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八十年代初,我才幾歲。一旦村里有老人做壽或者放壽(放壽是去世的意思,湖南土話),都會放電影。那時是露天電影,一般在禾場邊,找兩棵樹中間,或者就在屋檐下掛一塊大白幕布,一個放映機,有時候還需要有小發電機。我小時候很喜歡看電影,我哥我姐也喜歡看。每次放學,若看見有人騎著車,后面放著電影膠片,那一定是放映員。我就會跟著跑上去問:“在哪兒放啊?”“八嶺七隊”。我跑更近一點,看清楚電影名字《高山下的花環》、《畫皮》。我很開心,回去第一時間告訴我姐,剩余的事情,她都會安排好。

我愛看武打的,我哥愛看打仗的,我姐愛看鬧鬼的,我們經常一起去,近一點的就帶個小馬扎,遠一點就不用拿了,到那里以后找點東西墊地下坐著看,沒有位置就爬到樹上看,或者看幕布背面。電影反過來看也可以的,效果也很好。

小時候看完《少林寺》,特別興奮,回家以后偷偷練功。當時聽見個新聞,說有個小伙子登報紙找李連杰比武,聲稱看了十八遍《少林寺》,把里面的功夫都學會了。我聽完后一聲冷笑,立志把《少林寺》看十九遍,要比那個人更厲害!后來我練習輕功,從樹上跳下來,崴了腳,這事才不得不不了了之。


我們家愛看電影應該是有遺傳。聽我媽講,我爸年輕的時候,十幾里地外的地方他都去看電影。有一次在縣城附近,小二十里地,我爸趕一頭牛,拉一個板車,把村里很多小媳婦兒都拉過去看電影。看完電影后他們只能走路回來,因為我爸的板車被偷了,但我爸心情還很愉快,不知道是因為電影太好看了,還是因為那么多小媳婦兒陪他走了一晚上。后來偷板車的人被我爸抓到了,那個家伙居然拉著板車從我家邊上過,一眼就被我爸認出來了。那個家伙說家里太窮,我爸還請他吃了頓飯,板車留下,送了兩件舊衣服給他,客客氣氣送走了。這事一直被我媽笑話。這事兒跟電影沒關系,就不提了。

上小學,學校每學期都要組織集體活動,有兩個活動我很喜歡,一個是去參加萬人大會,一個是看電影。

萬人大會是去看殺人的。每次都會拉幾車犯人,然后槍斃五六個。估計是殺給其他犯人看的,讓他們知道被殺也不是多恐怖的事情,多看幾次就習慣了。我和小伙伴從小就很有科學研究心態,看見要被槍斃的犯人站一排,很好奇的討論:

“科,你說這一槍會打哪里呢?要是打不死怎么辦?”
“不會,用的是開花子彈,打到里面以后會爆炸開花的,前面看洞口小,后面洞口大。”
“這么厲害,這種子彈貴不?”
“當然貴的,子彈費用要家屬出呢。”
“啊,殺老子家里人,還要出子彈費啊!要是老子才不出呢!”
“ 嘿嘿,要是不出子彈費,他們故意第一槍打不死,多打兩槍……”

每次他們把尸體拉走了以后,我們幾個同學還要去死人倒地的地方去看看,看看哪個犯人位置地上血最多,驗證一下是不是開花子彈。

我當時不明白為什么學校要組織小學生去看殺人,后來學校又以宣傳火葬為名,組織我們同學一起去參觀火葬場,看看尸體是如何被焚燒的。那時我才明白了,老師是想鍛煉我們的膽量,湖南自古民風彪悍,大概就是這么培養出來的。算了,這事兒跟電影沒關系,就不提了。

小學時看的電影,記得有《少年犯》《開國大典》什么的,還看了幾個武俠片如《金鏢黃天霸》、《阮氏三雄》。《金鏢黃天霸》中的主角黃天霸最后居然投靠了朝廷,殺了很多好漢,讓我一直耿耿于懷,印象深刻。之所以記得《阮氏三雄》,是因為里面有個女生長得很好看。學校組織看這種片子,估計老師也是想鍛煉我們的膽量,他們真是用心良苦啊。

當時因為我個子太小,很羨慕那些個子高的同學,可以一起跟高年級的同學打架。由于我沒條件打架,于是就只好讀書,一不小心考上了省重點湖南華容一中。之所以考那個中學,是因為有人說那里每周都可以免費看電影。上了中學要住校,每周上六天課。省重點條件就是好啊,一到周六晚上就放露天電影。我太開心了,心想原來爸媽說的是真的,讀書好就是有好處啊,可以免費看電影!第一個星期放的片子我記得名字《我來也》講一個小偷的故事,行俠仗義,跟官府作斗爭,很好看。第二個星期放的片子是《我又來也》,也很好看,還是那個小偷的故事,這次把貪官都搞得淹死了。當我在預測第三個星期會放《我還來也》的時候,學校說暫時不放了以后也不放了,我當時有一種被騙過來上學的感覺,差點萌生退學的沖動。


上大學報考志愿的時候,我志向很遠大,我問老師: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是什么大學?老師說:牛津大學!我知道國外的大學沒法考啊,于是看了所有大學列表,找了一所跟牛津大學差不多的學校,天津大學,因為只有一字只差。天津大學沒有讓我失望,在天大禮堂經常放電影,5塊錢一張票。但對我來說還是太貴,我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大約是100元,學校補助92元,總共不會超過200元。后來認識了一個經常承包放電影的學長,幫他貼海報發傳單,或者去守門查票,條件就是可以免費看電影。那時候看的電影有《泰坦尼克》、《新龍門客棧》等,還有《廊橋遺夢》,我宿舍的胡老大總說那是色情片,而且把名字念成《廊橋夢遺》。那時候電影票太貴,可以花一塊錢兩塊錢去天津自然博物館看投影,《斷劍》、《本能》……那些片子都沒剪輯過,里面有好多現在還記得的香艷鏡頭,很刺激,只是每次看完后都要夢遺幾次…..

畢業以后看電影反而沒那么多了,開始買VCD、DVD在家看。最近幾年,又開始喜歡看電影了。

以前有的是時間,想看電影,總是口袋沒錢;現在看電影的錢是有了,但經常是沒有時間。我有時候在想,估計等我老了就好了,時間也有了,錢也不是問題,那時候我天天去看電影去。但估計到那個時候,很多電影也看不懂了。就像我父母現在看不懂很多電影一樣。生活真操蛋,總不讓人很爽。

我們家看電影是有遺傳的,我家閨女也愛看電影。我看電影還有個特點,特容易掉眼淚,豆豆比我還嚴重。上次陪豆豆去看《灰姑娘》,我和豆豆都眼淚直流。

“豆豆,你為什么哭啊? ”
“ 瑞拉太傷心了,她的爸爸去世了。”


還有一次看一個武俠片,打架很熱鬧,豆豆又哭了,

“豆豆,你這個為什么哭啊?”
“大樹都被打斷了,大樹很疼的。”

這叫代入感么?我不知道。

現在我越來越愛看電影,看多了,我有些恍惚,忽然覺得我其實一直在看電影,一部很長的電影。

一個小孩,出生,玩耍,上學,看電影,戀愛,工作,結婚,生子…..

這不正是一部電影么?

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發現,我想!每當我遇到一些煩惱的事情時,我會提醒自己,這是電影;每當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我是編劇,要怎么安排這個劇情呢?每當我很傷心的時候,我會提醒自己,這是電影。既然是電影,平平淡淡的劇情沒啥意思,那種撲朔迷離的劇情才會更加精彩。生活中有浪漫,有悲傷,有勵志,也有色情,多好的一部電影,多真實的一部電影,就像《楚門的世界》一樣。

這不是個偉大的發現,這個道理很簡單:每個人都在演電影。就算你不知道,你現在對照思考一下,你也會認同這個觀點。不一樣的是,你能抽離出來當觀眾么?宗薩仁波切在他的一本書中說:

所謂生命的大電影里,很少人擁有這種出離的勇氣。

了解這是一場電影卻著實不易,我們總是被困住,到最后總是認為這是真的。

真的假的并不重要,如果你能同時把自己當成觀眾,這就是出離心。

每個人的人生是一部電影,整個歷史何嘗不是一部電影。人只能分成兩種,編劇和演員。那些圣人孔子孟子耶穌佛陀,他們都是編劇,制定了很多我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和道德,凡夫俗子都是演員。做演員沒有關系,關鍵在于你是否認識到自己是真的在演戲,你是否能看著自己演戲,你是否能對劇本有自己的判斷,甚至不按照劇本來演。絕大部分人都逃不掉,這么做需要很大的勇氣。

讓我想起了電影中媽媽臨終前告訴灰姑娘的話:

Have courage and be kind!


【七哥閑談】

感冒也好了,第七季終于要開始了。

這一季,咱們不宣不鬧,慢慢寫,慢慢看。


鬼腳七 2015-08-23 08:47:18

[新一篇] 給這個世界留下什么,那是時間的事情│孫甘露詩選

[舊一篇] 為赴美生子 中國媽媽們做了些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