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死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撰文:龍荻

《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


不是專門學歷史的人,對美國的偏見大概有二,一是認為美國歷史沒什么好學的,只有兩百來年;二是覺得美國人因為沒有歷史包袱而活得輕松自在。第一個錯誤在于,美國歷史不止兩百年。就好比我們說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美國歷史從有史可考的日子算起雖然只有四五百年(印第安人的古代史都是口口相傳),但也不能只從獨立宣言的時候算起。美國的大學里,本科通史歷史課以內戰為界就要講兩個學期。而內戰之慘烈、雙方死傷之巨都超過了美國歷史上所有其它戰爭,內戰給美國歷史的創傷和遺產至今仍能看到。說到內戰,美國的歷史亦是相當沉重的。 美國本土歷史學家對于內戰本身、其前前后后包括奴隸制,重建,平權等問題的研究都相當重視,深入、透徹地研究內戰相關的歷史,仿佛是美國本土研究者一種帶著使命感的訴求,因為這是定義美國的重要歷史脈絡。


對于本國歷史的認知,美國人并沒有因為歷史不夠長而不予重視,相反,美國人對歷史研究十分用心和規范。美國大學的頂尖歷史學院里研究美國歷史的教授普遍占大多數,而美國南方大學的歷史系,就更加重視內戰史的研究。在我之前讀書的佐治亞大學歷史系,甚至還建立了戰爭史研究小組,對美國曾經的戰爭感興趣的研究生和教授都可以加入。在這個小組里,對內戰感興趣的人自然最多。每個人都希望從南方頗為豐厚的種族和內戰史史料中挖掘出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和線索。記得有一次在討論班里,有個同學說想寫一篇論文,因為他發現了亞特蘭大附近一家醫院的紀錄,記錄里零星記載著十幾個內戰后患有精神病的南方軍人的狀況。其中有人出院后走失了,有人自殺了。同學說,這大概都是患有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創傷后壓力心理障礙癥)癥狀的軍人, 他要研究這個主題去反映內戰的傷痛。但是教授問他,PTSD是現代的概念,你無法憑這點記錄對他們作出診斷,所以不能寫。而且關于內戰種種死傷的歷史,德魯•吉爾平•福斯特的書《這受難的國度:死亡與美國內戰》(This Republic of Suffering: Death and the American Civil War)已經寫得十分好了,她沒有提到PTSD,但卻把內戰的死亡寫得透徹而全面。


福斯特這本圍繞死亡主題來體現內戰殘酷的歷史書涵蓋了死亡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和大部分探討內戰的著作相比,作者選擇了死亡這個戰爭的必然結果來進行討論,讓死亡這個貫穿戰爭始終的存在和美國人和社會的關系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和專注于戰爭原因的政治史、戰事分析的戰爭史,以及專注于戰爭后果和重建的社會經濟史不同,死亡觸及戰爭的各個層面更是和人本身的體驗最直接相關的事件。而最核心的問題則是什么叫“得以安息”(書中翻譯為“平凡的死亡”),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好死善終的維多利亞時代死亡觀在內戰期間和之后被挑戰和顛覆了。圍繞這一問題,文章從死亡,殺戮、埋葬、士兵名字的認識、對戰爭殘酷的認識等分為八章來記敘。之所以說這本書寫得透徹全面,在于她不僅涉及了以上主題,并且在探討內戰死亡的影響和意義的同時,也將性別、種族、階層、宗教、流行文化甚至物質文化變遷,等等歷史寫作中必須觸及的主題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從學術意義上說,這本以死亡為主題探討內戰的著作不僅提供了一個分析內戰的新視角,同時也為人們閱讀諸如埃里克方納寫的《重建》(Reconstruction: America's Unfinished Revolution, 1863-1877)提供了一個承上啟下的背景。而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部敘事和討論都有一種娓娓道來風格的學術書籍,它不僅適合專業的歷史學者,對于具有基本歷史常識的歷史愛好者也是一本深入了解內戰的好書;而對于一般讀者來說,則能夠讓人們更深刻全面地了解美國,改變他們常有的對美國歷史的誤解。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直接寫戰場上死亡的發生和后續;第二部分寫內戰中的死亡對于人們的影響。死亡給這個社會帶來的重創和彌漫在南北方的陰郁氣息一直貫穿整個故事始終,內戰的沉痛并沒有因為第一部分談論死亡部分的結束而減輕。


第一部分又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死亡:“獻出我的生命”》探討如何好死,提出了內戰的殘酷撼動了十九世紀中期人們的死亡觀;第二章《 殺戮:“更巨大的勇氣”》探討戰爭中的殺戮,認為相對于準備面對戰死沙場來說,殺人需要更大的勇氣;第三章《埋葬:“照料死者的新課”》探討掩埋尸體,戰場中掩埋尸體的過程可以看出在這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現代戰爭中人們在戰爭后續的處境,以及尸體一次次覆蓋掩埋更顯出戰爭的殘酷。


第一章中所述的十九世紀死亡觀有著很強烈的清教宗教背景。在基督教中,死亡被看成一種藝術,正確地死亡是對生的了結,也是死后永生的保障。十六世紀關于死亡的宗教著作在十九世紀中成為了經典。而在內戰到來的時候,泛宗教主義的擴散也使得不僅僅是清教徒開始重視死亡的藝術,好死甚至成為了包括參戰人數之微的猶太人的訴求之一。但好死的關鍵卻不僅僅是為了效忠一方的勝利而戰死,在維多利亞時代對于家庭觀念尤其重視的影響下,人們更重視的是臨死前的狀態最好是在家庭環境之中。只有在家庭環境中死去才是讓生者和死者都滿意的逝去——人在死去的時候要在平和溫馨的家庭環境中被親人環繞,才能獲得安息。如果不是這樣死去,那就不算是正常和可以讓人安心的死亡。臨死的人害怕死去時候孤身一人,而失去親人的人因為沒有陪伴在死者左右,會覺得死亡并沒有發生和了結。于是家庭環境之外的死亡就是沒有發生的不完整的死亡。


對于在這個時期走上戰場的南北方士兵來說,如果宗教和對于自己所代表的正義的效忠讓他們堅定了戰死的決心,那么他們真正難以接受的,就是在遠離家人的地方戰死。于是在戰場上和戰地醫院,戰友、隨軍神職人員、護士、醫生等等就模擬起了讓戰死士兵有歸屬感的家人角色。牧師負責在最后時刻讓有信仰的士兵獲得神的祝福得以安息,保證他們死后可以進入極樂世界。也負責讓沒有信仰的士兵臨死的時候得到教育,告訴他他這一輩子因為沒有信仰而死不能安息。這表明尋求完美的十九世紀死亡是一件有著濃厚宗教背景的事情。而護士醫生和戰友則保證了士兵在死的時候遺言可以留下,作為他們死亡時刻的見證人,寫信給他們的家人告訴他們死去時候的狀況,讓家人得以平復。此外,女性護士的出現也讓士兵能感到女性的溫暖,有的人甚至會在彌留之際將護士錯當成自己的女性親屬。而士兵們為了讓家人有所記掛,會寫好或者口述好遺書以作了結,經濟條件并不好的士兵則會盡一切可能留下遺物讓生者帶回,讓家人知道自己已故去。


當然,“好死善終”的概念貫穿整個內戰和這本書的內容,如果說在戰場上死去對于士兵來說是殘酷的話,他們的后事不能按照慣例執行,甚至家人無法獲知死者的確切信息,找不到尸骨等等則是對于死者家屬來說無法接受的現實。在書的第三章和第四章關于埋葬和認尸的章節作者深刻地討論了這些問題。內戰時期一大問題就是留下了很多無名士兵,那時候士兵并沒有胸前掛名牌的規矩,而對于節節敗退的南方軍來說,保命和生存是第一,活下來是第一,戰事的殘酷已經容不得他們去清點死傷的人。有的時候一場戰役的發生地過了一年又會發生戰役,人們會在不厚的土層下發現上次戰死士兵的尸骨。軍隊中的等級和階級區別在掩埋尸骨的過程中得到體現,大部分的一般士兵都會就地被掩埋,或者蓋一層破布任其腐爛,只有戰死的軍官能夠得到裝進棺材的待遇。內戰死傷之巨,使得棺材制造商獲得很大的利益,各式各樣的棺材商發展起來,很多人帶著訂單從北方南下尋找機會。有金屬制的聲稱可以保持尸體不腐爛的棺材,也有裝上冰塊制冷的棺材,目標就是讓死者可以更完整地送達他們的親屬使他們得到更好的安葬。同時發展起來的還有防腐師這個職業,他們通常隨軍行動,常被士兵或隨軍記者看成是十分陰郁變態的存在,因為他們為赤身裸體的尸體工作。同時,很多親屬在獲知自己家人被掩埋的地點后,會前去將尸體挖出帶回家安葬。


能找到尸體帶回家安葬是幸運的,這些家庭大都屬于北方經濟條件比較好的階層。更多的家庭則無法找到親人的下落,而報紙刊載的死亡名單亦時有陰差陽錯。有的人活著被宣告死亡,有的人死了但杳無音訊。南方的家庭忙著生存,根本無暇顧及去找尋尸體和安葬的過程,如此不得“好死”的歷史創傷也是南北歷史積怨的原因之一。當時有很多人參與了幫助家人尋親的過程,在戰地醫院找到親人后幫士兵寫信回家或者告訴家人士兵已經死在戰地醫院。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稱為國家詩人的惠特曼,他曾經長期在醫院撫恤傷者,給他們帶去水果,陪傷者聊天,并幫他們給家里寫信,幫尋親的親人找到兒子的下落,是死是活都要寫信告知。戰爭的殘酷無情在這一方面也襯托出如此的人性光輝,作家不例外,指揮官也不例外。弗吉尼亞州一位母親因三個月未曾聽到兒子的消息寫信給李將軍要求尋親,南方軍隊里找不到,李將軍打出休戰旗讓士兵傳遞信件到北方陣營要求協助尋找。北方陣營的總外科醫師在傷者中尋找后仍無下落,最后將軍只好回信給這位母親,他的兒子可能已犧牲。


福斯特這本書的特點是,把和戰爭中死亡有關的方方面面都加以細致研究,不僅講到了戰爭中的死亡對人們死亡觀和價值觀的撼動,同時也談到了造成死亡的行為本身——殺戮。相對準備上戰場赴死和面對死亡,在內戰戰場上殺戮自己的同胞實際上需要更大的勇氣。雖然殺戮違背了基督教準則,但是在1862年廢奴成為了戰爭目的之后,北方軍為了廢奴而戰的決心成為了殺戮的教義支持。而隨著戰事推進,死傷逐漸慘重,對于南北方的士兵來說,殺戮也代表著自衛,代表著為死難的同志復仇。而對于南方白人士兵來說, 在戰場上殺戮也是對南方尊嚴和自己的男性尊嚴而戰,說到底,也是為他們所信奉的白人至上主義而戰。如果被南方軍俘虜的北方軍里有黑人, 那么黑人是要被殺光的。南方軍不能忍受和黑人作戰,更不能留下活口。在這場為了廢奴而打的戰爭里,種族的色彩在戰爭的殺戮中顯得格外突出和刺眼。


除了講到戰爭死亡撼動了人們對于死亡的認知,這本研究全面且細致的著作還探討了戰爭中的死亡對平民、對流行文化和性別觀念的影響。在書的第五章,作者強調,戰爭中的死亡不僅發生在戰場上,也連累了居民。有的人被飛偏的炸彈炸死,有的村舍農莊變成了戰地醫院甚至停尸房。除了被戰火連累的死亡之外,也有很多平民是因為戰時傳染性疾病的肆虐而死。北方軍隊節節勝利的時候,興奮地歡呼“感謝主,北方人來了!”的南方奴隸被主人絞死;有的奴隸因為廢奴和北方軍的逼近,則憤而打死自己的女主人。而這些發生在戰場之外的死亡也讓南北雙方意識到戰爭對于社群的創傷之深,引發了人們反思戰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此外,戰爭中的死亡不僅撼動了十九世紀中期美國人的死亡觀,同時還改變著人們紀念死亡的方式。和中國為故去的人戴孝近似,十九世紀的美國也有此習俗。而戰爭死亡的影響面之廣,已經使得和孝服有關的時裝配飾和風格出現在女性雜志上。而對于戰敗的南方來說,南方人十分引以為傲的男性尊嚴也因為戰敗而一蹶不振,從而使得南方的男性尊嚴重建研究,成為了對內戰后南方社會文化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


從一定層面上說,美國歷史的歷程就是一個何為美國人的過程。而內戰則是顛覆革新何為美國人的過程的事件。相對于大部分從軍事、政治、社會、經濟等角度研究內戰的歷史著作來說,《這受難的國度》繞開了戰爭作為南北雙方對峙的集體事件的角度來描寫,著力探討了戰爭和其影響到的人民個體,通過死亡這個主題,將個體面對死亡時的反應生動展現,讓人們意識到,戰爭史的寫作可以呈現新的可能,而不是僅僅圍繞傳統的戰略和政治來寫。更重要的是,死亡最切身聯系到內戰前后每個美國人的存在,重新定義者美國國民性的內戰的死亡集體之巨,對于個人和群體死亡觀的顛覆不僅在個體上得到體現,同時又體現出內戰對于群體的影響。通過死亡來窺探戰爭中的人性、種族問題,能夠更直觀地表現種族問題和內戰的關系,并解釋為何美國內戰對美國后來歷史影響的深重。如此說來,福斯特這部書,成功地通過描寫人的消逝,來描述了美國國民性所經歷的轉變,美國歷史雖然“短”,但每一步革新都并不順利,而內戰則是最為慘痛的一次,用“死亡”來描述國家的新生,以闡釋內戰的影響和意義再貼切不過。



東方歷史評論 龍荻 2015-08-23 08:53:36

[新一篇] 史料 瞿秋白致伴侶楊之華、王劍虹書信一束

[舊一篇] 周六薦書 許倬云說中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