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虹:集群行為:理性與非理性之辨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周曉虹: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當我們論及集群行為時,就象一位對命運捉摸不定的賭徒將手伸向一只鼓鼓囊囊的“摸彩袋”。這只袋子里盛放著各種從表面上看來不但毫不相關甚至大相庭徑的現象:從暴亂、騷動、恐慌、狂熱、時尚、流言、謠言直至各種社會運動。

集群行為英文寫成Collective Behavior,又譯作“集聚行為”或“聚合行為”,它是與處在既定的社會規范的制約之下的群體行為相對而言的。“它包括人們成群向銀行去擠兌;劇場里火警之聲大作,觀眾倉惶逃脫;在一部分人中興起的某種一時的愛好(跳呼拉圈舞和滑板風行一時);群體發財之夢(當年在法國與約翰·勞的密西西比開發公司有關的股票投機狂潮);充滿敵愾且又無組織的示威行動;暴亂;群體行為;服飾的流行以及宗教的狂熱等。”

從古斯塔夫·黎朋和西皮奧·西格爾時代起,社會心理學家就一直嘗試著從理論上對集群行為加以概括。羅伯特·帕克認為,“集群行為是在公共和集體沖動的影響下發生的個人行為,換句話說,那是社會互動的結果”;戴維·波普諾則更為詳細地指出,集群行為“是指那些在相對自發的、無組織和不穩定的情況下,因為某種普遍的影響和鼓舞而發生的行為”。這類定義企圖為我們剛才捉摸不定的那只“摸彩袋”里的各種現象找到相互關聯的特征:即集群行為具有自發性、不穩定性和無組織性。長期以來,許多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都大體上持上述看法。即認為,集群行為的產生,一般來說是自發的,盡管某些集群行為或源于某些人的挑唆,或源于某個社會團體(如企業)的策動,但絕大多數的參與者并不是受到什么明確的指令,而是受到他人的影響自愿加入集群行為的行列之中的;集群行為是短暫的、不穩定的,它幾乎總是一種一哄而起、轉眼即逝的現象,不可能持續穩定地存在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最后,集群行為又是無組織的,如果把各種社會行為排列成為一個從最有組織性到最無組織性這樣一個等級序列的話,集群行為當然處于最無組織性這一端。

在整個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理論構架中,大多有關集群行為現象的研究都傾心于解答這樣一個問題:即個體行為是怎樣轉化為集群行為的?最早進行這種理論嘗試的是古斯塔夫·黎朋,他的著眼點是集群行為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群眾(另一基本形式是大眾)。黎朋將群眾視為“一群人的聚合”,而由個人聚合而成的群眾具有“完全不同于組成它的個體特征的新特征……”。具體說來,“無論組成群眾的是什么人,無論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職業、他們的性格或他們的智力是否接近,他們已轉變為群眾這一事實會使他們具有一種集體心理,使他們以一種與他們各自獨處時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思考和行動。”黎朋明確意識到了經聚合而成的群眾具有了作為單個個人所沒有的特征,但單憑這點顯然還不足以說明群眾乃至整個集群行為。因為按R·布朗的觀點來看,“科學必須解釋為什么會出現群體性的感情的突然進發,那種富有感情色彩的行為是通過什么途徑蔓延到整個群體并形成同質的思想和行動的。”黎朋是以具有催眠性質的暗示感受性來作為上述問題的答案的。具體來說,受塔德的影響,黎朋認為群眾具有神經質的感染因素,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去個性化,即由于置身于許多人中,個人便確信有一種難以克服的力量使自己不能不屈服于本能;

(2)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這容易導致群眾易受相互間的暗示與感染;

(3)失去個人責任感,這容易導致對情欲和行為缺乏控制。

像許多研究者指出的那樣,黎朋的語言帶有濃郁的法國貴族意識以及由此而來的某種偏見,但他所指出的集群行為中的暗示與感染的作用確實是顯而易見的。要了解黎朋的這種解釋的影響力與持久力,對黎朋之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近百年歷史加以簡單的審視是既簡單而又有效的方法。以下文字是不同社會心理學家對集群行為的同質性即行為的蔓延現象所作的五種常見解釋:

麥獨孤:個人的天性為他人的感情表達所喚醒。這種理論典型地體現了麥獨孤的本能論和黎朋的感染論的“雜交”:即,群眾同質性的過激行為是初級本能和情緒互動的結果。

奧爾波特:社會促進論。這種理論從實驗入手,證明了同黎朋一樣的假設:處在群體之中的個體是與獨處的個體不同的。在乘法運算、可逆透視、聯想速度和心理物理比較等一系列測驗中,奧爾波特都發現并證實了他人在場對一個人完成任務具有促進作用。那么,處于集群之中的個體是否也會因此增進自己的模仿傾向和行為力度呢?

布魯默、K·蘭和G·蘭:循環反應。這一理論認定集群行為產生于社會互動,而不是黎朋所說的什么“集群意向”。具體說來,人群中的情緒感染是一個“由他人的情緒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樣的情緒的過程。它轉過來又加劇了他人的情緒”。

特納:緊急規范的作用。這種理論認為,在集群中由于相互間的社會影響,從個別人的可見行為中產生出了新的規范,這些規范確定了在集群環境中適當行為的標準。在一些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個別的行動者就可以為其他大多數成員確定規范。而群眾一旦覺察到指導他們行動的新規范出現,就會感覺到執行它的壓力。

斯梅爾塞:價值累加理論。這一理論被譽為集群行為研究領域半個世紀中“里程碑式的著作”,其基本的理論基礎來自經濟學:它假定集群行為的產生都有一個確定的模式,可以把集群行為在發展的每一階段理解為“追加價值”,其后才有最終產品,即集群行為的出現。決定集群行為的六個具體因素是:(1)結構性助長;(2)結構性壓抑;(3)普遍的信條;(4)催化因素;(5)行動動員;(6)社會控制機制。集群行為的孕育取決于前五個因素,而集群行為最終是否發生則要看社會控制手段是否成功。

盡管上述五種理論與黎朋的感染論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異,但它們和感染論的立足點卻是基本一致的:即這些解釋大都不認為集群行為的行動者是有目的地采取行動的,換言之,參與集群行為的個人不過是某種感情的載體,對于他們是沒有任何理性可言的。

試圖改變這種理論潮流,即將集群行為同樣理解為個人在集群狀態下的一種理性行為(其中涉及行為的代價和報酬的比較)的社會學家,是美國人詹姆斯·科爾曼。他認為,完全可以不用“循環反應”、“社會促進”等概念來解釋集群行為的蔓延,集群行為的產生原因是其成員經過理性的權衡將自己行動的部分控制權轉讓給了他人即根據(他人的行動,來決定自己做什么)。科爾曼以一種與社會交換論者十分相似的語言(報酬、資源及轉換)和方式(矩陣分析)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以時尚現象為例,始作俑者和迫隨者面臨的報酬結構涉及三方:始作俑者、追隨者和大眾媒介。時尚這種集群行為的流行或蔓延,是追隨者將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轉讓給始作俑者的結果(始作俑者則將控制轉讓給各種大眾媒介)。表1一1是一種與交換論者蒂博特和凱利的矩陣分析十分相似的報酬結構矩陣。其中,表示結果的0、1、2、3(行中的數字)代表始作俑者報酬由少到多的排列;而0、2(列中的數字)則代表追隨者的報酬的多與少。在博弈矩陣中,假設三方中的任何一方可選擇的行為為潮流1和潮流2。




由表顯示,對時尚追隨者而言,無論始作俑者倡導哪一種潮流,只要跟定他們就有利可圖。因此,追隨者把控制轉讓給始作俑者,可以使自身利益得以滿足。而始作俑者則在這樣兩種情況下可以使自身利益得到滿足:其一,接受大眾媒介倡導的潮流,即轉讓部分控制給大眾媒介;其二,倡導迫隨者尚未選擇的潮流,即將剩余的控制轉讓給追隨者(否定性地轉讓,指與追隨者背道而馳、標新立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一般大眾受始作俑者影響追隨潮流1,而大眾媒介倡導潮流2,從報酬結構可知,始作俑者的報酬由代表中等水平的2降至0,而追隨者所獲的報酬始終維持在2這一高水平上。因此,始作俑者發現,只有服從大眾媒介,使自己有別于一般的追隨者,即倡導潮流2,才符合自身利益。從表中可知,他可以獲得最高報酬3。接著,由于上述導向,追隨者也轉而采納潮流2,并獲高報酬2,同時又使始作俑者的報酬水平由3為2。可以設想,當大眾媒介又倡導新的潮流,始作俑者的報酬又由中等降至最低水平,為了增加個人利益,他必然會倡導新的潮流,而這又會帶動追隨者。如此循環往復,形成行動系列。

科爾曼接下去又根據轉讓控制的程度差異,將始作俑者和追隨者劃為四種人。在表1一2中除了始作俑者和追隨者外,擴散者把對自身行動的控制轉讓給始作俑者,同時又接受追隨者的轉讓,他們在時尚行為中的作用類似放大器;而獨立行動者雖和始作俑者一樣,不受該系統中的其他人的影響,但也沒有人受他影響(既不轉讓也不接受控制)。

分析到這樣的層次后,無論是科爾曼還是我們都有理由相信,在一社會系統內部眾多理性擴散者的存在,是一種社會時尚得以普及或曰蔓延的最重要條件。用科爾曼自己的話說:正是“他們把控制轉讓給導向者(即始作俑者),使時髦行為具備了通過他們得以傳播的條件。與此同時,其他人又把控制轉讓給他們。因此,一旦擴散者采取時髦行為,此種行為便被傳播開來。如果系統內部存在大量擴散者,任何新的行動都可以通過轉讓控制的結構得以傳播”。

 

我們不必在黎朋(及其后來者)與科爾曼之間匆匆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因為這“理性與非理性”之辨,從來就是集群行為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而持久的爭論”。1904年,早在我們這里提及的許多學者步入該領域之前,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帕克就在其博士論文《群眾與公眾》(The Crowd and ThePublic。)中,欲圖通過對群眾和公眾的劃分,來解決這一爭論,帕克認為,在集群的這兩種基本形態中,群眾毫無疑問是易受暗示的、偏執的、感情化的,即是非理性的,但公眾卻是承認其成員個人之間在價值和興趣上的差異和對立的,是有批判力并富于理性的。不過,帕克在作這種劃分時并不是信心十足的,因為他自己也無法解釋“理性”的公眾為何還會受到“非理性”的利用和操縱。其實,象時狂、恐慌、謠言和流言這類常發生在公眾中的社會心理現象也說明,公眾確實有可能是非理性的。

本文尚無法提供一種非此即彼的答案。我們只想借上述兩種彼此對立但又各有道理的看法說明,以往那種認為集群行為一定是非理性的流行觀點現在看來是過于絕對了。集群行為既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這取決于集群行為的具體形態以及具體形態的集群行為處在何種發展階段。比如,群眾行為一般具有非理性的特征,但由群眾行為發展而來的社會運動有些卻是十分理性的,它是進步分子進行社會變革的非制度化嘗試。


原載于《社會科學研究》1994年第5期。


作者授權愛思想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燕南園愛思想 周曉虹 2015-08-23 08:53:57

[新一篇] 香煙,香不香

[舊一篇] 朱學勤:我精神年輪里的三本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