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份清醒,提升語文素養  ——課標下關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近幾年,中學語文教學論壇上各路英雄盡展風騷,熱鬧非凡。尤其是隨著課程標準的逐步實施,有關語文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考此起彼伏。面對紛繁熱鬧的語文教壇,面對疾速而來的新課改,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筆者認為,不管采取怎樣的態度,有一點是十分必要的,那就是:保持一份清醒,提升語文素養。
  一、面對各種各樣的讓人眼花繚亂的新概念、新提法、新觀點,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自己的判斷。
  首先,要警惕語文教學討論中的“偽命題”(或叫“偽話題”)。比如,“語文教學要不要預設目標”,乍看很能吸引人的眼球。但我們都清楚,理論的探討最終是要作用于教學實踐的。語文課上,你可以不談目標,也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但你最終無法回避一個最古老的問題:我上這節課為的是什么,學生從我這里學到了什么?課標上所提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不就是我們的教學目標之一嗎?正如有的教師所說,沒有預設的語文課不是一堂合格的課,沒有深度的語文課不是一堂好課,課堂教學更應照顧沉默的大多數。我有一個學生,現在也是中學語文教師,他告訴我,我在語文課上留給他最深的印象是給他們介紹的一些優秀文章。當時我介紹和誦讀那些文章時,并未說我將讓他們有怎樣的收獲,但我心里清楚,我是抱著開拓學生視野這個目的去做的,這不也是一種預設嗎?
  其次,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各種意見或觀點。專家的意見我們當然要認真虛心地聽取,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蒙上自己的眼睛。不揣冒昧,請允許我以浙江師大李海林教授的文章為例。李教授在《語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中,對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泛語文”、“反文本”、“無中心拓展”、“無效討論”、“教師不作為”、“去知識化”、“多媒體化”等現象進行了批判,其中的許多分析切中時弊,給人以醍醐灌頂之感,但其中有一些說法我不能茍同。比如,李教授在文章中提到,我們現在的課堂中,有“去知識化”現象。這是對中學語文課堂實際的不了解。身處教學一線的教師都知道,沒有誰不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如果說有的話,那也只是分散教學還是集中教學的問題。又如“無效討論批判”一節,李教授舉了兩個課堂教學的例子。一個是教授《群英會蔣干中計》,李教授認為不應該提“蔣干為什么會中計”這個問題,因為一個人中計無非是不聰明、警惕性不高或者不了解情況,這是無疑而問,是無效提問。何謂無效提問?難道就不能通過這個問題引出對蔣干的形象分析嗎?另一個是教授《春》,教師問:“朱自清為什么要描寫春呢?”李教授認為這也是無效提問。我想那位教師大概是想問作者寫作《春》的本意吧,稱其為無效提問是否言重了些?又如在“反文本批判”一節,李教授說到,一位教師教學《背影》時,一學生提出:“父親是一個土里土氣的人,他爬鐵軌違背了交通規則。”教師對此大加贊賞,認為是“創造性閱讀”。在教授《愚公移山》時,一學生批評愚公移山缺乏環保意識,教師認為是獨具匠心。我在想,有多少教師會這樣認為?如果是作為一個極端的例子,那就根本沒有必要花如此多的筆墨進行討論。同樣是在這個章節中,有一個學生對阿Q的精神勝利法評論道:“阿Q的‘精神勝利法’從某種意義上講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可以使阿Q在精神滿足中忘卻痛苦,它實際上是一種樂觀的對待生活的態度。”難道這種觀點單單用一個“反文本”或與文本對著干就可以加以判定嗎?另外,在批判語文課堂的“多媒體化”傾向時,文章中有這么一段話:“在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沒有想到的情況,學生的思維出現連教師也沒有想到的閃光,教師在這個時候就不知道怎么辦了。這個時候,教師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放棄已做好的課件,停止使用多媒體課件上課;要么迫使自己和學生按照預先設計好的課件繼續上課,把學生的新的思維火花熄滅掉。不管哪種情況都是十分荒謬的,都是失敗的語文教學。”恕我寡陋,我實在看不出第一種情況荒謬在哪兒,失敗在哪兒。
  類似的例子在許多專家的文章中還能找出不少。老實說,專家對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批判的時候,有許多說法值得商榷。我想大概是他們聽的大都是一些正規的公開課的緣故吧。因為是公開課,執教者一般都要刻意實踐某一種理念,因此也會有一些不成熟或另類的地方。現在正是新課程改革的初始階段,肯定會有許多爭論出現,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惟有冷靜清醒,作出自己的判斷。
  此外,要清楚地知道,課標是一次適應性改革,而非一場革命。革命是對過去的徹底否定,而改革則是對以往的批判、繼承和發展。明確了這一點,我們面對新課程時,才會心安理得地繼承過去,才會胸有成竹地面對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注意以下兩點:
  1.堅持文本理念。曾有專家在一次省級新課程培訓會上提到,既然歷史教師、社會課教師都在為我們上語文課,我們也不妨大膽地耕種一下他們的田地。文史不分這是事實,歷史課上需要用到語文知識尤其是文言知識更是毋庸置疑,但語文教師何嘗不正在上著歷史課的內容呢?諸子百家的散文,歷史人物的介紹,史學著作的品讀等等,哪一樣不跟歷史有關?語文與社會學的關系亦然。但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文本閱讀、分析的基礎上。比如講授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如果只將關注點集中在胡同的種類、特征及歷史上,而不去細細品味隱藏在字里行間的作者對北京胡同的那種復雜微妙的感情,語文課還像語文課嗎?因此說,惟有從文本出發,語文課才不至于被歷史課、社會課所代替。
  2.認真研究教學案例,批判繼承前人成果。蘇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課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筆者有幸見到了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培訓手冊》中有關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其思路大致如下:
  (1)知識鏈接:文體知識(詞)介紹,詩歌意象知識介紹,寫作背景介紹,詞牌名介紹。
  (2)課題導入:走入偉人的崇高心靈。
  (3)誦讀鑒賞:①整體感知,理清脈絡:聽課文錄音,學生朗讀,明確上下片內容。②深入分析,體悟揣摩:抓住寫景順序、幾個動詞副詞,分析詩歌內容;體悟偉人的英雄氣概。
  (4)體驗交流:反復誦讀,小組交流,加強感受。
  (5)學后練習:以“我心目中的青春”為題作文,表達自己對青春的認識。
  細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此教案自有其出彩的地方,比如學生的主體體現,師生對聽說讀寫的關注,但更多的恐怕還是對過去的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的繼承。“舊文新教”當然好,但“新文舊教”甚至是“舊文舊教”亦未嘗不可,只要它符合文本理念,符合新課程理念。
  二、盤點自我,提升素養。
  面對一個個嶄新的甚至超前的教學理念,我們是否都得去實踐?比如“朗讀教學”、“非指示性教學”、“活動型學習”等等,這些經過實踐檢驗的好方法,是否每個人都得不顧條件地將它拷貝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來呢?如果我們不想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迷失自己,我想,我們應該在學習的基礎上,先盤點一下自己所擁有的,擅長的,所不擁有的;分清哪些是我們經過努力能達到的,哪些是高不可攀的。總之要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只有對自己有了清醒的認識,才能把握前進的方向。因此我認為,并不是擁有了好的理念就能教好語文,關鍵還得結合教師、學生、學校和社會的實際。如果你有深邃的洞察力,你可以帶領學生深挖文章內涵;如果你有較好的朗誦技巧,你可以讓學生感受你的激情;如果你學富五車,你可以讓學生感受你的個人魅力。不管你使用何種手段,只要學生喜歡你的語文課,我想他們就能學好語文。否則,東施效顰,最終會弄巧成拙,迷失自己。當然我說要堅持自我,并不是說可以固步自封、自我陶醉,我們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養。也許這比一味地解放思想、創新觀念要好得多,更何況,我們每個人的頭上都還懸著升學考試這把閃著寒光的利劍呢。

語文教學之友廊坊16~18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韓衛軍20072007
韓衛軍,浙江臺州中學。
作者:語文教學之友廊坊16~18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韓衛軍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1:55:04

[新一篇] 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教師發展學校

[舊一篇] 倒向魯迅的天平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