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能指導做人,但未必適合治國 頭條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摘要
我對孔孟一脈也敬重,并覺得儒家學說有益于我們“做人”,但未必適合“治國”。用于“做人”也要小心,因為它對人要求太多太嚴,不易做到,于是就裝,這也會導致“虛假”“虛偽”。


共識君按:一周了,共識君終于修煉歸來!據說后臺留言“想死共識君”的聲音此起彼伏。親們如此熱情,共識君感動到涕泗橫流有木有??看來,下面這篇共識君“私藏”很久的采訪必須推薦給親們了,不謝:-D


受訪嘉賓:劉再復


采訪人:王淇




劉再復先生


決不能在傳統文化的旗號下,否定科學、民主


共識網王淇:您如何看待當前大陸復興傳統文化的熱潮?


劉再復:現在大陸出現復興傳統文化的熱潮,具體情況我不知道。但一片“國學熱”、一片“古典學熱”卻有所聞。我不喜歡“國學”這一概念,因為它的內涵不清楚,國旗、國歌、國畫等等的內涵較清楚,唯獨這“國學”,不知是指什么。


倘若與西學對應,那么,我們大量研究馬克思、康德、洛克、盧梭的論著,用中國人的視角與語言研究,這算國學還是西學?我用存在論解讀《紅樓夢》,又是什么?存在論是西方視角,而《紅樓夢》是中國經典,那么,我的論說算國學還是西學?還有,蒙學、滿學、疆學、藏學算不算國學?


我國的傳統文化,非常龐大,過去我們一味“批判”,有偏頗;現在一味頌揚也有危險。我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承繼者,堅定地認為,“五四”很了不起,批孔也很了不起。我們現在缺少的還是科學與民主,決不能在高舉傳統文化的旗號下,否定科學、民主文化。


我還要特別說明,“五四”已形成我國文化的新傳統,也可稱為近傳統。五四之后,我們再講傳統,就應當講“雙統”:老傳統與新傳統,遠傳統與近傳統。今天建設現代社會,應當立足于新傳統,在新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老傳統的資源,而不是讓老傳統吃掉新傳統。


儒家學說有益于我們“做人”,但未必適合“治國”


共識網王淇:重返古典主要是返歸“孔孟的重倫理、重教化與莊禪的重個體、重自然、重自由”兩脈。現在似乎對前一脈強調比較多,后一脈講得少。能否請您展開來講講莊禪思想的當代意義?


劉再復:強調前者,側重于“回歸孔子”一脈,也許是李澤厚兄,不是我。但他最先提出“儒道互補”、“儒法互用”的命題,請務必注意。


我對孔孟一脈也敬重,并覺得儒家學說有益于我們“做人”,但未必適合“治國”。用于“做人”也要小心,因為它對人要求太多太嚴,不易做到,于是就裝,這也會導致“虛假”“虛偽”,所以我做人的原則還是自訂為“外儒內禪”。把“圣賢”、“大丈夫”、“正人君子”等大概念也“空”掉。


其實,我更喜歡莊禪。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在臺灣中央大學、東海大學客座,我講“道德經”、“南華經”(莊子)、六祖壇經,都是講莊禪。


我認為莊子在2300年前就占領了地球上的思想制高點,這就是自由思想(逍遙)與平等思想(齊物)的制高點,很了不起。儒家思想系統缺乏個人(自我)的空間,莊子卻提供了這一空間。在當代,莊子更是提供了“消極自由”的生動理由。


得給知識分子不依附、不表態、不參與的自由


劉再復:我一再表明,至少得給知識分子三種消極自由,即不依附的自由、不表態的自由、不參與的自由,也就是獨立的自由、沉默的自由、逍遙的自由。這種自由就是莊子開啟的。莊子的自我,不是西方那種浪漫的自我,不是拜倫式和尼采式的自我,而是內在的充分自由的自我。


禪沒有莊的理想人格(真人、至人等),更重個人的精神體驗。但禪的“超越”意識極強,要說莊屬審美(超功利的審美意識),禪更屬審美。禪給當代世界人提供一種超越現實功利(放下現實功利)的立身態度。在物質潮流(俗氣潮流)覆蓋一切的當下世界,莊禪是極好的自我拯救的藥方。


莊子的“不為物役”的思想,禪宗不立文字(擺脫教條)的思想顯得多么精彩,多么寶貴。一個人“得道”之后,即有了權力、財富、功名之后是當“超人”還是當“平常人”?尼采和慧能做了不同的回答。我讀尼采也讀慧能,便更愛慧能,覺得慧能的回答才是做人的真理。


慧能的“平常人”與“平常心”之思想,具有極大的當代意義,不僅對于當下的中國,而且對于整個世界,都具有極大的意義。所謂“平常人”,乃是質樸的人,正直的人,有缺點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直面歷史、直面現實、直面人生的人。


世界不需要希特勒、斯大林式的超人,不需要整天想著“改天換地”、“扭轉乾坤”的英雄。世界倒是需要不斷改良,一點一滴改良(胡適語),不需要戲劇性的所謂大變動、大滄桑、大革命。



共識網 2015-08-23 08:46:26

[新一篇] 【觀點】黎爾平:仇和在昆明究竟干了什么?

[舊一篇] 不用懷疑——房價真的降了!(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