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譯文]   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這樣的人)卻不常有。

     [出典]  唐    韓愈  《馬說》

     注:

     1、原文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zhǐ)辱于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于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qí)真不知馬也!

    2、注釋  

        一、詞語解釋
  
1、伯樂:春秋時秦穆公時人,姓孫,名陽,擅長相(xiàng)馬。

  2、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只是辱沒在馬夫的手里。祗:只是。辱,受屈辱。之:的。奴隸人:仆役。

  3、駢(pián)死于槽櫪(cáo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jiù)里。駢:兩馬并駕。駢死,并列而死。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櫪,馬棚。

  4、不以千里稱也:不因為日行千里而著稱。以,憑借,因為。稱,著稱。千里:日行千里。

  5、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馬。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系。

  6、一食(shí):吃一頓。或盡粟一石:有時要吃盡食料一石(dàn)。或,有時。盡,全,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石,十斗為石。

  7、食(sì):同“飼”,喂養。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8、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語后置,不譯。)

  9、是:這樣,指示代詞。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見: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面。見,同“現”,顯現。

  12、且:猶,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樣。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13、安:怎么,哪里,疑問代詞。

  14、策:竹制的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意為驅使。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辦法。道:方法。

  15、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指喂飽了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材,同“才”,才能。

  16、鳴:馬叫,之:助詞,湊足音節,無意義。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17、執策:拿著馬鞭。執,握。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面對。

  18、嗚呼:表示驚嘆,相當于“唉”。

  19、其真無馬邪(yé):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難道,表反問語氣。邪,同“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

  20、其:恐怕,大概;表推測語氣。  21、常:通常,平常。  

       二、通假字
  
(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2)食馬者:“食”通“飼”,喂養。

  (3)才美不外見:“見”通“現”,顯現,表現。

  (4)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

  (5)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

     3、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這樣的人),然后有了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這樣的人)卻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也只能辱沒在馬夫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jiù)里,不把(它)稱為千里馬。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把它當作普通馬來喂養。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特長不能顯現出來,想要它跟普通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正確的驅使馬的方法,喂養它又不能使它竭盡它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對著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恐怕)是他(們)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呀!

    4、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韓愈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后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

      5、本文選自《韓愈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中的《雜說》。《雜說》共四篇,《馬說》是第四篇。本文收錄于人教版八上語文書中的23課。

  《馬說》大約作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后相繼依附于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郁郁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圣君,以云喻賢臣,借“龍噓氣成云”,然后“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圣君任用,圣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馬說》的姊妹篇。

      6、“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韓愈散文中,抒發不平之鳴的篇章不少,《馬說》便是其中之一。“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馬說》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并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作者的這些見解和感慨,都是通過具體的形象表現的。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以千里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的遭遇,寫有才之人終身不得其用的遭際,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寫千里馬埋沒的原因等等,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處境,行文中洋溢著強烈的不平和悲憤。

      本文雖短,結構卻十分精巧。先從正面提出問題:“世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然后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系是如此密切,而伯樂卻不常有,千里馬被終身埋沒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寫到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現的原因,對無知的“食馬者”發出強烈的譴責,進行了辛辣的嘲諷。本文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以“伯樂不常有”開始,中間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馬“才美不外現”寫食馬者的無知及其造成的惡果,然后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最后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

     7、 據說伯樂姓孫名陽,是春秋時代秦國人,會給馬看相,善于識別什么是千里馬。這原是《戰國策·楚策》中一個名叫汗明的對春申君黃歇講的一個故事里的人物。這故事可能是古代傳說,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藝術虛構手法創造出來的寓言。伯樂的典故曾幾次被韓愈引用(見他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由于韓愈本人命運的坎坷,對伯樂能識別千里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可這個命題本身就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后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過去有人就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我們并不否認,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他這句話是錯誤的。但把它作為詩的語言,它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萬千的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實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緊接著在下文從正面點明主旨,一瀉無余地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于“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一般水平的牧馬人,而是“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受盡了無知小人的腌氣。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些寶馬竟然成雙作對地一群群死于槽櫪之間,其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非筆墨所能形容。當然,結果更是死不瞑目,誰也不把這些有價值的神駿稱為千里馬,它們的死也自然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這句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它們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已相當透徹;而實際上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還沒有盡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內涵則甚為豐富,其實倒是含蓄不盡的(說他寫得婉約,或許讀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確實沒有把話說盡)。這真是抒情詩的寫法了。

  作者著力刻畫“食(飼)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郁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英雄無用武之地;或雖欲一展所長而有力無處使,甚至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這樣,它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實現它日行千里的特異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不僅如此像這樣連“常馬”都比不上的千里馬,由于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極度的責難和懲罚,往往被無辜地痛打一頓(“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當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骨子里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里,作者似乎還覺得不夠解渴,于是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這不僅使文章更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感情更為憤激了。作者并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有眼無珠,反而讓他面對著這匹千里馬不懂裝懂,發出了仿佛悲天憫人般的慨嘆:“天下無馬!”意思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自以為不錯的,他并非不想選拔人才,并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既無處可尋覓,也無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毛病,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踐得不成樣子的千里馬,卻對它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駑駘之輩。這不僅是絕妙的諷刺,而且也是極其嚴峻猛厲的誅心之論。文章寫至此已經水到渠成,作者這才站出來點題,用“嗚呼”以下三句作結,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對矛盾(“無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馬”則是后天人為的犯罪)尖銳地擺出來形成一個高潮,極盡沉郁頓挫之致。古人說蹙萬里長江于尺幅之中,這種凝聚濃縮的手法正是韓愈一支筆經過千錘百煉的結果。我們固然不能不為作者起伏回蕩、感慨悲涼的情緒而傾倒,卻又不能不為他簡潔洗煉的筆墨所欽服。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表現了這樣一個道理: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是真正的桃李,不必為自己多做宣傳,人們自然會登門求賢。這一方面是對桃李沉默謙遜精神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求賢者們的判斷力的肯定。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有時候桃李如果為自己說話,效果會更好。

  韓愈在《馬說》里告訴我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于是有了無數千里馬辱沒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同時求馬者又總感嘆世上無千里馬。萬馬齊喑,是人才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一個伯樂無法相盡天下良馬,我們還需要良馬們把自己打扮得神采奕奕,奔騰跳躍,嘶鳴不已。同樣,桃李的芬芳也難以盡傳遍天下,也就難保一定“下自成蹊”,如果總恪守沉默是金的道理,恐怕許多桃李會在無人問津中孤芳自賞直至腐爛。

      9、每每讀《馬說》,我常常感慨,我國古代有多少英才空有一腔壯志,因為沒有遇見所謂的“明主”而埋沒一生!韓信之遇蕭何、諸葛亮之遇劉備等竟成為千古佳話!而一代名將岳飛明珠暗投,絕命風波亭成為千古悲劇!所以韓愈才感嘆“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們應該理解古人“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情拉啦。

       值得慶幸的是時代不同了,雖然我們工作中仍會遇到“武大郎開店”的現象,有時也會遇到嫉賢妒能的上司,但如果你是千里馬,總會有你馳騁的地方。“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今天的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人才成長的機制和機會都非常好,千里馬不必苦等伯樂或老死廄中,時代的進步實在是千里馬們的幸事!

 

      10、韓愈這是有感而發。同時代,我們還看到陳子昂在幽州臺上放聲悲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中國古代社會,埋沒人才,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社會問題。而我們今天,社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開放程度,埋沒人才的情況,發生的概率比較小。但是,如果還有妒賢嫉能,壓制人才的“伯樂”,那么,這篇文章就還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反過來,千里馬即使暫時沒有伯樂發現,也不用自怨自艾,只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終有一天,會有伯樂唯才是舉。俗話說:是金子放在哪里都會閃光。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21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