令人生厭,就會事與愿違。
  問題的設置。人的一生會碰到許許多多的問題,碰到問題怎么辦?去思考,去解決,于是,你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漸漸成熟起來。語文教學也是如此。上課時根據課文特點和教學目的要求,精心設計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然后在教學過程中使這些問題逐漸明晰起來,從而起到一定的教學目的。這種方法由于教學目的明確,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學生也學得積極主動,不失為一種經濟高效的方法。
  故事的誘發。用以創設情境的故事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課文本身的故事。也就是上課之初,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將課文內容作提綱挈領的敘述,既引起學生興趣,又提示課文內容,引發學生思考。比如我們在講《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教師可先繪聲繪色地講述“比美”之事,然后引出問題: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可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鄒忌卻從中發掘出一番治國安民的大道理來,這也正是我們本課所要學習的。第二類是與課文有關的故事,它旁敲側擊,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理解課文內容。如有的教師在講《〈白毛女〉選場》時,就先講著名演員陳強在解放區演出時差點被戰士當作真的黃世仁開槍打死的軼事,一下子就把學生給吸引住了,課堂氣氛也就形成了。第三類是雖與課文內容無關,但與啟發思維、理解課文有關的故事。有位教師在講《毛遂自薦》時,就先講了他的一位朋友的故事:前些年,這位朋友所在的工廠由于種種原因不太景氣,上級部門為搞活企業,決定招標承包,這位朋友毫不猶豫地毛遂自薦,并取得了承包權,但也同樣由于種種原因,工廠在他承包后出現嚴重虧損,以至于資不抵債,最后他終因不堪重負而自殺了。這件事本來和課文內容無關,但我們這位教師說了這樣一段話:自告奮勇,自我推薦,本無可非議,但這位朋友的悲劇告訴我們,自薦是要有條件的,那么,這條件是什么呢?我們不妨到《毛遂自薦》中去尋找答案,經他這么一引渡,學生一下子豁然開朗,于是興致很高地帶著問題和思考進入新課的學習。
  朗誦的渲染。當我們在劇場、影視或收錄機里聽到那聲情并茂的朗誦時,會被它所吸引、所打動,進而產生感情上的共鳴,不知不覺地進入到那美妙的境界中去,因為朗誦有一種渲染情境的魅力。朗誦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其他手段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比如講授《周總理,你在哪里》、《大堰河——我的保姆》、《雄關賦》等一類課文時,就以深情的朗誦,造成一種動人心魄的氛圍,把學生帶到那詩文的境界中去,收到良好的效果。朗誦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教師朗誦,也可以學生朗誦;可以單獨朗誦,也可以集體朗誦,還可分角色朗讀;可以放錄音,也可以配樂朗誦。
  體驗的妙用。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當局外人,做旁觀者自然輕松自在,但很難體會到對象的喜怒哀樂之情,很難理解對象的內涵意境,即使有所體會,有所理解,也往往是膚淺的。這里所說的體驗,就是要拉近距離,讓學生把自己擺進去,親臨其境地感受體驗課文的內容。比如魏書生在教《核舟記》時這樣問學生“核舟有多大呀?”學生一時說不出,便急忙看書,上面這樣寫道:“長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魏老師就請同學們用紙疊一個這樣大的模型。大家疊出像半支粉筆那么大,高還不及粉筆直徑的形狀。他接著又說:“請同學們在上面畫五個人、八扇窗……”學生當然畫不了。不過沒關系,魏老師并非真的要為難學生,只是要讓學生體會到:連畫都難,何況核舟還是刀刻的呢!自然會被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技藝的精湛而折服,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溶進文章的情境之中了。還有一位教師在講魯彥的《聽潮》時先讓學生閉目思考這樣的問題:憑你對大海現有的了解,想象一下你聽海潮的感覺。然后請幾位同學描述自己聽潮的感受。結果,有的能說上幾句,有的卻什么也說不上來,因為大家平常習慣于“看潮”,而對“聽潮”則知之甚少。這時,教師點出了本課的內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魯彥先生是怎樣寫“聽潮”的。學生在體驗中碰到了難題,對學習課文自然地就有了興趣,并特別留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了。
  電化教學手段的輔助。利用其音像功能,或介紹背景材料,或提示內容梗概,或詩文朗誦,或課文分析,錄像、音響、投影等各盡所能。
  [作者簡介:黃學林,1956年生,1981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中文系。1981—1993年在上饒市二中任教。現為深圳市福田中學一級教師。致力于教育心理學、語文教學的研究。]
            (責任編輯 劉影春 校對 許嬰)
  
  
  
上饒師專學報79-81G31中學語文教學黃學林19961996 作者:上饒師專學報79-81G31中學語文教學黃學林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2:27

[新一篇] 淺談語文課“三節十步單元預習法”

[舊一篇]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 入文技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