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美國著名的五星級上將,曾任陸軍參謀長和國務卿要職,功勛卓著,受到很多國家首腦的尊敬。美國總統杜魯門說:“他是我們這一時代偉人中的偉人”;英國首相丘吉爾致信馬歇爾表示:“我對您的英勇精神和宏偉魄力始終懷有飲佩之情”。然而,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卻被蔣介石罵作“昏昧無知”、“頑固執迷”、“偏狹冷酷,誠小人之尤者也”。甚至,為泄憤,蔣介石刻意將馬歇爾寫為“馬下兒”。蔣介石為什么如此痛恨和貶低馬歇爾呢?
馬歇爾
二戰結怨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身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蔣介石,雖然沒有和時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的馬歇爾直接打過交道,但已經對他沒有好感了。
為爭取對日作戰的勝利,美國對中國提供了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按理說,蔣介石應該感到高興。然而,對于美國這個戰時同盟國的許多做法,蔣介石都感到寒心。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向中國提供武器,但支配權掌握在美國手中,“不許中國稍有通融之權利”,蔣介石深感痛心,為美國外交“壓迫與欺詐手段”而感到難受。他歷數美國的不是:不僅答應租借給中國的武器有許多未能履約運達,而且美國應該承担的美軍在華所用經費以及機場修筑費,也都延宕不付,將近一年之久。就連美國駐華官兵的伙食費,都要由中國政府負担,開始是每月3億法幣,后來則增至5億,中國不堪重負,美國卻覺得理所當然。氣得蔣介石在日記中痛呼:“美國侮弱畏強,不論情理,竟如此也,殊為夢想所不及,抗戰至此,悲痛曷極!”
這一切,都與馬歇爾主持的美國陸軍部有直接關系,蔣介石深感與美國陸軍部交涉的艱難,自然也對參謀長馬歇爾有所不滿。
同樣,馬歇爾對蔣介石的印象也好不到哪兒去。抗日戰爭后期,由于國民黨抗戰不力、專制獨裁,美國陸軍部、駐華軍事和使館人員,乃至一些報刊,都對國民黨和蔣介石頗有微詞,批評國民黨“腐敗、失職、混亂、搞錢、苛捐雜稅、言行不一、囤積、黑市、與敵人通商”等等。馬歇爾甚至認為蔣介石和希特勒一樣,是一個“暴戾”、“兇險”的“專制魔王”。
蔣介石把這些看成是美國輿論對中國的攻擊,認為“美國軍部與馬歇爾輩,污辱我國與我軍已極”,非常惱火,痛斥“美國軍人毫無政治常識,只憑優勝之武器以凌人。”
尚未謀面已經互無好感,當兩人正面接觸時,這種厭惡感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強烈了。
初次交手
1945年的冬天,抗戰勝利的喜悅還沒消散,內戰的陰云已經籠罩在神州大地上空。國民黨和共產黨雖然進行了重慶談判,但雙方的軍事沖突已然不斷發生,火藥味越來越濃。美國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為了自己的利益,美國不愿意中國內戰爆發和擴大,希望通過調停解決國共爭端,使中國實現蔣介石領導下的和平統一。于是,便有了馬歇爾使華,充當調解人與“和平使者”。
馬歇爾不僅是位軍事家,而且也稱得上是位政治家,他曾多次調解過許多看似無法解決的糾紛,使最初勢不兩立的對手握手言和。美國總統杜魯門十分器重馬歇爾,認為他“具有獨一無二的資格和罕見才華”,在他剛剛辭去陸軍參謀長職務后,立即任命他為特使,前往中國調處國共沖突。
馬歇爾深知這一使命的艱難,“或許要有魔術師的技巧才能完成這些任務”。馬歇爾提出的藍圖是,共產黨交出軍隊,國民黨讓出一部分權力,將共產黨統一到以國民黨為主的聯合政府中。然而,調解工作比他想象的復雜得多,竟然讓他在中國逗留長達一年之久,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在這段時間里,蔣介石與馬歇爾多次交鋒,結果是,蔣介石對馬歇爾恨之入骨,而馬歇爾對蔣介石也深惡痛絕。
1945年12月21日,馬歇爾第一次在南京拜見蔣介石。馬歇爾表示,美國希望看到中國結束敵對行動,和平解決中國內部爭論,所有對國民政府的援助均視其使命進展情況而定。初次見面,蔣介石尚未摸清馬歇爾的來意,言談比較謹慎,他告訴馬歇爾,對共產黨問題,一定“盡力獲得政治解決之方針”,但“必須取消共軍,改編為國軍”。
蔣介石與馬歇爾
22日,馬歇爾抵達重慶,與中共代表周恩來等進行了會談。很快,馬歇爾與國共雙方的會談取得了一定成效,三方決定成立一個三人軍事小組,商談停止軍事沖突等問題。當時,蔣介石對馬歇爾還比較信任,認為如果他參加三人小組,調處之事可以交給他主持。
剛開始,對于馬歇爾提出的停止沖突方案,蔣介石還是贊同其要領與原則的,認為“于我利多害小也”;對馬歇爾的誠摯,蔣介石也是滿意的。1946年1月9日,三人小組會談一度陷入僵局,馬歇爾連夜找到蔣介石,從晚上10點談到半夜12點半才離去,詳陳利害,使蔣介石采納了他的意見。蔣介石感佩馬歇爾的“誠懇與苦心,為我國協助之熱心也”,特別在第二天的日記里加以贊揚。蔣介石在日記中凡人皆罵,像這樣夸獎一個人是比較少見的;蔣介石又是個習慣早睡早起的人,為了與馬歇爾談話,竟然“十二時三刻方睡”,這也算是破例了,難怪連他自己都要在日記中特別記錄說:“實為就眠最遲之一天也”。
三人軍事小組:張治中、馬歇爾、周恩來
網載 2012-08-05 10:56:4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