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文/李大華
《齊物論》里,莊子借瞿鵲子與長梧子之間的一段對話,談到了占夢的事情。
秦穆公與晉獻公共同討伐麗容國,得到了一個美女,一個玉環。二位諸侯分戰利品,秦穆公分得了玉環,而晉獻公分得了美女。這美女是麗容國艾封守疆土的人的女兒,稱為麗姬。麗姬在離開的時候,因為割舍親戚,遠離家鄉,很不情愿,哭哭啼啼。后來到了晉國,與晉獻公同床共枕,每日享受的是上等的宴席,受到了晉獻公的寵愛,這個時候,她回想起當時離開時候哭泣的事情,感到后悔。
大夢誰先覺(資料圖 圖源網絡)
長梧子借此發揮道:
“我何以知道已經死了的人不會后悔當初曾經祈求生而不要死呢?有人晚上做夢飲酒,白天卻又哭泣;有的人做夢哭泣,白天卻又快活地出去打獵了。做夢的時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夢;而夢里面又在占夢,醒了以后才知道那是做夢。且說大覺大悟的圣人才會知道人生都是一個大夢,可是愚鈍的人也以為自己真的覺悟了,自以為得意,說什么:‘尊貴的君主啊,低賤的放牛人啊!’我與你都在夢里面,我說你做夢這件事也是夢,這些話,就叫做吊詭。要是萬世之后遇到了一個大圣人,能夠解釋這個道理的,他也只會把這件事當作朝夕相遇的平常事。”
莊子運用這段聽起來一層更比一層深的“吊詭”對話,表達了他的什么意思呢?
首先,麗姬開始嫁給晉獻公為妾時候,很傷心地哭泣過,后來逐漸適應了晉王宮里面的富貴生活,她為自己曾經的哭泣而后悔。從情景上看,應當是晉獻公或者某個別人問起她離家的時候那么傷心,現在還為此傷心嗎?麗姬回答:不僅不再傷心,而且還后悔當初那么傷心。莊子借此表達了一個意思:既然當初的傷心是真切的,現在后悔當初傷心也是真切的,那么我們相信哪一個呢?其實,我們只有都相信。只是我們明白了這世上的事情在不停地變化,從原先真切的傷心到如今真切的后悔,不可以相信麗姬的傷心能持續到如今。
其次,我們人生可能會生活在不同的境況里面,有時候在醒著的,有時候是在夢里面,有時候做夢的時候,也在占夢,也就是夢里面套著夢。我們能夠說夢里面的事情不真實么?如果說夢里的事情不真實,那么,夢里哭泣,而醒來之后,我們做的是跟夢里完全不同的快樂之事。可是,又有誰可以證實你現在自以為醒來了,其實不在另一個夢里呢?
第三,把做夢的事情放大到整個的人生。人活一世,有的人自以為大覺大悟了,感嘆“尊貴的君主啊,低賤的放牛人啊”,不過是一場夢啊!其實,你的所謂“覺醒”,都不過是一場夢而已,你真的是覺悟了么?莊子最后繼續把夢境擴大到了對話人長梧子與瞿鵲子,意思是:我們現在在說夢,難道我們不是在夢里說夢嗎?
正是由于夢里有夢,才說“吊詭”。
《莊子》原文參考:《齊物論》
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圣人不從事于務,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游乎塵垢之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
……
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與王同筐床,食芻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為吊詭。萬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齊物論》)
作者簡介:
李大華,陜西紫陽人。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
(本文原名為《夢里面還有夢》,系騰訊道學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道學苑騰訊道學李大華 2015-05-29 22:23:2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