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K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326(2007)05-0031-05
如何把握人類文明的發展規律,這依然是一個需要不斷深入探索的問題。我們必須遵循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根據科學發展提供的新事實新材料,不斷深化我們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深入地認識當代人類發展的困境,才能更正確地把握人類未來發展的趨勢。
一、人類發展與自然發展的統一性
把握人類文明演進的機制,要害在于擁有什么樣的人類觀和人類發展觀。在人類發展觀上,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對待和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在悠久的思想史上,占支配地位的一直是一種“孤立的人類發展觀”。在這種人類發展觀看來,人類雖是大自然的產物,但人類由于具備種種優越特性而遠遠高于自然界,人類的發展似乎只是人類自身的事情而不再與自然的發展相關聯,自然界充其量只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孤立的人類發展觀”在20世紀下半葉由于生態問題的凸顯而受到沖擊,人們開始提出“人類發展與自然發展相協調”的生態倫理觀點。但這種觀點至今仍顯得蒼白無力,究其原因就在于人類發展與自然發展仍是只有外在關系的“兩張皮”,遠沒有把二者內在地統一起來。所以,人們一方面拒斥“人類中心主義”,另一方面則仍然只從人類自身的立場去評判自然價值及保護自然的必要性。現在看來,要想真正沖破“孤立的人類發展觀”的藩籬,就必須在更廣大更深遠的背景下建立人類與自然相統一的“大發展觀”。“大發展觀”的根本特征是把人類的發展與自然的發展相統一,但要真正做到統一,就不能再把人類與自然看成兩個相互脫離的事物,必須形成把二者內在結合起來的人類與自然相統一的“大自然觀”。在這個“大自然觀”看來,原來所講的自然屬于“狹義自然”或“低級自然”,人類本質上仍是一種物質形態,只是處在更高層次上的“高級自然”。“狹義自然”或“低級自然”與人類或“高級自然”相結合便形成了統一的“大自然”,把“低級自然”與“高級自然”的發展統一起來就形成了“大自然發展觀”或簡稱“大發展觀”。
在“大發展觀”看來,自然的進化在本質上是物質形態的進化。大自然的物質形態進化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1)場與基本粒子的物理物質;(2)原子、分子的化學物質;(3)細胞、機體的生命物質;(4)人及其創造的文化。這是一個由小到大或由里到外的個體進化歷程。各種物質形態還都有其相應的宏觀群體形態,如宇宙彌漫物質(物理物質)、各類星體(化學物質)、生物群落或生物圈(生命物質)和社會(人的群體)。各種物質形態形成了大自然由低級到高級的物質層次和臺階(圖1)。
從物質形態進化的歷程看,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及太陽系起初是作為一團物理物質和化學物質群體存在,在演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地球及太陽系,地球自身則又經歷了若干演化而形成了它的宏觀結構,從性質上又形成了生命物質和人類。從地球表層的宏觀物質結構上看,它可區分為巖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人類及其智慧圈等六個圈層。這六個物質圈層中的前四個圈層,從物質性質上講都屬于物理和化學物質圈,在它們的基礎上則又生成了生物圈,并進一步生成了人類及其智慧圈。低層次的物質圈是高層次的物質圈賴以生成、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從實質上講,大自然的演化就是物質形態和物質圈層的進化,即新的更高級的物質形態和物質圈層的生成。所以,大自然觀和大發展觀本質上就是物質形態和物質圈層的進化觀。人類只是一種高級的物質形態和物質圈層,人類的產生和發展都是遵照物質形態的進化規律而實現的。堅持人類與自然相統一的“大發展觀”,就是堅持物質形態進化的發展觀,這其中包含了物理進化、化學進化、生物進化以及人類進化等若干具體環節。
把人類及其發展統一于物質形態進化的大發展觀,絕不是要抹殺人類的特殊性,只是要把人類的特殊性放在大自然的統一發展中去審視去把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獲得人類與自然相統一的認識,才能真正揭示人類的特殊性。事實證明,以往的那種把人類與自然相割裂的“孤立的人類觀”和“孤立的人類發展觀”,不可能真正把握人類的本質與特征,更不可能真正揭示人類的發展規律。從大發展觀上看,人類屬于大自然演化出的一種物質形態和物質圈層,但人類不是普通的物質圈層,人類與普通生物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創造出一個智慧圈或文化圈,它是比其他物質圈層都要高級的獨特圈層。所以,人類在地球(甚至在宇宙中)的誕生,其實質就是生成了大自然的嶄新物質圈層即智慧圈。進一步講,人類在大自然演化歷史上的進步意義就是實現了自然的質的飛躍。人類的發展,從實質上講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圈的演化和發展。智慧圈是各種自然物質(生命物質、化學物理、物理物質)經由人的認識與實踐改造而生成的,是自然物質的質的再生與升華。所以,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及智慧圈的存在與演化就是以大自然的其他物質層次為基礎的。但是,不能否認人類所擁有的認識與實踐能力的獨特作用尤其是創新作用。由此可見,大自然觀和大發展觀并沒有忽視人類存在與發展的特殊性,而是更深刻地把握了這種特殊性。
總之,“大發展觀”是人類與自然相結合的統一發展觀,是大自然演化觀,是物質形態和物質層次的進化觀,是宇宙進化觀。從大發展觀看來,人類的發展是大自然發展的一個特殊的高級的環節和階段,是大自然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和階段,人類的發展將為大自然的發展發揮獨特的作用,將促使大自然實現更大的新飛躍。
二、人類發展的方向、特點和基本線索
從人類與自然相統一的大自然觀大發展觀審視人類發展的機制,將獲得許多新的認識,這包括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特點及歷史線索等方面的新認識。
首先,大發展觀表明,人類發展的方向和實質是:不斷創造和開拓智慧圈。從人類自身講,人類的發展似乎只是為了滿足自身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然而,這種人類自身不斷增長的需要本身就是一種內在的發展機制,它促使人類不斷地能動地為滿足自身的需要而努力地創造和開拓智慧圈。智慧圈是文化性事物系統,它是自然資源(物理、化學、生物資源)經由人類改造而形成的更高級的文化圈層。這是自然物質自身的進化所不能產生的事物。但從本質上講,這仍是大自然普遍存在的生成論法則在發揮作用,只是增加了人的智慧創造的生成環節,這應被看成大自然生成法則本身所固有的一個機制。所以,人類的發展不論其具體目標、內容是怎樣,歸根到底總是在創造和開拓文化圈,總是在對自然物質進行認識和改造,否則文化圈不能拓展。人類發展的這個方向和實質,是人類發展機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是決定其他環節的因素。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方向和決定力量。生產力是什么?生產力就是人類改造自然、創造和開拓智慧圈即文化圈的力量。
其次,大發展觀表明,人類發展或者說文化圈發展的特點是:循著對自然物質層次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認識與改造而不斷深化和拓展。自然科學的材料揭示了宇宙中自然物質的進化歷程:元宇宙→場與基本粒子的物理物質→原子、分子的化學物質→細胞、機體的生命物質→擁有智慧與文化的人類。人類直接誕生在生物層面上,并直接依賴于生物圈而生存和發展。所以,對于人類而言,表層是生物層,依次向下深入是化學物質層和物理物質層。生命物質雖然是處在比原子、分子的化學物質、場與基本粒子的物理物質更高層次上的物質形態,但對于人類的生存時空尺度來講則是表層。對生物層的認識,主要是指對動植物的宏觀活動及習性的認識,尤其是它們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中顯現出來的特性的認識。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人類的生命活動首先就需要人自身對各種作為食物來源的生物環境有一個最初步的了解,這種認識甚至在人的本能層次上就開始了,后來形成了人類早期的經驗性認識,只是在最后才形成了科學性認識。人類在對生物層次的認識與改造的同時,也對化學物質的宏觀群體即通常的宏觀物體進行認識和改造(如巖石、土壤、河流等)。但這屬于從宏觀尺度上對物質群體的認識與改造,并未涉及化學物質的質的規定性層次即個體層次(原子、分子層次)的認識與改造,對化學物質的真正認識與改造是在經歷了對生物的表層認識與改造之后才開始的。所以,人類對自然物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認識與改造,表面上體現為空間尺度上的由大到小,但從本質上講則是表現了由生物機體層面到原子、分子的化學物質層面,再到場與基本粒子的物理物質層面的不斷深化。人類創造和開拓的文化圈層,也是伴隨認識與實踐的深化而不斷發展的,例如由生物文化層拓展到化學文化層,再拓展到物理文化層。文化圈層由淺入深即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表現為:認識的由淺入深,對物質認識的日益深化,知識日益豐富、深刻,從經驗不斷上升到理論;實踐上的由淺入深,對自然物質改造的日益深化,各種物質產品日益豐富,知識含量不斷增大。由此可見,自然物質的進化是由小到大或由里到外生成的,而人類對自然物質的認識與改造則是由大到小即由淺入深進行的,文化圈層的拓展本質上是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與改造的不斷深化,是對自然物質層次的由淺入深的觸及。
再次,大發展觀還表明,人類對自然物質層次的由淺入深的認識與改造機制,可以成為重新審視和把握人類文明演進歷程的鑰匙。按照由淺入深不斷深化發展的機制看,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與改造的全過程將經歷三個大的歷史階段,這三個歷史階段是由自然的三個物質層次決定的并與之相對應,這就是:對生命物質的認識與改造時代→對化學物質的認識與改造時代→對物理物質的認識與改造時代。簡稱人類發展的生物文明時代、化學文明時代和物理文明時代。每個時代又可分為初級和高級兩個小階段:在初級階段,人類活動主要是對天然存在的某類物質形態的采集和利用;而在高級階段,人類則能夠生產該類物質形態。這樣一來,三個大時代共可分為六個小階段或小時代,即:天然生物時代與人工生物時代——天然化學時代與人工化學時代——天然物理時代與人工物理時代。
當我們把這六個時代的文明演進線索與通常講的采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的人類文明歷史相對照時,就不難發現:采獵文明實際上就是天然生物時代(采集漁獵自然存在的動植物),農業文明實際上就是人工生物時代(人工生產動植物),工業文明實際上就是天然化學時代(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學物質);工業文明之后,人類文明還將經歷人工化學時代、天然物理時代、人工物理時代等三個文明形態(圖2)。待到人類文明進入人工物理時代,就能夠創造各種基本粒子的物理物質,原則上講也就是能人工創造質量與能量了,實際上這也就是能夠再造宇宙了(現代宇宙學在理論上已允許再造宇宙),人類的使命到此為止了。
在這里,需要我們特別予以關注的是:工業文明的實質是“天然化學時代”,即“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學物質的時代”;工業文明之后的人類文明將進入一個“人工化學時代”,即“人工創造和利用化學物質的時代”,由于它和工業文明都屬于化學文明時代,與工業文明相對應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新工業文明”或“新工業時代”。顯然,獲得這樣一種關于工業文明和未來新文明走向的深刻解釋,對于我們進一步分析和認識當代工業文明的困境與新文明革命的實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三、人類生產發展的本質:從自然生產到人類生產
人類物質生產的發展,本質上是從自然生產向人類生產的轉變,是人類生產資源的逐步深層化。當代工業危機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開拓深層化的更高級生產方式——新工業化生產。
歷史表明,不同人類文明時期的主導資源是不同的,它們之間有著深刻的歷史聯系,它們是遵循自然物質形態的結構層次而分為不同層次的,人類生產即對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是由淺入深而不斷推進的。簡而言之就是:采獵時代——主導資源是天然生物,主導能源是人的體能;農業時代——主導資源是土地和草原,主導能源是薪柴和畜力等生物能源;工業時代——主導資源是天然化學物質即各種礦產,主導能源也是各種天然化學能源即礦物能源;顯然,未來的人類新文明即新工業時代——主導資源應是元素物質,主導能源應是太陽能、核能等各種物理能源(見表1)。
主導資源的深化過程,實際上就是把原本屬于自然生產的環節逐步轉變為人類生產的環節。人類文明已經和正在發生下列四種生產方式的轉變。
1. 生物文明的生產方式。
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類物質生產發展史就是從自然生產向人類生產轉變的歷史,直到人類生產觸及到自然的最深層秘密,能夠“再生產整個自然界”(馬克思語)。
面對當前的資源危機,出路在哪里?資源演進的規律告訴我們,發生危機的資源只是特定形態的社會主導資源,而絕不是所有形態的資源,人類必須開發和利用更深層次的新資源并使之逐步轉變為新的主導資源。在今天,人類則必須開拓出比天然礦物資源更深層次的新資源新能源,才能最終走出工業資源困境。
事實表明,深層開發新資源能徹底解決當前的資源危機。第一,資源深層化能徹底解決原材料短缺問題。我們看到,原材料之所以發生短缺,根本的原因在于采掘、冶煉、加工、制造的工業化生產只是把天然的礦物質作為原材料,經過生產和消費之后,礦物質被分解成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廢棄物質,而大自然生產礦物質的速度遠不能適應人類開發使用的速度,于是就發生礦物質原材料短缺。但是,從物質元素深層次看,被消耗的礦物質并沒有減少而只是被分解,如能從元素層次進行人工生產利用,那么物質資源就不會出現短缺。物質資源深層化還會極大地拓寬原材料范圍,把原本不屬于原材料的物質納入新的原材料范圍,這更徹底地解決了資源短缺問題。第二,資源深層化能徹底解決污染問題。短缺的本質是有用的物質少了,污染的本質是沒有用的物質多了并給環境造成了危害。但從物質深層看,這些多余的物質也可以納入資源范圍而投入再生產。循環利用和再資源化的本質就是從更深層次把廢棄物質納入物質再生產,所以,在資源深層化的生產中沒有無用的物質,也就不會再有污染物質的存在。第三,資源深層化也徹底地解決了能源匱乏問題。目前,發生匱乏的是礦物能源。比礦物能源處于更深層次的是物理能源,水能、風能特別是太陽能、核能、太空能源,幾乎是無窮無盡的,也是干凈無污染的。
當前,全球工業危機已經來臨,新工業革命已經興起,中國的現代化已經不能依賴建設發達的工業化來實現,必須積極開拓和建設新工業化。所以,建設資源深層型的新工業化生產方式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工業化已經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也就是我們深入認識人類文明演進機制的重要現實意義。
學術研究廣州31~35B1哲學原理韓民青20072007
自然的進化/人類文明的發展機制/資源深層化與新工業化
把握人類文明演進的機制,關鍵在于擁有什么樣的自然觀和人類觀。自然的進化在本質上是物質形態的進化,人類的發展則是遵循著對自然物質層次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認識與改造而不斷深化和拓展的。人類物質生產發展史就是從自然生產向人類生產轉變的歷史,直到人類生產觸及到自然的最深層秘密,能夠“再生產整個自然界”。應對目前的工業資源危機,必須開拓和建立資源深層型的新工業化生產方式。
作者:學術研究廣州31~35B1哲學原理韓民青20072007
自然的進化/人類文明的發展機制/資源深層化與新工業化
網載 2013-09-10 21: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