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建設之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辦好學校的先決條件,是教育資源的科學配置和教育教學潛力的充分發揮。這是現代教育教學管理中的理論和實踐的問題。
      一、教育資源的界定和構成
  教育資源是旨在開發教育對象的創造潛質、作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物力和人力的優化組合與合理開發。這里的物力,是指辦學設施的物質構成;人力,主要是指担負誘導和培育教育對象健康成長、發展的教師。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在對教育對象實施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開發其創造潛質,塑造創造型人才,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現代經濟社會中,貨幣形態為主的教育經費,是教育資源建設的母體,是構成辦學所需物力和人力有機統一的本源。我國教育經費投入構成有:(1)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包括預算內教育經費、 各級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稅收、企業辦學教育經費、校辦產業勤工儉學和社會服務收入用于教育的經費與其它屬于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 )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3)社會捐集的辦學經費;(4)學費雜費;(5)其他教育經費。在由單一渠道變為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中, 國家從國民經濟收入中撥出的教育經費,是教育資源投入的主體,隨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增長而增長;且因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國家財力的可能而居于超前發展的地位。這在繼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積聚、創造條件向知識經濟過渡中,尤其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育資源的載體形式與地位
  教育資源投入,是以一定的載體形式表現的。教育資源的載體形式,按投入方向性的不同,劃分為非生命載體形式和生命載體形式。非生命載體形式的教育資源,泛指辦學的物質設施。生命載體形式的教育資源,主要是指掌握相當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科學的教學藝術、育人藝術的教師,還包括學校的行政管理人員等。這兩種載體形式的教育資源,在教育功能實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非生命載體形式的教育資源,是教育教學活動得以進行的物質基礎。生命載體形式的教育資源,是利用非生命載體形式的教育資源發揮自身價值的教育社會功能的主體。正確地認識和處理好這二者的關系,是辦學實踐中的關鍵問題。
  非生命載體形式教育資源,按作用于教育社會功能實現的方式不同,可分為教學設施和輔助性教學設施兩部分。教學設施,是指直接作用于教育社會功能實現的辦學硬件設施,包括多種功能的教室、實驗室、電教音像室、語音室、電腦室和圖書館、科技館及相關的設備、組件等。輔助性教學設施,是指在某種程度上間接作用于教育社會功能實現的設施,包括生活設施、校園的環境配套設施等。這樣劃分的目的,是由于在一定時期內,教育資源投入的有限性和在特定的辦學范圍內有階段、分層次地推進辦學設施的整體布局和規劃所決定的。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定的階段或時期內,必須將直接作用于教育功能實現的教學硬件設施建設置于優先的重要地位,首先處理好;間接作用于教育社會功能實現的輔助性設施建設置于從屬的地位,不是置之不顧,在條件許可時亦需要逐漸處理好,而不是在尚不具備條件時急著置于教學設施建設之先。只有這樣辯證的主、從結合地處理好學校的主、輔設施建設,才能有效地發揮教育資源投入的整體性功能。
  生命載體形式教育資源,按其產生教育創新價值的性質,是內生性教育資源。簡明地說,生命載體形式教育資源,是直接作用于創造經濟社會價值、實現經濟社會內生增長的教育資源,是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教育資源,在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中居于特殊的地位。人的創造性與創造功能的開發、誘導、培育和發揮,是不同于非思維功能的非生命載體形式教育資源的的生命物質的最高形式——人的本質與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的狀態。顯而易見,教師作為內生性教育資源的主體,自身創造性能量的釋放和創新性社會價值的實現,是不可以簡單的計量方法來表達的。它只體現于社會的無限的生動的發展。
  在根本意義上說,生命載體形式教育資源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正由于這樣,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創造潛力開發,是非常重要的。可包括:
    1、抓好教師隊伍的培養
  在繼承和發展人類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教育的理論、方法和手段,造就層次較高的千百萬服務于現代科技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靈魂工程師,使生命載體形式的教育資源永葆旺盛的生機和不竭的源泉。
    2、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工程
  根據教育科學發展和現代科技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以多種有效的形式或模式,對在職教師進行經常性的培訓和“充電”,以期實現知識更新和使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地立于較高的起點上,促進育才工程的提高和發展。
    3、盤活和開發教師的社會資源
  就全國范圍看,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在數量上,城市多于農村,發達地區多于次發達地區;在質量上,亦是城市高于農村,發達地區高于欠發達地區。在教育社會中教師資源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和合理使用時,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盤活教師的社會存量,制訂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和具體辦法,鼓勵發達地區過量的教師定期、定點和定向支援落后地區的教育,參與落后地區的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在地、縣、鄉和人口聚居的社區建立基地,傳經送寶發揮輻射、擴散功能,援教的教師與受援地區的教師密切合作,使欠發達地區的教育在較高的起點上得以發展。這對于逐步縮小全國教育社會中的地區差距和開發社會創造潛能差距,提高中華民族教育素質,促進全國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實現教育資源建設功能的特點
  教育資源投入功能的實現,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社會生產資本投入產出的是增值的物質產品,即比原投入的生產資本擴大的社會物質財富,具單向性,教育資源投入即人力資本投入,產出的是人生來就具有的原生創造潛質的開發,即通過社會化的教育和學習,開發受教育者的創造潛能,經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在社會生產過程中將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達到社會價值增值;且開發的創造潛力在使用過程中無磨損性,只有增值和可重復使用的特點;因此,教育資源的投入產出的社會功能具多向性。不僅如此,教育資源投入功能的實現,還有獨特的特點。具體表現在:
    1、教育資源投入與產出成正相關的關系
  教育資源投入有兩個重要目的,通過實現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即經濟社會的內生增長。這是通過人力資本的投入而實現的;且隨著受教育者的教育層次的提高而依次提高和發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W·舒爾茨認為, 人力資本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在美國的國民收入中20 %來自物力資本,80%來自人力資本。舒爾茨研究了美國歷史上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提出:“1929——1957年可再生有形資本的增長率是2%, 而勞動力中教育資本的增長率是4%。 ”舒爾茨還具體地研究了不同層次的教育資源投入與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指出:“初等教育的收益率為35%,中等教育為10%,高等教育為11%,加權平均后平均收效率17.3%,占美國國民收入增加額的17—33%(注:夏再興.論教育投資的收益特征.咸陽師專學報,1997(2).)。據我國專家測算,受教育者的教育層次提高了,作用于勞動生產率亦相應地提高了,小學程度為43%,中學程度為108%,大學程度為300%。這充分表明,教育資源投入是具有高效產出的投入,經教育過程而實現人的創造潛能的開發、知識的創新與增值。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不斷地將科技和經濟社會推向新的更高的發展水平,從而實現“教育發展=經濟增長”的金科玉律。(注:馮增俊. 論教育現代化的本質、特性及其定義.教育現代化,1998年(1))。
    2、教育資源投入產出效益具長期性
  在科技不甚發達、科技內蘊藏著的潛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不甚顯著的時期,人們沒有把教育看成是一項社會產業,忽視教育資源投入在科技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近300年來,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 從教育開始發達,到科學興旺、科學中心建立與轉移,以及對技術發展而作用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準備時間,分別為110年、29年、10年、34和31年。 (注:喬際平.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物理教學的新要求.物理教育研究,1992(1).)一般說,培養一個合格的中等專業人才需12年左右,培養一個合格的大專本科人才需要16年左右,而培養一個合格的碩士、博士高級人才需要約20幾年時間。且這些不同層次人才走上社會與效益產出往往不是同步實現的。還有一個適應的、發展的過程。
    3、教育資源投入產出效益具無限擴展性
  教育資源投入,如同是一個“發散器”加工廠,產出的不只是可計量的受教育者;它產出的“產品”,特別是具有社會發散功能,使投入的教育資源產出的人才在復雜的社會實踐中能收到1>1的無限擴展的社會價值。
  在歷史長河中,人類的一切知識是代代積累、傳承和發展的。在社會實踐中,后人總是以先人在社會實踐中提煉、積累的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生產技術為基礎,將其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知識的傳播功能與其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社會價值的無限擴展性,決定了教育資源投入而形成的“發散器”加工廠造就出一個個“發散器”式的具特定的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和創新能力結構于一體的多層次的各類各級專門人才,作用于社會實踐,在一個個具體的社會單位和社會部門中,在更大的社會群體、以致代代社會群體中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功能。從教育資源投入所形成的人力資本的效果的雙重性看,一方面是產生內部效應,經教育、訓練后提高了個體的社會勞動生產率,使社會、個體與家庭獲益及其他非經濟性的收益;另一方面,產生人力資本的外部效應,經教育、訓練后的個體在特定的社會群體與社會環境中,在各個知識與技能的層次上提高他人的社會勞動生產率,促進社會群體,以致在更大范圍內提高代群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正因為這樣,這種形式的人力資本存量越大,社會發散功能越強,受益的社會群體和社會代群越多,必然形成強大的源源不竭的社會創造能量的聚集,形成釋放出作用于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難以估量的社會能源。
      四、實現教育資源建設功能的核心是追求人的創造潛能的開發
  實現開發人的創造潛能,是教育資源建設的核心。這是人類積社會實踐發展的經驗而鑄成的世世代代追求的根本目標,且隨著歷史長河流程的發展而愈益激發人們的渴望和追求,并促使人們進行科學的實踐以期成為社會創造實踐行為。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從根本上說,是人的創造潛能的開發和作用于科技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創造功能的實現,由此而實現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與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的統一。人的創造潛能是人作為高級生靈、高級動物而生來就具有的特性。
  人的創造潛能的開發是在社會化的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中實現的;而教育和學習對人生來就有的創造潛能具有“開發”和“窒息”的“雙重力量”。只有符合教育產業發展規律的諸要素,有機構成而運行的教育活動,形成有益于個體發展的社會的教育與學習的環境和條件,才能喚醒受教育者的創造潛能的萌發,并在健康的導向和培植下發育成為作用于科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創造力,為人類造福。
  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創造性的自我實現,即人生來具有的創造潛能的成功的開發、發揮和結果。教師作為構成生命載體形式教育資源的主體,是實現教育資源建設功能的核心即人的創造潛能的開發和誘發者,培育者和主導者。教育過程是教師按教育規律和教育對象特點探索開發受教育者的創造潛能的環境、條件及其作用于社會實踐,從而達到實現人的社會價值的過程。簡言之,教育過程是探索完美地實現人的創造潛能的過程。為此,我們必須使教育運行機制中的一切實踐活動按規律、有利于人的創造潛能的開發和實現人的創造價值的社會性轉化。這是教師希望和努力實踐的教育創造力量。如果不遵循教育發展規律,不創造有利于開發人的創造潛能的環境、條件和過程,這種“教育”就必然會變成為“窒息”教育對象創造精神的消極“力量”。這是我們人類所不希望的。因此,研究能動地開發教育對象的創造潛能,是教師的神圣職責。
      五、我國確立教育資源建設的戰略地位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規定:“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必須轉變把教育投資作為消費性投資的觀念,要切實地把發展教育作為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基礎性投資,千方百計增加教育投入。”《行動計劃》還規定各級財政“特別是要保證做到〈教育法〉規定的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即各級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要高于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在校學生人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行動計劃》還特別規定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努力實現4%的目標。”這是建國以來的重大舉措,實現了我國教育資源投入觀念的歷史性的根本轉變。這不僅將從根本上扭轉歷史上教育資源投入滯后于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而且特別是確立了教育資源投入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法定地位和戰略地位。我們堅信,在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教育春天的陽光雨露必將孕育出輝煌的未來。
教學與管理8太原3~5G1教育學吳廷熙20002000吳廷熙,上海師資培訓中心 作者:教學與管理8太原3~5G1教育學吳廷熙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57:44

[新一篇] 教育研究方法發展研究

[舊一篇] 數字時代的管理革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