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一生 刻下現代中國每一瞬間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1967年1月16日,蔣介石眺望大陸。

“我們做事不可好高騖遠;我們的習慣不可近于虛浮浪漫,我們要從普通的實際的生活和事情中,去求經驗和常識;徒然耽想著理想的高遠的事業,而忽視普通的實際的事業,不是我們青年應有的態度。”

“你看現在無論哪一個地方,哪一個機關,差不多都是一樣: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卻先有一本很厚的報告,看起來什么事情都做好了,其實什么事情都沒有做好!這不是騙人是做什么?!即此可見現在政治上的事情都是假的!極其所至,非到亡國不可。”

——《蔣介石1887-1975(自述)》1967年1月16日,蔣介石眺望大陸。

本報記者 嚴友良 發自上海

剛剛過去的這幾天,令年過不惑的師永剛欣喜而又不安。

出乎師永剛的料想,由他牽頭編選、華文出版社出版的《蔣介石1887-1975(自述)》(上)甫一面世,就引起了兩岸三地極大的關注。先是香港 《文匯報》以“大陸一字不刪出版《蔣介石自述》”進行了報道,接著臺灣幾乎所有報紙都刊登了此書出版的消息。有媒體就認為“這是歷史的進步”,甚至提出 “這種取態可作為改善兩岸關系的基礎”。與此同時,內地不少讀者也對該書評價不錯,贊賞該書“有突破”,“往前走了一大步”。

“其實,這就是一個蔣介石思想言論的簡明讀物,目標群體是那些對歷史不是很了解的80、90后。”師永剛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籌劃此書的時候,并沒 想到會引起今天的過度解讀。”他坦言一些讀者的評論甚至令他有點“心驚肉跳”,“蔣介石就是那么一個人,一直在歷史里放著,在你眼里是什么樣子,取決于你 從哪個角度看他。”

“只刪不改”

“我們做事不可好高騖遠;我們的習慣不可近于虛浮浪漫,我們要從普通的實際的生活和事情中,去求經驗和常識;徒然耽想著理想的高遠的事業,而忽視普通的實際的事業,不是我們青年應有的態度。”

“你看現在無論哪一個地方,哪一個機關,差不多都是一樣: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卻先有一本很厚的報告,看起來什么事情都做好了,其實什么事情都沒有做好!這不是騙人是做什么?!即此可見現在政治上的事情都是假的!極其所至,非到亡國不可。”

“真的難以相信這樣的話會出自蔣介石。”在轉引了上面這兩段話之后,網友“灰灰”一連在自己微博的評論后面加上了幾個感嘆號。作為典型的80后,“灰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果沒有翻看《蔣介石1887-1975(自述)》,估計有不少人會和他一樣。

事實上,這也不難理解。因為自1949年蔣介石敗走臺灣之后,刻印在上個世紀大陸人印象中的蔣介石面孔單調而呆板:“反動派”、“蔣匪”、貪污腐化 的“四大家族之首”。1975年蔣介石病逝于臺北時,中國新華社刊登報道就如下:“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訊臺北消息:國民黨反動派的頭子、中國人民的公敵蔣 介石,四月五日在臺灣病死。”而許多年輕一代的人對蔣的認知更是“符號化”:因為是寧波人,嘴里罵著“娘希匹”成為了蔣的標簽;因為提出“攘外必先安 內”、下令“東北軍不抵抗”,蔣又成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典型;因為曾經出入十里洋場與上海頗有瓜葛則被視為混入革命陣營的“投機者”……

師永剛至今都記得一次他跟內地的一位朋友提及蔣介石談信仰時,朋友臉上的表情。“那絕對是驚異外加些許不屑,朋友根本不相信蔣介石這樣的一個人也會有信仰。”

“歸根結底,蔣不過是一個被打敗的人而已。”師永剛承認蔣介石有不完美的一面,但是“蔣氏一生,無不刻下現代中國艱難轉身的每一瞬間”,他肯定也有“真實、世俗、人性化、人間化”的一面。

實際上,從不同的角度去重新認識多面的歷史人物正是師永剛這位《鳳凰周刊》主編一貫堅持的做法。2006年,他就出版了《雷鋒》一書。在書中,他利 用300多幅鮮為人知的圖片,展現了雷鋒 “時尚”一面,將雷鋒從“固有的一個道德符號、固定詞語與國家倫理的一部分”,變成了一個曾經的時尚青年、潮流先鋒:——雷鋒戴紅領巾、主動回鄉當農民、 當政府公務員、開拖拉機、提著彩色的藤編籃子照相、發表文章、穿皮夾克戴手表、在天安門廣場騎在摩托車上照相……

“在我看來,每段歷史都是不完整的,后人需要來做歷史拼圖,盡量把一個完整的人物圖給拼出來。”師永剛特別強調,《蔣介石1887-1975(自 述)》堅持的基本態度是“筆則筆,削則削。不燒香,不媚俗”,刪減意識形態、政治方面對蔣的刻意描摹或有意誤導,試圖以蔣氏自己的語言,還原真實的蔣氏人 生。

而對于網上那些認為這本書具有“顛覆性”的意見,師永剛自己并不認同。在他看來,《蔣介石1887-1975(自述)》僅僅是“從新聞人角度編選的關于蔣介石思想言論的簡明常識讀本”,只是給大家打開一個“針孔”,讓大家了解到了一些曾經被遮蔽的蔣介石的另一面而已。

記者就注意到,除了上面摘錄的這些段落之外,不少讀者還特別提到了蔣介石辛亥革命那年率領敢死隊攻打杭州城時,其母親給他“死生一視與義,毋以家事 為念”的留言,以及蔣介石關于修身信條:“一個人缺少了人格,無論有怎樣大的能力學問,只是增加作惡的工具,一定不免于失敗。以后最重要是為事擇人,不要 為人找事。為事擇人,才能因人成事!為人找事,必至以事殉人!”等。

語錄形式的“蔣自述”

從已經出版的《蔣介石1887-1975(自述)》(上)看,該書有“蔣介石詞條”外加“鹽商之子”、“自述•青春”、“革命者”等十一卷。其中特 別引人注意的是,書中采用了語錄形式,收錄了蔣氏談青春、談革命、談信仰、談治軍、談治國等不少言論,此外還精編了數篇蔣介石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公開演 講。

采用自述的形式,這是師永剛在一番考察后的體驗。

當時師永剛特別留意到臺灣的媒體報道說,大陸游客到臺灣,最想去的地方,不是日月潭,而是蔣介石的故居和陵寢。這也讓師永剛的臺灣朋友不解,他們覺得“大陸人對蔣介石好像有一種很奇怪的情感”。

可是,師永剛后來才發現,大陸民眾對蔣介石的關注,大多集中在“他的陵墓什么時候遷回慈溪”這類事情上,似乎并不關注蔣介石這個具體的人。

鑒于此,2008年師永剛決定出一本真實反映蔣介石思想和言論的書。而又因為2005年曾編著《蔣介石畫傳》,師永剛相對深入地關注了蔣介石的作品和言論,他發現,“蔣介石寫的東西比我寫的介紹他的東西要好多了”。于是,新書決定采用“自述”的形式。

而采用語錄體的創意,則是源自蔣介石身邊最親近的人—秦孝儀所編輯的《蔣介石嘉言錄》。秦孝儀長期出任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蔣介石發表的政策文稿幾乎全部出自秦孝儀之手。

“《蔣介石嘉言錄》是一本在臺灣很著名的書,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島上人民都要熟讀,學生們還要背誦的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毛主席語錄》是 大陸人民耳熟能詳、倒背如流的。由此可見,一邊有什么,另一邊也要與之相對應地有什么,蔣公退守臺灣后,但在內心中仍然沒有放棄在和他此生最強勁的對手的 無形較量。”師永剛說。

有意思的是,2006年臺灣作家和政論家楊照曾將《毛主席語錄》引入臺灣出版。當時,反響也很大。“不得不承認,兩岸對歷史的了解不對稱,兩岸在歷 史人物的評價上也不對稱。我們要做的就是彌合這種不對稱。”師永剛曾向相關人士透露,這也是他出版《蔣介石1887-1975(自述)》的初衷。

其實,在該書當中,讀者還能在不少地方看到師永剛將毛澤東和蔣介石進行比較的地方。對此,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楊奎松教授曾在一篇演講中也提到,作為 “一生的對手”,對于他們二人“我們過去對他們的評價和說法,有太多褒貶的色彩,這顯然不利于我們全面地去認識他們,但如果能從這二人的出身、教育、成長 過程等方面來比較他們各自的特性以及一些共性,則能總結出一些帶有某種邏輯性或規律性的東西來”。

讓歷史書時尚起來的優勢與困惑

師永剛多次提及,“該書付梓歷時三年,送審書稿花去一年”,如今終償心愿,算是“修成正果”。

這或多或少得益于大陸整個出版環境的改變。當時代周報記者向國內著名的蔣介石研究者、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楊天石先生提及此書的出版時,他就特別肯定了這一點。

長期以來,蔣氏的思想與各種文集,曾經難以進入內地。師永剛說,上世紀80年代以后,大陸出版的關于蔣介石及民國的書籍超過一百本,最初主要用作供 批判。90年代之后更為客觀,突破了過去的一些教條,但仍有局限。一直到最近,內地才慢慢形成蔣介石書籍的出版熱,而蔣介石及民國類的研討會越來越多—而 臺灣島內則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兩蔣”時代關于蔣介石的研究在臺灣是顯學,而伴隨著八十年代蔣氏家族退出臺灣政壇,蔣學研究逐漸消 沉。

值得一提的是,比較于不少蔣介石的研究性和傳記類著作,為了吸引讀者,尤其是80、90后的年輕讀者,該書突破了傳統傳記類書的敘述風格和敘述手法,采用了一種全新的“語錄體+畫傳+雜志”的設計構思風格。

師永剛試圖讓這本書變得“時尚”起來的用意明顯。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理解這位歷史人物的思想脈絡,借以了解歷史。該書運用章節體的形式,把蔣氏 的人生分為幾個大的階段,又用簡潔的雜志體方式,把每一階段的重要部分加以展示,配以整段的原版語錄及獨家圖片,使閱讀一本歷史人物的傳記變得輕松便捷。

“如果讀者對蔣氏有充分的好奇并有充足的閱讀時間,那么,這種最新的閱讀形式,可以使讀者在最短的時間,以圖文并進的方式收獲想要的信息。如果沒有 大塊的閱讀時間,讀者隨便翻開書的任何一頁,也不存在著連接不上、信息零散的困擾。”在師永剛看來,把嚴肅嚴謹的內容輕松化,把人物傳記鮮活化,把歷史拿 來趣讀,是《蔣介石1887-1975(自述)》與眾不同的地方。

對這種取悅讀者的做法,不少學者表示了自己的担憂,他們担心一些沒有經過歷史充分考證的東西會“慣壞了讀者們的胃口”。2010年,楊天石先生就特 別提到當時很多關于蔣介石的著作都是低水平重復,有的甚至是胡亂編造,沒有可靠依據。“這樣的書出多了,把讀者的口味都給吃壞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歷 史學者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達過這樣的觀點,他特別提到,“《蔣介石1887-1975(自述)》一書盡管用到了很多關于蔣介石的照片,但實際提供的獨家照 片幾乎沒有,而且最為關鍵的是,該書只能算是蔣介石言論的摘錄,標題上用‘自述’有誤導讀者之嫌。”據這位學者介紹,臺灣還真的有《蔣介石自述》這一本 書。


時代周報 2011-06-16 09:27:12

[新一篇] 臺灣清華大學稱每年仍能收到庚子賠款支票

[舊一篇] 胡適:我們的政治主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