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讀物:《小顧聊繪畫》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你知道的,網上他們管我叫做“萬能的和菜頭”,原因是我經常回答千奇百怪的問題。其實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只需要你:


1、只回答自己能回答出來的問題。

2、嫻熟地使用搜索引擎,并且分析資料。

3、知識結構略微豐富一些。


這樣一來,你回答出來的那些問題構成了你的公眾形象。而與此同時,你所不能回答的海量問題構成了你個人的知識邊界。這就像是黑紙上的白色小人兒,本質上還是它周邊大量的黑色決定了它的輪廓。


謙虛畢,好累。

事實上我想說的是,我的知識結構比常人要豐富一些,但也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短板,比如說藝術。原因并不復雜: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凡是和藝術沾邊的東西都要花費額外的金錢,比如說顏料、畫布,更不用說那些漂亮而昂貴的畫冊,以及延請教師的費用。對于成人來說,給一個小朋友置辦全這么一套東西還未必知道他能否繼續下去,遠不如塞給他一根棍子,讓他跑后山上去瘋。


我所接受的學校教育也不提供美育,美術課在小學就已經畢業,音樂課在初中完結,高中只有體育課,塞給你一個球,讓你在操場上跑。大學里圖書館有充足的書籍,其中不乏藝術的入門書籍,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少人會去主動看藝術類書籍,動手能力強的同學早已經開始自修人體藝術了。


因為這種缺失,成人之后接觸藝術總會有眩暈感。我第一次看到畢加索的畫作,那顆理科生淳樸的心靈都快被撕裂了。在我看來,這是一場盛大的撒謊,全世界參與的皇帝新裝,如果我也承認那些扭曲的形體是藝術品,那么我會因為撒下這樣的彌天大謊而直墮十八層地獄,擊穿地板繼續向下。這怎么可能是藝術?


沒有打開視網膜的人生,就有那么尷尬。


看到這里,你我都會承認得學一點藝術。于是,我們就雙雙進入了麻煩模式。從哪里開始?什么是正確的路徑?我們可以抵達哪里?有什么標準?好吧,我拿棍子你拿球,大家各自閃人,恢復出廠模式好了。


學校教育把我們培養成為解決問題的工程師,或者為領導安排日程按照程序操作的文員,但藝術不是個問題,藝術也不是填空,它根本不就構成一個理解的對象,因為它沒有正確答案。不存在《藝術300問》或者《吉米多維奇藝術題集》這樣的東西,可以讓你通過練習和思考,獲得某種審美上的認證。它需要的是感悟。


你讀了所有關于印象派的百度百科,買了所有的相關藝術評論,藝術史分析,總體上的效用基本等于零。它們全部加起來,可能不如你在某個冬日黃昏駕車在高速公路上奔行,偶然瞥見單面煎的落日正在緩緩落下。在那一瞬間,你突然發現光影在快速變動,根本沒有什么形體,只是光影和光影的變化。然后你想起了那些模模糊糊的畫,居然覺得有些感動。


或者是夏日午后,你失了戀,和老婆吵了架,你來到社區公園的池塘邊抽悶煙,凝視著池水懷念你的初戀。你看見你的初戀穿著白襯衣,一次又一次向你跑過來,陽光撒在她的臉上,撒在她的白襯衣上,明晃晃地反射著日光。你終于忍受不了,眨了一下眼睛。奇怪的是,你視網膜上的白色光斑突然變成了紫色,你在池塘水面的白色反光里發現了紫色,然后,你想起了那些畫里莫名其妙的紫色顏料斑點。煙燒了你的手指。


感悟的壞處就在于,我們不可能想感悟就能感悟。


我們對什么事物最容易發生感悟?我們感興趣的事。我們長時間極度投入地觀察自己的男神/女神,于是終有一天會有清凈圓滿的感悟從心底升起:他/她對我沒一毛錢興趣,彼此如同兩道光交錯而過,纖塵不動。


進入藝術殿堂的門徑是興趣本身。在這疲憊生活之中,需要先激發自己對美的興趣。努力回憶起學習過程中的快樂,那種多年前豁然貫通,或者眼界大開時的喜悅之情,而不是想起習題集和加班一樣的晚自習。讓學習變得有趣,這是終有成就的不二法門。


所以,我向你推薦《小顧聊繪畫》,它的內容未必是正確的,但是足夠有趣。你可以在這個鏈接里先試讀一下,最好用電腦:


http://t.cn/zRafGL9


世界上也許沒有人會像我這樣推薦一本書吧?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莫奈《睡蓮》


后記:


如果你看完《小顧聊繪畫》之后,覺得讀的時候很開心,關上書卻覺得腦子被洗過一樣,什么都沒有留下,那么恭喜你,你正確地閱讀了這套書。種子已經種下,耐心等待它萌芽吧。如果你能清晰地記得書里面的每一個知識點,每一條名人軼事,而且發現有相當多的錯誤,那么很遺憾,你是在和Google較勁,未來你會被AI所擊敗。



槽邊往事 2015-08-23 08:45:13

[新一篇] 三毛成名作:沙漠中的飯店

[舊一篇] 【思想聚焦】千年傳統VS同志人權: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