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與集市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內容簡介 · · · · · ·

當代軟件技術領域最重要的著作,中文版首次出版!

《大教堂與集市》是開源運動的《圣經》,顛覆了傳統的軟件開發思路,影響了整個軟件開發領域。作者Eric S. Raymond是開源運動的旗手、黑客文化第一理論家,他講述了開源運動中驚心動魄的故事,提出了大量充滿智慧的觀念和經過檢驗的知識,給所有軟件開發人員帶來啟迪。本書囊括了作者最著名的“五部曲”,并經過作者的全面更新,增加了大量注釋,提高了可讀性,是經典收藏。

開源運動對軟件業和互聯網帶來了巨大影響,本書作為開源運動的獨立宣言,其影響力遠遠超出編程領域,如果想在互聯網時代做生意,這本書是必讀經典。

詳細內容:

本書是開源運動的獨立宣言,它清晰、透徹和準確地描述了開源運動的理論與實際應用,對開源軟件運動的成功和Linux操作系統的廣泛采用,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Eric S. Raymond是開源運動和黑客文化的元老級人物,他是INTERCAL編程語言的主要創作者之一,是Fetchmail程序的作者,并為EMACS編輯器作出過貢獻。1997年以后,他成為開放源代碼運動的主要理論家,以及開放源代碼促進會的主要創辦人之一。

作者觀察到,在互聯網世界里,有一種與傳統軟件開發模式(大教堂模式)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模式:集市模式。大教堂模式是封閉的、垂直的、集中式的開發模式,反映一種由權利關系所預先控制的層級制度;而集市模式則是并行的、點對點的、動態的多人協同開發模式,開發者之間通常僅僅靠互聯網聯系,在這種貌似混亂而無序的開發環境中,居然產生了質量極高和極具效率與生命力的軟件,產生了諸如Linux這種世界級的操作系統,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作者通過親自實踐,研究了這種模式的成功原因和主要特點,給出了19條軟件開發的真知灼見,解釋了黑客愿意無償貢獻自己代碼的動機,研究了開源軟件的經濟動力和盈利機制,并預測了軟件業將必然面臨的根本性變革。

作者在書中對“黑客”(hacker)這一通常被誤用的稱呼做了正名,指出黑客并不是計算機犯罪分子,而是醉心于軟件和網絡的編程高手,是樂于分享和喜歡突破極限的問題解決專家、天才發明家和藝術家。對于想要成為一名黑客的讀者,作者指出了黑客應具備的基本態度、黑客和駭客的本質區別、黑客應有的格調和如何掌握黑客的基本技能,作者指出:黑客文化靠聲譽運轉,只有當其他黑客一致稱你為黑客時,你才是黑客。

本書囊括了作者被業界稱為“五部曲”的核心著作:“黑客圈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大教堂和大集市”(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如何成為一名黑客”(How To Become A Hacker)、“開拓心智層”(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和“魔法鍋”(The Magic Cauldron)。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大教堂和大集市”。本書在開源運動中的地位相當于基督教的《圣經》,用黑客們的話說,這是“黑客藏經閣”的第一收藏。

本書并不只是在講開源和黑客,所有關心軟件開發和IT發展的人,都應該花些時間通讀全書,書中給出了大量充滿智慧的觀念和有趣的知識,如命令體系、禮物文化、以少成多、內部市場、競次、反公地模型、委員會設計、同儕聲譽、模因工程、SNAFU現象、進化不利條件、軟件業是服務行業、組織結構決定產品結構、準入門檻越低穩定性越高、程序員是資產而非成本等,這些內容一定會給你帶來新的啟示和思考。

作者簡介 · · · · · ·

作者簡介:

Eric S. Raymond 軟件開源運動和黑客文化的代言人、宣傳家、大使。他的研究很好地解釋了分布式開源開發模式,Linux和互聯網的成功已經證明這種模式非常有效。他自己的開源軟件項目包括互聯網上使用最廣泛的電子郵件傳送程序之一。

譯者簡介:

衛劍釩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系理學博士。長期從事軟件研發和信息安全工作,有多年開源軟件編程經驗,曾任Unix高級編程及信息安全培訓講師,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著有《安全協議分析與設計》一書。

目錄 · · · · · ·

序 1

前言:為什么你應該關心這些 3

1. 黑客圈簡史 7

2. 大教堂與集市 21

3. 開墾心智層 59

4. 魔法鍋 95

5. 黑客的反擊 135

后記:軟件之外 155

附錄A:如何成為一名黑客 157

附錄B:fetchmail成長的統計趨勢 173

正文注釋 177

只有當程序員非常積極以至于沒有獎勵他(她)也愿意工作時,才是唯一給予績效獎勵的時候。

如果你是硬件供應商,你可能害怕開源會泄露產品如何工作的重要細節,會使競爭者趁機復制并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利益。在產品周期長達3年到5年的那些年代里,這個觀點還算說得過去,但現如今,競爭者花在復制和理解上的時間,將會占據產品周期的很大一部分,他們本該把時間花在創新和考慮如何讓產品差異化的。 這個觀點并不新鮮,前克格勃首腦 Oleg Kalugin 說得很好:「比如說,我們計劃竊取IBM這類公司或其他電子領域的先進技術,由于西方在這方面遠超我們,我們需要花費數年讓這些情報成果得到實現。而那時,大概五年或七年,西方又往前走了,我們只能跟著一偷再偷,而且會落得越來越遠。」 Rudyard Kipling在幾乎一個世紀前更好地闡明了這點,在詩作 "The Mary Gloster"(http://www.everypoet.com/archive/poetry/Rudyard_Kipling/kipling_the_mary_gloster.htm)中,他寫道: 他們問我如何做到的, 我把圣經給他們看, 「讓你的光繼續閃耀, 照亮在跟隨者的前方!」 他們會設法復制一切, 卻無法復制我的思想, 我讓他們辛苦偷竊, 卻永遠落后我一年半載。


2022-12-08 19:09:13

[新一篇] 夏日庭院 湯本香樹實

[舊一篇] 大數據時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