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沼中掙扎出來的一代母親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火》 李政德 作品

生存的動蕩、為錢所困的母親,讓我們揪心。母親的受難、祈禱,讓我們大慟。

從泥沼中掙扎出來的一代母親

by

余世存


  蕭曼青,一個平凡而卓越的母親,生于1921年的她,身經戰亂和流離失所之痛,流落到臺灣后,因為撫養五個兒女而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但是,她以中國女性的堅韌與頑強,讓五個孩子都完成了大學教育。與齊邦媛的《巨流河》相比,蕭曼青《像我這樣的母親》更具草根性,本書也顯示了一個中國普通母親的高貴人性。

母親的受難、祈禱,讓我們大慟

  蕭曼青的書《像我這樣的母親》容易跟我們錯過,因為作者并不出名,作者過于平凡了。人們把它跟齊邦媛的《巨流河》相比,二書在閱讀期待、驚喜等方面并不可比。齊先生是高貴的、書卷的、國恨家仇的,蕭先生是普通的、個人的、生計的。在《巨流河》中,處處可見中國近現代的大事件、大人物,處處可見文明史上的名句名篇,齊先生的文字之美好也給人極深的印象。蕭曼青則是一個平凡的家庭婦女,她的筆下只是她自己的人生軌跡,“腹笥無多”,敘述也無多少“章法”可圈點,但蕭先生的書確實當得起“《巨流河》姊妹篇”一類的評價。沒有蕭先生這樣的書,通過《巨流河》來讀解中國、讀解人生命運就是不夠完整的。
  蕭先生幼年有過短暫的好時光,父親陣亡后的家境“積貧積弱”,祖孫三代受氣受累,在守寡的祖母和母親的愛護下,她總算沒怎么“纏足”,進而進學校讀書,參過軍、做過教師、后來成為軍眷,隨丈夫的命運起伏,到臺灣成為自赤貧狀態打拼的“外省人”。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一家仍未脫困。長子高天恩自上中學開始為家分憂,上了大學身兼五份家教,如此使得一個“無隔宿之糧”家庭的五個兒女全部受到了大學教育,使一個社會底層的家庭進入到中堅甚至精英的序列。
  書中的人生經歷我們多似曾相識,在國史、家史和個人史中多耳聞目睹,在小說家、傳記作家、勵志作家筆下也都看過相似的場景、情節、對白、心理。但這部樸實無華的人生回憶錄值得重視,是因為其中有明心見性的畫面,有勵志的力量,有對中國人生的參贊加持。這樣一個絕對貧困的家庭,僅僅一兩代人的時間,就完成了家國天下的圓滿。
  我曾經說,個人、家庭分占時空的兩個維度,即東方、南方,或春天、夏天的維度,人生僅僅停在個人層面或家庭層面是不完整的;雖然東西方人都認識到,一代吃二代穿三代四代是文章,但個人、家庭仍會通過精進努力,躍進到國家社會層面,躍進到天下層面。書中高天恩兄妹們的經歷即是一個例子,作為母親的蕭曼青先生同樣是一個例子,她雖然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仍能超拔流俗,為我們奉獻這樣一部人生傳記。
  蕭先生的人生需要慢聽,在聽過她兒時的故事之后,在聽過她青少年時代的追求、掙扎之后,在聽她在流亡逃難中的生活之后,我們可以覺悟,有一種音樂在天地間緩緩地響起、嘶鳴、沉郁、窒息,我們跟著作者一起親歷,一起飄忽不安。生存的動蕩、為錢所困的母親,讓我們揪心。母親的受難、祈禱,讓我們大慟。然而作者有能力讓我們迅速地止住悲哀,跟她一起去見證中國人生的跌宕和明亮。尤其到最后的樂章,“苦盡甘來”,我們仿佛聽見了行板如歌,在作者繁雜而輕快的交代中,我們看見了救贖,看見了人生的大成就。
  很多經歷在作者筆下“失重”,被地方惡霸侮辱的場景、動亂時期的愛情、抗戰勝利后販牛折本的苦惱、金圓券換大米的凄涼、在臺灣絞盡腦汁討生活的故事、親友鄉鄰的勢利……本來可以加重筆觸,本來可以寫得更細膩,更生動,更慘酷,但蕭先生多半寥寥數語帶過。她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生命強韌的力量,又樸素又深刻,又高傲又世俗,又微妙又率真。
  一個中國女人自少年時期就飽經憂患、不安,坎坷和生計陪伴了她大半生時間。那些具體而微的生存瞬間以畫面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既唏噓又覺得一種苦難中的真善美。即使那些看來天大的難關,那些繞不過去的溝溝坎坎,事后說來都成了一種財富,都成了文章。薩特有金句,“只要稍加筆觸,就能描出一團漆黑,而稍加修飾就能使一切顯得歡笑,快樂。”蕭先生的能力在于她以散文或口述的敘事風格,將一切經歷和心理如實交代,使人讀來既沉重又担憂又僥幸又欽敬。
  作者說,“由于一生歷盡屈辱和磨難,才造就了我個性的堅強,才能逼使我有毅力地向惡劣命運戰斗,最后終于走出了一條生路,使我的五個兒女們,從泥沼中掙扎出來,得能欣見藍天白云。”作者沒有說她自己,她本人其實也掙扎了出來。她的敘事干凈、節制,劉西渭曾稱贊杜甫和文天祥的文章,認為其中有漢語的高貴,因為作者表達得節制和尊嚴。《像我這樣的母親》正是從泥沼中掙扎出來,生成了堪與齊邦媛先生比美的人性高貴。

瑣碎的日子里驚心動魄的瞬間

  蕭先生的文化程度不高,她的人生沒有多少富麗的精神營養,但她在關鍵時刻仍能把親人的愛和善良當作財富,她從祖母、母親、丈夫、姐妹、兒子那里,都學習到生存下去的善意、勇氣和信心。祖母說的俗語,“一個樹葉,一滴露珠,死不了樹,也死不了人。”母親說的“筆桿子”,兒子要她向他學習不用悲觀不用勞累,等等,在書中都可圈可點。讓我們理解,即使絕對貧困地帶,仍有生命的存在,仍有活力和向上的意志。
  近年來大陸中國社會重視起家風家教,在蕭先生筆下,家人、鄰里、社會“失教”的現象觸目皆是,但她百折不撓的努力,保證了兒女們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眾所周知,一個家族要想興盛下去,母親的作用幾乎是決定性的。盡管臺灣地區有過經濟起飛高速發展的年代,街坊鄰居勸過她讓孩子們打工,但蕭先生拒絕了誘惑,承担了壓力,她寧愿借貸、拆東墻補西墻,也要讓孩子們讀書,從而激勵促成了一家人以學習教育為重的家風。從大時間尺度看蕭先生的努力,我們得承認,通過知識獲得救贖仍是最有效的。權力也好、金錢也好,都不足以使人獲得真正的解脫。“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信言的語。
  “我們不得不越過這么多的污泥濁水,經歷這么多的荒唐蠢事才能回到家里!而且沒有人指引我們,我們唯一的向導是鄉愁。”借黑塞的這句話,我們能夠理解蕭曼青的人生,她的鄉愁是愛情親情友情,從青少年時期對祖母、母親的愛,到晚年對小姐妹郭琤的思念和難以割舍,都在證明其宅心之仁厚。盡管人生中有挫折、有失敗、有無明、有無望,但蕭先生和家人仍盡力將自己和自家解救出來。
  正是這人性之仁使我們在普通平凡中自有境界,自有追求,在凡俗瑣碎的日子里仍有驚心動魄的瞬間,使我們經受了考驗,經受了成長。如蕭先生堅持閱讀、記日記,如在時代大潮中被掃到農村底層生活的郭琤李子奇夫婦,仍能夠用心于人情人性的“形而上思考”。“瘦弱農夫”李子奇代郭琤寫的幾首詩表明,這些在鄉間大半生貧病交加的普通中國人,仍有著內心生活的富麗,仍有人性的終極關懷。
  齊邦媛先生讀這本書的感嘆:“中國的命運,沉落的多,存留的少,這是中國女性平凡一生卻不平凡奮斗的故事。這樣的母親,反映中國命運存留的部分。”因為這樣的存留,使得讀者或后來者多了一份人生社會的資糧。在中國,這樣的資糧并不多。我見過不少知青的回憶,大部分不忍卒讀。他們的人生幾乎“沉落”了,不用說他們,其實幾代中國人的命運也多“沉落”了。大時代和個人的悲歡離合,大陸作家并未交出足夠的答卷。我們讀蕭先生的書,大概能夠再度印證老威先生的一句話:“我從未在中國作家筆下,看到比現實更具有想象力的作品。”這并非我們作家不具有想象力,而是作家缺乏掙脫出來的勇氣和尊嚴。

  詩人說過,“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但即使普通的生活,仍值得我們成就,值得我們駐足,詠嘆,三復斯意。《像我這樣的母親》就是一部回首人生的杰作,讀這樣書的讀者是有福的了。“讓我們暫時放棄對偉大的頌揚/深入到幽微的往事之中/從這些個人化的講述里/我們也許能找到偉大的根源!”


(本文選自《新京報》。)


ONE·文藝生活 2015-08-23 08:46:54

[新一篇] 【思享】海子:來自詩人的寓言

[舊一篇] 【思享】俞可平:“文明學院”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