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K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873(2002)01-0083-11
領導群體在社團組織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他們負責引導社團成員設立目標,并帶領成員去實現這一目標。因此,他們的整體素質是社團組織發展的保證:前瞻能力決定了社團組織的發展方向,行政才能決定了社團組織實現目標的程度。社團組織領導層的正常更替對其發展極為關鍵,這不僅是社團組織民主化程度的表征,也是吸引年輕人進入領導層、為組織發展儲備人才的程序。同樣,領導層的社會結構與社會網絡對社團組織各項事業的開展與實施也相當重要。中國科學社(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原名科學社,1914年6月由留學美國康乃爾大學的胡明復、趙元任、周仁、秉志、任鴻雋、楊銓等人倡議創建,1918年回遷國內,1960年在上海宣告解散。中國科學社作為近代中國影響最為廣泛的科學社團,其事業的擴展及遭遇的困境,除廣闊的社會歷史因素外,與其領導群體密切相關。本文以中國科學社領導群體理事會(注:1922年第二次改組前,中國科學社領導層是董事會,改組后為理事會。為與此后的董事會相區分,這里將1922年前的董事會也稱理事會。)成員的更替及其社會結構與社會網絡為例,分析近代中國科學體制化進程中在社團組織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 理事會的組建與成員變遷
1915年出版的《科學》第1卷第1期公布科學社理事會由會長任鴻雋、書記趙元任、會計秉志和胡明復、周仁組成。這是為發刊雜志而成立的股份公司時期的理事會,沒有章程予以合法化。(注:關于中國科學社組織結構的變遷,參閱拙文《中國科學社組織結構變遷與中國科學組織機構體制化》,載丁日初主編《近代中國》,第7輯,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年。)1915年10月25日科學社改組為中國科學社,公布章程,規定理事會7人組成,任期2年,連選連任;由全體社員直選,司選委員會負責選舉并在年會上報告結果,每年10月1日交接。1916年在美國舉行的第一次年會選舉產生了首屆理事會,投票表決任鴻雋、胡明復、趙元任、秉志4人為兩年理事,周仁、竺可楨、錢天鶴3人為一年理事,以后每年以3人、4人間或換屆。
翌年修改章程,議決理事會由11人組成。1918年留任理事僅3人,新選理事8人,投票表決任鴻雋、胡明復、趙元任、唐鉞、孫洪芬任期兩年,其后每年以5人、6人間選。1922年第二次改組,理事會人數不變,新成立董事會為名譽機構。1931年年會討論決定理事會增至15人,總干事為常任理事,1932年當選理事9人,孫洪芬和竺可楨任期1年,其后每年改選7人。
到1936年,中國科學社年年舉行年會,理事會的換屆選舉正常進行。抗戰爆發后,年會不能如期舉行,理事會的換屆隨之亦成問題。中國科學社領導層的更替,1937年前的歷屆換屆選舉具有連續性與代表性。因此,下面的分析以1937年前歷屆理事會成員為對象,其更替的具體情況如表一。
表一 中國科學社1916-1936年理事會成員
附圖
資料來源:中國科學社各次年會記事或報告。
注:×很快為楊孝述所代替;××代替去世的胡明復為任期1年理事。
1916-1936年先后有任鴻雋、胡明復、趙元任、秉志、周仁、竺可楨、鄒秉文、王jìn@①、胡剛復、楊銓、翁文灝、胡先sù@②、丁文江、楊孝述、孫洪芬、過探先、錢天鶴、李協、鄭宗海、金邦正、李四光、唐鉞、孫昌克、裘維裕、李hòu@③身、張準、王伯秋、葉企孫、高君珊、錢寶琮、胡庶華、伍連德、丁緒寶、馬君武、胡適、秦汾、嚴濟慈等共37人當選為理事。第一屆理事中竺可楨和錢天鶴不是發起人,他們的當選是積極參加社務活動的結果。9位發起人中過探先、章元善、金邦正已經回國,留在康乃爾大學的6人,《科學》編輯部部長楊銓沒有當選。
第二屆鄒秉文代替錢天鶴,僅一人之變。第三屆理事增為11人,前兩屆當選的8人中秉志落選,新增4人唐鉞、孫洪芬、孫昌克和過探先。1919年在杭州召開的第四次年會,是在國內召開的首次年會,為擴大社會影響,需吸收新的成員進入領導層,新當選的楊銓、裘維裕、金邦正、李協、李hòu@③身都是從未當選過的“新人”。這屆理事會組成,發起人僅有任鴻雋、胡明復、趙元任與楊銓,李協是第一個非留美學生理事,他當時就職于南京河海工程學校。
1920年鄭宗海加盟,但很快自動辭去。鄭宗海是第一個非科學技術理事。1921年王jìn@①、胡剛復、張準、王伯秋新當選,他們都是南京高師教師,王伯秋是第二個社會科學出身的理事。1922年丁文江成為新生力量,他是國內地質學界的領袖人物、學界名流,是第二個非留美出身理事。1923年秦汾成為理事會新成員,他乃當時數學界的領軍人物之一。1924年胡先sù@②成為新理事,此前他已就任中國科學社生物所植物部主任。1925年翁文灝加盟,他是地質學界的權威,留學比利時。1926-1927年沒有新面孔出現,1928年葉企孫成為新鮮血液。1929年沒有新人物出現,1930年高君珊、錢寶琮新當選,高君珊在中國科學社設立了很有影響的高女士獎金。1931年楊孝述真正當選,此時他已經是中國科學社的總管——總干事。1932年理事會擴大后,新人只增添了一位胡庶華,1933年增添李四光,1934年來了丁緒寶和伍連德,丁緒寶是第一位在國內大學畢業再留學當選理事者,可作為理事會中第二代科學家代表。1935年新增胡適與馬君武,胡適是第四位非科學技術理事;1936年嚴濟慈當選,他是第一代理事培養的學生。
可見,中國科學社理事會成員一直處于變動中,特別是回國之初,曾大量吸收國內人才。但后來沒有繼續保持這一“法寶”,從總體上看,成員更替并不頻繁。
二 理事會成員更替與民主化進程
將表一處理為表二。1916-1936年共21屆理事會,將少數一年期理事算作一屆即兩年,按章程應當選129人次,實際當選總人數為37人,平均每人當選屆數為3.5,每屆兩年,也就是說平均
表二 1916-1936年間理事担任屆次統計表
附圖
任期為7年。在分析的21年中,平均每位理事的任期占據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對一個學術社團而言,應該說更換頻率并不快。具體分析,有“馬太效應”存在。這些理事中,當選屆數相差極大,有17人是一次當選,也就是說他們或任期2年或任期1年,而另20人占據了112次機會,平均每人任期達11.2年。具體分析一次當選的17人,大多數是當選一次后就從領導層消失,只有葉企孫、嚴濟慈、丁緒寶等人是成績優秀的年輕人,新進入領導層。從總體上看,這些一次當選者對中國科學社的發展并不具大作用。有4人當選過2次,2人當選過3次,3人當選過4次。當選5次及5次以上的有11人,他們共占據了86次機會,平均每人任期達15.6年,中國科學社領導權大部分時間由他們掌握。
9位發起人除章元善外,其余都當選過理事,共54人次,占總人次42%;任鴻雋、趙元任、秉志、周仁、胡明復、楊銓等6人當選49人次,占總人次的38%,平均每人當選時間為16.3年。如果胡明復、過探先、楊銓等不是過早去世,他們當選的人次會占更大的比例。據楊銓講,1923年杭州年會時,他與任鴻雋、胡明復有感于中國科學社精神的逐漸退化,理事選舉他們三人年年榜上有名,為了振興社務、注入生機,需大量吸收新鮮血液,他們表示不再担任理事,將機會留給新人。(注:楊銓:《我所認識的胡明復》,《科學》第13卷第6號“胡明復博士紀念號”第837-838頁。)但在當次年會上,楊銓再次當選理事,任鴻雋、胡明復是前任理事未到期,1924年到期后仍然繼續當選。
中國科學社理事的選舉應該說有相當嚴格的程序,由專門的司選委員負責選舉,章程專章規定司選委員的權力與義務,也出現過由于選舉出現問題而結果作廢的情況。1926年當選司選委員為葉企孫、宋梧生及褚民誼,負責次年理事選舉。在翌年年會上,葉企孫以此次理事選舉,一是參選人數不足,二是他對選舉結果沒有表示同意,按照章程司選委員3人中只要1人不同意,選舉無效的規定,要求此次理事選舉作廢。與會代表同意重新選舉。這在中國科學社的發展史上是“空前絕后”的。(注:《中國科學社第十二次年會記事》,《科學》第12卷第11期。)后來重新選舉結果如下:竺可楨80票、楊銓74票、胡剛復67票、翁文灝58票、過探先53票、趙元任52票、王jìn@①41票、李熙謀37票、何魯28票、朱經農27票、李石曾25票、張乃燕25票、姜立夫20票、唐鉞19票、朱少屏18票、李四光16票、饒毓泰15票、鐘榮光14票、吳憲13票、丁西林10票、金湘帆10票、段育華9票、郭任遠9票、熊慶來5票。應選理事6人,因留任理事胡明復逝世,故多選一人補為一年理事。按得票多少竺可楨、楊銓、胡剛復、翁文灝、過探先、趙元任當選兩年理事,王jìn@①補缺胡明復。(注:《中國科學社記事:本屆理事選舉結果》,《科學》第12卷第11期。)可見理事選舉競爭相當激烈,沒有當選的姜立夫、李四光、饒毓泰、吳憲等是各科學門類的創始人或奠基者,他們4人還是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李石曾、張乃燕、郭任遠、熊慶來、何魯、丁西林、鐘榮光、朱經農等也是學界名流。
雖有如此嚴格的選舉程序,但理事會成員的更替還是存在上述問題。中國科學社是以科學技術成員為主體的綜合性社團,科學技術不比社會科學,它在相當程度上是年輕人的事業。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華羅庚在劍橋大學的導師G·H·哈代曾說過,“任何數學家都永遠不要忘記:數學,較之別的藝術或科學,更是年輕人的游戲”,“我還不知道有那一個重要的數學進展是由一個年過半百的人創始的”。(注:《科學家的辯白》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史林LL滬83~93K4中國現代史張劍20022002中國科學社領導層理事會成員的更替頻率不高,雖對保持領導群體的穩定性,維持組織的發展有一定作用,但卻沒有完全遵循它所追求的西方學術社團的民主精神與民主程序;理事會成員的社會網絡與社會結構表明,理事的當選不完全以對社務關心的程度或學術成就的高低為標準,地域因素、同學關系及留學國別、所學學科等都是重要籌碼,雖對人才的團聚、社務的擴展功不可沒,但畢竟不是一個學術社團所應有的特性。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說,中國科學社領導群體的發展變遷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趔趄而行。這一情狀是民國時期科學社團的普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科學社理事會/成員更替/社會結構與社會網絡張劍 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作者:史林LL滬83~93K4中國現代史張劍20022002中國科學社領導層理事會成員的更替頻率不高,雖對保持領導群體的穩定性,維持組織的發展有一定作用,但卻沒有完全遵循它所追求的西方學術社團的民主精神與民主程序;理事會成員的社會網絡與社會結構表明,理事的當選不完全以對社務關心的程度或學術成就的高低為標準,地域因素、同學關系及留學國別、所學學科等都是重要籌碼,雖對人才的團聚、社務的擴展功不可沒,但畢竟不是一個學術社團所應有的特性。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說,中國科學社領導群體的發展變遷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趔趄而行。這一情狀是民國時期科學社團的普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科學社理事會/成員更替/社會結構與社會網絡
網載 2013-09-10 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