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寫在前面的話: 這一篇完結,我的春節系列文章就告一段落了。春節即將結束,大家馬上有得忙,有得看,互聯網也會恢復勃勃生機,我也可以結束網絡值班,贏得“春節里的守望者”這一稱號。 因為《再不逼婚就晚了》一文,寫出了一個系列。今天的這一篇是本系列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 正文: 網上的熱門話題來得快去得也快,奈何我記性好。拋出的話題本身未必正確,但是記性好的人可以加以比照分析,看出人群中的分裂。這里就提供一組,我相信你一定都看過: 《大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以至于輪不到拼天賦》 《我奮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下來喝咖啡》 它們乍看起來是對立的。有咖啡喝的人,覺得大多數人的人生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不夠努力。而努力中的人反駁說,為了能和你平等喝一杯咖啡,我已經傾盡全力,你覺得我不夠努力是因為你看不到我的艱辛。 而在我看來,這兩種說法都是一致的。在網上它們引發了廣泛的傳播,說明某一類相同的人數量驚人。你看,他們其實都贊成個人奮斗,都屬于在社會里“向上爬”的人,也都認同“喝咖啡”是好事而不是壞事。簡單說,在眼睛向上看的那一部分,大家觀點一致。不同的是,大家目光往下看的時候,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人頭,態度是彼此對立的。 前者以自己的地位自矜,倨傲地認為其它人不如自己是因為不夠努力。好聽點這叫“積極向上”,難聽點這叫“貧寒乍富”、“小人得志”。后者對同伴富于同情,理解上路不易,且行且珍惜。好聽點這叫“感同身受”,難聽點這叫做“天真軟弱”、“自怨自艾”。 你真要問他們認為自己屬于社會的哪一個階層,估計答案都是一樣的:中不溜吧。向上爬的中不溜階層,彼此踐踏是最激烈的,因為生怕一不留神就被踩下去了。 社會有這樣一個充滿緊張、焦慮、彼此競爭的階層是好事,因為這么大一群人要上位,就要做事,就要創造財富和產生價值。不好的地方在于,這群人的聲量不小,很容易發出一些冷酷的聲音,讓整個社會都感覺到寒冷。 說不成功是因為努力不夠,接下來很自然地會有壓力是好事這樣的結論。也很自然地能推導出廢材到了年紀不結婚,只是因為躲避社會責任。你也不會驚訝這種價值體系里會認為乞丐不事生產,應該關起來強制勞動;厭惡任何Gap Year、休假、旅行、宅人、發呆、做白日夢,這些行為都十惡不赦,罪該萬死。如果電影不是每年有300億人民幣的盤子,也應該在取消之列,因為下班你應該上個培訓班或者參加有質量的社交活動才對。 這是“向上爬”生活的副作用,叫歇斯底里。不單要成功,而且要證明我成功是因為我是對的。但是又根本沒有自信,所以要攻擊一切不在自己價值體系里的事情。 因為人為制造對立,就是認為制造距離。 我,永遠是少數人;他們,都是大多數。于是,你我之間有了距離。我是對的、勤奮的、成功的,他們都是錯的、懶惰的、失敗的。于是,我的成功距離你的失敗有了更大距離。這是一種借助否定來確認的存在感,所以一定要認為大多數人努力程度不夠,故而不能和我一樣。 見過走夜路吹口哨給自己壯膽么?就是這樣的。本質是內心脆弱、恐懼。放狠話就是給自己貼胸毛,批判別人只是担心自己的價值體系會崩潰。自己24歲結婚,26歲生子,父母體力尚好可以照顧孩子,讓我有足夠時間精力在職場上沖殺,這是何等安排周詳!何等人生成功!可怕的是,有人不結婚,同居一輩子,不生孩子,結果也事業有成,看起來比我更富足幸福。有那么一個反例,整個價值體系就崩潰了。 為什么?因為一切的依仗在于“我很努力”,一切成就感的取得依仗于對比。有人不努力也成功了怎么辦?萬一呢?你怎么讓自己釋懷? 在很大可能上,我們都是所謂“大多數人”。我們勤奮一陣子,又懶散一陣子。我們行動一陣子,又白日夢一陣子。因為我們是人。毛病出在自己否認這一點,為了拉出和“大多數人”一點點距離,以至于讓自己胸口貼滿胸毛。真的有那么遠么? 你是對的,我是錯的。你是成功的,我是失敗的。你是幸運的少數,我是他們大多數。這下滿意了? 題圖:六個桔子 畫家:牧溪(南宋)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畫家:溥心畬[yú]
大年初六送窮神
槽邊往事 2015-08-23 08:45:3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