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譯文]   我們都懷有豪情逸興、雄心壯志,酒酣興發,更是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摘取明月。

        [出典]   李白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注:

        1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 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2  【詩文解釋】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蓬萊宮中儲藏的仙文一樣高深淵博,同時還兼具建安文學的風骨。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飄逸豪放。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然而每當想起人生的際遇,就憂從中來。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猛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排遣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3  【詞語解釋】
       高樓:即題“謝朓樓”,南齊詩人謝朓官宣城(即宣州,今屬安徽)太守時所建。
       蓬萊:指秘書省。李白族叔李云官秘書校書郎。
       清發:清新秀麗。
       逸興:超逸的意興。
       散發:不戴冠簪子。指散漫無拘束。
       扁舟:小船。弄扁舟,指歸隱江湖。

 

       4  、  詩的開頭兩句起得突兀,他說:“以前的日子棄我而去已不能挽留,現在的日子只能使我心中充滿煩惱憂愁”,開門見山地展示了這首詩的基調。

        但詩并沒有延續著寫煩說憂,下面六句是第二層,詩人筆鋒一轉展現出另一番天地。三、四句寫秋季天高氣爽,萬里長風中雁群高飛,面對著這樣開闊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樓上把盞痛飲。五、六句寫酣飲后的思想情緒。這兩句涉及的歷史典故比較多,應適當地講解清楚。蓬萊本是傳說中的仙山,多藏寶典秘錄。東漢時人們稱國家藏書處為蓬萊山,這里是用蓬萊文章代指漢代的文章。建安骨,指東漢建安年間(193-220)的詩文創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寫詩文內容充實,語言質樸,風格剛健俊爽,后人稱之為“建安風骨”。小謝,即謝脁,唐代時期,為把謝脁和劉宋時期詩人謝靈運區分開來,稱謝靈運為大謝,謝脁為小謝。謝脁詩風清新秀麗,深為李白所喜愛。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開,他想到了漢代宏偉的文章,建安詩的剛健風骨,身在謝脁樓,當然更想到在漢、唐之間出現的小謝的詩歌了。他對這些文化傳統很仰慕,所以自負地用漢文、魏詩和小謝的成就來比較并稱許李云和自己。

       想到這里,詩人的情感越發激動、高昂,于是就發出了七、八句“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呼喊。他們都胸懷壯志豪情,要高飛遠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當然,上青天攬明月只是一種要求解除煩憂,追尋自由的幻想,這在現實世界中是做不到的。最終他還是跌落到現實的土地上來了!

        所以,作者筆鋒一轉,進入了第三層。第九、十句用了一個比喻,說道:就好比用刀切斷水流一樣,結果,水反而流得更急了,用飲酒取醉的辦法去解除憂愁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酒醉后反更引發了內心的愁苦、憤懣。結尾兩句是說在這個社會里理想不能實現,就只有等待有一天能夠抽簪散發駕著一葉小舟駛向遠方了。詩人將解除煩憂,獲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這雖然也還是一個渺茫的幻想,但卻表現了他那不甘沉淪的、豁達樂觀的精神。

 

     5、這是天寶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間餞別秘書省校書郎李云之作。謝朓樓,系南齊著名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創建,又稱北樓、謝公樓。詩題一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發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結。“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是指許許多多個棄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說,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時光難駐,心煩意亂,憂憤郁悒。這里既蘊含了“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的精神苦悶,也融鑄著詩人對污濁的政治現實的感受。他的“煩憂”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煩憂”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說,這是對他長期以來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個藝術概括。憂憤之深廣、強烈,正反映出天寶以來朝政的愈趨腐敗和李白個人遭遇的愈趨困窘。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所引起的強烈精神苦悶,在這里找到了適合的表現形式。破空而來的發端,重疊復沓的語言(既說“棄我去”,又說“不可留”;既言“亂我心”,又稱“多煩憂”),以及一氣鼓蕩、長達十一字的句式,都極生動形象地顯示出詩人郁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發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

  三四兩句突作轉折:而對著寥廓明凈的秋空,遙望萬里長風吹送鴻雁的壯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這兩句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幅壯闊明朗的萬里秋空畫圖,也展示出詩人豪邁闊大的胸襟。從極端苦悶忽然轉到朗爽壯闊的境界,仿佛變化無端,不可思議。但這正是李白之所以為李白。正因為他素懷遠大的理想抱負,又長期為黑暗污濁的環境所壓抑,所以時刻都向往著廣大的可以自由馳騁的空間。目接“長風萬里送秋雁”之境,不覺精神為之一爽,煩憂為之一掃,感到一種心、境契合的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也就油然而生了。

  下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東漢時學者稱東觀(政府的藏書機構)為道家蓬萊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閣指秘書省,李云是秘書省校書郎,所以這里用“蓬萊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剛健遒勁的“建安風骨”。上句贊美李云的文章風格剛健,下句則以“小謝”(即謝朓)自指,說自己的詩象謝朓那樣,具有清新秀發的風格。李白非常推崇謝朓,這里自比小謝,正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這兩句自然地關合了題目中的謝朓樓和校書。

  七、八兩句就“酣高樓”進一步渲染雙方的意興,說彼此都懷有豪情逸興、雄心壯志,酒酣興發,更是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攬取明月。前面方寫晴晝秋空,這里卻說到“明月”,可見后者當非實景。“欲上”云云,也說明這是詩人酒酣興發時的豪語。豪放與天真,在這里得到了和諧的統一。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攬月,固然是一時興到之語,未必有所寓托,但這飛動健舉的形象卻讓我們分明感覺到詩人對高潔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這兩句筆酣墨飽,淋漓盡致,把面對“長風萬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揚情緒推向最高潮,仿佛現實中一切黑暗污濁都已一掃而光,心頭的一切煩憂都已丟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詩人的精神盡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馳騁,詩人的身體卻始終被羈束在污濁的現實之中。現實中并不存在“長風萬里送秋雁”這種可以自由飛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滿中野,綠葹盈高門”(《古風》五十一)這種可憎的局面。因此,當他從幻想中回到實里,就更強烈地感到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不可調和,更加重了內心的煩憂苦悶。“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轉折,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出現的。“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獨創性的,同時又是自然貼切而富于生活氣息的。謝朓樓前,就是終年長流的宛溪水,不盡的流水與無窮的煩憂之間本就極易產生聯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煩憂的強烈愿望中引發出“抽刀斷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聯系密切,從而使它多少具有“興”的意味,讀來便感到自然天成。盡管內心的苦悶無法排遣,但“抽刀斷水”這個細節卻生動地顯示出詩人力圖擺脫精神苦悶的要求,這就和沉溺于苦悶而不能自拔者有明顯區別。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的進步理想與黑暗現實的矛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他總是陷于“不稱意”的苦悶中,而且只能找到“散發弄扁舟”這樣一條擺脫苦悶的出路。這結論當然不免有些消極,甚至包含著逃避現實的成分。但歷史與他所代表的社會階層都規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貴之處在于,盡管他精神上經受著苦悶的重壓,但并沒有因此放棄對進步理想的追求。詩中仍然貫注豪邁慷慨的情懷。“長風”二句,“俱懷”二句,更象是在悲愴的樂曲中奏出高昂樂觀的音調,在黑暗的云層中露出燦爛明麗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寫強烈苦悶的同時表現出倔強的性格。因此,整首詩給人的感覺不是陰郁絕望,而是憂憤苦悶中顯現出豪邁雄放的氣概。這說明詩人既不屈服于環境的壓抑,也不屈服于內心的重壓。

  思想感情的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藝術結構的騰挪跌宕,跳躍發展,在這首詩里被完美地統一起來了。詩一開頭就平地突起波瀾,揭示出郁積已久的強烈精神苦悶;緊接著卻完全撇開“煩憂”,放眼萬里秋空,從“酣高樓”的豪興到“攬明月”的壯舉,扶搖直上九霄,然后卻又迅即從九霄跌入苦悶的深淵。直起直落,大開大合,沒有任何承轉過渡的痕跡。這種起落無端、斷續無跡的結構,最適宜于表現詩人因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而產生的急遽變化的感情。

  自然與豪放和諧結合的語言風格,在這首詩里也表現得相當突出。必須有李白那樣闊大的胸襟抱負、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駕馭語言的能力,才能達到豪放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這首詩開頭兩句,簡直象散文的語言,但其間卻流注著豪放健舉的氣勢。“長風”二句,境界壯闊,氣概豪放,語言則高華明朗,仿佛脫口而出。這種自然豪放的語言風格,也是這首詩雖極寫煩憂苦悶,卻并不陰郁低沉的一個原因。  (劉學鍇)

 

      6、在語言的運用上,詩人選取了一些散文化的句子入詩。“棄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感情的慷慨激昂,不能用形式去束縛,只有選擇那些能最自然地、最充分地表達感情的句式,任感情的河流磅礴奔瀉。這些散文化的句式,不事雕琢,自然天成,具有一種汪洋澎湃的氣勢,充分體現了李白浪漫主義的詩風。 

      這是一首七言古詩,并不囿于七言,其語句之長短可以隨抒情的需要而伸縮。像開頭兩句就是用散文句法表達內心濃重的煩憂。詩的中間部分從“多煩憂”一轉而“酣高樓”、“攬明月”,再轉到“愁更愁”,又轉到結句的“弄扁舟”,起伏跌宕,開闔變化,充分體現了詩人內心有無法解開的煩憂之結。講解這首詩應弄清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感產生的特定背景,如天寶初年李白之被讒毀,天寶末年李林甫、楊國忠先后弄權,嫉賢妒能以及朝政之黑暗、腐朽等。還應引導學生思考“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與“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的不同藝術效果。以及“水”“愁”兩字重疊出現的修辭技巧。 

        身在濁世,煩惱剪不斷理還亂。當詩人的理想與黑暗的現實產生矛盾之時卻又無法發泄。可貴的是作者雖然精神上承受著苦悶的重壓,但卻并未因此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全詩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正如在悲愴的樂曲中奏出了高昂樂觀的音調。 

       詩中蘊含了強烈的思想感情,如奔騰的江河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藝術結構的騰挪跌宕、跳躍發展完美結合  。

 

     7、  李白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書云》中最能表現他面對挫折積極向上,對理想執著追求的詩句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的詩,成為此刻的寫照。開創自主創新新局面的號角已經吹響,充滿創造激情的民族,必將在新世紀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業績。

 

    8、作詩講究氣象。詩之有氣象如山巒之有云煙,江海之有波濤,奪魂攝魄或在于此。氣象以雄渾飄逸為上,如“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氣象而傳誦千古。

       做學問也講究氣象。學問的氣象,如釋迦之說法,霽月之在天,莊嚴恢宏,清遠雅正。不強服人而人自服,無庸標榜而下自成蹊。宋代詞人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其下闕有日:“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這氣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來形容學問,“盡挹西江”可以說是把有關的資料全部搜集起來;“細斟北斗”可以說是把有關的材料細細地加以辨析;“萬象為賓客”可以說是把相關學科都用來為自己的研究服務。學問能到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3:55



評論集


1 楼 2016/8/14 下午 04:50:53 | 暫無
!!!!!!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