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謀遠略的渭南之戰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秋,九月,在八百里秦川的渭水南岸華陰,天寒地凍。就在這寒風凜冽、冷風刺骨的關中大地上,即將爆發一場三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絕后的大會戰。雙方參戰人數達數十萬,數十萬人,全部在一場戰斗中投入廝殺,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這便是曹操為平定關中,與馬超等關中聯軍的最后決戰,史稱渭南之戰。這場戰役,雖然不是三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其對三國形勢的影響也不及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戰役,但其謀運之深遠,則遠非三大戰役可比。為什么這樣說,我們不妨從頭講起。關中鎖鑰 八百里秦川,古時又稱關中,潼關則是進入關中的大門。為此,我們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潼關附近的地理。黃河(三國時稱“河”,無“黃”字,可能那時植被尚未遭到破壞,沒有水土流失,黃河不黃。)經黃土高原南下,至潼關附近遇東西走向的華山山脈,遂拐90°直角掉頭東去,由南北走向變為東西走向的河流。潼關就位于剛剛拐彎的黃河南岸,北靠陡峭的黃河河岸,南為華山山脈,是沿黃河南岸西進關中平原的唯一路口。潼關東面有一渡口,如果想繞過潼關進入關中,須經此渡口北渡黃河。如果沿黃河北岸直接西行,將很快到達黃河拐角處的河東岸,岸西即是關中平原,但由于此處河岸陡峭,無法西渡,須繼續沿黃河東岸北行,尋找渡口。越過黃河北岸東西走向的中條山山脈西端,進入河東平原,方是可以西渡黃河的蒲阪津渡口。(當然,實際上到達蒲阪津渡口的道路,并不一定是沿河而行的,上面的敘述只是為了便于讀者理解地形。)總之,從潼關北渡黃河后,須北越中條山山脈,行百余里險峻山路,進入河東平原,方能到達蒲阪津渡口東岸。
但是,如果河西岸只要有敵方數千守軍,河東岸縱有十萬大軍,也無法強度黃河。也就是說,此處黃河之險甚于潼關之險。黃河不同于長江中下游,長江中下游水量大,江面寬闊,千里岸線皆可過渡。兩岸多支流大湖,可屯集數量龐大的大型戰艦,數萬大軍可乘船蜂擁登岸。黃河渡口只有少量渡船,一次最多只能渡過數百人,對岸若有敵方數千守軍,這渡過去的數百人瞬間就會被守軍屠戮殆盡。歷史上,曹操派徐晃、朱靈率四千人偷渡蒲阪津,唯一目的和作用,就是乘馬超等關中叛軍還沒在蒲阪津西岸設防時,渡過黃河,能在西岸有足夠的兵力迎擊前來阻止渡河的敵軍,保衛渡口西岸,使隨后到來的曹操大軍順利渡河。曹操大軍一旦由此進入河西,就是踏上了關中大地,易守難攻的潼關對曹操就已不再有用了。
流經關中平原、東西走向的渭河,在潼關附近的黃河轉彎處,匯入黃河東去。渭河又與黃河不同,黃河流急,兩岸多是峭壁,只有少數渡口可以過渡;渭河流緩,兩岸平坦,處處皆可架設浮橋。曹軍進入河西,南下已無險阻;渡過渭河,東去直叩潼關背后,西去則直取長安。 關中叛亂 關中自歷董卓、嚆嶂遙繅巡桓賜罩筆韉鼐Я至硤凇⒑斕缺閌瞧渲械牧講俊K撬淙桓饔形渥埃罹蕕胤劍切問繳匣故親穹畛⒌摹T對詮俁芍絞保硤誥馱懿俚鐘艽游韃慷院傭慕ァ5匠啾謚角埃硤諞研胰刖┪伲沓蛄粼詮刂薪庸芰寺硤詰牟殼
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三月,曹操傳令,讓鎮守長安的鐘繇討伐張魯,并派夏侯淵出河東會合鐘繇。(此時,夏侯淵和徐晃剛剛平定太原商曜的叛亂,軍隊可以沿汾河出河東。討伐張魯,將有可能經過關中諸將馬超等人的防地。)高柔為此提醒曹操,此舉有假途滅虢的嫌疑,關中各部可能因此反叛,曹操未予理睬。結果,馬超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進軍屯據潼關。曹操令曹仁統軍拒敵,并令其堅壁勿戰。
秋七月,曹操親統大軍西征。 深謀遠略 初看起來,關中這場叛亂,是曹操沒有聽高柔的勸諫而導致的,是由曹操疏忽大意的錯誤所致。但是,后人多認為,曹操就是要逼反那些表面上遵奉朝廷,實際上是各行其政的關中諸將,為名正言順地剿滅他們制造借口。可以說,從一開始,曹操就是有預謀的。
《孫子兵法》第一篇、始計篇,開篇就有:“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第一件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道”:“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因此,曹操要先使自己在道義上處于優勢。 曹操在三月就逼反了關中諸將,拖到七月才親統大軍西征,留給馬超等關中聯軍那么長的防備時間,而不是乘其叛亂初起,萬事倉促時立即進軍剿滅?就像司馬懿平定孟達那樣,給對方來個措手不及。關于這個問題,顯然不是曹操到七月時才能完成西征的準備,如果真是那樣,曹操完全可以晚些時間逼反關中諸將。
通常叛亂初起時,人心最不穩定。首倡叛亂的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通常迫于形勢而首鼠兩端。如果及時鎮壓,多數人卷入不深,尚能摘清自己,會立即與叛亂者劃清界限。如果給叛亂者以足夠的時間,多數人迫于目前之危,不得不公開表態支持叛亂,甚至干盡壞事。這時再來鎮壓,由于他們涉入已深,担心既使歸順,將來也可能會貽患無窮,因此不得不叛亂到底。
這么簡單的道理,曹操不懂嗎?曹操當然懂!那么,曹操為什么不立即鎮壓?其實細想起來,這樣問本身就有點怪怪的感覺。關中原本沒叛亂,是曹操故意把它弄叛亂了,現在再去立即把它鎮壓下去,曹操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如果曹操立即平叛,關中各部中的多數可能會立即站到朝廷一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多數人犯不著嗎,誰強誰弱不是明擺著嗎。曹操怎么辦?只能賞順爵降,這是規矩嗎,否則無以勸來者。叛亂平定后,那些站到朝廷一邊的關中各部,曹操還是沒有理由去觸動他們的利益,他們依然是獨立王國。他們賴以生存的,只忠于他們個人的武裝力量,毫發無損。朝廷在關中之所以政令不暢,就是因為有這些地方軍閥。曹操逼反他們,就是想摧毀他們的武裝力量,所以,在他們還沒成光桿司令前,曹操是不希望他們歸順的。
《孫子兵法》中的第三事“地”:“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潼關是關中鎖鑰。曹操既然是有預謀地逼反關中諸將,那么,曹操完全可以事先準備好一支軍馬,在關中諸將反叛后,搶先關中叛軍一步,占領潼關,將進入關中的大門控制在自己手中,從而可以免去后來為從浦阪津進入關中,所帶來的一系列麻煩。那么,曹操為什么不這樣做?
潼關對曹操重要,對于叛軍同樣重要。占領潼關,會給叛軍以信心和鼓舞,會讓關中諸將更深地卷入叛亂之中,前面我們講過,這正是曹操所希望的。這是曹操讓“地”取“道”。
潼關雖險,讓給關中叛軍,卻可以使馬超等關中聯軍遠離巢穴。由于潼關重要,他們才肯用大軍據守。曹操在潼關附近解決他們,和深入邊遠去逐一解決他們比起來便是“近”。曹操欲擒先縱,以“險”易“近”。這樣看,曹操連讓“地”都是虛讓。所以,馬超等關中聯軍搶占潼關,看似撿了個大便宜,實際上那卻是曹操給他們預設的大陷阱。 曹操為什么又恰在七月時出征?既不早些,也不晚些?
《孫子兵法》中,第二件需要計算好的事情就是“天”:“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曹操想利用天時,具體說就是利用時間和寒冷的冬季,造成馬超等關中聯軍的補給困難。當年有閏八月,否則,曹操可能再稍早些出兵。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局的發展,當曹操逐步完成所有進攻準備時,也正好是馬超等關中聯軍再也無法支撐,急于撤兵之時,說明曹操出征的時間拿捏得剛剛好。  為什么這個“天時”會給關中聯軍造成補給困難?這就要聯系到《孫子兵法》中提及到的第五件事“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關中各部,互不統屬,各自治理自己的領地。經過董卓、嚆嶂遙刂惺值蛄悖韃康鬧衛硭接趾懿睿運塹奈鎰蝕⒈桿膠艿汀K塹木蛹徽妫絞蔽瘢絞奔隙氨覆垢怯燒騁慌浞怯墑勘約航餼觥S捎謁墻鍪塹胤絞屏Γ揮寫蠊婺T墩韉男卸運塹耐持嗡劍用喚⑵穡參薹⑵鶩甌傅暮笄詒U舷低場U庋木櫻壞┏て謖髡皆諭猓垢患檬且歡ǖ模繞涫嵌斕撓氨福透搶選9糯煌諳執執絲誄礱埽游蘼圩叩僥搶錚加忻穹靠刪印9糯搜滔∩伲鋇娜絲誆患敖裉斕陌俜種唬缶穌髟諭猓荒艽釕枵逝褚壩綣揮辛己玫撓氨福蛑揮惺氈煌盡6刂懈韃肯勻蛔氨覆黃鸝梢遠咀髡降木印
反觀曹方,其治理水平,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軍隊的正規化,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統,一定遠非關中聯軍可比,其冬季堅持野戰的能力自然遠強于關中聯軍。
另外,當時的軍隊在非戰時,都要從事生產活動,否則,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不足以供養足夠規模的軍隊。曹操三月份就張羅要討伐張魯,結果關中諸將馬上就集結了十萬大軍去搶占潼關,此時正是農業生產最關鍵的時期,曹操更壞的是,還派曹仁把他們牢牢地拴在潼關,當年關中各部的農業生產基本上就廢了。而曹操自己卻等到七月秋季才起兵,整個兒什么都不耽誤。
其結果必然是,秋季過后,關中各部將無糧可證;冬季來臨,關中聯軍又將無野營裝備。所有這些,都是他們貪圖潼關之利帶來的并發癥。曹操方面,后方及保障系統遠優于關中各部,再加上大軍秋季才出動,絲毫沒有影響當年的糧食生產,其作戰持續能力無疑將遠勝過關中聯軍。 《孫子兵法》第一篇、始計篇,在結束時有:“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曹操還沒與關中叛軍接戰,其深謀遠略便早已使戰爭的天平倒向了自己。接下來擺在曹操面前的問題便是,潼關已經讓給了叛軍,曹軍將如何打開關中的大門?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八月,曹操大軍經函谷朔黃河西進,到達潼關。(此時曹軍的糧草由洛陽經函谷供應。)潼關雖險,卻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狹關,須以大軍方可屯守。正因為潼關有此種特點,曹操用大軍緊逼潼關,擺出非要從潼關進入關中不可的架勢,馬超等關中聯軍的注意力才能被牢牢地吸引在潼關的防守上。
這期間,關中各部不斷向潼關增兵,曹操聽說,不憂反喜。事后曹操解釋說:“關中長遠,若賊各依險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來集,其眾雖多,莫相歸服,軍無m主,一舉可滅,為功差易,吾是以喜。”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持,眼見聯軍的所有力量都已集中到潼關,曹操暗中卻派徐晃、p靈率步騎四千人渡過浦阪津,據河西為營,準備接應曹操大軍由河東進入河西。史書記載,曹操曾問徐晃如何可入關中,徐晃提出了這個計策。徐晃出身西涼軍,熟悉關中民情、地理,后面的賈詡也是西涼軍出身。
閏八月,曹操親自率軍從潼關東面的渡口北渡黃河。遂發生了演義中許褚救曹操的那驚險而又壯觀的一幕。至于演義中馬超建議從北岸阻擊曹操北渡,在真實的歷史中,則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可能是羅貫中因不熟悉地理而出現的失誤。
再說徐晃,剛剛從浦阪津渡過黃河,還沒來得及建立寨柵,當夜梁興即領步騎五千多人前來攻擊,被徐晃擊敗。關于此事,阿鴦推測,曹操應與徐晃約好,在曹操從潼關北渡時,徐晃方才能從浦阪津西渡黃河,否則,消息過早泄露,徐晃會遭到敵人大軍的攻擊。馬超看到曹操北渡,自然知道曹操是想從浦阪津渡河進入關中,遂派梁興帶五千多人前去搶占浦阪津渡口西岸,通常情況下,這五千人足以阻擋曹操渡河。但馬超沒有料到的是,徐晃已經搶先占領了浦阪津渡口西岸。經長途急行軍趕到浦阪津渡口的梁興軍,自然不是以逸待勞的曹軍對手。待消息經幾百里路傳回潼關馬超大軍處時,馬超再想派大軍去重新奪回渡口,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曹操事后解釋時說:“賊守潼關,若吾入河東,賊必引守諸津,則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關;賊悉眾南守,西河之備虛,故二將得擅取西河;然后引軍北渡,賊不能與吾爭西河者,以有二將之軍也。” 有人認為,徐晃、p靈軍是斷敵退路,或說是襲敵后方,截敵糧草。史書上無此記載。小子氣概文鴦認為,徐晃、p靈軍唯一目的就是先行偷渡,唯一的作用就是接應曹操大軍渡河。曹操在潼關前折騰那么久,最后都是為了掩護徐晃、p靈軍的先行偷渡。 耗敵 西渡黃河后,(此時曹軍的糧草改由河東經浦阪津渡口供應。)曹操沿河連車樹柵為甬道向南推進。馬超退屯渭口。(甬道可能是為了保障由渡口向大營輸送補給。)
阿鴦推測,曹操這是向馬超表明,準備渡過渭河從背后奪取潼關,用意是將馬超等關中聯軍繼續滯留在潼關附近。馬超退屯渭口,也是為準備防止曹軍渡河。
曹操又多設疑兵,吸引馬超的注意力,暗中卻從黃河把船駛入渭河,連夜用船搭起浮橋,分兵在渭水南岸扎營。在渭水南岸立營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合適的建筑材料,加之屢受馬超騎兵的突擊,一時難以完成立營的工作。后乘天氣突然爆冷,曹操夜里渡兵在南岸澆筑起凍沙城。(阿鴦推測,曹軍只需在離河岸不遠的地方,沿河筑起一道墻即可,而不用像普通營寨那樣四面立墻。)天明時,凍沙城建筑完畢。
九月,曹操大軍全部從容渡過渭水。至此,曹操已經完成了全面攻擊的準備,下面就是怎樣在決戰中,打敗馬超等的十幾萬關中聯軍。如此規模的大會戰,曹操從前沒打過,事實上,三國歷史上也僅此一次。如何選擇決戰時機是打贏會戰的關鍵,敵軍將士戰斗意志最差的時候無疑就是最佳決戰時機,這通常出現在敵軍必須退兵的時候。這時,馬超移屯渭南,并派信使求和,曹操沒有答應。
馬超由渭口移屯渭南,史書沒有記載原因,阿鴦推測,馬超這是放棄潼關,準備撤退。那馬超等為什么不自行退回長安或自己的領地,而是先來求和?兩軍對峙,先退者會出現人心浮動,士氣崩潰的局面。尤其是軍本烏合,各有私利的集團,在局面一旦出現標志性不利時,立即就會土崩瓦解。楚漢相爭時,兩軍相持于滎陽,劉邦、項羽均十分困難,卻無人肯先退。官渡之戰時,曹操幾乎難以為繼,卻苦苦支撐。這就是荀所說的“先退者勢屈”。 馬超求和不成又求戰,曹操又不出戰。馬超只好又轉而堅決請和。由此可以看出,馬超準備撤退,不是担心與曹操決戰,而是急于結束野外對峙。馬超為什么此時突然急于撤退?阿鴦推測,天氣突然大寒,馬超等關中諸軍御寒裝備不足,難以在野外繼續對峙下去。
另外,由于馬超等關中聯軍在春季三月時,就在潼關屯集十萬大軍,加之用于長途輸送糧草的人力,馬超等關中聯軍各部,當年的農業生產幾乎全廢。此時秋季已過,冬季將臨,馬超等關中聯軍各部卻征收不上來新糧,全軍有斷炊之虞,所以聯軍各部急于散兵就食。
到此,我們已不難理解,曹操為什么要在九月時全部渡過渭水。因為天氣大寒之后,馬超等關中聯軍就再也無法支撐了,曹操必須把他們緊緊粘住,讓他們不敢撒腿跑路。
那么,曹操為什么又不出戰呢?很簡單,曹操想借此麻痹敵人,使馬超等關中聯軍產生輕敵思想。最重要的是,現在還不具備在大決戰中的必勝條件,曹操不想把雙方三十多萬人的大會戰,還有關中,甚至是國家的生死前途交給戰場上的幸運之神。靠神不如靠人,靠人不如靠己,靠己就不能心存僥幸。孫子曰:“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曹操要怎樣做才能“先勝”呢? 離間計 這時賈詡建議使用離間計,情節一如演義。結果,離間計使馬超、韓遂等互相猜疑,但是,還沒有演變到演義中那樣自相殘殺。那這樣的離間計還有什么用呢?用處可大了!只要聯軍各部互相猜疑,曹操就已經具備了在即將發生的大會戰中的“先勝”(具體細節后面詳述)。
曹操為什么早不用離間計,而偏在此時開始用離間計?離間計用早了,曹操還沒有完成攻擊的準備,如果聯軍內訌,自己一哄而散,各回老巢,或投順曹操,曹操不能徹底摧毀他們的武裝力量,那曹操前面不都白忙活了。
后來,在與韓遂最后一次會晤中,曹操一反原先一貫示弱于敵的作法,突然列出五千鐵甲騎兵,陣列森嚴,“精光耀日”,關中各軍,無不為之震懾驚恐。這是曹操大戰前打擊敵人的士氣,為“先勝”又添一砝碼(其對戰斗所產生的直接效果后文詳述)。
《孫子兵法》“五事”中的第四件是“將”:“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離間計嚴重破壞了關中諸將的為將之道,使得他們把心思不是用在如何戰勝敵人上,全都用在了如何提防自己人。 “勝兵先勝”已經完成了,現在是“而后求戰”的時候了。 渭南決戰 離間計剛剛施用完畢,曹操立即與馬超約期會戰,而馬超也急于結束對峙狀態,遂發生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為了精確,我們直接引用史書原文:“公乃與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三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會戰,陳壽只用了三十多個字就給交差了,實在有點那個,不過,和司馬遷比起來,還算好的了。
這里的“公”是指曹操。“輕兵”是什么意思?阿鴦說不好,阿鴦只知道“重兵”是什么意思,不過,這你也知道,阿鴦就不解釋了。“挑之”,阿鴦理解,和挑逗的意思差不多。在這里就是,打一下,還不能把對方打得太痛,下手太重,對方會急眼跟你玩命的。但還要給對方以感覺,他隨時都可能遭到攻擊,使他時刻不得安寧而疲憊不堪。既讓對方不勝其擾,還要讓他不敢全力還擊,怕遭到曹操五千鐵甲騎兵的回敬,而使自己的損失大于其他各部。就好像雖受挑逗,還不敢公開去求愛,怕一旦遭到拒絕而受同伴嘲笑。 曹操此次決戰能夠全勝,戰術上有兩個關鍵。
第一步,“輕兵”疲勞敵軍。“輕兵挑之”的目的,就是讓敵人全軍勞的同時,能讓自己的“重兵”逸,達到以逸待勞的目的。曹操的“輕兵”憑什么就能和馬超等關中聯軍“戰良久”?這就是離間計的功勞了。如果關中聯軍同仇敵愾,上下一心,曹操的“輕兵”顯然無法“戰良久”。正是因為此次大會戰前,曹操先用了離間計,使得關中各部各懷異心,結果是,臨戰時皆不肯出力,使得曹操只用部分兵力即能與之長時間相持。
第二步,“虎騎”重擊敵軍。也許有的讀者要問,曹操為什么不一開始就出動虎騎?如果一開始就出動虎騎,面臨生死關頭,本能會使關中聯軍各部拋棄嫌疑而死地求生的。如果待敵疲憊后,再施以重擊,敵人既使有心拼命,也已無力搏殺。
關于渭南會戰的策略,曹操后來說到:“連車樹柵,為甬道而南,既為不可勝,且以示弱。渡渭為堅壘,虜至不出,所以驕之也;故賊不為營壘而求割地。吾順言許之,所以從其意,使自安而不為備,因畜士卒之力,一旦擊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兵之變化,固非一道也。”馬超等關中聯軍一敗而軍馬損失殆盡,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堅固的營壘可以退守。不建營壘,是因為曹操的驕敵之計使馬超等認為,曹軍弱不能戰。 尾聲 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決戰結束了,“遂、超等走涼州,楊秋奔安定,關中平。”這場大決戰,關中諸將的武裝力量基本損失殆盡,從此結束了關中軍閥割據的局面,關中各郡進入了朝廷直接掌控的范圍。順便提一下,馬騰由于受馬超叛亂的牽連,在曹操回到京城后,全家被殺;馬超由于陷父于死地,從此而聲名狼藉。
曹操從起意解決關中問題伊始,便精心運籌戰爭“五事”,在最后決戰時刻,使對手關中聯軍“五事”皆失;在戰役進行中,恰當運用兵者詭道、正奇結合的用兵之法,以最小的代價贏得了決戰的全勝。由此觀之,曹操在渭南之戰中的謀略,堪稱“廟算”勝敵的經典。

網載 2013-09-10 20:56:42

[新一篇] 消除了中國西部邊疆的分裂割據狀況---平定準噶爾叛亂

[舊一篇] 深遠的影響,不朽的功業---張騫通西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