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評我國第一部《中華民族史》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K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44(2002)01-0033-03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了振興中華,使我國在競爭激烈的21世紀能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全世界中華民族成員需要團結。在現代信息社會的大背景下,中華民族研究正日益成為一門反映時代脈博、關系國計民生的“顯學”。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至今能全面地、科學地反映整個中華民族歷史(特別是包括我國少數民族和海外華人歷史)的研究成果不多。現在,由原貴州著名學者,現在廣東工作的蕭君和教授主編、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民族史》(上、下卷),填補了這一研究領域的重大空白,這是一項極具科學價值的研究成果。
  這項研究本身難度很大。作者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既要長期進行廣泛而艱苦的調查研究,考察我國漢族和眾多少數民族及海外華人的歷史與現狀,進行科學、嚴謹的資料采集與分析、鑒別,還要全面、系統地搜集、研究并利用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又要在時間和空間上對整個中華民族進行科學探討和全面、準確的把握,同時需要合乎學科規范要求的體例,并撰寫成書公開出版。全書90余萬字,其中所包含的勞動量非常巨大,沒有高度事業心和為學術事業獻身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這樣一項重大研究項目的。
  這項研究的最終成果《中華民族史》(上、下卷)表現了一流的學術水準和學術創新精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稱道:
  第一,成功地解決了何謂“中華民族”,何謂“中華民族史”的科學難題。依照“共同體”,即“人們在共同條件下結成的集體”的科學邏輯,經過全面深入的探討研究,作者鮮明地提出了“中華民族是主要生活于中華地域里的以中華文化為主要紐帶而構成的包括漢族等56個民族以及世界華人內的在民族共同體”的科學定義。這個關于“中華民族”的定義是全新的、又是科學正確的。它不同于以往各種《辭典》、《辭海》中“各民族的總稱”的一般表述。它突出了中華民族是在“中華地域”里形成的許多共同點、共同條件,以及這些共同點和條件,在“中華文化”作用下結合起來的有著內有機聯系的“民族共同體”、“民族實體”,從而科學地凸現出了中華民族的本質特征,并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中華民族史就是以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共同體、民族實體的形成過程、發展過程為研究對象,記述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共同體、民族實體的形成過程、發展過程的歷史學科。”并指出這個歷史學科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中華民族這個偉大的民族共同體、民族實體是怎么形成的,形成之后又是怎樣發展的。”我國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說過:“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所形成的。”《中華民族史》(上、下卷)就是通過對歷史事實的深入闡釋而告訴人們,中華大地上的各個部族、民族是怎么經由“幾千年歷史過程”而形成“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之后,又怎么在近百年來的中國與西方列強的對抗中,成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它不僅著眼于國內各民族,而且超過國界,因為世界華人(亦即海外華人)也是它的研究對象之一。因此,它的研究思維是科學而嚴密的,思想主旨是新穎而深邃的,它的研究范圍又是廣博的。
  第二,成功地解決了“中華民族”的來源、形成和發展的科學難題。作者在充分占有資料的基礎上,采用多學科方法(哲學、歷史學、考古學、地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民族學等)進行綜合研究,并認為:中華民族起源在中華大地。中華民族最早的先民是由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由我國西南地區的人猿超科轉變過來。這種由西南地區走出的正在形成中的人,如滿天星斗般分散在被稱之為“中華大地”的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之上。從新世晚期至五、六千年前,因中原地區有著中華大地中最好的自然條件,生活在這里的中華先民在社會文化發展上走在了其他地區的中華先民的前頭,日漸形成為中華民族先民的社會文化發展中心——中原中心,并逐漸得到鞏固和完善。傳說中的炎帝、黃帝、蚩尤三始祖會戰阪泉、涿鹿,就是中原中心得以形成鞏固的標志。
  中原中心形成鞏固之后,處于中原中心的中華先民們以及他們創造出來的中原文化又向外幅射,表現為中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融。這種文化交融過程從距今五、六千年開始到1279年元滅南宋結束,歷經四、五千年的時間,是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這個過程大致包括了“華夏族的形成發展期或華夏族居統治地位時期”、“由華夏族向漢族的轉變期”、“漢族形成發展期、或漢族居統治地位的時期”、“由漢族居統治地位的時期向中華民族時期的轉變”等四個階段。
  作者認為,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滅南宋,一統中華的1279年是中華民族在事實上得以形成的年份。其標志有三:其一,元滅南宋,作為少數民族之一的蒙古族占居了中華大地、取得在中華民族中的統治地位,這就破天荒地第一次打破了漢族占統治地位的民族格局。其二,元滅南宋還帶來了延續二千多年的“內夏外夷”傳統的破除。元朝把全體國民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對于“內夏外夷”、“貴夏賤夷”的傳統來了一個徹底的顛倒,給予沉重打擊。誠然,這是不正確的民族歧視思想,但畢竟打破了陳舊的思維定勢,在客觀上模糊了夷夏界限、縮小了夷夏隔閡。明朝統治者是漢族成員,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內夏外夷”的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相悖的陳腐觀念,然而,總的來看,明朝統治者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大大淡化了夷夏之別,特別在用人問題上,從中央到地方都委任了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士。清朝統治者是少數民族,也多站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他們不僅委任大批漢族官吏,而且大量吸收漢族文化,內夏外夷的界限更加模糊,縮小夷夏隔閡的情形更加明顯。其三,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和他們所創造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民族交融中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基本上不再被其他民族所“融”掉、“化”掉。因而能在中華大地上構成新的民族格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形成之后,就按照自己的本質特性向前發展。
  作者還認為,從1279年元朝滅宋到1840年鴉戰爭,歷時561年時間,是“中華民族的自在階段”。在這個階段里,統治者都承認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民族共同體的事實,因而在處理各種具體問題時,多是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某一個民族的立場上。統治者是如此,一般老百姓也是如此,不會把中華民族內的各個民族之間的界限看得那么重,更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外民族人視為“異己”。因此,中華大地上的各個民族以多元一體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存在著,只是尚未有人稱之為“中華民族”,更沒有人對她作過考察研究和論述而已。
  進入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由于面對外國列強入侵和亡國滅族的厄運,中華各民族日益覺醒并自覺地結合成一個整體。由是,中華民族開始從“自在的民族實體”轉變為“自覺的民族實體”,出現了中華民族的三次大反省,即“鴉片戰爭后的大反省”、“甲午戰爭后的大反省”、和“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大反省”。這個時期,中華民族自覺到自己是一個整體、一個多元一體的民族共同體,應該加強團結、像五個手指攥成一個拳頭般地以整體的力量對付敵人,才能達到拯救中華,振興中華的目的。“中華民族”這個偉大的科學專稱和概念,以及對“中華民族”進行研究的著作也在這一歷史階段得以出現。
  中華民族成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之后,就自然而然地為自己的解放而斗爭。1919年的五四運動,標志著在中華民族作為民族自覺之后而走上爭取民族解放的道路,目標是從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解放出來。對這個階段的下限,應該定為1949年10月1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亦或可以定在1959年3月的西藏平叛勝利和民主改革的開始。對此,作者表明了“留著下步繼續討論”的態度。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是應該充分肯定的。
  本書關于中華民族的起源、形成和發展史的研究過程和結論,完全符合中華民族的客觀歷史實際。本書在研究方法上,一改過去那種對中國民族史研究“以民族為基本單元”,即對中華大地生活過的上百個民族一一列述,由流溯源,平列敘述的老方法;采用的新方法,即注意把中華民族作整體、實體,并且以它本身的形成、發展為線索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在體例上合乎史體要求,即由源至流,一直寫到當代,力求按時間順序恢復中華民族歷史的本來面目,這是很有價值的。加上作者在書中所表現出來的歷史眼光和實事是的科學分析態度,其中還采用了許多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使本書更加重了科學份量,得出的研究結論(包括中華民族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使讀者閱后能不由自主地激發出“熱愛中華”、“振興中華”的拳拳之心。這種對中華民族史研究的新方法很值得稱道。
  總之,《中華民族史》(上、下卷)的公開出版,正如史式教授所指出的:它正足以加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促進祖國早日統一:其中對中華民族成員在全世界活動情況的公允記載,足以團結海外華人;其中對各少數民族在歷史上作出的重大貢獻的公允記載,足以團結少數民族;其中總結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足以指出今后發展的方向和途徑。
  收稿日期:2001-09-17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貴陽33~35D5民族問題研究伍文義20022002《中華民族史》我成功地解決了何謂“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來源、形成和發展的科學難題,表現了一流的學術水準和學術創新精神。中華民族/來源/形成/發展伍文義(1957-),男,貴州省民研所研究員,副所長。貴州省民族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0 作者: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貴陽33~35D5民族問題研究伍文義20022002《中華民族史》我成功地解決了何謂“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來源、形成和發展的科學難題,表現了一流的學術水準和學術創新精神。中華民族/來源/形成/發展

網載 2013-09-10 21:25:50

[新一篇]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內涵

[舊一篇] 中華民族德力并重的傳統與市場經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