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學校實質的再認識:基于資源配置的視角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33X(2006)09-0024-04
  在當下的中國,學校已經成為遍及城鄉、涉及大多數人的一種社會機構,據200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共有幼兒園11.79萬所,小學39.42萬所,初中63757所(包括職業初中697所),特殊教育學校1560所,高中階段學校31407所(包括普通高中15998所、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專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2236所(普通高等學校1731所,其中本科684所,高職院校1047所,成人高校505所)。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有什么看法,大多數人都很難不和學校有一定的聯系。對于學校的功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1],這說明學校功能和性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學校,現代學校既不僅是簡單的承載社會化功能(傳播知識、技能、文化與思想等)的機構,也不止是充當社會精英的選拔機制的機構,而是一個關涉資源分配的機構。學校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受社會結構的制約,同時也通過不同教育利益相關者(直接的如教師、學生、教育行政機構人員等;間接的如學生家長、國家、地方政府、利益群體等)在學校場中追逐各種資源的斗爭,改變著一個社會的社會結構,獲得了或者占有了大量的、優質的學校資源,在現代社會就意味著有了好的職業,也就有了比較高的社會地位。
  為了便于論述,有必要對有關概念做一點說明。本文中的學校指的是全日制的、制度化的、公立的現代學校,非制度化的、民辦的和傳統的學校(科舉廢除以前的中國的教育機構)①不在其列。在學校體系中,它們包括小學、中學(初中和高中)、大學。因為在論述的時候,經常要舉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大多以筆者曾經工作過的中學或者筆者現在工作的大學為例,但這并不說明其他的學校不存在與文章提到的學校類似的現象,當然也不否認本文的結論不能應用于其他的學校。在這里,資源是被人們認為有價值的而且能夠促進個人福利、滿足各種需要的東西,既包括物質資源(比如住房、工資、福利、財富等),也包括非物質資源(文憑、榮譽、聲望、權力、機會、信息等)。按照馬克斯·韋伯的說法資源就是財富、權力和聲望,資源配置就是資源在社會各個部門以及群體間的分配。具體到學校來說,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學校是國家(這里的國家主要是指代行國家職能的各級政府,比如中央政府、省級政府、縣級政府等)分配資源的一種代理機構,即國家通過學校把一些資源(比如文憑)通過某種方式分配給某一些人,另一方面,學校作為一種社會機構,也需要從外部獲得其正常運行的資源(比如教師、經費、設施、法律等)。所謂資源配置在這里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學校作為一個機構從其外部獲取資源的機制,也就是說一所學校怎樣獲得需要的資源。這樣一種視角可以看作是宏觀視角,即我國的學校其本質是國家政治統治和資源分配的工具。學校在社會中獲得資源的方式和國家對其他單位的資源的分配方式是相似的。國家依賴政治目標、意識形態以及一系列具體的資源分配規則,將資源分配給學校,再通過學校分配給個人。因此形成了一種“單向的依賴結構”[2],即學校依賴于國家(政府),個人依賴于學校。這一個視角主要強調國家制度對社會資源分配的影響,即學校與外部更大的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第二個層面的意思是學校在獲得一定的資源以后,如何配置的問題,資源總是要被利用的,否則資源是沒有用的,具體地說就是學校成員如何從學校里獲得資源(工資、住房、榮譽、機會等)。筆者的看法是,相對于學校是一個教學場所來說,學校更是一個資源分配的場所,國家通過學校把資源分配到每一個學校成員那里,而每一個學校成員要從學校那里獲得它安身立命、養家糊口的資源。這一視角可以看作是一個微觀視角,這個視角強調學校內的人際關系和成員的行為對資源分配的影響。在學校的實際運行過程中,學校中資源分配的結果,是學校結構和實際行為二者相結合的產物,因而是人們“建構”的產物。
  一、學校從哪里獲得資源?如何獲得?
  企業(市場經濟中的企業)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營利。學校作為一種社會組織,也有自己的目標。學校要想達成一定的目標,就必須有相應的資源,比如應有學生,有教師,有了學生和教師,還要有教室和必要的教學設備和用具(粉筆、課桌等),這些就是資源,沒有這些資源學校就無法正常地運轉。時下所謂的教育不均衡其實就是資源占有的不均衡,有的學校(比如一些名牌學校)資源多的用不完,有的學校(一些普通學校、薄弱學校)連日常運轉都難以為繼。為什么有的學校資源多,有的學校資源少,而學校需要的資源又是從哪里來的呢?這牽扯到兩個問題,一是哪里有資源,二是如何獲得這些資源。
  先看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解決的是哪里有資源,也就是資源掌握在誰的手里。這要分兩個階段來分析,第一個階段是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也就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是社會資源的所有者和支配者,所有的學校都要由國家按計劃統一分配資源。學校需要的制度與規章資源都是由國家提供的,國家制定了教育方針、教師職業道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制度,對學校的日常行為進行規范,學校幾乎不用再制定什么,只管照著做就行了。學校需要的教師是由國家統一分配,筆者就是在1986年被分配到遠離自己家鄉的一所中學做教師的,當時雖然不愿去,但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去。學校也沒有選擇的余地,不管需要不需要只要分配來了就要接收。學校需要的經費和各種教育教學設施也都由各級政府配置。上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計劃經濟體制逐漸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代替,中國進入了所謂的“轉型時期”,這一時期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國家壟斷社會資源的局面被打破了,雖然國家還依然掌握著大部分的資源,但社會也成了一個和國家一樣擁有資源的主體。學校不僅可以繼續從國家獲得學校運轉需要的資源,而且還可以從國家以外的地方獲得資源,比如社會團體(慈善機構、非政府組織等)或個人的捐助。當然資源在學校之間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學校多,有的學校少。比如據報道,山東省五分之一的鄉鎮政府對中小學撥款為零,三分之二的縣、鄉對中小學撥款低于全省最低標準(農村小學人均30元、初中人均40元)[3]。
  再看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即如何在眾多學校之間分配資源。一般說來,社會資源的配置有三種方式[4]:計劃安排方式、市場交換方式和關系網絡方式。計劃安排方式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也就是社會資源由國家行政權力及其一系列制度安排所配置,不同社會群體及其資源的獲得均受到這種方式的支配和制約。這種資源配置方式被認為普遍存在于1949-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前的社會結構之中,其實現在這種方式還依然是一種重要的方式,要不就沒有“跑部(各部委辦局,有大量資源的支配權)進京(北京)”;市場交換方式即社會資源主要依據商品交換及其市場規則進行,市場是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各種社會組織的資源獲得主要依靠市場交換完成。這種資源配置的方式出現在改革以后的中國,現在很多資源都可以通過市場交換來配置。第三種是關系網絡的配置方式,這種資源配置方式是將人們之間親密或特定的關系視為一種獲得資源的途徑,資源借助于不同群體成員之間的關系網絡,得以流動。相對于上述兩種資源配置方式來說,這是一種非正式制度的資源配置方式,也是一種資源配置的微觀機制,如果仔細觀察,這種方式存在于各個時段的中國社會中,它能夠解釋很多發生在中國,由上述兩種資源配置方式不能解釋的現象,比如有的學校獲得資源多、有的學校獲得資源少。為了分析的需要,我們區別了三種資源配置方式,在實際生活當中,也許很難區分這三種資源配置方式。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學校通過市場交換方式獲得資源的前提,是學校有屬于自己的資源并且學校本身能支配一些資源,由此學校就可以拿這些資源去和別的組織或者機構交換自己沒有的資源,時下的一些學校用學位換取贊助,用文憑交換投入就是這樣的例子。
  總結上述,我們知道了學校需要的資源來源,也知道了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式,我們進而知道了學校的資源獲得機制。對于大多數學校來說,國家還是學校資源的最大供體,但是國家不是唯一的資源供體了,各種社會機構、個人逐漸成了學校資源的重要的提供者。與這種資源提供者的多元化分布相匹配的是資源配置方式的多樣化,這必將改變學校本身的行為和學校成員的資源獲得方式。
  二、學校內部的資源分配
  學校通過上文指出的一些方式從國家和非國家的組織、群體、個人手里獲得資源,在社會資源配置的鏈條中還僅僅是一個環節,這是一個資源從組織(國家也是一個組織)到組織的流轉過程。接下來的是資源從組織(學校)到個人的過程。我們說學校作為一個被賦予特定功能的組織需要有資源來保證它的正常運轉,作為一個社會人同樣需要資源來保證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對于那些學校成員來說,學校就是他們獲得安身立命、養家糊口的資源的地方,學校成員的行為都是圍繞這一點展開的。為了說明學校內部資源配置的機制,有必要分析有哪些人需要從學校里獲得資源。我們大致把與學校相關的人員分為兩類,一是正式的學校內部成員,有校長、行政人員、教師、教學輔助人員、學生等;一類是學校外部的相關人員,有家長、學校所在地方領導、上級教育行政機關(教育廳、教育局)、教研室、書商等。第一類人員里面又有不同,學生們在學校里獲得的資源主要是知識、能力、文憑、作為“潛力股”的同學關系以及好的職業等,當然學生們付出的代價是時間、金錢、自由和機會成本等。學生們獲得上述資源的多少和優劣又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受教育時間的長短、學校層次和種類、家庭經濟狀況等,如果一個人只是完成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拿了個初中畢業文憑,和另外一個大學畢業、擁有大學畢業文憑的人相比,差別是非常大的。第二類人大多與學校組織有一種“共生”關系,比如政府領導,通過學校獲得其執政的成績;教育行政人員通過對學校事務的管理獲得自己存在的合法性;書商通過學校獲得利益;家長既是學校利益的提供者,也是利益獲得者,這些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研究專題,需要專文論述,在此不做展開。在第一類人里面除了學生們以外的那些人,從學校里獲得的資源主要是職業以及與職業相聯系的報酬。在當前的中國社會里,職業報酬幾乎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唯一來源,教師、學校行政人員都是現在社會眾多職業中的一種,一個人選擇教師職業也和選擇其他職業一樣,都是為了獲得維持生活的報酬,與道德無涉,沒有現實的利益考量,道義上再偉大正確的事也難以使人保持長久的行為。學校成員從學校獲得的資源主要是工資,除此以外還有其他一些福利,比如崗位、住房、醫療保險、聲望、獎金等,也還包括某種權利,往往這些權利是和資源分配聯系在一起的。雖然同樣是教師這個職業,不同種類的學校、不同地區的學校從學校獲得的資源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類型的學校、同一地區的學校教師其所獲資源的多少也是不同的,一般是高校教師工資比中小學教師工資高、城市里中小學教師比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高、東部沿海地區的教師的工資比中西部地區的教師工資高,比如西部甘肅省代課教師工資每月才40元,山東省有的縣農村教師人均月工資僅為456元,而一些城市學校的教師月工資卻有2000多元,這可以看作是學校間資源分布不均的結果。從學校內部層面來看,學校成員從學校中獲得資源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通過正式規則獲得資源方式。所謂正式規則,是人們有意識建立起來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確定和彰顯的外在的各種制度安排,如各種成文的法律、法規、政策、規章、契約等。學校是一種由各色人等集合而成的組織,那么多人在一起,要想完成一定的任務,就需要協調各自的工作,制定一些大家都要遵守的規則是必需的,比如規定統一的上課時間和作息制度、行為規范等。教師是一種“準專業性”的職業,因此一個人教什么科目有明文規定,一般在大學里學的什么專業到中小學就教相應的科目。在我國,學校大部分是公立學校,對于公立學校教職工的工資報酬,國家有一些明文的規定,各個學校都必須按照這些規定執行,學校教職工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資源就是一種正式規則的資源獲得方式。另外公立學校的教職員工除了法定工資報酬以外,還有一定數量的獎金和福利(當然這種獎金和福利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很多鄉村學校連法定工資都領不到,根本談不上福利獎金)。這些都由學校領導來支配,一般學校里也制定一些相應的辦法對此進行分配。
  第二種是非正式規則的資源獲得方式。所謂非正式規則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風俗習慣、倫理道德、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對人們行為產生非正式約束的規則。非正式規則是無形的,它一般沒有行諸正式文字、制成條文,也不需要正式的組織機構來實施,它存在于社會的風俗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之中,以輿論、口喻的方式相互傳遞,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的行為。大量的研究和我們對現實的觀察告訴我們,學校中的資源或權力分配的結果,不但是正式規則作用的產物,而且在相當程度上是組織成員各種人際互動的結果。由于國家對資源的配置并沒有一個明晰的規定(即使有規定,也是非常模糊,不具備很強的操作性,為個人的活動留下了空間),在許多情況下往往視學校主管部門領導者的好惡和感情而定,這也導致了學校成員采用非正式規則的方式獲得需要的資源。非正式規則是學校成員與其生活環境長期相互作用形成的,已經變成人們的一種“下意識”,學校成員作為行動者,會在各種約束條件下,從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出發,有策略地采取相應行動,形成特定的行動模式和策略。這種行動模式和策略不僅會影響到學校內資源的分配,而且會給學校的制度安排和權力關系以極大影響。
  三、資源配置不均衡時代的學校
  上世紀進行的體制改革,實質上是資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導致的后果就是資源的社會分布的不均衡,具體表現在除了國家擁有資源以外,社會力量(利益集團)也擁有資源,國家擁有的資源現在也分散在代表國家的各級政府中間,而不是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社會力量擁有的資源分散在不同的利益集團手里。這樣只是改變了學校獲得資源的格局,但沒有根本上改變學校對資源的依賴,依賴主要是指一種特定的社會情境,在這種社會情境之中,學校或者個人由于需要獲取特定的資源以及實現特定的期望而不得不受制于某一個特定的社會群體或個人。換一句話說,當學校或個人為了滿足特定的需求,實現特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目標而別無選擇地仰賴于某一個社會集團或他人的時候,依賴的情境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出來。這樣學校、國家和個人之間就產生了基于資源的依賴鏈條,即個人依賴學校、學校依賴國家,反過來,國家通過控制學校乃至個人需要的資源,也就實現了對學校和個人的控制。學校對國家的資源依賴,導致了學校對行政命令的一味服從和對權力的積極靠拢,這樣學校本來應該遵循的規律和達到的目標便被放到一邊去了,或者降低到次要的地位上。這就有可能發生組織社會學上常說的“目標置換”。②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校是現代國家實施社會調控的手段,也因此我們理解了為什么國家會不遺余力地興辦教育,也理解了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毫無怨言地投身到學校系統中去。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不均衡的資源分布和配置加劇了學校的分化,也瓦解了學校對國家的依賴、增強了學校作為獨立設置的力量,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最近20多年,與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同時出現的是學校之間的高度分化,學校的分化最主要的是城鄉之間學校的分化,就義務教育來說,城市里的學校普遍好于鄉村學校(在師資、設備、經費等方面)。同樣是城市的學校還有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之間的差別,重點學校經費用不完,普通學校或者薄弱學校卻捉襟見肘;同樣是鄉村的學校,縣城學校比農村學校要好得多。最要緊的是分化了的學校成了阻礙社會流動的機制,成為了社會階層復制的工具,階層復制的路線圖是底層人家子女→一般學校→底層人們;高層人家子弟→優質學校→高層人們。比如有研究發現,1999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兩所大學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中農村學生只有902人,僅為17.8%,而這一年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是70%。又根據《2004年中國教育不平等狀況藍皮書》,進入高校的可能性之比,農民階層與整個非農階層的整體差距是5.6倍,在全國重點高校中是9.2倍,其中與黨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則分別達到17.9倍和31.7倍[5]。資源配置的不均衡,使學校產生了分化,分化了的學校又強化了資源配置的不均衡。
  資源分布的多元化除了導致學校的過度分化以外,某種程度上也消解了學校對國家的依賴,促使學校成為一個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組織,不用只是“看國家的臉色行事”,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因為學校所需要的資源廣泛分布在國家以外的社會團體、個人手中,為了獲得這些資源,學校就要滿足這些社會團體或者個人的需要,而這些團體和個人的需要往往和國家對學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素質教育”“應試教育”的矛盾,讓自己的孩子通過考試,進入一個理想的大學是老百姓樸素而又強烈的愿望,他們可不管素質高低,考上名牌大學就是高素質。學校的自主性增強了學校從國家以外的渠道獲得資源的能力,同時它也有可能由依賴國家變成對國家和利益集團的雙重依賴。
  總之,在當前急劇轉型的社會背景下,我國的學校也處在一個轉型的過程中,學校運行的復雜性增加了我們認識學校性質的難度,從資源配置的角度只是理解學校行為的一種嘗試,我希望學校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改變大多數底層人們命運的作用,前提是我們必須要了解學校,知道學校“是什么”。
  注釋:
  ①筆者認為,中國傳統的學校教育制度在廢除科舉制、引進現代西方學校教育制度以后就在一片討伐聲中基本上被廢棄了,“新學堂”和“舊學校”是完全不同的教育組織。從西方引進的新式學堂在中國是和其他的一些文化、制度一起被引進的。它的演進不像在西方那樣,是因為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在西方傳統教育形式的基礎上自然而然演化而來的,是沿著社會的需要——現代學校的路線,而在中國是指望“學校”來催生一個新社會,是沿著新學堂——新社會的路線,被從外國引進的,它不是在中國社會文化傳統里生長出來的,是外生的。這一點決定了中國學校和外國學校在功能上的不同。
  ②目標置換是組織社會學上對組織過于講求規則而導致的后果的一種描述,對于一個組織的正常運作來說,規則原本只是手段,現在卻變成了終極目標,這樣當工具性價值變為終極價值時,便出現了目標置換。這樣組織的規則不被看成是針對具體目的的手段,而是變成了一個組織成員所在組織的直接價值觀。比如說學校規章制度只是為了實現學校育人的目標的手段,但實際生活中,我們把規章制度當成了目標,又比如高考只是測試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水平、選拔人才的手段,但現實生活中我們把考試當成了目標,真正的目標早拋諸腦后了。
教育理論與實踐太原24~27G1教育學莊西真20062006
學校/資源配置/正式規則/非正式規則
  school/resources deployment/formal rule/informal rule
Re-Thinking the School's Essence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s Deployment
  ZHUANG Xi-zhe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Looking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e' 11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school's ess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s deployment, the school is both dependent and relatively independent, the former showing that the school is restrained by the country, while the latter stemming from the socialization of channels through which the school obtains resources
從不同的角度,對學校實質會有不同的理解。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看學校,學校既有一定的依賴性,同時又有相對的獨立性,前者表現在受國家的規制的影響,后者源于學校資源獲得渠道的社會化。
作者:教育理論與實踐太原24~27G1教育學莊西真20062006
學校/資源配置/正式規則/非正式規則
  school/resources deployment/formal rule/informal rule

網載 2013-09-10 21:35:10

[新一篇] 對我國發展私人銀行業務的思考

[舊一篇] 對教師管理制度人本化的幾點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