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抗戰八年中我所寫零星文字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屬于人文生物學范圍的,已先此輯成一本集子:《優生與抗戰》,于三十二年秋印行。如今這一部分是涉及思想、文化、青年、教育、政治各個題目的,凡四十三稿,就其性質部署為五篇:一、《自由導論》,二、《思想各論》,三、《告語青年》,四、《(教育芻議》,五、《(民主理論的導演》;又比較次要的四稿,列作《附錄》。抗戰期間,印刷困難,各稿初次發表的時候,一切注釋、西文名詞、以至一部分的標點,皆從簡省,如今全部補入,并隨文添附注七十余條。。
這四十幾篇文稿,不用說,都是一度在刊物上登載過的,計定期刊物有《今日評論》、《自由論壇》、《民主周刊》、《生活導報》、《評論報》、《大國民周報》、《國風》、《當代評論》、和《清華校友通訊》,日報有重慶《大公報》、昆明《益世報》、《掃蕩報》、《云南日報》、《(中央日報》、和《民國曰報》。
第一篇 自由導論
一 類型與自由(一九四四)
二 散漫、放縱與“自由”(一九四三)
三 說“文以載道”(一九四三)
四 自由、民主與教育(一九四四)
五 政治與教育(書評) (一九四四)
六 外人評論與我之自省(一九四四)
七 沉著與自由(一九四五)——英美人性格的一斑
第二篇 思想各論
八 論青年與社會思想(一九三九)
九 再論青年與社會思想(一九三九)
一○ 一個思想習慣的改正(一九四三)
一一 德蘇妥協的思想與其它背景(一九三九)
一二 異哉所謂教師的思想問題(一九四○)
一三 刊物與潮流風尚(一九四二)
一四 悠忽的罪過(一九四三)
一五 所謂“歷史的巨輪” (一九四三)
一六 標準時間及其它(一九四五)
一七 從一個考題說起(一九四四)
一八 說同鄉會(一九三九)
第三篇 告語青年
一九 青年志慮的問題——與他教(一九四一)
二○ 青年志慮的問題——與自教(一九四一)
二一 三論青年志慮的問題(一九四一)
二二 學生自治與學生自治會(一九三九)
二三 學生參加政黨問題(一九四○)
二四 說有為有守(一九四三)
二五 論知識青年從軍(一九四四)
第四篇 教育芻議
二六 論品格教育(一九四○)
二七 說訓教合一(一九四一)
二八 說工讀兼營(一九四一)
二九 宣傳不是教育(一九四○)
三○ 再論宣傳不是教育(一九四○)
三一 讀二十七年度統一招生報告(一九三九)
三二 教師節的兩篇文告(一九三九)
三三 工業教育與工業人才(一九四三)
三四 談中國的社會學(一九四二)
第五篇 民主理論的導演
三五 民主政治與先秦思想(一九四四)
三六 民主的先決理論(一九四五)
三七 個人、社會與民治(一九四四)
三八 民主政治與民族健康(一九四四)
三九 一種精神兩般適用(一九四五)
四○ 多黨政治與團結的學習(一九四五)
四一 隱遁新解(一九四四)
四二 說學人論政(一九四四)
四三 說為政不在多言(一九三九)
附錄
一 論大學設訓導長(一九三九)
二 青年節寄語(一九三九)
三 女青年會應有的一個展望(代作) (一九四四)
四 為征募清華服務社股本
致清華大學校友書(一九四三)
潘光旦,我國老一代著名的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民族學家和教育學家。字仲昂,江蘇寶山縣人。1899年8月13日生于寶山縣羅店鎮,1967年6月10日逝世于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讀于北京清華學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學美國,攻讀生物學,研習遺傳學、優生學,獲學士、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后至1934年,先后在上海光華、復旦等大學任教。1934年至1952年間任清華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担任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教務長、社會學系主任及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1952年調中央民族學院任教授。
人世間三角的局面很多,自由、民主、與教育所構成的也是一個,并且是很重要的一個。除了天地人的三角,除了遺傳、環境、文化的三角,大約沒有比它更大更重要的了。這三角之中,自由很顯然的是生命的目的,教育是達成目的的手段,民主可以說是運用這手段的環境。沒有民主的政治與社會環境,自由的教育是做不到的。這至少是從事于教育而對于政治沒有直接的興趣的人不得不有的一種看法。
潘光旦 2012-03-08 03: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