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國共紛爭 20專制腐敗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20專制腐敗
  “克林頓即將訪華,中美關系將開始新篇章”,成了20世紀末中共的的口頭禪。因為與頭號強國老美聯袂而特別感到風光,對中國首腦人物說來,這不是第一次。對史料作過稍微瀏覽的人可能都記得那張照片:身披黑色斗篷的蔣介石微笑著,作為四大強國領袖之一,與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并排坐在陽光下。當然,以人口和埋在地底下的資源,再加上上千年的燦爛文明而論,中國當仁不讓。但以實際國力、特別是普通百姓的生活質量而論,老蔣當時不會不心虛吧?
  其實當時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這頂桂冠是羅斯福力排眾議,硬送給蔣介石的。他之所以要這么做,倒不在于美麗的蔣夫人有多么大的魅力,而在于當年的這位美國總統真心誠意期望二戰盡快結束,而后,一個親美的、由穩定負責的民主政府治理的中國出現在東方。問題是,怎么統一,和統一成什么樣子。
  用中共當時的話說,“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游擊隊堅持著華北、華中和華南三條戰線。他們已經建立起15個抗日民主根據地,解放了9000萬居民。130萬在華日、偽軍中,我們正抗擊著110萬(占六分之五),國民黨軍隊只對抗20萬人(六分之一)”。這一數字固然帶有我們相當熟悉的宣傳味道,但中共作為抗日的一支力量,卻是不容忽視的。
  如何迫使日軍早日徹底投降,即使在美國總部,也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是將武器裝備分別提供給國共雙方;一是只給政府,由政府決定給不給它轄下的中共軍隊。前一種意見從邏輯上看本來不錯,無奈當時世界正處在兩大意識形態瓜分全球和恐共反共勃興期,很少有人會對扶持共產黨的軍隊投贊成票。羅斯福于是召回謝偉思、召回史迪威,并以蒙古、東北等利益換得了蘇聯不支持中共的許諾,把寶押在了“國父傳人”蔣介石身上。蔣這方面,當然也信誓旦旦,許諾改革開放、許諾反腐倡廉、許諾結束一黨專制建立民主政體……。
  如果一切都像設想的那樣,當然皆大歡喜,美國總統為中國安排的美好前景也即刻可告實現。不料事情的發展竟完全成了另一個樣子:沒有得到美國裝備、還被蘇聯貶為“并不是組織嚴密的無產階級政黨,只是一群心懷不滿的農民”的中共,從此大發奮,不但從蔣介石手里奪走了美國禮物、還逼蘇聯認了錯,并在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統一之后,加入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獲得曾經無視它并背棄它的“老大哥”在軍事和工業上“慷慨”援助。不過五年,一切都與不能說不是中國人民的朋友的羅斯福總統當年的設想相違。
  問題出在哪里?
  歷史本來不興說“如果當時……”,但若“從史實求史識”(陳寅恪語)角度看,如果當時羅斯福沒有順應“把共產主義扼殺在搖籃里”這一勢頭,而是采納了謝偉思和幾乎全體駐華使館外交官的建議,與中共保持交往,使中共的軍事實力大到在蔣介石看來不敢貿然發動內戰的地步;然后由于雙方力量——特別與外界交往的機會——不那么懸殊,真正的、容納了各派政治勢力的民主聯合政府說不定有希望誕生,中美關系不會落到五十年代初的地步,韓戰越戰或許根本不會發生……
  今天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已經證明共產主義并不適合二十世紀的人類。但當時連一座稍稍象樣的城市都沒有的中共怎么就沒被扼殺掉;相反,不但獲得了美援、還接收了幾乎全部日偽物資的國民黨政府,怎么竟在頃刻間垮掉,快得連想扶它一把都沒有地方下手。
  沒有得到美國支援的中共得到了中國。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共產主義的勝利,而是蔣介石政權的腐敗,以及使這腐敗一茬茬滋生卻得不到扼制的獨裁政體。一個政權的獨裁與腐敗,不但與“主義”沒有多大干系,也難于得救于外部資助。毋寧說,如果一個機體不慎而結上了獨裁這樣的毒瘤,營養越盛,滋長越快,直到整個徹底毀掉。
  與羅斯福相比,克林頓今天面對的中國,就專制與腐敗而言,與四十年前相比,有沒有質的不同呢?


戴晴 2013-08-19 16:40:41

[新一篇] 戴晴-國共紛爭 19毛澤東為什么和在什么時候決定向蘇聯“一面倒”

[舊一篇] 戴晴-國共紛爭 21解放臺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